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涎水面的尴尬

编辑推荐 涎水面的尴尬


作者:了缘无尘 秀才,2111.3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45发表时间:2013-05-31 06:47:26


   我的故乡在陕西杨凌,我在故乡生活了十八年。每年大年初一,大人们都会在凌晨五点起床做涎(当地人读han,口水的意思)水面。孩子们则三五成群放炮,等放完炮了,便会被家长叫回吃涎水面。
   涎水面平时是吃不上的,只有过年和谁家娶儿媳妇时才能吃上。大年初一过后,农村的乡俗便是走亲戚,不论是走到外婆家还是姑姑姨姨家,早上必定要吃涎水面。谁家娶媳妇,招待客人的第一顿饭也必定是涎水面。
   由于涎水面工艺讲究,是家乡人最喜爱吃的面。儿时,孩子们天天盼着能够快点过年,不为别的,就为能够吃上涎水面。
   做涎水面一定要用两个锅,大锅煮面条,小锅做汤。汤是要用鸡汤加上适量臊子和各种调味品后架在火上烧着,要始终保持汤沸。做面条要用最精细的面粉,不论手擀还是用压面机压的面条,做出的面条一定要薄、要细、要长。将面条煮熟后,用筷子捞一小筷头面条放入碗中,浇上煮沸的汤,再将提前备好掺合在一起的豆腐、黄花丝、鸡肉丝、生葱末和切成菱形小块的薄蛋饼、海带片放进碗中。这样,一碗飘香的涎水面就做成了。看看碗里,白白的面条豆腐块、黄黄的菜油鸡蛋片、黑黑的海带青白的葱末,一看就让人赏心悦目,垂涎欲滴。
   满满的一碗汤,只有一筷头面。夹一筷子面,吸入口中,再夹第二筷子时碗里几乎就没有面了,这样的面一个成年人一般至少得吃二十碗以上才能吃饱。涎水面是只吃面不喝汤的,一碗面吃完后,所有人碗中剩下的汤全都倒进同一个汤锅里继续烧沸,又浇在面碗里撒上一把生葱末等备料端上来再吃,如此反复,直到吃饱。据说,涎水面的名字就是由于汤中带有每个人的涎水而得名,这仅是外地人对涎水面的定义。而按照家乡人的解释是因涎水面太香,人们听到涎水面的名字都会流涎水,故称涎水面。
   涎水面家乡还有许多别名,如叫“汤汤面”是因为它汤多面少。叫“臊子面”是因为它离不开臊子。叫“待客面”是因为只有逢年过节招待客人时必吃。而叫“和气面”是因为一个家族几十号人,大家吃过的汤倒在一起又重新使用,取团结和气之意。所以,新人结婚,头顿饭必吃这和气面,意在夫妻俩一生都会恩爱和气。
   几年前的一个春节,我带着妻儿回老家过年。大年初一早,母亲费心八苦的做出涎水面,妻子吃了一碗后,看到母亲将所有人碗里的剩汤倒进锅中烧沸后又给面碗里浇,妻子当下接受不了,说什么也不愿再吃第二碗。像我这样,在外地工作多年的人,带着妻儿回家乡吃涎水面都会遇到同样的尴尬。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的提高,家乡的很多年轻人开始为吃涎水面而发愁。用他们的话说,逢年走亲戚,不吃涎水面怕惹得亲戚朋友不高兴,说瞧不起人家。吃吧,感情上又接受不了,那么多人吃过的剩汤又重新倒回锅里,心里总感觉不舒坦,担心传染疾病。
   尽管一些知识型年轻人反对吃涎水面,甚至吃涎水面时会遭遇尴尬,但涎水面至今还在家乡盛行。涎水面相传为周文王被囚禁释放后所创,一直流传至今,蕴涵着深厚的饮食文化底蕴,早已成为一种民俗。既然是民俗,想消除它并不容易,那就只能等待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演变,使之能够符合现代文明和饮食卫生要求。
   常言道:“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尽管涎水面吃法上有些不雅,但我还是深情地眷恋着家乡的涎水面,它会让我想起许多的童年往事,心里滋生出许多美好的情愫。对一个游子来说,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是我心中的珍珠。
  

共 137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方水土一份风俗。就其涎水面来说,是一道独具地域特色的面食,亦是一道具有历史文化渊源的美食。尽管,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人们对它独有的饮食方式,从最初的不可分离的喜爱,到对它的逐渐走向为难的心里,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更是一个地域文化更好的发扬和传承的过程。篇章,极具地域特色,极具浓郁的生活气息。欣赏,问好。【编辑:静听】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静听        2013-05-31 07:40:07
  很是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篇章。遥握,周末快乐。
淡然静美悟禅花
2 楼        文友:铁禾        2013-05-31 15:25:24
  有些物质也是感情的一部分.
铁禾
3 楼        文友:辽宁娴雅        2013-11-18 21:12:51
  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面,也是历史文化的一种记载,它能让人们对儿时的留恋与追忆……
回复3 楼        文友:了缘无尘        2013-11-19 00:53:37
  谢谢娴雅的精彩点评。问候,祝福吉祥。
4 楼        文友:向维鑫        2013-11-19 22:03:00
  向了缘无尘问好,向你致敬,向你学习!
  
   好独特的家乡特产,具有浓厚的文化象征。
  
   言语简洁,在此拜读。
在文学的海洋里我是一条小鱼,我要穿越在大海的每一个充满生命激荡的地方,那里有我的热血在流淌。
回复4 楼        文友:了缘无尘        2013-11-19 23:33:13
  谢谢向维鑫老师前来点评,问候,祝福吉祥。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