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微型小说 >> 【之秋】垒窝(小说)

编辑推荐 【之秋】垒窝(小说)


作者:之秋 秀才,1243.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73发表时间:2013-07-10 12:47:25
摘要:秋天到了,燕子们打点行装,准备出发,它们要回到南方的家。那一日,晴空万里,秋阳高照,我站在办公室门口,看到燕子夫妻携着它们的孩子和众燕子们一起,在老学究的带领下,飞上蓝天。

春天来了,燕子夫妻和同伴们一起昼夜兼程如期回到北方。
   看样子,燕子夫妻是新来的,对一切都感到陌生,每到一处,都不免要驻足观看一番。这里是城市和农村的边缘地带,依山傍水。远处,山峦起伏,七台河绕山而行,河边,农民正在播种,满山的柞杨翠柳正吐着新绿,被樱花和杏花点缀其间,在晨雾的笼罩下,春意正浓。站在山顶俯瞰脚下,一家煤业公司大楼拔地而起,洗煤厂洗煤车间主楼上,建筑工人们正在施工中,高高的塔吊紧张地运转着,只见它把砖石木料一次次吊上楼顶,广场上,车水马龙,一派繁忙。看到这生机盎然的景像,夫妻俩下决心不再去江北了,就在这里安家落户。于是,它们选了又选,找了又找,最后来到一家煤矿办公室。
   和主人一见如故,当主人知道燕子要在这里安家落户,非常高兴,于是,告诉更夫把靠墙角的那扇窗的玻璃暂时摘下来,给燕子大开方便之门。当然,燕子夫妻很感动,每每见到人们出出进进,都要点头示意,至少都要行注目礼。
   当务之急,必须尽快垒巢建屋。因此,夫妻俩这两天一直在忙着选择建屋地点。它们把整个办公室各个房间都认真地看了一遍,最后就把建房地点定在办公室走廊里东边的墙角上。
   燕子夫妻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地忙于垒窝,它们来到河边,来到洼地,衔起一口口泥巴,你来我往,穿梭于河边、洼地与办公室。然而,三天过去了,他们竟然一事无成。
   “停!”燕子夫满头大汗气喘嘘嘘地说。
   “为什么?”妻问。
   “你想啊,这都三天了,垒了掉,掉了垒,再垒再掉,仅这几天掉在地上的泥巴,那打更的老头就扫出去差不多有一板锹了。照这样下去,岂不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吗?”夫说。
   “是有些蹊跷,去年在江北垒窝时我记得只用了三天,这还八字没一撇呢。不过,我看这墙角很平整的呀。”妻不解地说。
   “问题可能就出在这平整上了,先别蛮干,这样干下去,会是一事无成的,等明天找几个朋友来,兴许会有这方面的专家,让它们帮咱想想办法。”夫说。
   第二天一大早,燕子夫就飞出去了,好在同伴们都住在附近,一会儿,办公室门口便聚集了一大群燕子。
   它们有的站在围墙上,有的站在电线上,门口停了几台摩托车,有的索性就站在摩托车上。
   燕子夫看看燕子们已到齐,从摩托车上飞下来,跳到围墙上最醒目的地点开始说话了:“朋友们,本燕子有一事不明,向大家请教。”燕子夫飞到屋子里,然后又飞出来,看了看大家又说:“就是这个墙角,我夫妻俩起早贪黑,忙忙活活干了整整三天,这个窝愣是没垒起来,就连最起码的基础都没搭起来,请大家帮我看看是什么原因。”
   燕子们三三两两地轮番进屋观察,待燕子们观察完毕,一个个陆续飞回院子里,只听它们叽叽喳喳吵个不休,原来它们是在召开了一个什么会吧。
   燕子们要召开一个建筑施工论证会,于是,负责会议主持的燕子宣布,凡是黄嘴丫子没退净的小燕子一律退场,有两年以上年龄的都留下。
   论证会这就开始了。
   “我认为,你们选择的建筑材料不合格。”燕子甲第一个发言。
   “不对呀,去年在江北垒窝的时候,我也是用的这种泥,很快就垒上了呀。”燕子夫肯定地说。
   “江北是江北,七台河是七台河,无论从气候上,土质上,都会有一定的区域差别的,质量会是不一样的。”
   “要我说,你们是不是有些急于求成,垒得太快,基础不干,缺乏稳定性,如果泥再湿些,更容易变形,头重脚轻,势必会导致垮塌。”燕子乙说。
   “我同意乙哥的观点。”燕子丙拍了拍翅膀举起了手。
   觉得燕子乙说的正确,论理论据既充分又清楚,又有几只燕子也跟着举起了手。
   “乙哥说的绝对错误,是违反常规的,你们想啊,正常垒一个窝,不也就是三五天吗,怎么?轮到它们家,不延长工期、墙不干,就变形,就垮塌?再说了,我们拢共在这里能住上六个月,要半年垒一个窝,还不用住了呢,垒完窝就往南方飞不就结了,什么生产、生活、繁衍的就都不用干了。”燕子丁提出异议。
   “那么你说说看,还有什么高见。”燕子丙反问。
   “我想,平时我们在农村人家垒窝都是尽可能找个房檩或土墙上具有一定倾角的地方做依托垒窝,至少那墙上应该是凸凹不平的,以保证基地与墙之间有一定的胶着力。”燕子丁说。
   “还是丁姐说得有道理。”燕子戊拍了拍翅膀边说边举起了手。
   又有几只燕子也举起了手,原来支持燕子乙的那几只燕子,有的也举起了手,燕子乙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
   两种观点,相持不下,双方各抒己见,争论的面红耳赤。
   “看看,我说两句。”燕群中一个戴着花边眼镜的燕子站了起来,看样子,是个专家级的老学究。只听老学究慢条斯理,略带些许官腔地说:“甲先生说的不对,乙先生只说对了一点点儿,丁女士说的嘛,还算靠谱。”顿了顿,它又说:“问题的关键有两个方面,一是建屋地点周围没有任何附属物,以致于屋的本身没有依托,屋子大了,垒的时候再快些,就很容易垮塌。其二,我仔细地看过了,那屋子里的墙上都是用白灰刮过大白的,墙上又光又滑,连个麻面都没有,你怎么能垒得上呢?”
   听了老学究一席话,众燕子觉得很有道理,一个个佩服的五体投地。
   “是啊,咱们咋就没想到这一点呢?”燕子甲说。
   “啥叫学问,这就是学问。”燕子丙说。
   “学去吧,学到手都是活儿。”其中有一个燕子调皮地说。
   “那您说说,应该用什么方法解决呢?”
   老学究用手把眼镜往上扶了扶,其实,怎么扶也没用,因为那眼镜生与生俱来就长在那儿的。然而,它还是模拟人的举动,把眼镜向上扶了扶肯定地说:“办法是有的。”
   “首先,把建屋地点挪到西边墙角,因为,那儿有两根电线离墙大约七八厘米,可以考虑用来做依托。其次是,用一天的功夫你们两口子动嘴,把墙上的白灰钳掉,至少要钳出麻面,以保证有一定的胶着力。最后,我们大家都来帮忙垒窝,必须要快,用一个上午的时间,把基础和电线搭接上,才能保证在电线的依托下不至于垮塌。剩下的活儿,就不劳大家了,它们夫妻俩就能干了。”老学究说。
   按照老学究指点的建屋地点,燕子夫妻用了一整天的时间,把白灰墙钳了好几遍,直到那墙上露出粗糙的麻面,经老学究验收合格方才罢休。
   第二天一大早,燕子们都来了,燕子夫妻负责安排午餐,老学究负责质量监督,其余的燕子都到河边衔泥垒窝。不出老学究所料,仅仅一个上午,屋子的基础工程已完工。
   燕子夫妻把大家领到办公室的后山,美美地吃了一顿野餐。
   秋天到了,燕子们打点行装,准备出发,它们要回到南方的家。那一日,晴空万里,秋阳高照,我站在办公室门口,看到燕子夫妻携着它们的孩子和众燕子们一起,在老学究的带领下,飞上蓝天。
  
  

共 267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我想,平时我们在农村人家垒窝都是尽可能找个房檩或土墙上具有一定倾角的地方做依托垒窝,至少那墙上应该是凸凹不平的,以保证基地与墙之间有一定的胶着力”,读罢,觉得作者就是个生活阅历特别深的人。文学源自于生活,作品借燕子夫妇垒窝之事,却揭示了一个生活道理: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墨守成规,要根据实际情况去深入探究,才能取得成功。至于课文最后一段,本人私自以为属于多余。推荐阅读。——编辑 :知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知音        2013-07-10 12:48:30
  感慨作者的生活阅历,致敬!
为文学的梦想而努力
2 楼        文友:之秋        2013-07-11 10:46:57
  谢谢编辑知音老师精彩点评!
人是为了明天而活着的。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