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流年】以写手、编辑的双重身份来浅谈编者按里的尊重和用心(随笔)

精品 【流年】以写手、编辑的双重身份来浅谈编者按里的尊重和用心(随笔)


作者:素馨 进士,9699.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13发表时间:2013-06-08 23:22:26

关于编者按,尤其是网络文学里的编者按,有数不胜数的文章,也有多种多样的讲座和论断,有人讲编者按的位置、分类和模式,有人讲编者按的定义、容量和内容,有人讲写编者按的经历、感受和收获,也有人讲编者按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弊端。对于什么样的编者按才是好的、适宜的编者按,争论的声音更多,也没见有什么明确的答案。
   写出这些文章的,办这样讲座的,和发出这些声音的,不乏兼具写手和编辑双重身份的人物。如此,我再以写手、编辑的双重身份来重提编者按的问题,确实没有什么新意,也会引起人的审美疲倦,甚至厌恶、唾弃,并且至少还有三个不妥当、不自知之处。
   一则,我2009年才开始网络写作,中间因工作差不多中断了两年,混迹网络的时间并不长。于是,作为写手,与诸多网络老手、高手相比,仅是一只小菜鸟,没具有分量的发言权。
   二则,我2010年至2012年虽做过两年杂志主编,但杂志发行量很小,月价额最多千份,上不了台面。就是2012年10月进入江山文学网断续当社团编辑,也只编辑文章200余篇,数量不多没说明力。于是,作为网络编辑,与众多专业编辑、编辑大家相比,时间太短,经历太少,就更谈不上什么经验了。
   三则,我是理科生,不像我们的很多写手、编辑,有着教师、新闻工作者、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等等与文字休戚相关的身份和标志,既没专业理论又没文学素养的专业锤炼,是典型的半路出家、摸着石头过河的尝试者,来说编者按就犹如鲁班门前耍大斧。
   可作为一个既是写手又是编辑的编辑,作为一个纯粹的“业余选手”,或许更能体会与编者按有关的酸甜苦辣。况且,我自认有初生牛犊的精神,所以呢,还是厚着脸皮来说说自己关于网络文学编者按的一点小见识。
   我认为,网络文学编者按的好坏,与编辑是大家还是新手,是专业还是业余,无关;也与你是洋洋洒洒下笔千言,还是万般凝练三言两语,无关。真正有关的,一是尊重,二是用心。这二者又相辅相成。
   网络文学有它的特殊性,其一便是门槛低,只要不违反相关规定,什么人、什么文章都可以跨进这个门,文章质量的参差不齐便是我们编辑最常遇到,也最头痛的事。但从写手的角度来说,文章都是他们的心血,他们的宝贝,欢迎甚至渴望别人指出不足,却容不得别人丝毫轻视。何况,每个人都有在摸索、摔打中成长、进步、成熟的过程。这一点,写手身份多于编辑身份的我有深刻体会。所以,我觉得编辑要做的,是不因质量问题而产生主观上的嫌恶,应该一视同仁,给予人家应有的尊重,这也是对文字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的尊重。想来,来网络写字、当编辑的人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对文字的喜欢,甚至痴迷。由此及彼,对别人的不尊重,就是对文字的亵渎,也是自己人格的一种不完满。
   说到尊重,就不得不说到用心。不尊重,就谈不上接下来的用心,而不用心,也谈不上最基本的尊重。我不知道别的编辑是如何来写编者按的,仅从自身写按的过程来谈尊重和用心。
   对于所编辑的文章,我先快速看一遍文,对内容和风格有个粗略的了解,判断是否原创作品,是否重复发文,是否能够进入下一步编辑程序;这一关后,就是细览全文,边看边改错别字、错误的标点符号、有语病的句子,对于拿不准的字词句和标点用法,积极寻求百度和多种工具的帮忙,或者在编辑群里求救、讨论。我更多的是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加深印象学得知识,从而求得自身的提高;第二遍读下来后,心里比较亮堂,可以写按,按写好后,再快速浏览一遍原文,琢磨按里有没有错误的地方,不合适的地方,解读不到位的地方,误导读者的地方;这之后,再检查一遍按语里有没有错别字,不通顺的语句,不规范的标点,有没有署名。经过这一系列程序,才小心谨慎地把改后的文章和写好的按语复制粘贴到后台,排版,检查栏目、标题、格式,然后点击发表。
   有时,在编辑过程中,因为地域限制,人生阅历的不足,历史文化知识的欠缺,或者对专业性知识的不了解,不好把握文章,我也会通过飞笺的方式,或是在群里呼唤谁有作者的其他联系方式,与原作者联系上,进行沟通交流,然后再发文。
   在江山,在流年,有一个大家都颇为尊重的老年作者——西藏老人。他老人家的文章多是山地大哥和香香编辑的。有一次,两位编辑都不在,我碰巧看到了老人的一篇文章《我看到的“希望”》,因为所描述的年代我太陌生,又涉及的是雪域高原的事情,所以尽管对其中几个问题存在疑问,还是不敢贸然乱动老人的文章。于是,找雪社查来了老人的QQ号,发消息,又发飞笺,等老人上网了交流。前后沟通交流了好一会儿,又把改后的东西发给老人看,反复几次,确认没有问题后,才把这篇四千多字的文章编发出来。为此,老人还在飞笺中赞扬我的认真和用心。
   在江山流年社团,会碰到成名作家的作品。记得编审卢一萍老师的《诗歌课》时,因是先锋派作品,我前前后后花了六个小时的时间,才写出最后的按语,还诚惶诚恐。而被称为“后新生代”代表作家的黄梵老师,其小说叙事意识和写作风格完全不同于传统小说,为了探到他为文的真正意图,我往往也是要反复看文本,仔细咀嚼,睁大眼睛寻找里面可能存在暗示和寓意的词语、句子、意象等等,一个按语出来都需要老半天。每次写完他小说的按语,我都感觉头昏脑胀,两眼发花,人也好似被抽空了一般。不过,又很享受这样的过程,在如此的编辑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多种写作风格,并通过真实的体验,学到了很多单纯阅读文章学不到的东西,这些,都将是自己以后为文的不可多得的宝藏。
   因此种种,我编辑文章比较慢,甚至是非常慢,一篇五千字左右的散文,在我手里至少也要半小时。要是碰上上万字的、数万字的,或者说是写作风格超出传统的,有时要花上半天甚至一天的时间。
   当然,既然是网络文学,就不可避免地还有一个特殊性——快捷性。很多编辑可能会笑话我,按你这样编辑文章,一天能发几篇?怎么能跟上网络文学快速前行的步伐?这样耗费心力和体力,作者又并不一定领情,哪里值得?又不是自己的职业和事业,用得着认真和用心么?
   关于这些我臆测的问题,我个人的回答是,江山作为一个纯文学网站,既然把按语放到了一定重要的位置,那么,我作为江山里的一名普通编辑,就得尽量保证自己的按语不出现敷衍塞责、牛头不对马嘴的嫌疑。至于能不能得到作者的认可,他们领不领情,那是他们的问题,不是自己能左右的。但有没有自己遵从的原则,有没有自己良心和道德上的约束,这是自己能够决定并能够做到的。而值得不值得,那得问自己的心。
   当然,每个编辑的习惯和看法都不同,处境也不同,又是兼职,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和激情泡在网上,不顾其他而来做编辑的工作。所以,我也只是谈自己的一点小看法,小感受,小心得。不当之处呢,各位看过后若有记忆,直接选择永久删除就是了。
   只是,有一点我还是不敢苟同,即便是网络文学有它的快捷性,编辑文章也不能太随意,太任性,太胡乱为之了。写手可能一天不明,两天不明,但总有一天他会明白你有没有尊重他的作品,有没有尊重他,有没有付出真心。况且,按语看似是写给写手本人的,其实更多的往往是写给读者的,众多的读者能从按语的妥当与否中看到编辑用心与否,进而感受到社团、网站用心与否,从而作出他们值不值得看,值不值得再来的判断,这直接影响到社团、网站的声誉和生存之道。
   我曾无意中碰到过这样一个事例。一位写手发到某社团,经编辑之手发出来,又经社长之手推荐之后的文章,通篇没有排版,标题到正文几千字只有一大段,而且按语全是溢美之辞,对于文章主题、内容和技巧等,反倒不知所云。当时我就想,如果我是这个写手,我肯定不会再到这个社团投稿。后来再关注时,果然。其实,这位写手是相当不错的,可惜了。
   又曾经,我见一位编辑在我之后来到江山当编辑,不到八个月时间里就编辑了上千篇文章。好奇佩服之余,点开他的工作记录来看,一天最高可以编到十余篇几十万字,几分钟就可以编发几万字的文章。顿时,对他脑子反应的灵敏,打字速度的飞快,还有忘我投入的牺牲精神,我心中的那个佩服哟,跟放进沸水里的温度计的水银一样,噌噌噌就窜到顶端,只差给爆裂啰!那一瞬间,我真正体味了“五体投地”是啥滋味!
   于是,我就在想啊,人家咋那能呢?咋那样聪明呢?我咋就这么笨呢?不说出口成章,出口成句也行呀,唰唰唰几笔,按语不就出来了?可偏偏,我啥也不能,真是沮丧!
   嘿嘿,扯远了,再扯,说不定会给自己扯来“嫉贤妒能”的骂名,那可得不偿失了,也违背了我写这文的初衷。所以,还是赶快撤吧!

共 344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当看到这类总结编辑经验的文章时,同样身为编辑的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这分享的感动。那这篇文章在编按讲座大全林立中,又有何独到之处呢?也同样吸引我们一起来学习。作者素馨先从自己从文经历来调侃自己“班门弄斧”,之后谈到对文章的“尊重”,是对编辑过程遇到的各类文章最先应该做到的。如果带着有色眼镜看这些文章,那么自己的编按也定会有所偏颇。“尊重”之后就是“用心”。她详尽地介绍自己编辑一篇文章的过程,都说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更足以体现是否“用心”。一步一步去整理文章,修改文章,总结文章,最后连编按中的字词都认真研究推敲。只有每一步都用心地做到,才可能写出一篇符合文章本意,揣摩内涵到位的编按来。可以尽可能避免基础错误,为其他编辑和社长减轻工作量。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社团编辑之间的关爱呢?我想,不管编辑过多少篇文章,哪怕只有一篇,可以对得起,才是真的收获,真的沟通,真的快乐!我相信,素馨还有更多逝水流年的编辑们,一定会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职工作,一定会用“尊重”和“用心”来对待每一篇在这里相遇的文字,绝无愧于心。本篇文字,立意明确,条理清晰,框架缜密,语言诙谐幽默,情感真挚细腻。在字里行间,渗透的是对文字的痴迷,跟我们一样,表达的是对文字的尊重,我们也会跟她一样,这份用心的表达,引人深思,受益匪浅。问好作者,佳作,倾情推荐!【编辑:平淡是真】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30609003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13-06-08 23:24:51
  看到这篇文章总感觉心中浮现的字词太苍白,无法描述出此刻的心情,有收获,有感动。还有更多的是,大家在一起互通有无,如听家长唠唠叨叨一般的贴心。
   只有一家人才会如此。
回复1 楼        文友:素馨        2013-06-09 09:39:42
  真真姐那么晚了还在编按素馨的文,真是辛苦了,嘿嘿,送上茉莉花茶一杯,俺亲手泡的哈!
2 楼        文友:酸风眸子        2013-06-09 15:35:10
  写得好!编辑不在于比作者高明,而在于那份尊重,那份认真!素馨编过我的稿子,我深有体会。谢谢!
退休公务员,唐山市作协会员。
回复2 楼        文友:素馨        2013-06-09 16:02:39
  啊?酸风老师来了,素馨没想到呢。谢谢老师的鼓励,和一直以来对素馨为文的指点!问老师好!
3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3-06-09 16:27:13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回复3 楼        文友:素馨        2013-06-09 22:21:33
  谢谢流年提供交流平台!
4 楼        文友:玉树临风黔老鼠        2013-06-09 21:58:31
  欣赏,这才是一个真正懂得和尊重知识的编辑,也才是一位很好的写手。
你的思维素养决定你的行为层次,你的行动状态决定你的做事效果。
回复4 楼        文友:素馨        2013-06-09 22:23:22
  谢谢老师光临!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这是素馨一向坚持的原则。祝老师端午节快乐!期待更多文字上的交流!
5 楼        文友:玉树临风黔老鼠        2013-06-09 23:58:20
  谢谢了,不敢当老师的,只是来品尝一下好文了,谢谢你。
你的思维素养决定你的行为层次,你的行动状态决定你的做事效果。
回复5 楼        文友:素馨        2013-06-10 22:26:44
  端午节快乐!欢迎常来常往!
6 楼        文友:风逝        2013-06-10 08:27:47
  每个为文之人都渴望自己的文字被人善待,读了素馨妹妹的文,感受着作为编辑的她对文字的挚爱,对文友的真诚,心生钦佩。一个“尊重”,一份“用心”,道出了编辑的职业道德与操守,素馨妹妹的为人由此可见一斑,令人肃然起敬!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6 楼        文友:素馨        2013-06-10 22:28:25
  风逝姐姐过奖了!流年的编辑都是以尊重和用心为职业道德和操守的,素馨只不过是替大家说出来罢了。
7 楼        文友:李炳君        2013-06-10 21:09:20
  向辛苦敬业的逝水流年编辑们致敬!您们认真的工作提高着我们也温暖着我们!我来流年看文章,常常是先看编按,再看文章,有时看完文章还要再看看编按,从编按中长见识,学到许多东西!向素馨老师问好!
回复7 楼        文友:素馨        2013-06-10 22:31:02
  谢谢您光临,叫我素馨就好,可当不得老师!祝您端午节快乐,也祝您在流年发文开心,看文开心,交流开心!
8 楼        文友:温柔小娴        2013-06-16 09:43:44
  作为网络小编,你我都深有体会,一个尊重,一个用心,最贴切不过了,那是对我们喜爱的文字的敬意。不管作者认可与否,我们都无怨无悔,对于我们来说这是很好的成长。
   但是,如果做到像你说的这般,那,真要佩服的。素馨,你好样的。我要跟你学习的。
   加油。加油。
一个热爱文字而不靠文字过活又不甘平凡的伪小资,一个不断在文字中寻找自我完善自我的80后母亲。喜清宁,崇尚简单。
回复8 楼        文友:素馨        2013-06-16 09:52:55
  小娴,素馨也做得不够,而且觉得做得无趣,只不过是不想违背自己做人的原则而已。呵呵,我们爱文字就够了,希望我们在文字中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