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学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你说我说】合并还是合谋之“华”样大学——四华大学论剑

  【你说我说】合并还是合谋之“华”样大学——四华大学论剑


作者:崔文泰 举人,4503.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765发表时间:2009-02-27 22:41:39

自从清华大学越为中华学府之最高巅峰后,一时间华夏大地,“华”样大学遍地开花,东华大学、西华大学、南华大学、北华大学纷纷改装换面闪亮登场,与清华大学一起称为中华大地的“五华”。只是清华大学时刻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来勉励自己,而标榜东西南北的四华大学以何来自居,做到名符其实的“华”样大学呢?在紧跟更名合并潮流中,是以取得了“华”字大学的真经,来承载自己的时代使命,还是以名号上的华丽作秀呢?
   玄铁剑——东华大学
   玄铁剑剑身长近三尺,双边剑锋皆为钝口,剑尖圆似半球,通体深黑,微微透出红光。剑以玄铁制成,重九九八十一斤。玄铁乃天下至宝,若要得一两亦是绝难,寻常刀枪剑戟之中,加入半两数钱,凡铁立成利器。欲致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东华大学誓要修炼“玄铁”精华成就它的“独孤九剑”。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武学境界,远胜世上众多高超巧妙的剑招。愈是平平无奇之剑招,最具威力。如挥剑直刺,劲力炉火纯青,一击即破,威力远比变幻奇妙的剑招更胜一筹。学剑之境如此,高考备战修炼何不如此,高校挥舞天下,更是要凭此剑道而叱诧风云,东华大学便是以纺织激扬天下。
   东华大学是四华大学中气势最为磅礴的学府。它建于1951年6月,原名为华东纺织工学院,在社会处在轻工业建设高需求时期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在1960年,就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之一,此后发展势头如日中天,也因此在1985年9月,更名为了中国纺织大学,名震天下。但“纺织大学”如廉颇老矣,时代变迁、纺织单科性的发展是它的辉煌,也是它不断下滑的原因。于是1999年更名为东华大学,东华、东华大有东方的精华之意,因它在华亭县,亦因在古代全国各地送到宫廷的服装和面料都是由东华门进出,东华是纺织服装的代名词之意,但如此深奥,谁能细细深究,一个要多响亮有多响亮的校名,在它本来就四面逢敌的境地里,变更了一个有点民办大学味道的大学,是不是有些得不偿失?但身处时代浪潮,亦是身不由己,看全国上下,带纺织为名的学校还有几所就知道变更背后的滋味。不管如何,“纺织大学”曾经的赫赫战功是不可磨灭的,现在的地位亦是不易撼动,如今它依然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东华大学名映其地,地处上海,三校区分别由延安路校区、松江校区和新华路校区组成,占地面积约2200亩,在上海这片寸土寸金的地方,也够奢侈的了。现今东华大学在校生研究生就近5000人,留学生2500多人,有院士8名、长江学者2名,有光华工程科技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荣誉称号获得者,高级职称教师近700名,学识底蕴可谓渊厚。它拥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29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特别是它的纤维材料科学与工程、纺织、服装科学与工程、染整科学与工程,染整工程,这些与纺织。相关的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与国家级重点学科”,更是让人分外眼红。它还有上海市的重点学科7个:重中之重的材料学、纺织科学与工程(纺织工程、服装)、环境工程、设计艺术学、服装设计、机械。此外它还拥有6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有10个重量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检测中心以及国家大学科技园,像国家染整工程研究开发中心、教育部数字化纺织服装技术工程中心、新型面料快速反应中心、21世纪绿色纤维开发中心等研究中心。即使不看它的历史沿革,由此就看出它的纺织类、服装类、材料类专业可笑傲群雄的。它的特色科研水平非同一般,许多被应用在应用于航天、军事、建筑、环保、新材料等领域,申请的专利与大学生科研发明参赛也居高校之列。2007年,它的艺术类招生享有与独立设置艺术院校同等的自主权,还获得2008年本科招生自主选拔录取试点。
   就如餐饮一样,没有特色的大学很容易被漠视,东华大学以前以它的特色成就了自己的辉煌。但一切都要围绕社会变化,当时代的特色改变时,所有的一切都要跟着改变。虽然吃穿住行,衣仅排在吃后面,但却无人再想为他人裁嫁衣,东华大学作为老牌的全国重点大学,许久以来都是以东华低录取分数线,实施名牌大学的培养,特别是在它的优势学科领域里。但它行在时代潮流,身不由己。99年改名后它在上海地区的录取线基本都是踩踏重点线,2001年,上海一本一志愿满足率10%左右,近几年才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上升,2002年一本满足率是25%左右,03年是40%左右,以此类推到2007年一本满足率达到90%左右,二志愿生源只有10%,东华大学逐渐恢复了元气,不过要达到原来的历史高度,还要费一番周折。纺织是它的特色根本,如何在保持并创新拓展自己特色根基的情况下,走出一条广阔的时代发展道路,是东华大学需要面对的,以及要走的。
  
   “龙凤”双剑-------西华大学
  
   “龙凤”双剑,双兵器之一,两剑合拢似一剑,双剑的剑格各为一半,对合的一面为平面,使两剑合为一体。在两剑有脊的一面分别配有龙(为右手所使之剑)、凤(为左手所使之剑)图案。两剑柄首各配一根双剑单穗,双剑同入一鞘。
   单剑威力势单力薄,锐气有余而后劲不足,能独当一面,而不能全面进攻,往往受制于敌。出于此,2003年4月16日,四川工业学院和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两剑合二为一,成就了四川省省属多科性大学——西华大学。
   “龙剑”四川工业学院前身为四川农业机械学院,它完全是典型历史时代需要的产物。
   1958年,毛泽东主席号召“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国家在全国七个大区分别设立一所综合性的农业机械院校。在此历史背景下,1960年四川工业学院的前身四川农业机械学院作为西南大区布点应运而生了,它于1963年建成。1960年第一届设有两个本科专业:“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农业生产过程机械化”,各招收学生180、120名。中央的高级干部、时任第一届国际学联副主席的杨诚同志被任命为第一任院长。改革开放,农业机械这个名字怎么听与时代都那么的格格不相入,都什么年代了还顽固不化,守着不变,不被时代抛弃,自己也会自惭形秽的,时代造就了它,现在它不得不舍弃时代给予它的荣耀了,在1982年四川农业机械学院终于“脱农”更名为四川工业学院。
   发展慢慢提上去了,在合并前它有学士、硕士两级学位授予权,虽然还没有完全本科纯精华,依然兼具培养培养普通专科、各类成人本专科,合并后这些还依然保存呢?先说它合并前,不管怎样,它也已有35个本科专业,3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对于一所还兼具培养专科的大学来说,不能强求它有多么强人的气势。只是它不甘示弱,有那么大的背景,却发展速度却还如拖拉机一般,不被时代摔在后面,也被别人踩在脚下了。但是步履缓慢,自己想跑快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世上无难事,只怕苦心人。条条大路通辉煌之顶,走捷径多快呀!
   姑且可称为“凤剑”的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则是逊色些了,普普通通,在如今全国各省市地区都可以看到高等师范专科字样的情境下,放在高校里,连个浪头也不会激起。它在彭州市城关,距成都市三十公里,教学、生活设施还算完善,但莘莘学子不是奔着这而来的。它合并前有9个系15个专业,和其它师范专科学校设置的一样,是教育类专业,还夹带一些职业技术性专业。不但如此,它内含非常丰富,还有函授大学、夜大学、成人大专脱产班等成人高等教育,多种多样。照此下去,成就一番业绩的日子何时能等到。正在这时,看到了跃跃欲等上更高舞台的四川工业学院后,它也不甘寂落,便扑腾扑腾它未成形的翅膀“粉墨登场”,龙凤合璧,在合并路上冲锋时自然是所向披靡,西华大学终在2003年经一番酝酿后腾空而出。
   “龙凤双剑”合璧后的西华大发展势头势不可当。现有校本部成都区、彭州校区、成都市人南校区三个办学地,名合形分,一所普通的本科院校还有那么多分校,让人感到颇有些难受。它现有17个学院,1个直属系,59个本科专业,拥有27个硕士点,8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4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名院士受聘于此,这些无论对它们其中的哪一个都是需要仰望,奋斗一番的,可现在两剑通出一鞘,自然来势凶猛,力道颇重。支撑它的栋梁专业有4个省级重点学科:流体机械及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材料加工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级硕士学科,有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流体机械实验室、汽车工程实验室、特种材料及制备技术实验室、信号与信息处理实验室、制造与自动化实验室,这些作为它的中流砥柱促使了西华大学之名的成立,支撑着这个金字招牌,自然学校对它们是深爱倍加,其它专业就是心有余力不足了,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专科专业。但是作为名为综合性本科大学,其它如果弱不忍睹,就可有些亏待那些仰名而来的大部分学子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育大业,任重而道远,要一步步地走,底蕴积蓄深厚,才能一翅冲天。
  
   倚天长剑-----南华大学
  
   倚天长剑,三国时曹操所佩之剑,传为取宋玉的《大言赋》中的名句“拔长剑兮倚长天”命名。倚天剑锋锐无比,后成为宝剑之代称。一代诗仙李白,亦对之仰慕不已,《临江王节士歌》中有“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的佳句。倚天长剑后几经沉浮起落,又经各名匠融合,威力猛进,但比之倚天剑之至纯初名,颇感得不偿失之味。
   南华大学由中南工学院、衡阳医学院和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合并而成。倚天一出,群雄逐鹿,鹿死谁手,看最后之势。
   持核之剑扬名的中南工学院隶属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创建于1959年,1969年停办,1979年复建,院名是当时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张爱萍上将所题写。它的机械,计算机及应用,工业与民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核电子学与核技术应用,会计学,工业管理工程,采矿工程,核电子学与核技术应用专业为国家重点学科。虽然学校还有专科专业与成人教育专业,但这些盖不了它的核威名。它作为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三总师”培训基地,设置的专业也是为核工业所备,在新中国初期是赫赫有名,备受仰望,但风云变幻过去,经济风云刮来,一时间它不得不沉寂下来品味历史寂寞,但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核”在社会经济生活圈子里也赫赫有名,备受青睐。但总冠以“核”之名,总让人望而生畏,名气也与霸气十足的气魄不符,换换名吧。
   地方性大学衡阳医学院比之则声威大减,虽然两校相差无几。衡阳医学院建于1958年,发展了二十多年,198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97年,共设有临床医学、眼耳鼻喉科学、卫生检验、妇幼卫生4个本科专业以及4个医学专科专业,设有肿瘤、心血管病、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中心以及病毒基因工程、心肺药理、组织胚胎学、传播疾病防治4个研究室;有成人教育,设置夜大、自学开始两种形式和本科、专科两层次,内含比较丰富。作为一所地方性医学院发展至此,主要承担地方性各种方式人才的建设,也无怪乎如此繁杂的教育形式和模式,但大泛而杂,面面无法俱到,专一而又不能快速发展,照此下去,即使再发展半个世纪,也是无名于天下。人才是发展之根,良禽择木而栖,人才慕名而往,师出有名,扬名天下,人才则会趋之若鹜,怎会发生门可罗雀景象?可凭一已之力,想成气候,难于上青天,看身边谁欲弄潮,投奔旗下辅助其成就彼此共谋的百年大业。
   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则是一把倚天中锋利刃,它建于1962年,是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直属科研所,是当时国内唯一的铀矿采冶技术研究所,铀矿开采和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研究是它的主干。它建成的部级溶浸采矿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当时国内装备先进、配套齐全的溶浸采矿技术实验室,是我国溶浸采矿技术的研究基地。还有它研制和建成的“氡及氡子体计量检定与实验装置”也是当时我国唯一的氡室。利刃虽然锋利,没有坚实的后盾,却经不起磨损,它的高级技术研究人才缺乏问题,研产相结合脱节问题,需要它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才有源源不断的“核动力”。
   现在集合了各方精华的南华大学已是锋芒微露,倚天之势终要一耀天下。它实行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与湖南省政府工件管理体制,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备军官选拨培训基地,有此后援,一翅冲天地发展还有何问题!刚合并不久,它就有16各专业学院,4个教学研究部,设有国防科学技术学院,船山学院(独立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以及4所直属型附属医院,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家产越来越丰厚,其它方面更是财大气粗了。
  

共 844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个好的大学,必须要拥有自己的特点。基础设施,师资队伍,这是先决条件。但更重要的是办学宗旨,治学思想。好的大学,能让人点燃激情,放飞希望!【编辑:大漠狂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