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墨香天涯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墨香】寻访孙中山先生故居(散文)

精品 【墨香】寻访孙中山先生故居(散文)


作者:于广全 布衣,168.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21发表时间:2013-07-15 09:13:30
摘要:辛亥革命已经离我一百年之遥,有些远了。但这一次前来,觉得历史离我竟是那样的近。就像触手就可抚摸到那一段历史的还在跳动的脉搏,于是明白了什么叫做身在其中。我没有到这里不会感受“国父”这一崇高称谓的含义,我走的时候,我已经把“国父”这两个字,镌刻在我记忆之中。

(一)雨中漫步影视城
   坐上了夜行车,就开始了又一段旅途。在雨里奔波了一天,身上也和这岭南的天气一样,湿漉漉的。下一个要去的地方,就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中山市,一个以先生名字来命名的城市。来到广东到中山去寻觅、去感受、去缅怀,这是我必修的功课也是我多年心中的理想。
   夜寒透过车窗弥漫在车子里,本来就没有几个人坐的车里更加觉得冷清。窗外那一家家屋檐下挂着的红灯笼,还在雨中闪着光。那光一下子就迷离了我的眼,让我觉得有一种“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落寞。
   千里之外的家,也应该是灯火璀璨。而我,却一个人在夜雨里独行着。是苦还是乐?这其间的万种滋味怎一句话就能说得明白。老是在夜行的路上一次次想起女儿,那种虫噬骨髓般的思念,在这样的时候更加让人感伤。
   当车把我一个人孤零零的扔在中山的夜雨里,我背着行囊,在路灯的陪伴下,去找我今日能安身的客栈。总是在夜间赶路,这样就可以省下时间来多在有限的时间里去和那些我不想错过的风景有一次悠然的相对。也许,这一次就是一生中的唯一。
   伴着夜雨的声响,我在客栈那恻恻的夜寒中睡去了。太累了,就会忘去冷忘去思念而倏然入梦。一夜如此的短,当我定的闹铃在耳边烦躁的响起,我的眼睛还是朦胧的。人一醒,冷就让人躺不住了,我有一些感冒,马上起床,喝了一大杯开水,然后准备出发。
   还是雨,还是没有吃早点的地方。人家这里的店铺,也在享受过年的假期,一张张红帖子告诉我,开业都在初八以后。我也只好上了开往中山先生故居的车,展开一段痛并快乐着的旅程。好在我只要有景色的呼唤,一切都会暂时的忘记,所以每一次的投入都会忘了自己。
   一个多小时的路,到了翠亨村还没到八点钟。车上有一位很热心的先生,就是村里的人,一个劲的给我介绍在中山故居前一站的中山影视城。我一看表,离中山故居开放的时间还有一个小时,而今天我要在晚上才能告别中山市,多一个地方游览,就又是一种旅途收获。
   谢了那位先生,下了车,影视城就在路边。高高的椰子树,巍峨的大门楼。给人一种胸襟开阔的感觉。还是来早了,影视城也没开门。守门的小伙子想让我进,又怕这样的天没有游客,怕别人追究。收了我的钱又给我退了回来,我也不强人所难,一边和他唠嗑,一边寻找自己中意的景色,拍照。
   可雨中拍照真不易啊,一手擎着伞,还得擎住照相机。风一刮,高举的伞就歪到了一边去。于是之,整个人和相机就完全暴露在雨中。人不重要,可相机真的很重要啊。随身带了很多的绵纸,每照完一张相就好像给婴儿刚洗过澡,小心翼翼的细心的拭擦。那种情谊我想相机一定会深有感触。
   影视城,顾名思义是为拍摄电影电视而建造的一座“城”。当然,它除了具有实用价值,也还有观赏价值。我觉得对于拍照片来说,影视城就是最好的所在。影视城里自始至终我就没看到一个游人,这样最好,我就喜欢在这样的氛围中独享这一刻就属于我自己的影视城。
   最先抢眼的,就是中心广场右侧按一比一比例仿建的中山陵。我到过南京的中山陵,可到了这里我还是觉得有一点恍惚。那种真实,就好像是把南京的建筑乾坤大挪移搬到了这里。我还是满怀敬意的一步步爬到墓顶,那蓝色的琉璃在雨中闪烁的是我心中的崇敬。
   从中山陵下来就是总统府,几架民国时老式的轿车就停在总统府的门前。虽然明明知道这一切都是布景,可还是停不住想一探究竟的脚步。进去,看看这里能不能回荡历史的声音。在雨里一处一处地走,这里的一切景点都和中山先生一生的足迹有关。漫步其中,能真切地了解孙中山先生波澜壮阔的革命一生和感受中山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我就在这空无一人的景区里穿行,那一条条旧日广东极富岭南韵味的老街就在飘摇的各色店铺的幌子和一串串红灯笼晃动中,像电影中的镜头般一幕幕推到我的眼前。雨越来越大,我就站在廊檐下取着景。可毕竟取景受到了限制,拍出的片子自己觉得不尽如人意。
   影视城真好,不用办出国签证,就可以一步翻越地理的界限任意的在五大洲间遨游。除了老广州的景区,还有日本景区、英国景区、美国景区,它沿着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迹,浓缩他在中国和世界各地从事革命活动的纪念地而建造起来的,影视城集中反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漫漫进程,同时又展现了以中山市为代表的地域文化。
   日本景区里,好多厢式的摄影车停在一处处房屋的门口,这里正在拍影视剧。我不关心拍什么演什么的,眼睛已经被这里极具异地风情的东瀛的街景所打动。那灿烂的樱花,沁脾的香气,让我想起了先生在日本先生和宋庆龄女士结下的姻缘,于是这里的一切都凭添了一份美好。
   到了英国景区,就找寻孙中山伦敦蒙难处。第一次广州起义失败后先生远走英伦被清政府住英领事馆的诱骗,先生被俘准备送回北京处死。这个消息被英方报道出去以后。激起公愤,大批英国人包围清使馆。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清政府被迫释放了孙先生。
   伦敦蒙难是孙先生革命生涯中重要转折点。不言而喻,孙先生蒙难的地方是最最重要的历史遗迹。我不能远去英伦,在这里也可以一发幽古之情。美国景区内有唐人街、纽约孙中山住处、美国唐人街同乡会会馆、曼哈顿商场等十多个参观景点,可以让你感受那一段属于先生的历史时空。
   那在缭绕的烟雾中尽展风情的高高的教堂,让我觉得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到了近前一看,原来是拍摄电视连续剧《李小龙》时李小龙结婚的殿堂,难怪我看着眼熟。我徜徉在飘飞的春雨里,把一处处美景留在了镜头之中。
   也许,对于一个喜欢旅行的人来说,这里是最好的漫游地。转换的时空,各处异域的风情,都可以让你流连忘返沉思其中。我在雨中忘我的拍摄,就是想把这凝聚历史的一幕幕发生地印在心底。以后的日子拿出一张张老照片回想,心底就会一次又一次激荡起那历史的回音……
   (二)漫步中山故居
   三个多点,我就在春雨的陪伴下把影视城淋漓尽致的走了一遍。寻访,就需要有从从容容的时间。我觉得人每到一地就应该细细的品味这一处独具的风情。在景色中深深领悟这个地方的文化底蕴,也许只有这样的旅途才会有一种心灵上的感悟。
   我是一个很随意的人,不喜欢受时间、受人的限制,就喜欢天马行空的自由飘荡。于是,这半生就是一个人在漫漫的旅途上独行着。独对那些就属于自己的风景,很喜那两句诗,“行到水尽处,坐看云起时”,我觉得这其间包含的就是我感觉的一种悠然的幸福。
   一看表,要到中午了。一边往中山故居走,一边寻找能充饥的地方。可身边的小饭馆一个个还是都紧闭着门扉,只有那红红的大喜字把过年的喜庆送进我的眼帘。早上就空着肚子的我,此时已经饥肠辘辘了。我感觉雨好像是更冷了,感冒也像是重了起来。
   人一饿,嗅觉就特别的灵。我嗅到了一股香甜的气息。循着香气望去,一个烤地瓜的推车就在一处小巷里。我的脚步立刻就快了起来直奔那里走去,就恨自己不会凌波微步。此时此刻烤地瓜真香啊,香得让人痴迷,我就一边就着雨吃着这美味,一边向中山故居走去。
   多少年来,我就一直在精神的旷野里,把这里当成了寻觅眺望的崇高坐标。我一直想让我的脚步能亲吻这一块神圣的热土,和它有一次倾情的相对。这里的历史让我一往情深,一个城市,以一位伟人的名字来命名,中山市本身就是一种传奇。
   一个熠熠生辉的名字,成为了他故乡城市的名字。我感觉曾经生他养他的故乡中山市——是何等的幸运。翻遍了中国的地理词典,能用一个伟人名字命名的城市,也只有中山这一座城市而已。这座城市的一切,都深深地烙上了他的印记,中山广场、中山公园、中山小学……
   中山真是一座人杰地灵的小城,整个城市就像一块明丽的大翡翠似的,绿得让人心醉。当我漫过高高的椰子树搭成的林荫道,就来到了进入中山故居的入门处。嗬,真是壮观,我已经在岭南游览了五天,还真没看到哪一处景点有这种排着长龙,满世界都是人的壮观景象。
   看来,历史是不会被忘记的,也不应该被忘记,没有来时路上那些先驱们呕心沥血、前仆后继,就不会有今天这样幸福的生活。万丈高楼平地起,而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奠基人,是他领导着中国人民,推翻了一个旧时代,一个新的时代才横空出世。他用他毕生的心血,为中国民主革命奠定了最坚固的基石。
   我随着人流,来到了中山先生故居的庭院中。小小的院子被一道围墙环绕着,院墙外是一个绿意葱茏的世界,高高的红棉、挺拔的修竹、还有一株株长满了时间的胡须老态龙钟的古榕,对称着一丛丛明媚初放的春花。让人感觉,历史和现实其实就在咫尺之间交融。
   故居是一幢两层楼的中西合壁式小楼房。楼上楼下十一个褐红色的拱门极具欧美风情,不奢华也不是很抢眼。要不是这里走出了一位开天辟地的伟人,这就是一座岭南极为普通的民居。而今天它已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处朝拜的圣地,并将光耀千秋!
   我也怀着朝圣的心态,走进了先生曾经居住过的斗室之中。有雨的天屋里暗暗的,只有小小的窗子还漏进了一点点的光。墙上挂着孙中山十七岁时的照片,那是一种恰同学少年的风华正茂。那眼神好像穿透了时空,正在凝视每一个在这里走过的人。我读懂了其中“博爱”的蕴义,我想我跨越时空的那种崇敬,先生也一定能读得懂。
   室内那一张小小的书桌,就是先生在冬夜秉灯疾书写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这样经天纬地的檄文《上李鸿章书》的地方。可这些维新变法的主张,怎能被没落到已经腐朽的清政府接纳?于是报国无门的先生只好披肝沥胆,走向了一条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的漫漫长路。
   那已经长满时间锈迹的铁床上,还有着先生用过的棉褥。一百年的岁月,可能那棉絮里已经不会再有先生的温度,可我却在这里找寻着什么!找寻着什么?我想就是在找寻着一种精神,民族的魂魄和天地间的浩然正气。
   在小巷里,就在雨打芭蕉的点点滴滴声响中我在翠亨村在瓦屋与瓦屋间漫走。用贝壳垒成的矮墙,发着温晕的光。中山先生故居一转,我进入了一处青砖黑瓦垒成的屋院。这里就是被孙中山先生誉为“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的中山先生的从小到大的挚友陆皓东先生的故居。
   屋檐下的彩画,门前挂着的“二龙世胄,双璧家风”的木对联依旧。让人觉得时空倒流,这里的一切气息,都极适合我这样的人怀旧。霜冷长河,冷却的只能是那些帝王将相的风流韵事,一个时代的英雄却永远都不会被忘记,他流尽的碧血在中国的历史上已化为灿烂的彩虹。
   陆皓东,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一个舍身取义的英雄。面对死亡,他视死如归,铁钉子钉满了手足,牙齿一枚枚的被敲落,可清政府得到的只能是这样凛然的回答:“今事虽不成,此心甚慰。但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我顷刻间被这样的人,被这样的浩然正气,激荡得热血沸腾,一个男儿就独立在雨中,任泪水奔流。
   兴中会的第一次起义失败了,陆皓东不顾个人的安危,毅然回到起义的指挥点,为了烧毁参加起义党员名册,而不幸被捕。百般拷问后,他被押赴了刑场。那一日,就连审问他的清廷官吏都被他的气节所折服,行刑前,特别命人替他换上一袭长衫。我知道,那一日,先生的长衫一抖,就把那浩荡的清气留给了这写不尽的万古千秋。
   辛亥革命已经离我一百年之遥,有些远了。但这一次前来,觉得历史离我竟是那样的近。就像触手就可抚摸到那一段历史的还在跳动的脉搏,于是明白了什么叫做身在其中。我没有到这里不会感受“国父”这一崇高称谓的含义,我走的时候,我已经把“国父”这两个字,镌刻在我记忆之中。
   来了,就在潇潇春雨里,万里寻踪的来了,为这里留下了一个游子激荡的情和滚烫的泪。走了,就在雨中和这里的天、这里的地轻轻的挥手。告别了故居庭院中先生亲手栽种的那棵酸子树,依依不舍。别了,可是满怀深情的我,已经把我对这里的万般崇敬全部的带走……

共 474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雨中独行,万种滋味让人感伤,景色呼唤,从从容容游览,忘记自己。缅怀“国父”,一百多年的历史,回荡的气息内涵触手可抚摸,这种情感只有胸襟博大的人才能领悟到。一种精神,民族的魂魄,超越时空,光耀千秋。中山市代表的地域文化,历史遗迹,一种超凡,一种震撼。读全文,为作者浑厚流畅的语言描述深深折服,于景于情,寓意很远,现实的生活和历史的回顾,无不体现一种处世态度和人生观念。文章笔风淳朴、厚实,写意叙事,手到擒来,好文章!谢谢赐稿墨香,推荐共赏!【责任编辑:翠妍欲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716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翠妍欲滴        2013-07-15 09:19:47
  再读美文,浏览往返数次,字字欣赏,感悟伟人那种精神。欣赏雨中从容的状态,给人享受。
回复1 楼        文友:于广全        2013-07-15 10:32:19
  感谢好友精彩编案,感谢好友对广全的支持,辛苦了!声声问候!
2 楼        文友:熙墨        2013-07-15 11:25:38
  先生能在风雨之中,去国父故里,着实令人佩服,国父精神也将永远留存国人心中,文字质朴,情感真挚,令人感动!欣赏!
回复2 楼        文友:于广全        2013-07-15 11:38:18
  这是岁月留给我的精神之旅,来过就会觉得内心丰盈,历史就在耳畔,我感故我知!感谢好友的精彩点评!握手致意!
3 楼        文友:安小冉        2013-07-15 11:48:00
  旅行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是一种自由,一种浪漫,是一种风景。欣赏广全哥哥行走中的文字,问好!
回复3 楼        文友:于广全        2013-07-15 11:58:07
  真诚感谢!感谢缘分让我们相遇,感谢文字让我们心灵相通!
4 楼        文友:訫儿        2013-07-15 11:54:28
  风雨独行,缅怀历史,深情写道,独特精美,欣赏美文,问候作者!
万物终归尘土,及尽繁华,不过一掬细沙!
回复4 楼        文友:于广全        2013-07-15 11:58:48
  愿我们因文字结缘,共创墨香美好的明天!
5 楼        文友:怡人        2013-07-15 14:29:17
  欣赏广全佳作,亲手触摸一段历史的沧桑和厚重,感受先生博大胸怀,缅怀国父革命气节。问好!
回复5 楼        文友:于广全        2013-07-15 21:38:27
  感谢来访!谢谢!
6 楼        文友:冬暖花开        2013-07-15 22:05:07
  喜欢读你的文字,总能让人的眼睛追寻着你的脚步,感受着你的感受!
回复6 楼        文友:于广全        2013-07-16 10:34:54
  真的是缘分,能通过文字和你结为朋友,幸福!
7 楼        文友:泪花集        2013-07-15 22:19:40
  一篇游记来我们走入了国父孙先生的故居,百年的历史,百年的沧桑,一种精神却永垂不朽,好文章,非常凝练的文笔,欣赏学习,遥握祝安!顶!
回复7 楼        文友:于广全        2013-07-16 10:33:58
  感谢好友一直以来的支持,很感动,紧紧握手!
8 楼        文友:墨香天涯        2013-07-15 22:36:15
  欣赏,拜读广全美文,推荐共读!祝创作愉快!顶了!
回复8 楼        文友:于广全        2013-07-16 10:33:08
  多谢来访!
9 楼        文友:子鸿        2013-07-16 05:21:20
  很喜欢这篇有历史有厚度的文章,跟随广全的文字我的思绪已到中山一游,把国父的故居印入脑海,把为革命而牺牲的陆浩东的形象树于眼前,很自然地完成了一次对历史的回访和对未来的展望,心中自然期待有朝一日也能向广全这样云游一回,把爱雕塑在心中,把人生变成一个有热度的行走的灵魂。
回复9 楼        文友:于广全        2013-07-16 10:32:27
  有你这样的文友,自豪!
10 楼        文友:怡人        2013-07-16 12:00:00
  祝贺广全再摘一精,墨香有你更精彩!
回复10 楼        文友:于广全        2013-07-16 21:26:53
  深深感谢,我会再接再厉的!
共 13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