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欢喜酒家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酒家】高天上流云(散文)

精品 【酒家】高天上流云(散文)


作者:素馨 进士,9699.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841发表时间:2013-08-08 17:03:19


   【一】
   严格意义上来说,我是第一次到云南。云南的阳光与众不同,只要是沐浴着它,皮肤就犹如在火炉边近距离炙烤;而一旦避到树荫下,哪怕面前依然金光刺眼,却觉着凉爽,甚至有些冷。
   在昆明短暂停留的几天,于翠湖公园、滇池、海埂公园,得以与数不尽的水相拥,眼睛似乎都被染绿了,浸湿了。然,更多的是看到,路旁的行道树,总有断续枯萎的;耐旱的三角梅,有灿烂如霞的,更多的是强撑着毫无光泽的花朵,干瘪瘪地、无精打彩地,在灰蒙蒙的所在守着、盼着一个关于雨,关于水的梦。除了中心市区的街道,其他路旁的植物无一例外地裹着灰的衣裳。车过,黄尘弥漫,拖着长长的灰尾巴,半天不敢睁眼。难怪不少骑车或是步行的人,都戴着大大的口罩,和宽宽的墨镜。
   去滇池的路上,的士司机是位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也是昆明本地人。当我们言说昆明的气候真好,夏天不热,冬天不冷时,他一边赞同一边说,可是最近这些年,云南旱得很,很少下雨。就是滇池,水量也小了许多,原来面积有五百多平方公里,现在只剩下三百多。我想,这里面,干旱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吧。
   昆明毕竟是省会,是大都市,故而对于水的缺乏,对于水的渴望,还不明显。至少对于像我这样的过客来说,这种意识根本就没有。住在宾馆,要用水,拧开水龙头,随时都有清亮的自来水哗哗哗地流淌。
   唯一有感觉的,是皮肤。几天下来,皮肤由红变黑,继而起了一层灰白的死皮,那是灼热的阳光赠给我们的见面礼,不过更像是眼泪经风吹日晒停留下来的盐渍。等得死皮干得皲裂,脱落,便形成形状各异的嫩红的地图,又在阳光的亲抚中,慢慢变得陈旧。
   一种火辣辣的灼痛,由皮肤表层,伸长触角直抵内心深处,勾引出浮躁,更多的是焦渴。对水的渴望,对滋润的渴望,从灵魂深处萌芽,生发出藤藤蔓蔓,丝丝网网地纠结着。
   突然急切地盼一场透雨。看春城里,更多的花开。
  
   【二】
   前往禄劝县乌东德的路上,先生提前就给我和儿子打了预防针,说路是盘山路,而且路面坑坑洼洼,会非常颠簸。灰尘也大,坐的时间又长,断续需要六七个小时,估摸着到了驻地,两个鼻孔就像两方小煤窑洞。
   从昆明西北部交通枢纽站出发不久,即碰到了破坏严重的路面,从玻璃窗往外望,裂缝、大坑小坑不断,中巴车就像是在风哭浪嚎的海上航行。我们坐在最后一排,颠簸的感觉更甚,一会儿被抛到浪尖,一会儿又被跌到谷底,胃里残存的食物亦跟着一会儿给抛到喉咙管,一会儿又挤到幽门口。很多时候,都异常担心车子会侧翻。
   前面坐着本地的母女俩,估摸着是晕车,窗户大开,每有大车经过,呛鼻的灰尘便毫无阻挡,也毫无商量余地地扑进来,塞满整个车内空间,也扑进我们的鼻孔,落到我们的头发上、脸上和身上。手中拿着的手机,屏幕刚擦过,钢化玻璃上又是四散的尘埃。
   一路上,山野还算葱茏。地里的庄稼与家乡相差不大,不过是玉米、红薯、豆子,也有烤烟,平缓处直漫过去,沿着山势像绿色的箩筛一样一层一层叠上去。山上树木有的密集,有的稀少,最好辨认的是松、柏、杉树。时不时会见到一片绿色里有一丛丛黄褐色,或是铅灰色,那是干死的树木。公路近旁的坡坎,或是远处的陡峭山崖上,总有一两处豁口,那是长久干旱后,突至的大暴雨在焦渴的大地肌肤上,撕裂的伤口。
   在家乡,这个季节上山里,总能听到小河、小溪、山泉潺潺的歌声,见到它们丰腴的肌体。雨过后,一条条白练从高高的山巅垂下来,运气好时,还可看到一波三叠甚至多叠的瀑布。可是,从昆明一直坐到禄劝县,两个多小时的路程,我只看到一条有水的狭窄的小溪沟,几头毛驴在岸边吃草。及至进到县城,才看到一条规模很小的河。
   在禄劝县客运站换车的间歇,抬头看天,天瓦蓝瓦蓝的,没有一丝流云。
   天气预报说,当日禄劝县有中雨。雨从何来?
   先生说,在这个地方,天气预报很难准确,“东边日出西边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经常出现,有时只隔几百米,就是完全两样的世界。
  
   【三】
   没有赶上禄劝县至乌东德小集镇(乌东德水电站建设主营区所在地)的直达车,只能先坐到大松树乡(即现在的乌东德镇),然后再想办法。
   路面明显窄了,而且是真真切切的盘山路。过去修路都是依着山势走行,最能体现自然面貌。不像现在修路,都是遇山开洞,逢河架桥。中巴车像一头饥饿的老牛,喘着粗气抱着山转,只感觉车转了一个弯又一个弯,翻了一个垭口又一个垭口,还是一山比一山高,终点依然遥不可及。
   这边的山与家乡的山不太相似。家乡的山似乎更陡峭,但以峰居多,两峰之间,多夹有深涧。这里的山,让我第一次知道“山峦”到底是什么,“层峦叠嶂”又是何种情境。放眼望去,除了山,还是山。大山连大山,大山驮小山,你牵着我,我牵着你,重重叠叠,并没有规矩的走向,也看不到深涧,或是两山明显夹着的溪流。
   山上,有的植被较多,长着可用作木材的乔木,间或有灌木;有的就只有稀疏的杂草,点缀在铁锈红的面皮上。有些密林之间,间隔着一片片有一定形状的草甸,估摸着那是原来开垦出的田地,现在没人耕种了,便成了野草的天堂。时有三两匹马,四五头驴,一群群黑山羊,在路旁、山上、林间,悠闲地吃草,不远的地方,坐着或是立着一位佝偻的老人,或是稚嫩的孩童。和儿子一样,我也是第一次近距离地看到驴子,觉着新奇,目光却又总被放牧人的形象给弹回,生出灼热的疼痛。
   耳膜像被风鼓吹一样,耳朵里明显有了不适,车也爬上了山巅,在海拔近三千米的地方继续蜿蜒盘旋。地里种的东西明显不一样,基本见不到玉米和烤烟,偶尔可见红薯,更多的是叫不出名的植物,先生说那都是药材,我们经过的地方是有名的药材种植基地。车一晃而过,看不真切,只感觉有的开着星星点点的淡紫色的花。偶尔一转弯就碰到矮塌塌的土屋座落在背阴处,多是四合院子,破败中透着颓废、腐朽的气息,只有院墙上的画,历经风雨的剥蚀变得斑驳,依稀可以分辨出老虎、太阳等的形迹,尚可看出主人对生活曾经的热情和激情。
   前排坐着一个带孩子的妇女,孩子大概一岁左右,是用那种绣着花的布兜背上车的。我老家带孩子也用这种东西背,方便大人腾出两只手来做事情。只不过没有她这个精美,多是现成的印有大红牡丹的土花布,镶上深蓝色的边和大红的带子做成,很少有自己绣花草鸟兽的。
   孩子可能饿了,不停地哭闹。女人给他喂了盒装牛奶,一会儿孩子全吐到了车座下。一时,牛奶的酸臭味,夹杂着满车的汗臭味,脚臭味,还有司机同志的香烟味,车外钻进的灰尘的呛味,一齐挤进我的鼻孔。胃里便继续翻腾。撕了几片桔皮凑在鼻子前嗅着,特有的芬芳赶走了各种味道,也清醒了头脑。儿子干脆把桔皮卷了塞到鼻孔,歪着睡觉。
   女人下车的时候,我看到一个男人背着背篓来接。男人的头发蓬松如杂草,夹杂着尘土和草屑,有点儿像儿时在家乡山里见到的一种蓝羽小鸟雀的巢。男人的脸膛黑红黑红的,胡子拉碴,胡子上也布着尘土,又不知粘了什么东西,分割成了一缕一缕的。厚厚的嘴唇暗红里透着黑紫,裂开了一条条沟壑,翘起的死皮在风中颤抖,似乎在呼唤着一场雨的归来。衣服呢,是分不清本色的褂子,粗裤腿卷得老高,赤着大脚板,背上的背篓,跟男人一样,灰不溜秋的。
   在男人身上,我突然看到了一口日益干涸的深井的影子,影子里,又倒影着一个贫寒的村庄。
  
   【四】
   枯燥乏味的旅程让人昏昏欲睡。突然路旁大片大片的水蓝,吸引了我的眼球。仔细看,是一小丛一小丛的植物,紧紧抓着袒露的红土扎根,开出纤细的小花。那颜色的清新和纯净,那份倔强和顽强,冲击着我的眼和心,居然让我想哭,让我想就此停下来,不再前行。
   从没见过这种植物,问先生他也不知道。很想把它们拍下来,司机正在赶时间,根本没有机会。便只好安慰自己,没事,等到了先生部队驻地,再好好照也不迟。车行很远了,我仍频频回望,完全不顾从开着的车窗猛灌进来的风尘。渐渐,我悲哀地发现,随着车往山腰下行,那水蓝的精灵,已经寻不见了。
   看来,它是属于较高海拔的生灵。空留一番惆怅,和无缘的遗憾。
   三个多小时后,我们到了大松树。刚好与另两个人凑着坐了一辆小面包车,前往乌东德小集镇。可以感觉车在顺着路往山下绕,而且气温要比先前高。山上的植被明显减少,远远地可见一些小型的梯田。时有大的油罐车经过,卷起的灰尘像一条黄龙迎面冲来,气势汹汹,吓得人屏息凝气。
   路边地里的玉米秧高矮不齐,叶子已经卷成了索,玉米棒子“胡须”成了深褐色,却明显得不饱满。几株向日葵叶片枯死,死气沉沉地垂着头,籽实估计空壳的多。田坎边,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圆的大水泥盖。先生说那是农民修的水窖。这个地方严重缺水,农民主要靠水窖储存雨水来灌溉农田和家用。农民平时洗澡很少,换衣服也不勤,一水总要多用方才罢休。
   这对于居住在长江中游水电名城的我来说,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我大为不解,不是守着金沙江么?先生没有作答。我望着远远的红褐色山峦,山峦上稀稀拉拉的绿色,同样稀稀拉拉的民房,想象着更远处藏在深山峡谷里的金沙江,脑子里就冒出了《列子?汤问》中的一句话:缘水而居。这些居民的祖先当初选择这里定居,是不是看上了充足又优良的水源呢?只不过在沧海桑田的变幻中,雨水少了,才成了今天的模样?
   正在思索这样的问题,突地下起了太阳雨,车窗玻璃上缀满了密密麻麻的雨珠,小的汇合成大的,颗颗如农民的浊泪。心中窃喜,雨终于来了!又担忧,这阵势根本不是下雨的阵势。果然,不多久,雨就没了,刚下的那点雨,一到地上,就被蒸腾成了水汽,甚至直接被厚厚的尘土给吞噬掉了,丝毫没有下过雨的痕迹。
   这,就是天气预报所说的中雨?
   儿子却在叫,瞧,彩虹,彩虹!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前方山谷中,一道彩虹飞架,一头落在这端的山腰,一头落在那头的山腰。
   再往上望,山天相接之处,堆积着乌黑的云。蓦的,“高天上流云,落地化甘霖”从记忆深处浮了出来。
   真心希望,不,是真心渴望和祈祷,“落地化甘霖”。
  
   【五】
   几经折腾,快六点的时候,我们终于到了部队位于乌东德小集镇的驻地。骨头都快给巅散了。先生开玩笑地说,李琼唱“这里的山路十八弯”,到乌东德的路弯并不多。他稍停顿,看我和儿子的反应,接着故作幽默地说,没有一百道,只有九十九道。晕车的我和儿子却无心发笑。
   下车的第一感觉,就是荒凉,和无法言说的失望。儿子直接说,我再也不来了。
   营地在半山腰。四周的山峦,就像一个近乎椭圆形的牢笼,围着处在杂草丛中的营地。从我们居住的小院到食堂、办公区的大院,是一段山坡路。先生说原来都是齐膝深的枯草,他去上班都是在草丛里踏过。在我们来之前,他吩咐新兵蛋子把草铲了,又挖了踏脚的坑,才有了我们现在走的这段路——两边是黄绿间杂的蒿草,中间是红色砂石路,因为干旱,松松垮垮的,一路下来总有小砂石跟着溜下来,稍不留神就会摔跤。
   营地所在的这面山,有老百姓种的玉米、红薯和花生,甚至有几块月牙形的梯田里还种着水稻。山坡上,到处是杂草,绿的与枯死的几乎各占一半。部队自己在坡上开垦的一处园田里,种的玉米和花生哪怕一直有人在抗旱,还是枯死了,只有红薯叶子还透着一点死绿,田边的两棵仙人掌类植物倒是生得葱绿,生机勃勃。一条高低起伏的土路伸向山脚的工地,车颠簸过时依然是扬起漫天的尘埃,半天都散不去。
   营地对面的山峦,植被更是少得可怜,多是裸露的铁锈红砂岩,很多地方有暴雨冲刷留下的沟壑,也有不少小型滑坡。那都是大地母亲淌着血的伤口。
   先生说,现在这样子已经算是不错的呢。从去年冬里开始,一直没有下雨,山上光秃秃的,除了红土,就是衰草,寡淡得人要发疯。上工地,车根本不敢开窗,前面过车后,需得等半天才敢继续开,因为根本看不清路。在路上行走,脚一落地,就陷进尘埃里,发出“扑”的一声,就印上了深深的吻痕,人也不得不戴防尘面罩,不然,呼吸都不得成。就营地对面那山,春里发生过一场火灾,连续烧了两天,也没有人来救火,反正都是枯草,而且也没有水,没有路。要不是入夏后下了几场暴雨,山上恐怕还不见绿色。
   营地里用水不成问题。听说都是业主三峡总公司投资,分级装了水泵,埋了管子从金沙江引来了自来水。没有细究花费有多少,只是在想,当地的农民呢?又有谁能够为他们引来干净、安全的自来水?
   想也是白想,没有人可以回答我。只有营区洗碗的水哗哗哗地流,洗衣服的水哗哗哗地流,洗澡的水哗哗哗地流。营区用水费用,全由业主负责,貌似大家都是敞开来用。没有人意识到就在身边不远处,可怜的农民为了节约来之不易的水,淘米的水再来洗菜再来喂牲口,洗脸的水再来洗脚再来灌园田。又为了田里渐渐枯死的庄稼,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天天在田边徘徊,天天望天、祈祷,直至破口咒骂。

共 721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或许在很多没有去过云南深处的人来说,彩云之南的那个神秘地方,一年四季如春的昆明便是我们梦想的摸样。然而,这篇散文,给我们呈现出了不同的云南印象,从省会都市到大山深处,作者用细腻真实的笔触,生动形象地给我们展现着她的旅程,而期间的各种难处,让人感同身受。作者在文中提到最多的便是水的问题,让人难以想象那边的干旱问题的严重性,而作者整个散文中流露出的也是心情的沉重,还有更多的无奈。散文中的驻地真实生活,让读者深深为那些最可爱的人敬佩,艰苦的条件没有压垮他们,他们坚守着祖国的边疆,保家卫国,让人钦佩。真实自然的散文,给人不同感受。推荐。【编辑:故事中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908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故事中人        2013-08-08 17:05:00
  素馨原来是军嫂,失敬。
平凡的人有着平凡的故事
回复1 楼        文友:素馨        2013-08-08 22:16:22
  谢谢社长亲自编辑素馨拙文,奉上清茶一杯。记得上次在酒家发小说,素馨就说过自己是好酒之人,所以若来江山投稿,会首选酒家。其他都不重要。
2 楼        文友:故事中人        2013-08-08 17:05:48
  和我想象中的云南,还真不一样,或许,没有深入吧。
平凡的人有着平凡的故事
回复2 楼        文友:素馨        2013-08-08 22:22:34
  云南干旱已经有些年了。素馨此文描写的地方主要是昆明北部地区,靠近四川的地方,并不代表整个云南的风景。再过几天素馨就会循着云南传统的美丽之线行走,或许会把云南的美形成文,只怕素馨驾驭不了。
3 楼        文友:五龙河畔        2013-08-08 20:47:53
  素馨,久违了!呵呵,我们一班人马玩够了,都来到了酒家——江山我的老窝儿,这是缘分啊!拜读了大作,我认为作者通篇来写了一个字——“水”,展现了作者的忧患意识。呵呵,美丽的彩云之南,原来是干旱少雨的地方吗?全球的环境原来是如此恶劣吗?中国近十多年来为什么频繁地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呢?有人正儿八经的研究过吗?呸呸呸!记住:科技越发达,越加速人类与地球灭亡的速度,因为它极大地破坏着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也必定会受到大自然的严唐惩罚,这是任何一个统治阶级都不愿承认的史实!悲也,哀也!!祝军嫂生活与创作永远愉快,秋安。
人生就是文学,生活就是小说!
回复3 楼        文友:素馨        2013-08-08 22:26:07
  野老老师好!素馨也有些时日没来江山了。这些天一直在读秦岭老师新作《在水一方》,所以对目之所及的干旱过于敏感些,于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堆砌了这样一些文字。来酒家投稿之前,还没见文璘的文出来,算是巧合吧。彩云之南的美,应该还是梦幻般的,素馨笔下的只是偏僻贫穷的北部地区。在联盟时联盟人知道素馨好酒,若来江山,当然会闻着酒香来。
4 楼        文友:故事中人        2013-08-09 20:29:00
  云南之美要用笔描写,可能还是有难度,期待你的佳作。
   这篇散文感觉还是主题有点不够集中,有一点点乱的感觉。
   不过,还是写得不错了,打榜,送上文游榜单!
平凡的人有着平凡的故事
回复4 楼        文友:素馨        2013-08-10 12:57:59
  云南的美,用画笔和相机,更多的是用眼睛和心灵,才能描摹得出其神韵。至于文章,素馨慢慢考虑吧,不强求。谢谢酒家和社长的一片心意。因为想说的有点多,又不会取舍,便乱了、散了。这也是素馨散文最大的弊端。在此,素馨非常感谢社长的直言和指导,素馨会继续改之。
5 楼        文友:履泽        2013-08-13 10:21:15
  不错,很优雅别致的文字。
时光飞逝,岁月变迁,记忆燃烧的温暖,一如从前。
回复5 楼        文友:素馨        2013-08-13 10:39:51
  谢谢!过奖了!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