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杨柳春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杨柳】倾城之恋(散文)

编辑推荐 【杨柳】倾城之恋(散文)


作者:软浪细沙 秀才,1082.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83发表时间:2013-06-06 16:38:12
摘要:爱,便倾尽一生。

张爱玲不是白流苏,胡兰成也不是范柳原。但是,他们两人之间,注定是要有一场倾城之恋的。
   1920年张爱玲出生时,颇具“东方巴黎”神韵的大上海正在新与旧的交替中变迁,她的家族却从辉煌渐趋没落。父亲终日斜依在烟榻上,吞云吐雾;母亲漫步在云端,萍踪漂浮;继母掌管着家政,刁钻虚荣。少年的张爱玲鲜有家庭的温暖,也没有玩伴。好在她天生聪慧无比,对文字有着与生俱来的超常敏感和热爱。她很享受整日待在古色古香的书斋,捧着一本本厚重的线装书,浸润在古韵墨香里,从光影斑驳到夜幕四合,像幼蚕日夜啃食着滋润的桑叶,孜孜不倦。后来,爱玲又到女子教会中学和香港大学读书,系统学习了中西方文化,为后来的创作积淀了深厚的底蕴。
   这一切,催生出一个心智和年龄极不相称的张爱玲---过于早熟、谙于世故、冷漠孤傲、特立独行。她从九岁开始创作,十二岁在校刊上初试牛刀,小荷乍露尖尖角。文章语言诡谲瑰丽,技巧圆熟,思想尖锐,令师生称奇叫绝。几年后,她涉足上海文坛,腾空而起,迅速走红,直至登临上海文坛的金字塔尖,缔造了一代旷世传奇。
   有这般身世的奇女子,一般阅历和知识浅薄的男子奈何入得了她的法眼?处心积虑的一些小把戏,她是随便的一照眼便可洞穿,怕是瞥上一瞥都觉得浪费时间呢。这样的心态一直延续到胡兰成的出现。
   那日,是旧历的除夕。在南京一座庭院的草坪上,阳光温煦,一张藤椅,几本杂志。一个懂得享受的中年男人随意翻看着杂志---这便是胡兰成,届时的汪伪政府要员,《中华日报》总主笔。他闲闲地看着,一篇小说《封锁》刚读了几节便吸引得他不由从藤椅上坐直了身子,仔仔细细反复阅读。小说卓越的文学造诣使他对作者张爱玲顿生敬慕。之后不久,他又在杂志上看到张爱玲的玉照,此时有的便是由衷的感叹了:“世上但凡有一句话,一件事,是关于张爱玲的,便皆成为好。”这报纸上的一见,对于别人也许只是了却了心中的好奇,而对于胡兰成则像是旧时的王孙公子,微服到民间游访,在花影浮动的春日里,蓦然回首,忽然发现一袭无比清丽、孤傲的身影自疏影间飘逸而去。虽未窥见细眉眼波,单是曳地的裙摆,纤弱的身段便已叫他流连忘返,心旌摇曳。
   胡兰成一定要见一代才女张爱玲,把持不住!
   辗转得到张爱玲的住址后,他急慌忙便寻了而去。闭门羹?没关系啊,早预料到了,他将事先准备好的写有拜访理由、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的字条塞进门缝。说来也奇怪,爱玲一向讷于辞令,不善交际,从不接受陌生人的造访。可这次握着字条,倒一反常态犹豫起来,想想人家一个声名显赫的主笔屈尊拜访,却受到冷落,心下总觉得不安。次日,爱玲鬼使神差主动给胡兰成打去电话,并表示要回访。真正是喜煞胡兰成也!两人终得见面,却是一见如故,惺惺相惜,相谈甚欢,相见恨晚---一场惊世骇俗的倾城之恋拉开帷幕。
   这一年爱玲24岁,花样年华;胡兰成38岁,已近不惑。
   自此,两人几乎天天相见。胡兰成是如此地欣赏张爱玲。爱玲的清逸、含蓄远远超出了他对于女性美的所有期盼和想象。后来他一再用“柔艳”来形容爱玲。在他眼睛里,爱玲与他人看到和认知的也的确不同,是一个“美丽的、聪明灵透又温柔多情的女人”。而胡兰成见多识广,学贯中西。言谈举止既不失幽默风趣,又蕴藏老道圆熟,热情中不乏理智,优雅中透着峻烈。他和爱玲见过的所有男人都不同!爱玲平生还从没有不能形容的人和事,然而这次对胡兰成,她的笔却描摹不出一个字。她的孤绝、骄傲以及高处不胜寒的寂寞,在这样一个男人面前,毫无招架地溃不成军。她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胡兰成,为爱痴狂,不顾一切。为了胡兰成,她高贵的心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开出花来。
   张爱玲不是不知道,胡兰成不仅是个风流才子,还是个被世人唾弃的汉奸,更何况还有家室。无论是用当时还是现今的择偶标准权衡,他都绝对不是一个理智的选择。但是,爱玲在爱情面前完全迷失了自我,她觉得“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一个天才的智商竟然弱智到无法救赎。她我行我素,坚持与胡兰成缔结了婚约,沉醉在胡兰成“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承诺里,不可自拔。此时的爱玲在胡兰成面前已经毫无设防地变成了一杯白开水。悲剧的是,胡兰成并不是浩瀚深邃的大海,而是遍布危险,随时都可能使人葬身的沼泽。
   在爱玲看来,爱上一个人,便是一辈子的生死依傍、地老天荒。生命中的欢喜、顺境都由两个人甜蜜分享,而一切的坎坷和忧伤,也同样有两付肩膀共同担当。直到相伴着优雅地老去,一起白发苍苍。
   爱,便倾尽一生。
   爱,仅止于欣赏。
   这是爱玲和胡兰成对于爱情的根本态度区别。这区别注定张爱玲婚姻的宿命是:轻易地付出必然会被轻易地抛弃。
   爱玲一生酷爱中国古董。不知她是否揣摩过古董收藏者的心理。一件再好的古玩,捧玩久了,也总有情疏厌倦的时候。当再遇到一件渴望已久的古玩又求而无法得时,收藏者便会拿手里把玩久了的藏品做交换。眼见着心爱之物落入他人之手,心里那是端端的疼啊!但是瞅瞅怀里的新宠,很快那喜欢便盖过了心疼。胡兰成便是这样一种人。婚后不久,他便抛下依依不舍的爱玲,平淡启程,远赴武汉,很快又有了新欢。再后来,汪伪政府垮台,胡兰成仓皇避难温州,在忧患惊险之中,为得以庇护,又和一善良美丽的乡女结为夫妇,从心里完全放弃了爱玲。此时的爱玲是什么?当然不是白月光和朱砂痣,而只是饭粒子和蚊子血。
   仿佛一件精致的瓷器忽然从半空中坠下,青天白日里一声脆响,铿锵玉碎。和三年前那些良辰美景里一样的月光,如今朗照的却是清寂的空巢,一地的碎片,柔柔地却又是那么锋利地刺穿了爱玲的心。她真切地触摸到了浮世最冷漠的荒凉,一封信干净利落了断了这段尘缘。可叹的是,世上一朵最清冷、孤寂的花,开放和枯萎都是那么迅速,并从此再难有复苏的春天。
   一段倾城之恋至此落幕,像一袭华美的袍子,底色上隐约有彩蝶翩跹,但是,终究落满了尘埃,甚至,爬满了虱子。
  

共 239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散文给我们一代文坛才女---张爱玲的倾城之恋。这个文坛奇女子,胡兰成对张爱玲是“心旌摇曳。把持不住!”而张爱玲对一般男子不屑一顾,而唯独对胡兰成情有独钟。痴迷于爱情中不能自拔的张爱玲,最终被老奸巨猾的胡兰成抛弃,不能说不是一个悲剧。张爱玲,这个在写文章是“诡谲瑰丽,技巧圆熟,思想尖锐”的旷世奇才,却在爱情上迷失了方向,真是令人痛惜,这也是当局者迷吧!一个让人嘘唏的悲剧,散文以史为鉴,给人以回忆,思考,揭示了个人情感沦陷的因素,引人共鸣。荐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13-06-06 16:47:04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夏日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13-06-06 16:49:30
  一代文坛奇女的倾城之恋,读后让人嘘唏不止,真是个爱情悲剧。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3 楼        文友:刘柳琴        2013-06-06 16:50:08
  祝老师创作丰收,佳作不断,创出佳绩!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3 楼        文友:软浪细沙        2013-06-07 23:03:29
  柳琴社长,见字如面!感谢柳琴社长百忙之中亲自编辑点评,感谢上路以来精心的呵护,迟复为歉!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