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编辑推荐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乱弹


作者:玉心 秀才,2515.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37发表时间:2013-05-10 09:37:39

倘若提及义宁陈氏,知情人都会条件反射一般,立刻想到陈寅恪先生。人们称陈寅恪先生为“义宁先生”,称其学术为“义宁之学”,称其品行为“义宁精神”。义宁,因陈寅恪先生的存在而彰显。陈寅恪先生治学严谨,学识超迈。其治学的观点是,“以文证史”。傅斯年曾评价:“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倘若提及陈寅恪先生,知情人又会条件反射一般,立刻想到《柳如是别传》。换言之,《柳如是别传》可以与陈寅恪先生的大名等量齐观。先生著述良多,诸如:《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元白诗笺证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论〈再生缘〉》等,何以《柳如是别传》后来居上、冠压群芳呢?之所以如此,一是,此书来历奇特,传主为明末清初一代名妓。作者为新中国耄耋一老翁,且目瞽腿坏,自己口述,请黄萱笔录,如此者十年,方成;二是,书中涵载大量考证工夫,评点论述之间闪现许多孤怀遗恨;三是,柳如是遭逢世态动荡,朝局变更,而不忘初心,坚守己志,与陈寅恪先生生平遭逢乱世正相似。先生遂以柳自况,述往事,遣发幽怀独抱。令人心惊的是,十年动乱期间,先生惨遭非人折磨,“造反派见陈寅恪被整得惊魂丧魄,又故意把几只大型的高音喇叭吊至他的屋后,以至使患严重失眠症与心脏病的他,一听见喇叭声就吓得尿裤子,造反派却还不甘心,进而将高音喇叭干脆绑到其床头……”生命垂危之际,被勒令迁到四面透风的平房,被迫作口头交代,呻吟泣血不能言,终衔恨离世。而这悲惨的结局,竟也与柳如是神似!
   此书外表朴素大方,典雅庄重。淡蓝封面,暗黑花纹。不事张扬,不炫异彩。沉静、朴拙、简约、大气。“柳如是别传”五个黝黑亮泽的手写毛笔字,纵列旁侧,清隽、内敛,力透纸背。上中下三册。线装。纸张发黄。却边缘齐整,书页挺括,看来少有人光顾,曲高和寡如是。
   此书是陈寅恪先生酝酿最久,耗时最多,篇幅最长,体例最完备的封笔之作。洋洋八十余万言,钩沉抉疑,诂释考证,商榷发凡,别具手眼,皓首穷经,心力交瘁,成此绝响!全书分五章,从“缘起”到“复明运动”,浩淼文本,牵涉大量诗词、尺牍。从这些诗词、尺牍的字句中,又索引出大量故实。充分显示出先生“以文证史”的学术观点。先生不惮繁琐,多方援引史料,通过严谨地论证对比,作出最有说服力的判断。大凡涉及诗句中不习见之名物,都一一例举出原典出处。如:某某出自《白氏长庆集》某卷某页;某某出自《本草纲目》某卷等等。此卓绝艰深的朴学工夫,健全人尚不易得,而先生以衰残之病体,竟能孜孜矻矻,十年如一日,毕其功于一书,令人遂生高山仰止之叹。直似《红楼梦》之“十年功夫不寻常,字字看来都是血!”
   有人曾质疑陈寅恪先生倾尽心力成就此书的价值。此陋见也!不识先生“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之本意。柳如是志坚节清,有所把持。虽出于青楼,却心存高远,有出污泥而不染之清操。广交才俊,辗转谋其理想归宿。至适牧斋,不肯做小,终以夫人之名立身。明亡,劝钱殉,愿同殉。钱托口水凉,辞不能。柳奋身跃水,被左右强拉住。后与牧斋致力于复明运动。钱亡,族人相挟,不堪受辱,遂自经。
   陈寅恪先生目柳如是为女侠名姝。批寻钱柳之断简残篇,“往往窥见其孤怀遗恨,有可以令人感泣不能自已者。夫三户亡秦之志,九章哀郢之辞,即发自当日之士大夫,犹应珍惜引申,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何况出于婉娈倚门之少女,绸缪鼓瑟之小妇,而又为当时迂腐者所深诋,后世轻薄者所厚诬之人哉?”至此,读者可明了,先生欲于历史之中寻求旷世知己,相通相应,相怜相惜。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家之块垒。社会大变动下,个体一己之身,何去何从?柳如是身世多舛,生逢乱世,与先生正相仿佛;柳如是在清人入关,钱赴京之际,选择留守江南,与先生婉拒南下赴台之请,坚辞北上任职之邀,退守岭南,独立于党派纷争之外,保持自我的情操,又何其相似!因此,此披肝沥胆之作,亦可说是陈寅恪先生发幽微的明志之作。观其以“金明馆”为文集名,以“寒柳堂”为书斋名,自比于柳如是,即知此文外之意。
   值得一提的是,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著书人却不觉其苦,乐在其中。书中屡见表达见解后,附上“一笑!”、“呵呵。”等富有人情味的短语。每读至此,眼前便浮现出先生那身着布袍,不失书生本色的清瘦形影,温良有长者风。
   我这个不懂史学的人,竟也敢去照量此奇书,竟也能够磕磕绊绊通读下来,也真够奇怪,也真够不知天高地厚的。写成此文,模仿柳如是词,成一阕:人去也,人去幽冥里。青灯黄卷十年功,冷落架上无人理。绝响谁知意?人去也,人去瑶台西。星辰明灭人独立,广寒寂寞月色凄。约个梅魂去?
   读此书,小有会心,成此文。或有不当,愿就教于高明。

共 190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书评赏析目的清楚,行为紧扣作者的写作中心进行。解读文章把柳如是这个人物的精神特点很好地揭示了出来,更深入剖析了陈寅格先生为这个人物写传纪的原因,通过这些内容的揭示,把陈寅格先生追慕的中国人格表达了出来。同时,文章对该书的成书过程做了介绍,在介绍中把陈寅格先生的学术精神和坚韧精神也表现得很感人。这篇文章的巧妙之处,是把历史人物和作者两个人物的可贵精神有机结合,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楚西一氓        2014-04-14 22:43:41
  "人去也,人去幽冥里.青灯黄卷十年功,冷落架上无人理"."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数百年一现之一代国学大师,晚景凄凄惨惨戚戚,做了“共产之鬼”,让人何胜唏嘘也!作者斯文,庶几可告慰陈先生于九泉下多多矣.
2 楼        文友:玉心        2014-04-14 23:25:03
  感谢楚西一氓老师共鸣!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