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乡语(散文)

绝品 【江南】乡语(散文)


作者:易水犹寒 进士,7846.3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522发表时间:2013-07-05 17:59:38
摘要:每一个早起的清晨,都可以听见鸟叫声。而四周清净,杨树成行,瓦舍俨然,不由得人心生惬意。   人们的作息时间与昼夜的长短息息相关——昼长了,人们便早起,夜长了,人们便也会多睡一会。但也有很多人,总在黎明的鸡叫声中起床,开始一天的劳作。在这里,睡到日上三竿会为人所不齿。

【江南】乡语(散文) 每一个早起的清晨,都可以听见鸟叫声。而四周清净,杨树成行,瓦舍俨然,不由得人心生惬意。
   人们的作息时间与昼夜的长短息息相关——昼长了,人们便早起,夜长了,人们便也会多睡一会。但也有很多人,总在黎明的鸡叫声中起床,开始一天的劳作。在这里,睡到日上三竿会为人所不齿。
   这么多年过去了,从我记事时起直到如今,人们依然遵循着古来的规律,不轻易“违逆”,这就是我勤劳朴素的父老乡亲,这就是我所生长的地方。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每次踏足乡土,那种由心底腾起的亲切之感便无法抵抗,也就在这样的情境中,自然地想到宋之问的这句小诗。
   日子一天天逝去,故乡在心中,演变为图腾,欢乐时,悲伤时,得意时,挫折时,都会晕染出无边的思念。如今,经历了年月的漂泊,也终于厌倦了奔波和劳碌,所以对家乡平淡的生活就更加向往,向往那份惬意和安然。
   我背着包裹,风尘仆仆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与熟悉的人打招呼,竟然不知疲倦。那些从小一直围绕在身边的,甚至让人厌烦的乡音乡景,此刻竟也可爱起来。
   看着成排的梅豆架和缀得满满当当的豆角,看着吊着的三三两两的黄瓜,我便会想起它们的整个成长过程——从小小的种子,到破土而出,再到母亲用树枝搭成架子,然后于静默的时光中,日升日落,在一两场雨水的浇灌下,它们便快乐地爬上枝头,你争我抢地攀升,直到整个架子都绿了。如果雨水不足,母亲便会提着小红桶去灌溉,浇上三五次水,它们也会疯长起来。
   于我而言,年少时并不关注这个过程,只希望它们赶紧结出果实,吃到口中,化在肚子里,这才是真真切切让人舒心惬意的。“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所以反而是童年和母亲劳作,以及看着它们从苗儿长大的景象,更加深刻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随手折下一根黄瓜,用手搓掉瓜身的嫩刺便大嚼起来,奶奶看着我笑了,说:“也不洗洗。”“嗯,到家了嘛,没那么多讲究。”我也笑。其实,不管多大,在长辈面前,我们永远都是孩子。
   奶奶年纪大了,只能依靠轮椅和拐杖行动。平日里,父亲母亲去板厂里干活,奶奶便一个人留在家里。她总喜欢把轮椅推到大门口坐下,看着面前的一片片河滩地,季节变换,眼前的庄稼也在变换,奶奶就这样看着,似乎想把这一切记住。
   我陪奶奶聊天,奶奶就反复地唠叨着一些往事:这家的媳妇跑了,那家的儿子又盖了新房,谁谁偷了人家的猪,谁谁又和谁谁打架了,时而也回忆年轻时候的事情,打猪草,和爷爷在安徽运煤,在家里做姑娘的时候,姐妹几个淘气的时光。虽然这些事情,我都听了不知道多少遍了,但上了年纪的人,可不就是这样?
   奶奶的听力不好,所以,很多时候,我就只是静静地听着她说,偶尔点点头作个回应,任她天南海北地唠叨。偶尔和她对话的时候,也都要提高嗓音,大喊,她才能听到。年纪大的人,就希望有人陪,听自己说话,所以,每次我们兄妹回家,她总是话很多。
   七月,正是天热的时候,气温常高到30多度。傍晚,我们就把凉水接在盆子里洗澡,没有大城市的淋浴,热水器,在老家,我们把这样的洗澡方式称为“整澡”。虽然现在家里已经安装了太阳能,但我还是喜欢用盆子接着凉水洗,简单又方便。小时候,我们哥俩就光着屁股,在院子里边整边跑,还要不时地拍蚊子。有时候,太热了,干脆就用凉水往身上浇,没有沐浴露就用香皂,我用完哥哥用,哥哥用完我用,然后洗完澡浑身都有香皂味,母亲会说,过来,让我闻闻香不香。
   玉米苗长出了一吒长,齐整地排着队,绿油油的一大片,几只布谷鸟在天空“瓜果瓜果”地叫。杨树叶招手,风从叶缝间渗出,毒辣的太阳光便妩媚了几分。
   “大财子”推着自行车从门前的堆下走过,后面跟着抱着满怀枯树枝的胖媳妇。说起来,我和他还是未出五服的同宗人,论长幼关系我该尊他一声“大爹”。但由于家族庞大,渐渐的宗族内部也都生分起来,甚至矛盾重重。追究原委,大抵不过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诸如地边、树木、流言蜚语等。
   这些都是上一代人的“过节”,我向来视作与己无关,只要是认识的人,该叫的叫,该尊的尊,不能让人说自己没有涵养。村子虽然封闭,却相当重礼仪,尤其是对于晚辈,要求严苛。
   有些长期在外读书或打工的人,回家后见了人也不吭一声,不管认识不认识。所以,村子里便有了流言,说谁谁不礼貌,谁谁没教养之类的话。但说来说去,最后都会归结为一句话:还是守栋(我父亲)家的孩子有礼貌!
   我喊了一声“大爹”,大财子便高兴起来,问我什么时候回来的,我说刚刚。问我回家干什么,我说看看。他说自己去四队(村子行政划分的最低级别)烧纸,那边刚死了个老人,他媳妇(我称呼大奶)便让我去他家玩,我说不去了。我让他们上来歇会,他们说不来了。
   就在这样寒暄的你一言我一语中,他们走远了。
   大奶的胖让她走路步履蹒跚。奶奶坐在我旁边,说她冬天的时候差点死掉,一到冬天就生病,到了其他季节反而健壮起来,虽然看着病怏怏的,但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曹鱼”在“老喜鹊”家门口唠完嗑回家,经过邻居门口时绕道堆下走过去,再绕上堆来,我喊了一声“二奶奶”。就有了刚刚和“大财子”寒暄时的类似问答。
   等到“曹鱼”走远,奶奶便骂了起来,“日妈,看到我故意绕开的,我要不在门口,她就不绕了。”我问奶奶原委,奶奶便把事情的经过给我复述了一遍,我也就想起了月前给家里通电话的时候,母亲说起和“曹鱼”家争地边的事。
   太阳隐没在西方的杨树林中,天际只剩下一丝红,风吹凉了温度,也吹黑了天。一只狗在草堆上撒尿,狗头东张西望,我吆喝了一声,翘起的狗腿便缩了回去,尾巴夹起,狼狈逃跑。
   “小红子”背着书包戴着耳机蹦蹦跳跳地从远处走来,未到大门,便高声叫嚷起来:“妈妈,不要打电话了,我回来了!”曹鱼便急匆匆地跑到门口:“哎呦呦,我家大姐回来咯。”
   奶奶问我,这孩子现在在哪里。我告诉她,说小红子现在是幼师,带着一群小孩子,是个娃娃头。奶奶便“呵呵”地笑了起来,说:“小孩子长得快,一转眼都成大姑娘了。”我也感慨,是啊,真快!
   “丁四”(老喜鹊的弟弟)从家后走了过来,喊了句:“红子,怎么这时候回来了?”小红子便答道:“放暑假了。”丁四便把目光移过来,对着奶奶说道:“你看,都放暑假了。”见我在旁边,便又问我什么时候回来的。
   我说,才回来。他便“呵呵”地笑,问:“守栋在家么?”我说:“还没回来。”他说:“那我一会来。”
   这时,父亲开着三轮车“呜呜”地过来了,母亲跟在后面,丁四抬起的脚,便又放下了。未等父亲的车子停稳,一个自称“表叔”的人便也到了我家门口,说让我爸去喝酒。丁四年纪大了,说话又慢慢吞吞,根本没有插腔的机会,于是就找母亲说事。
   母亲端着盆子边和鸡食边听丁四说话,丁四说家里拆土屋,把屋瓦码放在我家的院墙边上,征求同意。母亲说,放吧,没事的,这个不用说的,你放就好了。丁四磨蹭了半晌,接着说,我拆屋瓦的时候,往下扔,把你家的树给刮擦了,有三处破皮。母亲略略停顿了几秒,说,已经破了,也没办法。丁四便不好意思地笑。我开玩笑说,只要没把树刮死就没关系,丁四连忙解释说,没有没有。
   父亲跟着那个自称“表叔”的人去喝酒了,奶奶说,“狗东西,又来要地的。”我问母亲怎么回事,母亲说,我家门口的玉米地是他家的地,我们家租种,现在他被人撺掇过来要地了。而撺掇他来要地的人竟是我爸的堂兄弟,我爷爷的弟弟的大儿子,比爸爸还大几岁。
   丁四走远了,我和母亲便到家后去看树,丁四家的屋瓦已经整齐地码好了,旁边的小树上确有三处刮擦,不过都很小,我们找了老半天也没看到。“小聪子”(丁四儿子)看到了我们,便走过来问候,说不好意思。我们说没关系,也没看到刮擦,丁四也跟着过来了,指给我们看,刮擦根本不起眼。
   一个女人的叫声把小聪子拉了回去,丁四裂开嘴笑着说,我儿媳妇。母亲说,怎么不出来转转,丁四说,刚带回来,不好意思见人呢。接着又说,很能干,今天拆屋子,她跟着忙活了一天,母亲连忙夸了两句好。丁四又笑了。
   我又想起了小红子蹦蹦跳跳的样。多年前我还上学的时候,也是这样,一到暑假就回家休息,在门前的小河里钓钓鱼,跟我哥在家里下下象棋,偶尔看看电视,看看书,生活平静而美好。
   现在学校又开始放暑假了,学生们背着书包快快乐乐地回来享受两个月左右的假期,而这些都与我无关了,留给我的只有回忆。
   炎热的天气在傍晚的时候才渐渐有了凉意,小时候穷苦,村民最大的乐趣就是串门闲侃。傍晚摇着芭蕉扇,和父母一起到邻居家门口纳凉,一群人挤在门口的“小连床”(一种木头拼接,上面缠着包装带的简易小床)上侃大山。四周还有着燃麦糠和麦草的味道,家前屋后,猪圈里,零星的火光透着亮,整个村子都升腾着呛人的烟,蚊子被熏跑了,家畜得到了安宁,人也得到了安宁。
   侃到睡觉的点,人群就散去了。我们一家人便在屋内的地坪上打地铺,开着吊扇,周围点上两三盘蚊香。经常我和我哥会从这张席子爬到另一张席子,从这头爬到另一头。父母也听之任之,他们把精力集中在家里的“熊猫”牌黑白电视机上。
   晴朗的日子里,我们不去侃大山,就会把席子铺到院子中来。母亲用大扫帚把地面扫干净,父亲点上两盘蚊香,我们仰面躺下来自己闲聊。我和哥哥总是会说起那篇小学课本里的文章——《数星星的孩子》,于是也学着张衡点着天上一闪一闪的星星。那时候,我们对宇宙充满了无尽的好奇,在夜晚的月色下,我们找哪里是牛郎,哪里是织女,我们找哪里是射手,哪里是天秤,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那“三星”和“北斗”了。
   三星是因为麻将牌里的三饼。爷爷在世时,每次打麻将都把三饼叫三星。在夜晚的星空中,那三星的连线可不就是三饼?而北斗七星,像勺子把儿,好看,也好记,再加上电视里正放着《神雕侠侣》,我们就记住了全真七子,七星剑阵,也记住了北斗七星。
   家里的那台熊猫电视机早就处理掉了,现在只有电视橱还空荡荡地放在那里。前年回家,父亲买了台彩电换掉了它,去年回家,我又买了台彩电并装了有线电视。现在电视里的黑白画面已经变成了彩色,而我们却渐渐疏离它。经常开着电视玩电脑,或者根本就不看电视了。
   那台熊猫电视机承载了我很多童年的乐趣,每一个暑假无聊的时光,就靠着它陪伴。还记得我在电视的四周贴满了小人画,电视里看过的电视剧,在小卖部里买小人画回来,把自己喜欢的人物剪切下来,贴在电视的边框上。
   那是上小学时候的事情了,五分钱可以买一把糖豆,还有唐僧肉,胡萝卜丝,当然,我不是“好吃精”(吃货的意思),偶尔有个几分钱,就拿去买小人画了,那时候有一种印花的小人画,是葫芦娃、孙悟空、奥特曼等的卡通形象,我就把它们买回来,蘸着唾沫,印在自己的语文课本上。
   课余的时间看连环画,打纸牌,斗树筋,滚溜溜球,下牛卵棋,这就是我们童年时候的最大乐趣了。再后来,大了点,我们就玩“走老窝”,捉迷藏,警匪游戏。
   我和哥哥用碎瓷片和石子当棋子玩“走老窝”,常常能引得一些大人观看。张三老头(邻居)每次放牛的时候,都会看我们下棋,有时候还跟着“出谋划策”。赶鸭子的朱文美老头,经常会让我们在河边帮他撵鸭子。现在张三老头已经去世了,朱文美老头也改换放羊了。
   上学的时候,小国子(老喜鹊儿子)不爱学习,把墨水瓶扔在学校的墙壁上,碰出了一大淌水墨画。小健子调皮捣蛋,用空瓶子尿尿扔到别人的桌底,举报老师陷害别人,有时候会抓虫子放到女同学的口袋里,在桌子上画三八线,用粉笔灰描桌边,往后一倚,就是一身粉笔灰,在别人的背上贴纸条,上面写“我是大坏蛋”,跑到女厕所去偷窥女孩子尿尿。
   哥哥有位张老师,须发斑白,最爱讨小便宜。哪个学生带东西给他吃,他就对哪个学生好,今天收了这个孩子带来的红薯,明天收了那个孩子带来的鸡蛋。于是,也留下了“好吃老头”的美称。如果在民主制度下,恐怕学生会送一面锦旗给他,上书:最好吃乡村老师。
   校长是我们一个村子的,牙齿长得不好看,一说话,唾沫横飞,因而得了一个雅号“董大龇”。我们读书的时候,他已经年过半百,当年还做过我父亲的老师,提起我们兄弟的时候,还经常夸好呢。
   记得当时给我上课的时候,教数学,课程上到一半,就可以看到他的嘴角有白色沫子,以至于我总是当心,他会不会讲着讲着就倒下去了。但是,一学期下来,他依然站得好好的,事实证明,我是杞人忧天了。
   后来,我们上了初中,他就退休了。在中学附近的小卖部里售货,店是他闺女开的,他帮着打点,再后来,我们上了高中、大学,就没有他的消息了。

共 10377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故土,便是灵魂安然之所,无论其外表是多么的老旧,一如老妈慈祥而褶皱的脸;家,便是流浪中的航标,无论风雨浪滔滔,视线永不会迷离,而相关的一切,一如老娘灯下缝制的老棉袄,想着就是那么温暖、贴心;乡情,是所有的琐屑、过往的一点一滴,汇聚而成了心泉流音,便是远在天涯,亦脉动声声;归乡,情切情怯……许是作者最直接的感受,我们可以从文字中闻到浓浓的亲情——就算是言及纠葛,依然如此让人感觉温馨。而那些乡间琐屑,那些风物人情以及老旧如黑白照片的过往,无一不让人深深感动、感叹。乡间的生活种种,在作者的笔下,那么的意趣,那么的回味甘怡。文章看似碎碎念,却无论一丝一缕,都牵扯着心弦,表达着至纯至性。这便是人类最原始的眷念,无法切割。当然,无奈是有的,古今同——舍离,并非不在意,而是我们无法带走过去。人如其文,有些东西是伪装不来的,文中涉及父亲的事例,相对详尽,莫约是其烙印?有一种灵魂之说,无需预设架构,更无需技巧——心底最质朴的情感,不经思索,便可徜徉而出,且流顺自然,润心舒骸。这便是本篇的最大特点。我想,作者这篇文章,必是一气呵成,稍无滞涩。语言很有特质——静心、厚重、深沉,有股子沧桑气息。而这种语言特质,对表达此种最为质朴的情感,无疑是相得益彰的。据此看来,作者很受五四文风影响——既有鲁迅的笔意,也带点林语堂的味道。这对惯于跟风、浮躁的现代人来说,很难得。不仅如此,文章意涵的表达,也是极传统的思维方式,饱含着传统的人文价值观。这对于人情渐趋淡漠的当下,无疑是一剂脉脉温情的良药。而情感动物的我们,能不被共鸣吗?文字淡淡,温情萦绕,直叫人思乡情急。很具蛊惑力,赞一声:倾情荐阅!——紫墨青函【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70626】【江山编辑部*绝品推荐131119第18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墨青函        2013-07-05 18:01:03
  不得不说,和尚,这篇文章真的味道十足,贴心贴肺!
天地繁复,大道至简!
回复1 楼        文友:易水犹寒        2013-07-05 18:40:19
  孩子他干爹,你辛苦了,我表示,我给你开张了,这是第一篇【紫墨精点】你会记住的,对不对?哈哈
   再次感谢,那么长的文章,你都看完了,还写了那么长的按,啧啧,得瑟一下,秀一下幸福。
2 楼        文友:紫墨青函        2013-07-05 18:01:28
  寥寥数语,却让人物形象透纸而立,这便是爱的表现力,你亮了。
天地繁复,大道至简!
回复2 楼        文友:易水犹寒        2013-07-05 18:40:55
  他干爹,我越来越喜欢你,可以引为知音了。
3 楼        文友:紫墨青函        2013-07-05 18:01:58
  好话说完,来点小菜。和尚,你的文字,总体上没得说,但有些地方,略显粗放,例如开头的那两段,你对比一下原稿。还有,你的标点也有得说:刺奥,逗号顺手些?
天地繁复,大道至简!
回复3 楼        文友:易水犹寒        2013-07-05 18:42:02
  这就是缺少精密构思的疏漏,呵呵,标点符号,也是我的弱项,在我家笨蛇的指点下,“的得地”现在有所改观了,还需要进步啊,活到老学到了。
4 楼        文友:芈蜜        2013-07-05 18:07:27
  寒哥,一万的散文啊,哈哈,我占地方先,一会再看。
回复4 楼        文友:易水犹寒        2013-07-05 18:42:25
  恩,慢慢看,看完了,给点意见也是可以的嘛,我表示期待。
5 楼        文友:芈蜜        2013-07-05 18:22:48
  矮油,我就找不到哪里是天秤啊,那东西特别不好找,,,我喜欢这位好吃老头,,很可爱嘛,多有童心啊。
回复5 楼        文友:易水犹寒        2013-07-05 18:42:54
  看来你着个丫头,也是个吃货嘛,啧啧
6 楼        文友:秋梧飘絮        2013-07-05 19:10:31
  首尾呼应回旋,景语化为情言,在含蓄蕴藉里溢出意味深长。读着这样顺畅舒展的文字,似乎村头树下的闲适而惬意的聊天,那些久远的记忆渐次走近,和着现今的步履,交织缠绕在乡语里,不管是快乐抑或忧伤,淡而悠长。乡村有着属于它的节奏,人亦然。不断更迭的季节,在眉间心上走了那么一遭,已不仅仅是时光。丈量着停歇和起航之间的距离,自有一番无以言说的相思相怨不相忘。
回复6 楼        文友:易水犹寒        2013-07-05 19:27:07
  其实这篇,我尝试了一下交互式的写法,就是把时间打乱,但是前后是可以连接上了的,仔细的人应该能看出。
   笨蛇,你着相了,哈哈
7 楼        文友:秋梧飘絮        2013-07-05 19:10:58
  我表示,紫墨相当亮。和尚,我嫉妒了。
回复7 楼        文友:易水犹寒        2013-07-05 19:28:24
  我表示他干爹很认真,很仔细,很敬业,最后,我很佩服。
8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3-07-05 19:25:55
  紫墨亮了,妹夫你也亮了!
哪里天涯
回复8 楼        文友:易水犹寒        2013-07-05 19:31:45
  姐夫,你跟着一起亮。
9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3-07-05 19:27:39
  妹夫,先祝贺,再慢慢欣赏。
哪里天涯
回复9 楼        文友:易水犹寒        2013-07-05 19:32:18
  姐夫,现在真懂礼貌,还很客气呢。看来姐姐调教有方啊,啧啧
10 楼        文友:素心浅浅        2013-07-05 19:27:39
  和尚,猜猜我是谁?
素心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浅浅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
回复10 楼        文友:易水犹寒        2013-07-05 19:34:38
  莫非是我家笨蛇的马甲?貌似不像,头像是个女的,名字是个女的,难道是个男的,总不可能是神牛吧?好吧,你着相了,我猜不到。除非你跟我有一腿,不然我怎么可能知道?但是,我恪守本分,从不僭越,不可能和你有绯闻。再说,江南人都知道我是花和尚,你这是公然勾引我么?我可是禁不住诱惑的,啦啦啦,闪起,不猜了,伤脑筋的。
共 43 条 5 页 首页1234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