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视角文艺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视角·寺蓝】文怀沙之燕门实为“燕雀之门”

精品 【视角·寺蓝】文怀沙之燕门实为“燕雀之门”


作者:李尚思 童生,620.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827发表时间:2009-02-26 16:05:38

李辉之文章横空出世,众人一片哗然的之时,文老也坐不住了,他不得不装出可怜的慈悲像,手举启事,高喊夫子之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好一副受难的无辜相啊!谁曾料到那仙风道骨,雪髯飘飞,激扬文字,口吐莲花的国学大师,文坛泰斗,竟晚节不保,落魄到如此天地。
   文老这一老跟斗打得不要紧,可是急坏了门下的徒子徒孙们。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有不避水火者自告奋勇,纷纷为其撰文解围,只可惜情过真,意过切一颗拳拳之心捅出来的东西全成了世人的笑柄,即使是大师精心调教出来的弟子,写出来的文章也是言辞不一,漏洞百出。燕门深浅可见一斑。莫非燕门真是燕雀之门,而非鸿鹄之门?。
   身为燕门的掌门人,披着辉煌的“国学大师”的外衣,竟不知内敛胜外张,竟不知以柔克刚,竟不知脱俗冷眼。竟然一副可怜相,光天化日下为自己喊冤?若是他人栽赃,本是不实之事,又何须辩解?
   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想必大师应该知道吧?“大师”显然已经不是大师了。抛弃云端的日子,来到尘世,就是神仙也失去一半的仙气。何况我们这位国宝还没有成仙成道。同时看来红尘确实有诱惑力,竟惹得古稀之人在云端坐不住了。可怜!可悲!可叹!
   话说燕堂桃李满天下,我辈愚钝,真不知有几人是其门下之人。燕门之徒,也自称文人雅士众多,但如今却不再吟诗相合,桃园溪流了?纷纷面目乖张,言辞犀利,一派霸气!如此看来,燕门真为燕雀之门啊!
   又有赵氏狂人义正严词:“篡改文怀沙先生的年龄,就是篡改中国数十年来的文学史。即使文怀沙先生本人不计较,读者也是决不允许的!”“此风不煞,只怕中国文坛从此将黑白颠倒,永无宁日。”“假使中国当代的教员,无论是中学的、大学的,还是研究院的,有十分之一能达到文怀沙的水平,我想,中华民族的文艺复兴,肯定是指日可待了!”
   篡改文之年龄是在篡改文学史?想我华夏之文学史是他文某人的年龄。就算文某人是有真才实学,又怎能和文学相等同。鲁迅先生文笔独特,著作等身,唤国人于沉睡之中,也未能飨文学家之名,而况他文某人哉?至于中国当代的教员包括大学,有文之十分之一就可文艺复兴了,更是荒唐至极。这不是在说我们那么多学者汲汲皇皇研究文化,还不如他文怀沙一人?至于“此风不煞,只怕中国文坛从此将黑白颠倒,永无宁日。”更是畏惧世人之议论,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倘若李辉所言是假,自然愈辩愈明了。又何须畏惧呢?这种显然是把自己看成权威,看成中国文化的中心,竟以这种姿态数落众人,迷惑大众。可见其秉性一二。
   我中华深厚的儒雅与谦逊竟熏陶出这样的人,实为可悲啊!
   江城尚思有言曰:
   中国文化之不幸,不在无真才实学之大师,而在名不副实者横行于世。
   燕门之事,实为当今文化界的缩影。
  
   2009/02/23写于同济寓所

共 113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作者继《文怀沙,时代的大师,众人的噱头》之后又一针砭时弊的力作。文章言辞辛辣,“目无大师”,读来令人有寒芒在背之感。短小精悍,可谓见血之针。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90227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西骆        2009-02-26 17:45:49
  这篇文章比及上一篇言辞更为激烈,观点更为鲜明,态度更为坚决。
   读罢酣畅淋漓。
当天空中的大雁飞成思念之阵,我却回不了故乡。
2 楼        文友:水上原子        2009-02-26 19:19:35
  短小精悍,可谓见血之针。同感!!!
解读城市与爱情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