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黑老人儿

精品 黑老人儿


作者:徐永红 童生,619.7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22发表时间:2013-08-06 18:09:08


   一出小区门口,就会看见黑老人儿的菜摊儿。
   黑老人儿不姓黑,是别人对她的谑称。黑老人其实不过五十岁上下,因为长年在外摆摊卖菜,风吹雨淋,日晒霜打,所以面容黝黑,一副龙钟之态,天长日久,人们便戏称她为黑老人儿。
   黑老人儿在这个小区卖菜的资历很长,估摸着有三十多年光景了吧。她之所以能在这里坚持这么久,是因为这个小区一直到现在只有她一家菜摊,独家买卖好做。
   刚开始时,黑老人的菜价较便宜,手头也松宽,人们买个茴子白,亦或斤两油菜什么的,她总会顺手添上几根韭菜,或者几棵芫荽,轻搭在顾客的塑料袋上,笑容可掬地说:“调个味,鲜着哩。”
   小区的住户越来越多的,人口也越来越多,黑老人儿的菜摊一日好过一日。黑老人的菜是自家种出来的,一如既往的鲜嫩,上眼,但价格日渐上长,而且顺手添点韭菜芜荽什么的现象也渐渐消逝了。如果顾客想“调个味”弄点韭菜芫荽什么,就得跟黑老人讨要。黑老人便用胖乎乎的手从菜箱里择了,轻搭在顾客的塑料袋上,一脸笑意。顾客便为人家的几颗菜落了一份人情。
   小区的规模日渐扩大,这儿不久就出现了一家大型超市。
   超市里的商品琳琅满目,非常丰富。人们有事没事都爱到那里转悠。路上路下,人们打照面了,问一声哪里玩了,便有人回答,超市里转了一圈,你也去吧,那儿搞活动呢。
   超市搞活动,对顾客来说是一件好事情。他们会蜂拥而去,路过黑老人的菜摊几乎来不及看一眼,然后便是大包小包地带回各种生活用品。黑老人的生意便在这时候受到影响,因为超市里的瓜果蔬菜也在打折销售。黑老人便会发牢骚,说超市里的商品来路不正,哪里有东西平白无故降价的理儿,定是里面有农药残余或什么化学添加剂。
   人们不去理会她这一套,逛超市的兴致一点儿也不减。不过,超市毕竟不是每天搞活动,而且去一趟得绕一点儿路,不比上黑老人的菜摊方便,所以,黑老人的菜摊只要不遇超市搞活动,买卖还是很好做的。
   黑老人儿面容黝黑,但黑得健康,明朗,全无一丝蔫态,站在菜摊前仿佛一尊黑塔,精神气儿十足。她的主顾都是一些脸孔熟悉的人,所以卖菜从不像小商小贩一样叫声吆喝。她像待兔的庄稼人,在这里耐心等待顾客的到来。面子上的工程非做不可的,原本卖价一元的菜,她总会对顾客说:“超市里都卖一块二了,咱自家种的,便宜,算你一块钱。”顾客们知道她在拉滑,也不计较,笑一笑,也就买了。
   黑老人很热情。路上路下见面了,即使你不买菜,她也会笑着跟你打招呼,嘘寒问暖,一副亲切的样子。特别是看哪个家庭主妇买新衣了,便会远瞧近瞅,说这衣服合该穿你身上,别人穿了也就糟贱了。这款式,这板型,弄谁身上也不比你穿着气派,时髦。这一番马屁下来,谁心里不舒坦,该上超市去买点菜也不好意思了。天长日久,黑老人儿跟小区里的人都老相识一般,以至于买菜时,连菜价也不问,几颗菜上秤,黑老人儿说多少钱就给多少钱。
   黑老人儿话多。她见得人多,经得事杂,逮着人就有说不完的话。什么十字路口发生交通事故啦,谁谁谁家夜里被盗啦,市政府门口有人闹事啦……拉起呱来没完没了。若再遇一个“知己”,那可就是孟良见着焦赞一般,直谈笑个天昏暗方肯罢休。别以为黑老儿是个光嚼舌不干活的人,她的多嘴其实就是个套子,卖菜才是正经。黑老人儿口头上津津乐道,手里的活头儿一顶点也没落下。什么韭菜多少钱一斤,一块钱几根黄瓜,新鲜的西红柿、胡萝卜、芹菜、茴子白……行情如何,市价怎样,只要有人问及,她说得头头是道,办得井井有条,而且从不会冷落跟她说话的人。黑老人儿口里说着,心里算着,眼疾手也快,整个环节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黑老人儿的最大靓点就是即时点评时政。她总会找到别人不知道但感兴趣的奇闻轶事:“你说刘局长看起来挺文静,发起脾气来也是张飞见着黑旋风。那天不知道因为啥事,打老婆了,狠着哩——二斤,低了点儿——咋说也是一辈子的老婆汉了,把老婆的嘴用卫生纸堵了乱打,怕女人哭喊丢他人呢——秤头儿底,有点不高兴,再给你添点——你说这叫啥人哩!”她厚墩墩的手灵活地拈了几棵韭菜加到秤盘里,麻利地扯下塑料袋,将菜放里一放,说,“两块二,零头免了,凑个整——刘局长的老婆,你也见过的,就是那个梳着大披发的——钱正好。你要点啥?——那胎面面儿长的,赛过宋祖英了,刘局长也舍得打……”黑老人儿的手头在秤盘上翻飞着,宛如刺绣高手一样,在秤头高低之间拈下加上,末了又不好意思一番,说:“买卖人针尖儿上削铁哩,就赚这么点薄利……”
   黑老人儿发现种菜不如贩菜,所以把男人也叫进城里,重点儿的活儿也就有了帮手。她有一辆半新不旧的三轮车,是进菜的工具。每天天还擦黑,黑老人儿就发动车子去十几里外的菜市场进菜。她的丈夫虽说是个男人,但一般来说是给她打下手,——黑老人儿嫌他不会说话不会办事。老头儿每天的工作是发动车了,然后坐在车斗的破棉被上美美地抽烟,一副逍遥自在的样子。黑老人儿车技不错,开车的速度很快,遇到路不平或车多的地方,她能就各种路况急转、减油、踩刹车……一系列动作很到位,还不忘了提醒老头儿“坐稳了”“小心颠着”之类的话。话不多,浓浓的爱意却流淌其间,全胜过电视里那些甜言蜜语,海誓山盟。老头儿一边调整着坐姿,一边会心地说:“放心,放心,你那技术我又不是没领教过。”老头儿一句不起眼的吹捧,使得黑老人儿心头很是满足,于是惬意地欠欠身子,笑骂道:“你这个老家伙哟,我上辈子欠下你的债了!”
   一般情况下,中午下班时分,是人们买菜的高峰,也是黑老人儿最忙乎的时候。其它时段则由老头子看管菜摊。所谓看管,其实只是象征性的,没有谁来这里偷菜的,不过是为了应酬个别的买主而已。老头子爱下棋,往往在棋摊上跟一帮闲人“车马炮”杀个激烈。老头子因为有菜摊牵着身子,只好在一旁呼天喝地地助威呐喊,偶尔也动了手脚定定棋子,跟别人不服气地争执。每每这一刻,便有人喊:“有人买菜了。”老头子便回头照顾菜摊,等发现被人戏弄了,便是一顿戏打。这样的次数多了,即便真有人来买菜,老头子也会说:“你们这帮嚼舌的,没句真话。”要是恰被黑老人儿碰上了,便骂老头子没出息,误事情。老头子也不争辩,一副认错的样子,说:“还是你能耐,我服我服。”
   黑老人儿的菜摊子是她的一个聚宝盆,几十多年下来,老俩口凭了那份辛苦和执着,也攒了点底子。某天,黑老人儿便颇自得的样子,见谁就说,儿子没养下做官的爹娘,自个儿只能帮着在二级路那边买了一套小平米的楼房。其实,在二级路那边买楼房,小区的人都不屑一顾的。
   “要三十几万呢。”黑老人儿说,“现在这房子,比人都贵!”她感叹着说:“千日打柴不够一火烧啊,这年头,啥都难哪!”黑老人儿的叹息声里,隐藏着的不是自悲与哀怨,而是一份谁都能听出来的骄傲。
   黑老人儿一如既往地在小巷深处摆着菜摊子,一如既往地跟路上路下的人说说笑笑,但最近一段时间老是诉苦,说时下的买卖不如前几年好做,钱儿越来越难挣了。黑老人儿说,相端这个小巷的菜贩子多了,竞争越来越激烈了,一个老头儿一个老太婆,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比不过年轻人。一向乐观的黑老人儿开始长吁短叹。曾经的老主顾搬走不少,越来越多的年轻面孔不大注意她的说笑,人家买菜都到年轻人的摊位上去。黑老人儿以前那种套近乎的法子似乎越来越不灵验了。
   时光就这么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一天,有人忽然想起了什么的样子,说:“黑老人儿好长时间没出来了。”大家便说:“是咧是咧,黑老人儿俩口子也不知道在哪里发大财呢!”
   人们说一说也就过去了,黑老人儿的在与不在,跟他们的生活没什么多大的关系。说实话,小区以前就黑老人儿那么一家卖菜的,菜还贵了点,但她毕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后来来了新菜摊,人们一比照,自然对她有了微词。不过,话说回来,黑老人儿也忒热心的,谁家里忙了,她便稍待着照顾一下孩子;谁的包啊物啊丢了,她便四下里帮着打听;若有个头痛脑热的,她还把自己从乡下带来的方子、自个儿制的草药拿出来让人们用……
   如今,一个又一个菜摊儿雨后春笋般拉溜儿摆满了小巷两旁,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菜篮子,黑老人儿的菜摊子却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在小巷的记忆深处,她厚敦敦的双手,黑黝黝的脸庞,开车如飞的身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风雨无阻坚守菜摊的执着,却永远地镌刻在那抹晨曦亦或落霞之中。
  

共 335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人可以面黑,定不要心黑。就如这黑老人儿一样,风吹日晒的黑,热情好客的笑,服务周到的好。作者,以娴熟而轻松的笔触,使黑老人儿的形象鲜明的跃然于素笺之上;篇章,构思精巧,行文流畅,人物鲜活,主题鲜明,更是自蕴深永的内涵。问好,推荐。【编辑:静听】【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807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静听        2013-08-06 18:22:14
  篇章,构思精巧,行文流畅,人物鲜活,主题鲜明,更是自蕴深永的内涵。遥握,感谢无私呈现没有共赏。
淡然静美悟禅花
2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3-08-06 19:36:46
  极富生活气息的城市散文,把人物写得生动传神,拜读。
因眼睛问题已删除数百全部好友有事可飞笺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