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江南】在江南丘陵上成长的苦楝树(随笔)

精品 【江南】在江南丘陵上成长的苦楝树(随笔)


作者:知音 童生,605.9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759发表时间:2013-07-02 21:27:48


   (一)我在这里
  
   【我在江南丘陵上成长】
  
   周飞流,汨罗市范家园中学语文教师,《湖南教育通讯》通讯员,中学一级教师。
   所在单位:汨罗市范家园镇范家园中学。
   从教年限:21年
   最喜欢的书:《马桥词典》《日子》
   最喜欢的体育运动:乒乓球篮球象棋
   教育铭言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李商隐
  
   我生长在江南丘陵中一个普通的小冲里,要说这个小冲,它是没有丝毫特别之处的,一样的岗岭,一样的红土壤,几根随风舞动的茅草,一丛丛长在沟沟坎坎上的權木,小冲就在贫瘠的土壤里在日转星移的昼夜交替的平凡中把时光演绎成褚红色的粗犷。好在还有几棵香樟、松树、苦楝树撑起一方绿色的天空,这也就让这普通的小冲展示几分生命力最原始的美丽。
  
   【苦楝树情结】
  
   在故乡平常的草木中,苦楝树应该是与我们最亲近的一类树了。冲里人喜欢把苦楝树总是种在屋前,这些沐浴着阳光和风雨似乎是在一夜间长大的苦楝树就像一把把遮护着房屋的大伞,夏可遮荫,冬也可避雨挡风。
   从不懂事的孩提时候起,我们就在苦楝树树下玩耍,捡着它的苦苦的果儿当子弹玩也当办咪咪饭的美味佳肴。接着长大了一点儿,我们就在炎热的夏天拿一个小网袋系在长长的竹杆上捕捉藏在茂盛的枝叶深处的鸣蝉了。小时候的我们还不懂得什么叫生活,也不知道从苦楝树的身上去发掘什么样深刻的人生意义,就知道苦楝树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树。
   进入小学校园后,在我就读的新湖学校的校园里,也生长着几株茂盛的苦楝树。清晨,我喜欢站在它庞大的树冠里漏下的点点金光里背着“绿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古诗;闲时,也喜欢坐在它们浓浓的树荫下读着童话故事;课间,我便经常和我一样天真烂漫的儿时同学一起跳绳做游戏。
   上初中了,也许是我与苦楝树有结下的不解之缘的原因吧,我初中的校园依然栽种着几棵苦楝树,我依然喜欢呆在这些苦楝树下面。只是十三四岁的花季里,宁静的我除了站在苦楝树下静静地遐思外,又多了一样别样的情怀。我曾躲在这些苦楝树下,偷偷地为我喜欢的一位女生写一些青涩的诗歌,并在心中吟咏,像春风一样温暖,像细雨一样清新。
   我是从故乡贫瘠的土壤上长大的,虽然我并没有长成一棵高大挺拔的大树,但我毕竟已经渐渐长大。从汨罗市一中就读完三年高中,然后我考起了岳阳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带着苦楝树枝叶伸展的长长的梦想,在美丽的南湖之滨流连了三年。或许我在齐家岭的山麓又找到了一棵茂盛生长的苦楝树,或许我从书中又读到了一个苦楝树的故事,或许这一些简简单单的经历让我站在“将船买酒近日边”的清澈的湖水里明净的月光中又思念起家乡思念起家乡的苦楝树,大学毕业之后,我便又背起我简单的行囊回到了我的故乡,走进范家园中学的校门,站上三尺讲台,一转眼就是二十一多年。
  
   【播种希望】
  
   二十一年前的时光仿佛历历在目,短暂而又漫长的分针钞针把岁月的车轮转起,留下了一份辛劳,留下了一份苍桑,留下了一份欢乐,也留下了一份喜悦。我发现,在我们的校园里,栽植的都是香樟、丹桂、白玉兰这些高贵的树木了,那蓊郁的枝叶,那硕大的花朵,那芬芳的香味,让苦楝树无形间都相形见拙了许多。而我在高兴与兴奋之余,不免也多了一份淡淡的愁怅——那些在江南丘陵贫瘠的土壤里长大了的苦楝树呢?那些我们辛苦播种的苦楝树种子呢?是否,它们带着我曾经的梦想已经远走他乡?是否,它们也在山的那一边那辽阔的原野在播种着苦楝树蓬勃的希望?
   播种希望!是啊,这是一名平凡普通的乡村基层教育人的梦想,也是所有的平凡普通的乡村基层教育人的梦想。二十一年来,我站在这三尺讲台上,面对着一双双透露着无限求知欲的晶莹剔透的眼睛,无时无刻不是用“播种希望”在鞭策自己激励自己。
   曾经在一个学生怀着憧憬的梦想问我:“老师,您看到过海吗?”
   我想起我曾经站在大亚湾之滨,脚下的沙滩跳跃着海的欢腾,白色的海鸥飞舞着编织起海的乐章,远去的白帆扬起海蓝色的梦幻,这一切这一切都使我激情澎湃。
   我想告诉孩子,这就是海。可在孩子的心中,他的海就是这个样子吗?他心中的海有多么神奇,这是他站在海滨才能感受到的,这正如一棵苦楝树,它的树冠有多大,它的蓝天有多高,只有它在努力向上的生长中才能感悟到。
   于是,我便告诉我的学生:我看到过海,但你将来看到的海一定会比老师所看到过的海更宽阔。
   曾经,还有一个学生问我:“老师,栽下一棵苦楝树,它以后能长成香樟吗?”
   我笑了,不是笑孩子的幼稚,而是感慨孩子奇妙的想象。我笑着告诉孩子:“你就是老师播种的一棵苦楝树的种子,你以后一定会喷发着香樟的芬芳的。”
   这就是老师的使命,这也是我这样一棵在故乡生长长大的苦楝树所肩负的使命:我是学生的雨露,用梦想的花锄,编织起孩子们美好的未来。
  
   【生活的诱惑】
  
   二十一年过去了,我依然住在学校的住宿楼里,七八十个平方的空间,客厅与餐厅相边,两间十五个平方的卧室,一间十个平方的书房。阳台是一条窄窄的走廊,摆放着我栽种的十几盆花草。生活条件一般,生活也可谓清苦。
   坐在并不宽敞的客厅的沙发上,老婆闲聊说:同学家建了一栋小洋楼,两百四十来个平方,大理由的墙面,水晶的装饰灯,好豪华。
   看着路上奔驰的小汽车,儿子眼睛里尽是羡慕之意:爸爸,什么时候我们也开着小汽车去外婆家呀?
   家人一些无意的话语,无疑时时抨击着我的心,我,其实也是生活的一个奴隶,在物质繁华的时代里,也有着一个绚烂的黄金梦,它时时地敲击着我在宁静的教育生涯里那张紧闭的清贫的门扉。
   正巧,一位儿时的伙伴从柳州归来,觥筹交错间,他便邀请我一起去柳州去经营他的物流公司。朋友脖子上粗大的金项链熠熠发光,说话也像豪华的摆饰一样的大气:一起干个四五年,保证你也捞个百多万,兄弟,跟我一起去干吧。
   百多万,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到如今我从教已经二十一年了,每月工资也就两千多一点点,一年不到三万的年薪。百多万,就是让我在教育岗位上干一辈子也攒集起来的一笔钱财呀。
   我怦然心动。几经思想的周折后,便答应了我的这位最要好的童年伙伴:干!
   傍晚时分,而当我背起简单的行李包,禁不住又走向那高大的教室楼、走进那间熟悉的教室。孩子们都放学了,教室里空空如也。我站在讲台上,闻着粉笔香,又轻轻地抚摸着那平整的黑板。转过身来,我仿佛又看到了一双双晶莹剔透的眼睛在望着我,这一双双晶莹剔透的眼睛啊,透露着强烈的求知欲,抨击着我驿动的灵魂。
   在教室里足足地呆了一刻钟,然后我背着我的行李包走出了教室。我依旧回到了我的简陋的居室里,走进门里,妻子诧异地望着我,问:怎么了?
   我简单地回答她:算了,不去了。
   妻子,她也是一名教师,自然很懂我。她知道,我,一名在教育岗位上呆了十几年的老教师,是离不开我的三尺讲台的,是离不开这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的。
   妻子什么话也没说,只是为我沏了一杯我最喜爱的君山银针,静静地陪着我。
   生活,在片刻的喧哗之后,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不,应该说是一种更宁静的生活,因为,在我的心中,只剩下一腔热爱,再也没有了尘嚣。
   我是成长在江南丘陵末端的范家园镇牛形山上一棵苦楝树,我美丽,也许只为这一片我热爱的土地。
  
   【汨罗江哺育的灵感】
  
   做一个普通平凡的人,也必须是做一个有内含的普通平凡人。做一个有内涵的普通平凡人,必定有自己的精神的愉悦与欢乐。汨罗江缓缓地从江南丘陵中穿过,从范家园镇牛形山的边上穿过,作为一个在汨罗江畔长大的孩子,从小吟咏着“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迷恋着汨罗江畔的青青草地,迷恋着屈原手挎佩剑独步江岸的满腔诗情,自然而然培养了我对文学的爱好,阅读与写作,便成了我工作之余消遣美好时光最好方式。
   从我咿咿学语开始,教小学的父亲便教我背诵着“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待我慢慢长大了,我认识的汉字多了起来,我便开始寻找一些书籍来读了。首先我一如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一样,喜欢读的是一些图画书,渐渐的,我对这些简笔画现比文字多的小儿书不感兴趣了,偷偷地从父亲的书柜里找出一些书来读。在父亲远去姑妈家的一段日子里,我找到了父亲藏在枕头下的小木箱的生了锈的小钥匙片,在慌乱中抖抖索索地打开父亲的小木箱。我翻到了《今古奇观》,粗浅地翻了翻书中的图文,然后拿着这本书便飞毛腿似的跑到屋后的小竹园里,在雀鸟欢快的聒噪声里依着一株不大的香樟激动地打开它的扉页。这本《今古奇观》其实就是从冯梦龙的《三言二拍》中选取一些著名的篇章编撰而成的,例如《卖花郎独占花魁》,《苏小妹三难新郎》,《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沈小霞相会出师表》等等。那时候读书也根本不懂什么“忠孝为醒,忤逆为醉;节俭为醒,淫荡为醉;从恒者吉,背恒者凶”之类,只不过是以此书故事性强情节生动,读完也能不自觉地扼腕动情,或哭或泣,或悲或喜,把孩子并不太丰富的情感挥洒得自由自在。何况在那时是一书难求,在孩子的意识中,能读到如此好书,真正是有点爱不释手,恨不得一口气读完才妙。自从读完《古文观止》后,我读书的欲望被激发出来了,我开始疯狂地寻找书籍来读,在我年轻的日子里,我陆陆续续读过的书有《红楼梦》这样的古代文学,也有余华的《日子》这样的当代精篇,还有《百年孤独》这些西方文学的精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读一些诸如《追寻远逝的记忆》、《中国文化系列丛书》这类型的人文书籍。偶尔,我也读读《圣经》,从中感受激进的奋斗;读读《圆觉经》,从中享受静的升华。进一步陪养自己的情趣,丰富自己的视野,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
   现在看来,书籍无疑是我的精神食粮。一个人,没有进步的书籍来充实自己的世界,那一定是一个缺乏灵魂的贫瘠的世界;一个奋发向上的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书籍来丰富自己的世界,那一定也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书读多了,自然便有了一种写作的冲动。我开始尝试写一些小文字了,有了汨罗江的哺育,有了文学书籍优美文字的感染,从小的我写出来的小文章便比我大多的同龄人多了一份灵感多了一份成熟。记得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老师交待我们写一篇《我的童年趣事》的作文,看完我的作文后,老师给我的批语是:文章立意语言俱佳,要是自己写的就好了。我愤愤不平地拿着作文与老师的批语让父亲评论,父亲的回答是:怪不得老师怀疑你是抄写来的,这可不是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能达到的作文水平。面对着老师与父亲的质疑,我当时真是踏踏实实地哭一场,心里的委屈就在哗啦啦的泪水里洗涤。哭过之后,我便暗暗地告诫自己:你一定要写出更优秀的作文来,让这些大人们真正地刮目相看。说起来,这也许是我人生第一次真正的历练吧。
   我第一次把自己的文字变成刊物上的铅字,是在我在汨罗一中读高中的时候。当时学校里办了一个校刊,我试着向校刊投稿。想不到,我第一次投稿的小诗《含羞草》便刊登在校刊上了。当时心里的高兴啊。我偷偷地拿着这期校刊,读着自己的诗,心中的幸福莫可名状。
   我第一次在正式刊物上发表文章,是在《汨罗报》上。年轻的我自以为自己有一点文学创作的天赋,便飘飘然向国家各级大型刊物源源不断的投稿。而结果是我的稿件不是收到退稿函便是石沉大海沓无音信。待我失望了,待我失望后又被我对文学的爱好所激励起来后,我开始冷静下来,试着向一些小型报刊上投稿。令我兴奋的是,我的小散文《秋娭姆》接到了报社的录用通知。这以后,我多次向《汨罗报》投稿,多次得到录用,也常得到当时《汨罗报》“文艺副刊”的主编胡锡龙老先生的悉心指导。
   2011年,我又开启了网络创作之路,在红袖添香网站,我注册了一个zhoufeiliu帐户(http://sns.hongxiu.com/default.aspx),上传了近百万字的长篇及短篇小说,点击率也还算不错,颇得网友的好评。 />   如今,我除了站在讲台之上,还成为汨罗市教育局《汨罗教育通讯》的通讯员,为《汨罗教育通讯》以及《洞庭之声》等教育刊物与教育版面写一些校园通讯,传达范家园镇初级中学的一些教育信息,搭起一座范家园初级中学教育与外界教育的一座小小的桥梁。
   而我确实不是一个很有文学才华的人。学习工作之余,我也写作了长篇小说《苦楝树》和《相见恨晚》,但我创作的小说也许根本没有达到被报刊杂志所录用的水平,因此只能尘封在自己的书柜里,偶尔让同事与朋友们借阅。但我有的是一腔对文学挚爱的热情,我不是一棵受大众所热爱的香樟,但我依然做一棵生长在贫瘠的土壤里奋发向上的苦楝树。我用自己的方式,读着自己写的小说,像苦楝树一样,撑起自己心灵世界里并不耀眼的一片风景。

【编者按】文章标题随笔,其实更像一篇回忆录——渐行渐远,无法挽留的过去。开篇对出生地的一些简单介绍,看似不经意、不详细,但其中流露的的恋乡情结让人动容。而苦楝树无疑就是这个质朴情结最好的的媒介。文章涉及了作者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自己对生活、文字的看法和理解以及书写中的酸甜苦辣,也有自己对于教育、教学、文字的心得体会以及某些期许。文章的基调是深沉而蓬发的,有一种向上的力量。深沉的是浓浓的眷恋,对乡土、社会、生活、对学生、对朋友同事的爱;蓬发的是自始至终,文章都表达着一种情绪——怀念和激励。文章很大篇幅在陈述着积极的意义,有着一个文字者的良知;文字范围虽说涉及很广,但颇为理性、条理,或是和作者职业有关系,两方面——教师的责任心及其养成的职业习惯。文章核心观念乃很传统的中华人文价值观,是当前社会急需的东西——价值体系,关于人生。心路之远,我自沧浪,一如坚韧卓绝的苦楝树,不错的文字,推荐阅读!【编辑:简单爱好】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30705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简单爱好        2013-07-02 21:28:55
  问好知音,祝创编愉快!
2 楼        文友:简单爱好        2013-07-02 21:31:06
  生命不熄,奋斗不止。人生的艰辛是难免,让我们以坚持为船,贡献为浆,撑出未来的一片明亮天空。全文给人的感觉,是“用心”二字,凡事用心,用心去做,怀有一颗利己利他的心,便会有成效。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