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旋转木马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木马】见人短不厌弃(外一篇)

编辑推荐 【木马】见人短不厌弃(外一篇)


作者:仲跻和 童生,514.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02发表时间:2013-08-01 05:15:32

见人短不厌弃
  
   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有些确实存在着的看不惯的人或事,令烦恼纠缠难以忘怀。说确实存在着的看不惯的人或事有两层意思:一是有些人与事确实烦人,不只是你认为烦人,绝大多数人都认为烦人;二是自我确实发自内心的觉得有的人与事烦人。无论从那层面请,要想不烦人,惟有见人短不厌弃。
   说见人短不厌弃容易,能够在突然间遇到事的时候,顺其自然的做到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而要想过不烦人的日子,做不烦人的事情,就绕不开见人短不厌弃这道坎。其实说难就真的很难,努力了一辈子也难以越过这道坎。说不难就不难,心灵深处真的开窍了,懂得了见人短不厌弃是惟有的选择,也就能够在遇到事的时候能够顺其自然的做见人短不厌弃,也就不烦人了。
   说不难,关键在于心灵深处真的开窍了。想开窍,需要智慧,能开窍,需要胆略,敢开窍,需要勇气。庄子曾经写过:“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说的是人的认识会因为所在的位置不同,对同样的人与事得出不同的结论。也就是常说的换位思考,交换位置想一想,替对方想一想,所见之短也就没有关系,不再象想像的那样烦人。
   老子在《道德经》上写过:“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合,前后相随”。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都是相对而言的,没有此即没有彼,此是彼存在的前提,彼是此存在的结果。自然界就是这样相对而存在着的,如果很单一,那也就无法存在了。作为自然界的一分子——人,同样也难以逃避此规律。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皆有所用。人的短是相对长而存在着的,想办法看到人的长,用人的长。此时此刻,其短还不能容纳吗?
   是人就有所用,重要的是我们要懂得识人所长容人所短。“三人行,必有我师”,坏人也好,恶人也好,懒人也好,庸人也好,让我们无法接受的人也好,都应该是学习的师傅,是不可多的资源。人人都有强项与弱项之别,为什么要用自己的长处强项与人家的短处弱项相比较呢?人人都有虚假的一面与真实的一面,为什么就见不得人家真实的一面呢?人人都有双重人格,为什么要带着自己的喜好去人家的双重人格打交道呢?
   世界上没有绝对真理,当然也没有恒量绝对长短的标准。如果说想绝对,要绝对,非绝对不容,那是自己错误,非是人家的不是。坏人也好,恶人也好,懒人也好,庸人也好,如果能够看到他或她的长处与强项,就能够看得惯他或她,接受他或她。能够与他或她有话说,与他或她友好共事。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痛苦的过还是快乐的过的差异。
   说到这里,想起对女儿说过的话。选择怎么样的人作为结婚过日子的对象?我的回答是:你回答我两个问题,如果是肯定的答案,就可以结婚,如果说模棱两可的答案,就需要继续考虑。这两个问题是:一是他的缺点是什么?二是你能够忍受吗?也许这样一来有些太过理智,缺少浪漫色彩,然而生活是残酷的,浪漫多于理智,终就不妥。生活就是不断的取舍,就看什么对我来说更重要。
   人有太多的自我,还有太多的成见习惯,学会放弃一点,丢弃一点,抛弃一点,会觉得特轻松。不再只是见人所短,而是见人所长。就是见人所短也能不放弃,不丢弃,不抛弃。到此时,烦人的人与事也就觉得不烦人了。
  
   一张白纸与白纸的黑点(外一篇)
  
   曾经记得参加复旦总裁班学习的时候,讲课的老师在前面挂了一张白纸,白纸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黑点。老师问:“大家看到了什么?”,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说“有一个黑点”!接下来老师说的话,想必都知道。“为什么我们看到黑点?而看不到一张白纸呢?”答案当然是习惯性思维模式引起的。人们往往容易注重一点,而勿视了全局。你做了再多的好事,都认为是应该的。而你要是做了一件不能令人满意的事情,你做了再多的好事,也就失去了意义,一样的跟你较真,与你翻脸。同样你要是做了一辈子的坏事,临终的时候,做了一件好事,就能“立地成佛”。当时听的时候,确实是震撼了我的心灵,觉得“只是强调一点,而勿视了全局”是不对的。并立志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不能只看到一点,一定要有全局观念。在指出存在问题的时候,同样要肯定好的言行。
   时光的流逝,带走的不只是激情与自信,同样也有老师的教诲。在课堂上受益匪浅,豪气冲天。经过平凡而繁琐的日常生活与工作的打磨,慢慢的又习惯成自然,总是一点更重要,“以点代面”,勿视了全局观念。“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是自然界的规律,勿视了规律的存在,要求企业所有的高管诸侯都是完人,要求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完美无瑕的。当发现实际情况与心中的理想存在差距的时候,总是觉得“这还了得,必须要……”,其结果是弄巧成拙,自己痛苦不说,他人不舒服。看什么都不顺眼,想什么都不放心,成天揪着心过日子。
   现在回头来,看看走过的路,扪心自问,应该吗?自己这样是不是傻到家了?自然规律是无法抗拒的,人的本性也是难以抗拒的,人的习惯性更是难以抗拒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学会适应懂得迁就呢?更何况错在我,是我违背了自然规律,忘记了本性难移习惯难改。退一步来说,我自己又何不是本性难移习惯难改呢?连自己都做不到的,却要求自己的同事做到,不是脑子灌水了吗?
   究其根源还是个人的名利面子作怪。针对企业发生的问题啊事情哪现象呢,恨铁不成钢,火烧眉毛,雷霆万钧,表面现象是为了企业发展得更快,经营得更好。让团队的核心成员,特别是高管诸侯们,超越自我的心理需求与能力,违背本性的规律习惯的规律,放弃自我服从于企业需要,是在为难大家。这样做的实质关键是把企业的快速发展看得高于一切,勿视了大家自我的需要与可能。
   正如昨天我给一个同事的回邮说的:“企业能够发展壮大是好,不能发展壮大未必不好”。做企业的目的是为什么?就是追求“壮大”吗?肯定不是!我不知道他人为什么做企业,至少我现在是为了让自己的每天过得充实些,求得临终的时候不后悔没有努力,而做企业。那么如果说每天已经很充实,能做应做的事,也都已经努力的做了,那么又有什么必要为了出现的不尽如我意的人和事,去烦恼,去憎恨,去埋怨,去责怪。超越自我的心理需求与能力去做企业,受累的不只是自己,还有那些与企业一起成长的员工们。
   在这一点上,我也只是抓住了人生在世的一个点:“做企业”的快乐与幸福,而勿视了人生在世,其实真的还有很多值得追求的幸福与快乐。既然是自然界的规律,既然是本性难移,既然是习惯难改,那么就学会适应懂得迁就吧,在适应迁就的前提下,不忘发展创新提升自己的能力知识适应企业的需要,不忘人是自然界的唯一具有智慧的物种,巧妙的利用自然界的规律为自我的需求帮助,也未必不可。
   一张白纸,可以随心所欲的画美丽的图画。一张有黑点的白纸,要想画美丽的图画,就不能随心所欲,需要有巧妙的利用黑点的资源的智慧,才能画出美丽的图画。作画是这样,企业管理,家庭经营,与人相处,照同此理。但愿人生往后能够牢记此理,并化为人生的言行准则。
  
  

共 277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老子在《道德经》上写过:“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合,前后相随”。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都是相对而言的,没有此即没有彼,此是彼存在的前提,彼是此存在的结果。自然界就是这样相对而存在着的,如果很单一,那也就无法存在了。"引用老子的话,展开生活主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放弃一点太多的负累。第二篇是表达,既然人生是白纸,何不绘画更美丽一点。感谢您投稿旋转木马,期待您更多的佳作。【编辑:诗人夏红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