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学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你说我说】合并还是合谋

  【你说我说】合并还是合谋 ——高校合并杂谈系列


作者:崔文泰 举人,4503.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083发表时间:2009-02-28 10:39:12

现今高校合并改名之势愈演愈烈,更名之潮一浪高过一浪,为何那么多高校乐此不疲呢?
   首先,是改革之类,调整自己内部学科,提升学校品位的问题啦,其次,就是高校自己打的算盘,不言而明的就是大多数学校争夺战的焦点:生源问题。对于一些学校,强弱合并改名,可以资源共享,以强扶弱,共筹发展;“弱弱”合并,在彼此家底都耀眼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赤壁之和则会帮助彼此升格,因学校冷门、地方偏僻而导致生源不足的尴尬局面也因此得到扭转了。合并更改校名居然有这么多的“益处”,且立竿见影,也就能理解为何会有那么多高校争先恐后地“珠联璧合”互相拉拢对方“结兄拜弟”更名为为一家,壮大声势,引得众考生纷纷驻足观罗敷了。
   但到底高校合并更名前后有哪些变化呢?力量悬殊的学校合并一起,规模大了,整体实力会不会紧跟着强大了呢?它们会给寒窗苦读十几年的学子带来梦寐以求的“大学”止痒吗?让我们以这几年赶上这个浪潮的几所大学为例,透过合并更名的牌子,看清它的真实面目!
  
   江苏大学
   这是由先前的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示范专科学校2001年在一个很吉利的日子—8月28日组建而成的。连合并的日期都那么吉祥顺利,它的招牌名声肯定摇摇欲上了。
   江苏大学的主心骨江苏理工,在没合并之前就很牛哄。学校始于1902年的刘坤一、张之洞、魏光焘在南京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后经变更,数易其名,一直到2001年合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60年代,最初在南京为南京农业机械学院,翌年迁到镇江,名气也随地方更为镇江农业机械学院。后在1963年、1970年,吉林工业大学排灌机械专业以及研究室、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学院先后并入,这时镇江农业机械学院渐渐开始暴发,家底猛增,发展势头已经显现端倪,势不可挡,因此学校在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88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但是,名字太不雅了,而且还在市级名尾巴带上个农业机械学院,于是又在1982年更名为镇江工学院。这还是不行,一个堂堂的国家重点大学,却带着小帽子,怎么看也不舒服,到地94年又改为江苏理工大学,才显现出它的气派。可能是它发展势头如日冲天,终于在2001年再次一口吞并了两校,趁合并更名的浪潮一跃而为江苏大学。
   其实,它在合并前就已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以及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百强之列,并形成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管经法相配套的多科性大学。从它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其理工特色强势非常突出,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金属材料工程等4个专业为品牌专业,非常强悍,以前的3个博士后流动站也在此。
   但是,它的两个结拜兄弟家底就显得有些单薄,确实是高攀了,让人看上去两院校的神气,完全是蹭上去的。
   镇江医学院的前身,是1951年创建于南京市的江苏省南京医士学校。接二连三的吞并医学专业学校后,它也搬到镇江了,在58年改为了镇江医学专科学校。62年停办,在1980年5月恢复镇江医学专科学校。1984年6月升格为镇江医学院。它设有基础部、医学检验系和医学系,有医学检验和临床医学两个专业,学制本科为5年,专科为3年。家产薄也不能怪人家,你看还是本专科相结合的学校,势单力薄更明显了,虽然它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开设检验专科的学校,是全国首批批准开设5年制医学检验本科的5所院校之一,但除此之外已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手的了。要是照它现在的发展速度,在全国高校发展包围中,想要壮大,很难很难,但是攀上江苏理工,它就来劲了,但是这有些委屈那些考生了。分数高低的都是满腹牢骚,其中缘由不言自明啦,分数不是银子,但它却是考生用心血凝结换来的呀!
   让人同样委屈的还有和它不分上下,一起登峰造极上来的兄弟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它建于1958年,曾停办过,后在1978年恢复办校,作为南京师范学院镇江分院。同年,国务院批准其正式定名为镇江师范专科学校,一直到合并前没更换过名字。它也和一起沾光的兄弟—镇江医学院一样,是本专科一体的学校。从校名看就知道专科占上风了,有些寒酸。它只有7个系,下设带教育名称的9个师范专业,和3个非师范专业,只有政教、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教育专业招收本科生。从这些看出师资的情况,也不能怪学校,学校也是心有余力不足,养不起呀!
   三个学校虽然势不均力不相抵,但学科有互补性,一合并就成为了实力不可小视的综合性大学了。现在江苏大学学科齐全,家底殷实,坐拥24个学院、旗下下辖73个本科专业,覆盖9个大学学门类,拥有6个博士后科流动站,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博士点,10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MBA专业学位授予权真正的综合大学,国家省级重点学科更不在话下。虽然经过了这几年的发展,但大学里的专业发展一时不能面面俱到,专业上孰强孰弱,从上面的历史介绍就可以看出来啦!一心冲着江苏大学名牌专业的考生是要擦亮眼睛了。
   还要重复一次声明:江苏大学座落在素有“控楚负吴、襟山带江”美称的历史文化名城——镇江市区郊区。镇江市也,不是南京呀,一心想着去南京的,还是先接受这个事实吧!还好,它离南京不远,但你还是要耗上几个小时。
  
   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如雷贯耳”的名字,听起来十分受用吧,既有西南又有科技,气派十足又特别漂亮,不免让人浮想联翩。西南也,科技呀,应该和西南交大并驾齐驱吧?还有,按常理,科技大学冠名科技,它的理工科应该是超强的吧?想想就来劲。先别急,让我们追根溯源看看它的两个前身—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和西南工学院(前身为四川建材学校),前者名称上是做经济的,前身却一直是搞农业的,有些离谱了;后者西南工学院更是难登“大雅”之堂,前身为四川建材学校,十几年前竟是个中专,是搞工程的,这几年虽发家了,可看这科技大还应该是望洋兴叹呀。就这样的两个学校,在2000年12月,一经拼凑就成了现今炙手可热的“科技大”了,让人大呼上当,为什么同一个科技大学的名字,学校差距这么大呢?名不副实呀!
   还好都是往昔的事情了,万事不可求全,虽然英雄莫问出路,但为了大众利益,还是看看它的历史与现今的比拼吧!
   西南工学院前身是1952年建立的重庆建筑工程学校(四川建材学校),后改此。到它合并前,已具有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工科为主,理、工、文、经、法相配衬,主要培养本科,兼培养硕士研究生、专科生的普通高等学校了,还有专科生,你说这科技大生源也够丰富的。它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是最强悍的,还建立了与中国物理研究院、长虹电子集团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十几家高科技企事业相合作。发展可以说是不慢了,但还是不能与科技大学挂上号呀。
   再看看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连西南工学院的发展劲头也没赶上,更不用说科技前面挂上了西南二字了。它建于1940年,也已经有60年的办学历史了,名字变更也甚频繁,经历了遂宁农校—绵阳农校—绵阳农专—绵阳经专的历史变迁。从校名历史变革就可看出,它最先以农科为基础,后来慢慢发展了自己的经济管理类学科,以及随后的工程技术类学科,成了多学科性专科的学校。它原有农艺系、牧医系、财政金融系、经济贸易系、应用技术系等九个系和基础部、成教部,共计21个专业招生,与西南工业大学还差一大截子的,离科技大学就更远了,可它却遇上了好时候,傍上了科技大学这个“大腕”名。
   两个学校就这么一凑合,就拼成了西南科技大学。可不管你怎样瞪眼,人家现在已是被教育部确定的西部重点建设的14所高校之一,是全国67所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之一,是科技部和教育部正式批准建设的全国36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虽然它还是个二本,离戴稳西南科技大学这个那么大的帽子,头还是显得小许多,还是要长一段距离。这还不是最主要的问题,看它现在有工学、理学、农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等8大学科门类,有60个本科专业、3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5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仔细一看,问题出来了,一个科技大学文科类的学科竟然占了一半,还好,都是弱势学科,它的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4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这些重量级的专业分布在材料、信息控制学院的材料、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矿产普查与勘探、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上,是工科类,其它的七大科就不沾边了。
   它的“无线电物理”、“工程力学”、“凝聚态物理”等专业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科大联合招生,独立培养博士研究生,但这冰山一角,难以撼动举起整个科技大的招牌呀,有些浪得虚名了。别气馁,发展总要有个过程,任重而道远,现在“西南科技大”已是囊中之物,早晚有一天会实至名归的,不过现在你得让考生感到“分有所值”,那可不是用银子能换来的,也不是时间能弥补过来的呀!质量还是质量!
   !
   最后还是有个地域性的问题,西南科技大,这条大龙,可不在成都,而在绵阳,藏龙卧虎也。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由东南大学、南京铁道工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南京地质学校合并。这个可有说头了。
   原东南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名列“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大学之列,是江苏历史最久、实力最强的工科大学,可以与南大一挑上下。但在当今排名重量轻质的时代,东南这种精尖型工科院校受打击最为严重,校名鲜为人知。在合并浪潮中,东南大学也有些眼红了,一愤之下不甘示弱地合并了南京市三校,可能是它过于心切了,吞咽时没考虑这三个麾下“干将”的实力,没有考虑合并后会不会影响自己原有的名声、实力。
   南京铁道工学院只是一般本科大学,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还是个专科,一合并专科也没了,全飘飘然地飞进了东南大学屋檐下了。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南京地质学校,一所中专,也跟着合并飞仙过来了,牛气冲天地打出了东南大学重点的牌子,让人哭笑不得。这干将是一个比一个寒酸,怎么去打仗呢?幸好,东南大学一夫当关,不指望它们,单枪匹马,也能驰骋沙场。但考生在乎呀,锦绣前程可不能儿戏呀!事已至此,发牢骚已经没用了,人家的牌面已经都是重点大学了,还是走好下面的路,分辨一下前程专业要紧!
   大将军东南大学,建于1902年,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堂—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它享有的历史声誉上面都介绍了,是“南方工科最强的大学”、“中国工程师的摇篮”。
   英雄不提当年勇,但看了它的前身,估计大多数人还会瞠目结舌,它竟是前国立中央大学,民国最高学府也。历史上曾有北大南高,东南学府第一流之称,就是它呀,真得看不出来。
   它在1928年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工科实力质量尤为深厚,理、工、医、农、文、法、教育七个学院,学科和规模在当时居全国高校之冠。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文理等科迁出,以原中大工学院为主体,先后并入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校的有关系、科,在中央大学本部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学院。1988年5月,学校复更名为东南大学。从历史看,它够牛的了,但那都是昨日黄花,时过境迁,大不一样了,2000年4月,又合并了三校。虽然牵扯了两个力薄的手下,但它工科依然强悍,一直徘徊在全国前八以内。
   它的麾下,南京铁道医学院本来与东南大学本属于同一个渊源—中央大学。其前身是1935年建立的中央大学医学院,其附属医院是南京市三甲医院之一,在遗传学、劳动与环境卫生、流行病学和外科学实力较强外,是铁路医学方面最先进的学校。除此之外,没有大礼回娘家了,合并东南大学之内,算是回到家了吧。
   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原名南京航务工程专科学校,直属国家交通部,其港口工程和航道工程学科水平也不算差,在国内也颇有影响力。但是发展了五十年,依然是个专科,除了那两个学科外其它也就不尽人意了。所以进了东南大有些小家碧玉,你选择它,它难免羞赧了。
   小将南京地质学校可就是乳臭未干了。它是直属国土资源部的全国重点中专学校,是中专哦,野雏攀上高枝,一跃变成了凤凰,可省去了数百年修炼的时间,翅膀上的羽毛是长了,但不硬呀。现今的东南大的地学类专业,基底实在无法去恭维呀,仰望一下,没有,还在脚底,选专业,还是先刨根问底,探究清楚吧!
   但这依然消减不了东南大工科剽悍的劲势,传统强势学科建筑、动力、电气齐为它的前首王牌劲旅;热门学科通讯、电子、自动化、计算机是中流砥柱,这些具体分布在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毫米波、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集成支撑技术,洁净煤发电及燃烧技术、微电子机械系统、移动通信专业,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是东南大学骄傲的资本。其中建筑专业牌子最老嘴硬,信息工程专业它的重点之重。
  

共 835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高校合并,是教学资源、资金、人才的大重组。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不失为一种上策。 关键是,重组之后,即要保持原有特色,还要敢于创新!【编辑:大漠狂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