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雅韵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雅韵】风雨演营寺(散文)

编辑推荐 【雅韵】风雨演营寺(散文)


作者:良子 秀才,1301.2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16发表时间:2013-06-08 17:28:26

距甘肃天水市17公里处,有一块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叫三阳川。三阳川行政区划上属甘肃天水市麦积区。三阳川是一个地里范畴,包括三个乡镇:渭南镇、中滩镇、石佛乡,共有人口约12万。
   三阳川历史悠久,文化繁荣。据渭南镇卦台山和中滩镇樊家城出土的仰韶中晚期的文物证明,早在6000多年前,这里就已经有先民活动的足迹,并创造了灿烂辉煌的远古文明。
   三阳川是由渭河和其支流葫芦河冲击、侵蚀而成的一块河谷盆地,当地人称之为“三阳盆地”。这里名胜众多、风景如画、芳草鲜美、良田美池、纤陌交错、物产丰裕、人杰地灵,有天水“江南”之誉,亦可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媲美。
   演营寺便是位于三阳盆地中心点上的一处名胜古迹,在中滩镇四合村境内。是一座千年古刹,享誉西北。其现有建筑为明代建筑,占地面积约十数亩。寺院建筑在一圆形土堡内,土堡之南只开一堡门。进堡门首先见到的是高约四米多的砖塔,塔东西各有高大古槐树一棵。即是古称的“两槐抱一塔”,塔北为清初修建的戏楼一座。再向北,通过东西二门即进入院内,建筑有四正四隅及中央共九座殿宇,南北东西四座大殿各三间,较为宏伟状观,四隅四座殿各一间,建筑较为简陋。中央有一韦驮殿,为木质结构,古朴典雅,工艺精湛,玲珑透剔,殿中塑有韦驮神像。其他殿内,既有释佛、菩萨、罗汉,也有玉皇、老君、财神,为佛道共住庙院,九殿塑像共计89尊,为天水市境内较大寺观之一。
   演营寺历史悠久,文脉渊远流长。几度繁荣、几度衰落。自唐、宋到明清历朝历代屡有重建修茸。庙宇气势宏伟,古柏森森,院内烟云缭绕,钟磬声声。是一处理想的修持、理佛、阐道、研修书画和宗教文化的场所。
   当地民谚关于演营寺最精辟的一句概括语是:“十柏九座殿,两槐抱一塔”。确切地说明演营寺的特征和它的文化底蕴。可惜,寺内殿宇和众多古树在“文革”期间被毁,现仅存的4株苍劲有力的古柏,其中最高的一株高约17米,树龄约1200年,仅次于天水市南郭寺的“南山古柏”,位列天水市第二。
  
   演营寺与卦台山
   卦台山也叫画卦台,位于三阳川渭南镇吴家村,距离演营寺仅有两公里之遥。传说是人文初祖伏羲氏创画八卦之所,上面建有伏羲庙一座。其建成年代要比天水市伏羲庙早得多,远在唐宋时已有庙宇建筑。可惜文革时亦被毁。现在卦台山上的伏羲庙为1987年重建。
   传说伏羲氏在卦台山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观万物与人,创画八卦,以定天地之方位,朱罐墨迹,符号记数,结束了结绳记事,开辟了人类文明的先河,创造了天人合一的阴阳定数,伏羲氏也因此被尊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核心地位的易学文化的鼻祖,卦台山因之被称为“中华第一卦”。
   演营寺最早叫演易亭。传说伏羲氏在卦台山创画八卦,在现在演营寺所在地推演卦理。又传说,周文王在狱中演易八卦,形成周易,即位后为纪念羲皇推演卦理的地方,在现在演营寺所在地建成演易亭。
   传说归传说,总之,是伏羲庙、卦台山、演易亭、龙马洞、分心石等一系列文化载体共同托起了伏羲文化的根基,使三阳川这块神奇的土地成为全球华人寻根问祖、朝圣祭祀的基地。
  
   净影寺慧远和尚与演营寺
   演营寺前身叫灵源寺,这与隋代著名高僧慧远和尚有关。大家知道,历史上有两个慧远和尚,都是著名高僧。一个是晋代著名高僧释慧远(公元334--416年),他是雁门楼顶人(今山西代县人),俗姓贾,从小好书。十三岁随舅父前往许昌学习儒家经典及老庄之学。二十一岁随当时名儒范宣子隐居。后随当时佛教领袖释道安出家为僧,弘扬佛法,专门从事佛教教育事业。一生著作颇丰,在佛学及佛教文化与教育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遗著有《庐山集》十卷,《大智度论要略》二十卷,《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三卷等。晚年在庐山创建了东林寺,住东林寺三十余年,足不出山,影不入市,直至圆寂。享年83岁,被尊为净土宗初祖,后人为了区分称为庐山东林寺慧远。
   另一个是隋代著名高僧释慧远(公远523--592年)。祖籍甘肃敦煌人,后迁居上党高都霍秀村(今山西泽州县霍秀村),俗姓李。据说与中滩四合村李姓同族。自幼丧父,十三岁出家,16岁随梨湛律师赴邺城学法,博读大小乘经论,后从大隐律师学《四分律》,学成后返回高都,结室为庵,创立道场。周武帝灭北齐入邺废佛,慧远当众面斥,得罪了周武帝。慧远为避祸西行,徒步回乡,路经天水,来三阳川四合村李家庄认族。见此处环境优美,灵气十足,远离尘嚣,文化渊源,适合于佛教文化的发扬光大,便捐银二百两,在原演易亭旧址亲手修建了灵源寺。
   后隋朝统一天下,敕诏慧远任大德,住大兴善寺。后易立净影寺,常居讲经译经,开皇十二年慧远卒于净影寺,享年70岁。著有《大乘义章》全书二十卷。后人为了区分前者称他为净影寺慧远。
  
   奇女子樊梨花与演营寺
   唐代女将樊梨花是著名的奇女子。她与花木兰、穆桂英、秦良玉并称中国古代的四大女将。她的身世和婚姻更具传奇色彩。
   樊梨花的父亲樊洪本是隋朝大将,在隋朝灭亡时归抚了西凉国(西突厥),成为西凉国驻守寒江关的大将。
   樊梨花自幼随父兄在军中长大,男人堆中滚爬,练就一身好功夫,身为女儿身,但才貌出众,武艺超群,无人能敌。
   唐朝开国皇帝李世民登基后,誓师西征,消灭西边一些发展起来与唐朝对抗的小国家,包括西凉国。任命薛仁贵为西征大将军,征西先锋是其子薛丁山。西征途中与守关大将樊洪部相遇。樊梨花与薛丁山战前交锋,几个回合下来,薛丁山被樊梨花一枪刺落马下,丁山被俘。这薛丁山原本长得英俊伟岸,一表人才,又武艺高强。樊梨花一见倾心,心生爱意,三军阵前欲强迫招亲。为答应薛丁山的条件,樊梨花弑父投唐。夫妻并为征西先锋,登坛挂帅,一路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势如破竹。一举灭了西凉国等西部一些小国家,搬师回朝。从此樊梨花成为唐朝赫赫有名的一员女将,巾帼英雄。
   唐高宗即位后,因当时西部吐蕃、羌族等少数民族叛乱,联合进攻大唐西北部广大地区。时薛仁贵已去世,唐高宗命女将樊梨花为征西大元帅,征讨羌族(今甘谷境内,甘谷县早称伏羌县),吐蕃等,在西征途中,路经天水,屯兵在水草肥美、物产丰饶的三阳川樊家城,(现为麦积区中滩镇雷王村与背湾村交界处,尚有遗迹存在),日夜操练军队,抗击叛军。把当时灵源寺一带作为校场(今四合村演营寺东北还有叫马套子的地方),史载为樊梨花屯兵处。
   樊梨花得胜回朝后,西征功绩传为佳话,光耀千秋,永载史册。唐高宗死后,武则天即位,改国号为周,大权在握,努力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开科点女状元,委任女巡案,表彰女将樊梨花。秦州州官奉命在灵源寺建砖塔纪念征西阵亡将士,敕令将灵源寺更名为演营寺,从此演营寺成为镶嵌在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
  
   演营寺与古柏书画院
   1979年改革开放后,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国家对名胜古迹的开发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当时,在天水市、麦积区、中滩镇三级政府共同投资和乡里贤达、村民捐资下,兴建了一所新兴的四合小学。把原来蜗居在演营寺内的四合小学迁到新址。恢复了演营寺旧有的庙产,后在各方慈善人士和信众的共同倡议募捐下,对演营寺文革期间被毁的殿宇和神像进行了大规模恢复和修膳,演营寺又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古柏蓊蔚,香火鼎盛,殿宇恢宏。
   三阳川因之是羲皇故里,文化底蕴深厚,这里自古人杰地灵,物埠民强,才人辈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这里根深蒂固,书画艺术更是繁荣普及。一度被誉为天水市文化区和书画艺术之乡。
   在原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李生林先生、原马跑泉镇镇长王树峰先生、演营寺民主管理委员会会长陈怀洲先生和书画家张守民先生等人士的大力倡导下,于2008年2月经麦积区民政局批准注册,正式成立了民间学术团体古柏书画院。该画院挂靠在宗教机构演营寺,办公地址也设在演营寺。陈怀洲先生任第一届书画院院长,张守民先生任副院长。聘请了一些三阳川在军政届、企业届、文化艺术届德高望众之士作为名誉院长和顾问,吸收三阳川书画届精英人士一百多人为第一批会员。
   该画院的成立,为三阳川广大书画届同仁和爱好者搭建了一个学术探讨和对外交流的平台,也为后生学辈学习书画艺术提供了一个很好场所。画院成立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因其学术成果辉煌,在天水市民间学术团体中很快脱颖而出,享有极高的声誉。
   古柏书画院的成立,为演营寺这个古老的庙宇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宗教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相得益彰,相互渗透,共同完善。真正形成了儒、释、道相融、相协,和谐发展的新革局。古柏书画院的成立,还为发展天水市地方文化、普及书画艺术、陶冶、净化人们的心灵空间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同时为弘扬佛道文化、禅意文化和三阳川书画艺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共 354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演营寺作为三阳盆地中心点上的一处名胜古迹,有着“十柏九座殿,两怀抱一塔”之称,它历史悠久,文脉源远流长,是一处理想的宗教文化场所,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围绕演营寺,介绍了与之相关联的“卦台山、净影寺慧远和尚、奇女子樊梨花、古柏书画院”几处景物。卦台山是人文初祖伏羲氏创画八卦之所,远在唐朝时就有建筑历史,隋代著名高僧释慧远在此处建灵源寺,灵源寺建塔纪念征西阵亡将士,引出一段唐代女将樊梨花与薛丁山传奇姻缘,2008年正式成立的古柏书画院为古老的演营寺注入了新的血液与活力,它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所具有的民族、宗教、及民间艺术方面的历史意义是无法估量的。整篇游记语言精练,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各小节又与演营寺相互关联。每处景物中所蕴含的古文化色彩,让读者回味无穷。佳作,推荐共赏,问好作者!【编辑:树阴凉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树阴凉儿        2013-06-08 17:31:39
  被游记中每一处所具有的古文化韵味所陶醉!游记精彩!祝福老师写作快乐!
崇尚自然,任其自然,顺其自然,乐得自然。
2 楼        文友:乐痴        2013-06-08 22:36:08
  品读《风雨演营寺》,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获益多多。问好良子!我明天外出了,节后才回。遥祝端午节快乐!
记住美好,忘掉烦忧,开心快乐每一天!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