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流年】论独创性之于作家风格的重要性(随笔)

精品 【流年】论独创性之于作家风格的重要性(随笔) ——以《一个人的村庄》为例


作者:雨亭 举人,3448.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263发表时间:2013-05-29 20:14:40

古今中外的学者在探讨影响作家风格形成的因素中,都无一例外地谈到了独创性。但独创性并没因此而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反而使独创性的重要性只是沦为了纸面上的一句空话。现在笔者以刘亮程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为例,通过阐述刘亮程散文在题材、语言以及思想上的独树一帜,进一步说明独创性对于作家风格的重要性。同时,探讨刘亮程散文风格形成的原因,希望对文学创作者有所益处。
   一、刘亮程散文现象
   1998年4月,刘亮程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结集出版,但并未引起多大反响。1999年,《天涯》杂志在第5期隆重推出刘亮程散文专辑,不惜篇幅一气发了17个版面,并请来著名作家李锐、蒋子丹、方方、李陀、南帆等发文助威,使刘亮程一夜成名。2000年初,《大家》、《北京文学》、《散文选刊》等著名刊物相继推出刘亮程的散文,《南方周末》、《文汇报》等知名报刊亦对刘亮程的散文给予了高度评价,著名学者林贤治也在《书屋》杂志刊登长文《五十年:散文与自由的一种观察》,其中对刘亮程大为赞赏,称其为“20世纪中国的最后一位散文家”。是年8月,著名民间出版家牧野专程到新疆拜访刘亮程,并在《书屋》发表《乡村“哲学家”刘亮程》一文,使刘亮程在中国思想界声名鹊起。其后,中国官方也开始瞩目刘亮程,2001年4月授予他第二届“冯牧文学奖”。其他报刊和网上也先后出现了对刘亮程散文的研究批评,褒贬不一,气氛非常热烈,形成了著名的刘亮程散文热。2002年3月,新疆人民出版社汇集报刊和网上的这些批评文章出版了《乡村哲学的神话——“刘亮程现象”的反响与争鸣》一书。其后,刘亮程散文热逐渐消退,但是关于刘亮程的研究却没有停止,每年都有不少关于刘亮程的论文发表,并且这些论文较之刘亮程散文热时期的批评更加专业与深入。——摘引自李恒璋《刘亮程研究十年综述》
   刘亮程的散文热吸引了许多评论家的眼光,他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刘亮程散文现象出现的原因,并从中挖掘出了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这些评论文章无论是从刘亮程散文的题材选择上,还是从内容和语言、抑或是作品的思想深度等方面上,都进行了充分的论证。但笔者发现,关于刘亮程散文风格论的文章却是少得可怜,有些还只是从风格要素的某一个角度去写,如新疆师范大学09级学生尹倩的硕士论文《刘亮程散文语言风格研究》,就是专门针对作品语言风格进行阐述与探讨的。那么刘亮程散文的整体风格又是怎样的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觉得刘亮程散文的整体风格特点是臻于自然。王明居在《文学风格论》一书中指出:“一切风格,既贵乎含蓄,又贵乎自然,自然是作家的个性、才情的流露,也是作家艺术实践臻于炉火纯青之境的产物。”在刘亮程的散文世界里,这种自然的风格融入了他的哲学观,这也就是为什么刘亮程会被称之为“乡村哲学家”的原因了。李贽说:“性格清彻者音调自然宣畅,性格舒徐者音调自然疏缓,旷达者自然坦荡,雄迈者自然壮烈,沉郁者自然悲酸,古怪者自然奇绝。有是格,便有是调,皆情性自然之谓也。”这段话主要是说,自然是本乎性情的。而在刘亮程的散文里,处处就体现了他的真性情。
   言归正传,本文重点不在于探讨刘亮程散文的整体风格,而在于刘亮程散文的这种臻于自然的风格在其形成过程中,独创性之于它的重要性。
   二、独创性是作家风格的重要标志
   何为独创性?所谓独创性,乃是指作家显示在作品中的独一无二的与其他作家、其他作品完全区别开来的特异性。鲁迅说:“以独创为贵”。(《华盖集续编·不是信》)周恩来说:“没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就会消亡。”(《关于文化艺术工作两条腿走路的问题》1959年5月3日)可见独创性对于作家的重要性。文学的独创性是个世界性的问题,它没有表现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所以不仅在中国,在西方也是被评论家们所津津乐道。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就曾经说:我不敢妄图与我们当代最伟大的诗人们比高下。可是我也不愿意追随任何前人的足迹。凡是他人独创性的语言风格或诗歌手法,我一概避免摹仿,因为我认为,我自己的作品纵使一文不值,毕竟是我自己的作品(《伊斯兰的起义》序言)。
   风格的独创性,是作家长期匠心独运的结晶,而非一时模仿而成。正因为如此,读者往往能够凭借自己对某一位作家风格的了解从而能判定这作品是不是由这位作家所写。就比如鲁迅在白色恐怖的氛围下不停地更换笔名发表文章时,熟人往往能够一眼就能看出这些文章是不是鲁迅所写,而这都是由鲁迅的独特笔法风格所导致的。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所以在唐诗中,李白的豪放与杜甫的沉郁,贾岛的枯瘦,孟郊的酸寒,李贺的险奇,杜牧的清俊,李商隐的典雅,莫不各具一格而富于独创为我们所熟知。没有独创性就不会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久而久之,就会被淹没在历史的烟云里。独创性是打开文学之门的钥匙,没有独特的风格,一个人可以获得一时的成功,获得掌声、热闹、锣鼓、花冠、众人的陶醉的欢呼,可是你得不到真正的胜利、真正的荣誉、真正的征服、真正的桂冠,正如西舍罗所说:insignavictoriae,nonvictoriam。(拉丁文:胜利的表面现象,并不是胜利。)所以凡是能够被称为作家的人,都是能够说出一些过去还从来没有人说过的东西。所以独创性是作家之所以成为作家的原因,也是作家风格成熟的重要标志。没有独创性的文字是没有活力的,因为文学的创作是和作者的气质、情绪、兴趣、习惯、爱好、欲望、思想、特长、观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当作者写下一些具体的形象时,就必然会打上作者性格的烙印,从而为独创风格的形成奠定基础。
   在现在网络文学兴起之际,如果说会写一些豆腐块文章就可以称为作家的话,这无疑是对作家这个名号的一种嘲讽。没有独创性的写作风格,是很难在文学丛林中开辟出道路来的。写作是一种文字的排列组合,词语只有注入了作者的感情才会显现出它与众不同的特征来。如果说能够把每一个文字都琢磨透,都掌握得到位就可以写出旷世名著来的话,那么四大名著的作者恐怕也不值得我们艳羡的了。说到独创,就躲不开模仿,模仿也是文学创作的一个过程,至少对于初学者是如此。汪曾祺在《谈风格》中就曾说道:“一个作家形成自己的风格大体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模仿;二、摆脱;三、自成一家。”这个观点有一定的道理,毕竟汪曾祺他自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早年师从沈从文,早期的文字也都有沈从文的影子,到后来他竭力要摆脱这种影响,并尽量使自己的作品不同于别人,也才有了后来的汪曾祺。假如不是如此,汪曾祺绝不会为我们所熟知,因为他模仿不出第二个沈从文来,就算能够模仿得很成功,汪曾祺也成不了沈从文。当然,也有极富天赋的作家,这种人还是存在的,比如说王勃,6岁能文,14岁便科试及第,授朝散郎,年纪轻轻就写出了著名的《滕王阁序》。再有一种厚积薄发的,年少时与文学创作几乎没有交集,甚至学历平平,而一旦经过了人生的饱经风霜之后,而且能够自觉地创作,写出来的文字也是独具风格的。比如江山文学网逝水流年社团的西藏老人,他早年与文学几乎没有交集,进藏半个世纪退休之后,一样可以写出很优秀的散文作品,这在文学创作史上也算是一个奇迹。
   模仿是写作的一种过程,关于模仿与独创性的联系,在文后我再讨论,现在主要是以刘亮程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为例,重点阐述刘亮程散文的独创性,以及他的这种独创性对他文字的影响。孟子说,知人论世,所以在阐述之前,首先简单地介绍一下他的人生履历。刘亮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凭着什么样的本事混迹于文坛呢?刘亮程,出生于1962年,新疆沙湾县人,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小时候嬉戏于田间地头,长大后种过地、放过羊,中专毕业之后又回家乡当了十几年的乡农机管理员,在这段岁月里,刘亮程开始诗歌创作,后面走上了散文创作之路。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从他的文字里找到一些关于他的线索。在他的散文《我所受的教育》一文中,他开篇即说:“黄沙梁,我会慢慢悟知你对我的全部教育。”可见黄沙梁这个地方,对他有着非凡的意义,这片土地,给予了他灵感,也给予了他舞台,他也才因此能够在这片土地上发出属于他自己的声音。刘亮程曾说:“我生活,说出我生活的全部感觉。这就是我的文学……对我而言,真实生活是从我开始的,我自己的感受最有意义。”“在我的写作过程中,许多东西都能影响我。但最终影响了我,使我成为现在将来的刘亮程的,肯定是这片土地(黄沙梁),和我扎根其上的全部生活。”而在他的散文《城市牛哞》里也有着这样的履历:“几个月前我扔掉铁锨和锄头跑到城市,在一家文化单位打工。我遇到许多才华横溢的文人,他们家里摆着成架成架的书,读过古今中外的所有名著。被书籍养育的他们,个个满腹经纶。我感到惭愧,感到十分窘迫。我的家除了成堆的苞谷棒子,便是房前屋后的一堆堆牛粪,我惟一的养分便是这些牛粪。小时候在牛粪堆上玩耍,长大后又担着牛粪施肥。长年累月地熏陶我的正是弥漫在空气中的牛粪味儿。我不敢告诉他们,我就是在这种熏陶中长大,并混到文人作家的行列中。”笔者对刘亮程的这段文字不打算评判,但从这段文字里明显透出了几条重要的信息:第一,刘亮程他就是个地道的农民;第二,刘亮程之所以能够混进文人的行列,是他在黄沙梁这片土地上的生活实践给了他灵感,他的文字来源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第三,为何在刘亮程所提到的那些满腹经纶的文人都名不见经传而单单是刘亮程一枝独秀呢?这是个有趣的问题,同时不也佐证了笔者所认为的独创性之于作家的重要性吗?第四,刘亮程的成功走的是一条反传统的道路,也可以说是另辟蹊径,开创了属于他的新天地。这几点信息归咎为一点,刘亮程的散文开垦出了散文的另一片处女地,他的散文与余秋雨拷问式的文化大散文给散文园地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刘亮程以上的这些人生履历,是成就他散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题材选择的别具匠心
   独特的环境是独特风格赖以生存的场所,而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家,其题材的选择绝非盲目为之,而是有其深厚的生活基础的。刘亮程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单是从文集名称来看,他散文中各种题材的选择大多来自于黄沙梁这个村庄。对于这点,很多评论家们并不看好刘亮程的这种内容和题材狭窄的创作前景,认为进入城市的刘亮程将面临失去创作素材和创作活力的危险。对于这种观点,评论家单正平在《亮程散文》中说了句公道话:“葡萄牙作家佩索阿,终其一生,不过写的是他在里斯本当职员的时候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悟,内容好像单调贫乏极致。但他思考的独特和深刻,很少有人能企及,因此也成了现代文学中的经典。在这个意义上,作家写什么实在是他自己的事情。”
   一个村庄究竟能够装下多少东西?刘亮程用他独特的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告诉我们,一个村庄在他的眼里就是一个世界。他在《我受的教育》中说,“如果再有一次机会出手,让我在一根木头旁呆二十年,我同样会知道世间的一切道理,这里的每一件事都蕴含了全部。”在这个人畜共生的村庄里,一些不起眼的动物和一些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在刘亮程的笔下变得生动且形象起来。那只老死窝中的狗,那只下了蛋藏起来孵小鸡的黑母鸡,那场刮过原野的风,那片东飘西荡的云,那些慌不择路的蚂蚁,那只卖给别人了又自己跑回来的黑母羊,以及门前的树,野地里的麦子,村庄里的人……这些具体而微的事物和一边闲逛一边在内心里琢磨的扛着铁锨的刘亮程构成了一个独特而又无限的生命空间。从这些题材引发出来的生命感悟属于黄沙梁的,也属于刘亮程的。刘亮程在《黄沙梁》里说过,“对于黄沙梁,我或许看不深也看不透彻,我的一生局限了我,久居乡野的孤陋生活又局限了我的一生。”这个叫黄沙梁的地方的确局限了刘亮程的人生,使得刘亮程始终都走不远,但他还是在这个世界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刘亮程把眼光定格在这个叫黄沙梁的村庄里,用他独特的思维方式以及哲学观阐释着他对于这个村庄以及这个世界的看法,这种以小题材反映大主题的写作手法,达到了微观与宏观的良性效应。
   (二)语言的多样性与隐喻性
   语言风格以及语言的表现形式是评论家们研究刘亮程散文的一个热点。
   张治安、吴孝成在他们的《裹挟着泥土气和牛粪味的诗性语言———刘亮程散文的语言风格研究》中将刘亮程的语言风格分为五种。第一为“白描式语言”,具有粗线条、快流动、抓特点、重简笔的特征。刘亮程的散文语言以白描式为主,所以不仅准确畅达,而且简洁利落。第二为“独白式语言”,这种方法最能揭示心灵的奥秘所在,是一种近乎心理描写的方法。但刘亮程的独白又不是纯粹的心理描写。因为他的独白,往往眼前有一个观照物存在。这个观照物很具体、很实在。有时是一只虫、一朵花,有时是一头驴、一把锨、一截木头、一个院门或一座长夜中死寂的村庄。刘亮程爱琢磨它们,挖掘它们,赋予它们生命的思考,喋喋不休地告诉人们。这种近乎痴迷的、物我难分的内心独白,使刘亮程的散文格外诱人。不仅新奇,而且深刻。表现了刘亮程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自然观。第三为“调侃式语”,身边小事皆可入文,村中动静皆可成诗的散文。他散文中的调侃式语言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自嘲,他的自嘲,并非鄙视自己,作践自己,而是在于说明自己这个“人”与其他世间之物没有高下之分、尊卑之别。对“人”这个所谓的万物灵长进行调侃,目的即在于此。它表达了一种“齐物”观,一种对自然万物生存状态的深刻思考,透出的是机智。二是“他嘲”,实际上是对“人”这个生命群体的调侃、嘲弄。第四为“俚俗式语言”。刘亮程的散文中,不乏粗鲁甚至是卑俗的语言,但却不是肮脏、下流的语言,可谓俗而不淫,俗而有致。这些农民的、口语式的语言使他的散文朴实生动,极富生活和泥土气息。第五为“精警式语言”。刘亮程是以写诗起步的,因而他的散文语言也具有诗一般的韵味,精警透辟,意味深长。

共 855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读完作者的这篇杂谈,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把根留住。”根,就是独创性。任何文字,没有了根,就是空中楼阁,是虚无的,昙花一现。只有来自于生活的文字,又是从自己心里流淌出来的真实的东西,才会具有独创性,才会有生命力,那生活的味道,就是根。打开名家们的作品,都会找到这个本质。作者在这篇文字里,以刘亮程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为例,通过阐述刘亮程散文在题材、语言以及思想上的独树一帜,进一步说明独创性对于作家风格的重要性,并探讨刘亮程散文风格形成的原因,希望对文学创作者有所益处,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本文从一、刘亮程散文现象;二、独创性是作家风格的重要标志;三、刘亮程散文风格形成原因等三个大方面侃侃而谈,引经据典,从本质上、根源上娓娓道来,以图文学风格的独创性能够成为每一个文学创作者所重视,每一个文字爱好者的重视。全文流畅通透,没有居高临下,而是深入实际,深入浅出,举一反三,用探讨的方式交流,语言朴实厚重,结构缜密,说理明白,富有可读性、启发性、引导性。佳作,倾情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5304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3-05-29 20:21:17
  开卷有益,一篇有意义的文字,耐读耐品!问好作者!
回复1 楼        文友:雨亭        2013-05-30 16:11:42
  谢谢山地编审,这篇文字是我的毕业论文,所以因了硬性规定而写了这么长。辛苦了,问好。
2 楼        文友:紫枫        2013-05-29 21:32:03
  文为心声,如何写好文字,是每一个作者都要好好研究的。文章很有启发,谢谢作者的分享。
回复2 楼        文友:雨亭        2013-05-30 16:13:08
  谢谢紫枫文友的造访和留言,以后可以多交流,问好。
3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3-05-30 07:58:04
  恭祝雨亭佳文成精!雨亭文思潮涌啊!
4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3-05-30 08:07:41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5 楼        文友:温柔小娴        2013-05-31 12:44:52
  哇,原来是论文啊,很惊奇你写这么老长的散文。我表示,只是来过。
   文还没有读,明天晚上读。
   问好雨亭。
一个热爱文字而不靠文字过活又不甘平凡的伪小资,一个不断在文字中寻找自我完善自我的80后母亲。喜清宁,崇尚简单。
回复5 楼        文友:雨亭        2013-05-31 21:22:33
  散文我不会写得这么多的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