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雪仙的少年(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雪仙的少年(散文)


作者:梦诗雪仙 童生,531.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46发表时间:2013-08-08 22:55:11

1
   不知不觉中,仙从童年已成长为一名少年。她热爱读书,新建的学校离她家很近,只要上下课的铃声一响,在家里都听得见。此时,仙已十一岁,是五年级的学生,在学校里多次得过奖。每次都是敲锣打鼓送喜报到家里,奖品是笔记本和钢笔。
   在学习上,仙很高兴但不骄傲;在家里,仙学会了洗衣做饭。
   仙总是多灾多难。这年的夏天,有一次做饭,灶口里的水烧开了,倒了几罐在茶缸里,在饭熟了倒最后一次时,用木棍做的工具,托着砂罐的像耳朵一样的把口,在倾斜着倒开水时,一不小心“扑咚”一声,砂罐掉进茶缸里了,溅起的开水飞散在仙的左手上,只感觉到手腕到手肘的部位一阵火辣辣的痛,连忙把手臂浸泡在水桶里的冷水中,可是由于水温太高,皮肤又嫩,还是起了许多水泡。
   仙强忍着痛疼,一声也没有哭,盼望着父亲早一点回来,给她治疗。仙很相信父亲的医术。这一阵子,仙做不了家务活,一边读书一边在家里治疗。终于在父亲的爱护下,治好了,一点疤痕也没有留下。仙非常感谢有好医术的父亲,很高兴。心想:以后做任何事都要小心一点了。
  
   2
   仙的哥哥在读初中,三个妹妹分别读小学二、三、四年级,仙的五年级只读了一个学期,还没有毕业,父母就要仙辍学。仙的成绩一直很好,很想继续读书,可是父母开导她说,一家八口人,要吃饭穿衣,又挣不到钱,负担很重,要体谅父母的处境啊。你姐姐治病的钱还没有还清,那是伯父工作的钱,他的一家也不容易,钱是要还的。你可以买一些书,在家里看一看,女孩子家能算会写就可以了。父辈那一代,成绩好的,家庭成份是贫农的,读书是不要钱的,读大学可以推荐保送。
   仙这一辈的人,村子里有了学校,农村女孩子能读到五年级就算是不错了,仙一直以来是个很懂事的孩子,虽然心里不高兴,但也理解父亲的安排。
   十二岁的仙,一边做家务活,一边看父亲买来的生活与健康类的杂志。从中懂得了人生的无奈与艰辛,没有事事如意的,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坎坷、悲欢离合的遭遇,能平平安安好好地活着都不容易。仙很爱妹妹们,从来不打骂她们,父母的话也都很敬重。
   此时十三岁的仙,还帮父亲一起到比县城还要远的地方去挑堤,帮忙挖土、用撮箕挑土,和其他的人一起把堤筑高,以防来年夏季涨大水时的洪涝灾害,有时候在筑堤时,还帮助队里的人做做饭。此时,哥哥在中学念书,这些事只有仙才能帮父母做。仙虽然也感觉很累,但也没有怨言。自己长大了,尽能力帮家里是多少就算多少。
  
   3
   一家人的衣服,全是母亲裁剪,用自己的缝纫机做的。村子里只有两户才有,其他人的衣服都要自己掏钱拿到街上的缝纫店里去做,仙的同伴们很羡慕她的一家。
   仙的幺叔在县城卖石灰,把父亲也请去帮忙。家里农活忙的时候才回来,劳动几天后又回县城。
   打倒“四人帮”以后,队里把田都分给了每家每户,家里的水稻田都是爷爷耕的,管理的。父亲不用天天在家,仙还可以与同伴们做事换工,也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哥哥和妹妹们有条件读书了,但他们又自愿放弃了。仙觉得很惋惜,对妹妹们说,你们有机会不读书,将来没有机会了,会后悔的。
   母亲做衣服时,仙经常好奇地在旁边看,很想象母亲一样会做衣服,时不时地在缝纫车上练习走空车,针是没有穿线的,直到车轮的方向走顺了,针上才穿线做鞋垫来练习,同伴们很是羡慕她。仙很想学裁剪,可是母亲又没有时间教。父亲买了一台收音机,经常收听一些农村致富节目,这时的农村里,可以自行养鸡、养猪了,鸡蛋和猪崽可以卖钱增加收入。
   仙经常从野外采些野菜回来,即使下几天雨,不用出门,猪也吃不完,但经常用镰子割伤手指。
   可是有一次,在割野菜的途中,用镰子把左手的中指的第一截的经脉割断了,鲜血如喷泉一样不断地冒出来。平时割伤手指时,只要用手捏一会儿就止血不再流了。可是这一次,仙捏了许多许多次,但一放手血就会冒出来,吓得大哭起来。她捏着手指,赶快回家,给父母瞧一瞧。
   回到家里,父亲先消毒伤口,用夹板夹好,才止了血,后来又用伤药进行包扎,过了很多时日才治愈,可里面的经络没有接上,以至后来这手指一直是弯曲的。
   每当仙把家务农活干完,听听收音机里面播放的歌曲和感人的故事,经常地被感动得热泪盈眶。有一天,听到一则招收缝纫学员的广告,包裁剪,包做会衣服,学习三个月的时间,学费70元,生活自费。
   那个年代,能供小孩读书,一家人的生活之外,也没有多少剩余的钱。要拿70元的学费加生活费,车费共100多元,这是个不小的数目。此时的一头独崽才卖5元左右,稻谷几分钱一斤。仙还是抱着一丝希望给父亲讲,自己想学缝纫手艺,并且让父亲也听了这则重复播放的广告。父亲答应了,只是手里的钱不够数,还要想办法去凑一凑。
  
   4
   有一天,父亲把仙带到县城,在卖石灰的附近租了一间小房子,住几天看能不能卖出一些钱。父亲对仙说,这几天生意不怎么好,叔叔回家帮助家里干农活去了,父亲说他自己也回家干几天农活,再回来看看生意如何。交待仙说,你吃过饭后就去守在石灰附近,看有没有买主过来。如果有人买,你就作主卖吧,大约是58元一吨,用手扶拖拉机就是一平拖厢,最低价是每吨50元,那时拉货的车只有手扶拖拉机,父亲就放心去回家了。
   仙在石灰堆旁守了一会儿,终于看见有一辆手扶拖拉机开了过来,场子上买石灰的有十多家,仙担心生意被别人抢走,就连忙向开车的司机打招呼。客户开口询问价格,多少钱一吨?仙回答说,58元一车。客户又询问了其它几家,想知道行情。最后,还是来问仙,看见她是个十五岁左右的小女孩,就问她能不能作主?价格还能不能低一些?仙马上回答说,再给你少一点,55元一车。客户继续讨价还价,能不能再少一点?仙说,你想出什么价?客户说,50元一车,能不能卖?仙想了一想,答应了。心想:如果再低,就不卖了,亏本的生意谁来做?
   客户盘算着,这石灰比其它几家的质量要好,又便宜了8元钱,就开始笑容满地将石灰上车,不一会儿,就装满了一平车厢,仙看见客户还没有停止手中的工具,还在继续向车厢里向上堆石灰。于是,仙大声地说,一平车足有两千斤,你还在向上堆,堆得这么高了。这石灰本来质量又好,又比别人的便宜,这样就亏本了,再这样不停下来,我就不卖了。仙说话的口气跟大人一样,语气很硬。客户也怕其他人认为是在欺负一个小女孩,就停下手中的铁掀,付了钱,就匆忙地把车开走了。仙心想:这客户的心里一定高兴死了,他拉走石灰转手卖给其他买主,肯定会赚一笔钱。
   父亲办完家里的事情,回到了县城。很高兴地对仙说,你幸好卖了50元钱,明天可以启程出发到省城报名参加缝纫培训班了。
   第二天,父亲送仙到了省城的那家培训学校报了名之后,把生活费交给仙,给自己留了一点路费,对仙说,你学会了,就要提前给家里写信,我就来接你回家。
   那时没有像现在有手机联系,千里眼,千里耳,只是神话传说。父亲千叮万嘱,要仙保护好自己和手中的钱,要用心学习,学习期间,不要到处乱逛,不要被骗子拐卖了。
   仙把父亲的话牢记在心里,依依不舍地目送着父亲上了从省城至县城的那趟车。
  
   5
   缝纫学校培训班的那位老师,他的腿有残疾,这学校就是他办的,他请了前几届从这里毕业的几名优秀学员作教员。仙感叹着,他真是身残志不残,年青有为,心里很是敬佩。
   学校里有许多男女学员,每天分两班,轮流安排上课。仙辍学已有三年了,一直在帮家里干农活,很少写字,所学的字都忘记得差不多了,只是看着时认识,但一下子要写这么多字,不是错别字,就是写不出来。幸好来的时候带了一本《新华字典》,把学的字写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满意为止。刚开始时,没有听懂,总是把线条图画错。交作业时,老师一遍又一遍仔细地讲解。仙也请教班上的同学还有同床的女学员虚心学习。终于,一个月的理论基础知识与线条图都学完了。别的学员还要在学校进行实习,独立裁、剪、做成衣服成品。仙心想,母亲在家里会做衣服,就不想在这里实习了。同学邀请仙到她家去玩几天再回到学校实习,说你这样回去会后悔的。仙跟同学打了招呼,说了一声谢谢,心有成胸地说,我的妈妈会做衣服,在家里实习更方便。于是,仙写信给父亲,说明了提前回家的原因。
   父亲收到信后,把仙接回了家里。那时村子里只有一部公用电话,很少有人用,搭车只能在镇上,镇下各乡村都没有通车也没有像样的公路,都是曲折的羊肠小道。村子里也没有几户人家有自行车。那时父亲卖石灰赚了一点钱,就买了一辆永久牌载重自行车,在当时是名牌。另外,还给仙买了一块漂亮的女式手表,大约花了30元钱,是很贵的了。村子的女同伴们很是羡慕她,什么都领先拥有。
   仙和父亲在街上还买了一些布料,大人、小孩用的布料都有。开始实践在培训学校里学习时用笔记本记下来的裁剪公式,按家里的每个人的尺寸做出的衣服,穿在身上都很合适,感觉到有一种成功感,非常快乐。从此,一家人的衣服都是仙做出来的,并且还设计出了一些新款式。
   那时,农村青年最喜欢去的位置,就是每逢附近各村放电影的地方。即使路途较远,男女老少都成群结队去观看。当时,村子里是没有电视机的。
   有一天,母亲对仙说,你能不能招收几个学缝纫的学徒。仙说,还有一些难度大的衣服要做,没有实践经验。母亲说,你只教学徒裁剪知识,难度大一点的衣服怎样来做,有妈妈来帮助你。仙听了,心里才有把握,答应了。
   就这样,附近村子的青年男女报名的已有十来个,有的比仙大一、两岁,有的小一、两岁。三个月学会裁,剪,做。仙把自己所学的,妈妈会做的在三个月之内全部交给了学徒。学徒们回家时,仙俨然一副师傅的模样对他们说,以前鲁班学艺时,用了三年才学到骨子里去,经过刻苦钻研成了名师。学三个月只是学在眼里,记在本子上,以后都要靠自己不怕困难,不断努力学习,才能熟能生巧,你们就回家继续去练习吧,学徒们都各自回家了。
  
   6
   这年十月的一天早晨,仙上街去买缝纫线,在回家的小路上,一不小心连人带自行车摔到路旁的田里了。那条路很陡,仙从田地爬起来,把摔倒的自行车很困难地扶起来,使劲地推上田边的小路上,花了很长的时间,人和车终于上了小路。这时,仙觉得自己的左脚走路用力后很痛,已经骑不了车,也胆怯了。离家还有一里多远,仙忍着疼痛,一跛一跛地慢慢地推着车艰难地行走着,平时这么近这么熟悉的路,现在变得如此的遥远。
   仙咬着牙,心想快点回到家让父亲看看,伤得怎么样。这段艰难的路终于甩到了自己的背后,回到了家里。父母看着仙一跛一跛地吃力地推着自行车回到了家,问道,你的脚是不是摔伤了。父亲连忙拿了一个凳子着急并关心地说,快坐这里来,让我看一看,是不是骨折了。于是,父亲用手摸着受伤的关节,把她的脚轻轻地活动了一下,问仙痛不痛。仙说,不是很痛。父亲已确定受伤的脚没有骨折,但仙站起来每走一步,受伤的脚承受力后,里面感觉有东西在刺扎着痛。父亲把邻居的一位正在做客的女婿接来,仙称呼他为姑爷,他较精通跌打损伤,在当地小有名气。他轻轻地摸了摸,按了按,摇了摇受伤的脚,没有听见仙有疼痛的声音和脸上难受的表情,对父亲说,是脚扭伤了,要用草药敷一些日子才会好起来。
   父亲买了一些伤药,用蜜调匀,敷在左脚受伤的踝关节处。敷了大约两个月的时间,走起路来,那脚一用劲,里面还是有像针扎的痛。这时,已近年关,河水干涸,不便行船,路上由于经常下雪而冰冻又滑,不便坐在自行车推着行走。到县城去,要从离家十里之外的镇上去才有班车。
   父亲着急地对仙说,一边敷药一边等过完年,路上的冰化了,就去县城医院拍片。
   好不容易等过完了春节,路上的冰融化了。父亲用自行车载着仙到镇上,把自行车放在住在镇上的伯父家里,然后一起坐班车来到了县医院,拍了片,医生说,受伤的脚里面有一小块破碎的骨屑,所以,脚受力就会疼痛。医生又说,如果要动手术,取出那小块骨屑,就要住院治疗。还有一种方法,如果不动手术,就要用夹板上药膏将脚踝关节处固定,不让其活动,要躺在床上休息,直到里面破碎的骨屑附着长牢固了才不会疼痛。仙对父亲说,回家去治疗方便一些,医院也住不起。
   于是,父亲拿了一些药和仙回到家里,按照医生说的方法,将受伤的脚用夹板固定起来,躺在床上不要下地走动一个月的时间。
   一个月的时间真是难熬!父亲给仙买来一些书籍来打发时间,看累了就睡觉,醒了再听收音机。就这样,真是度日如年,坚持了一个月。松开夹板,感觉脚僵硬硬的,失去了灵活性。父亲又买来活经络之类的伤药,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地用水煮开,待药水不烫了,一遍又一遍地涂擦僵硬之处,父亲没有太多的时间来照顾,大部分的时间,是仙自己在用药水涂擦患处。这样又经过了两个月的时间,走起路来,里面还是像针刺的疼。父亲说,小伤不过百日,像你这种情况的,需要更长的时间继续坚持敷药。

共 677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仙是一个生活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女孩,她所处的时代和地域,决定了她会早早辍学,为父母分担家务劳动。仙不仅是个乖巧听话的孩子,还是一个头脑灵活、很有心计的孩子,她到省城学艺,回家当师傅,掌握了一套剪裁缝制衣服的技术;她多灾多难,却无比坚强,几次受伤,忍受了巨大的痛苦,最后战胜了自我,也战胜了病痛;她渐渐长成一个青春少女了,在异性的追求面前,保持着矜持。仙是那个年代农村女孩的典型,她身上集中了许多美好的品德,性格温顺,心灵手巧,自尊自爱,自立自强。这篇散文语言自然舒展,质朴清爽,描写生动细腻,真实感人。荐阅!问好作者!感谢赐稿流年!【编辑:燕剪春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3-08-08 22:57:18
  这应该是《雪仙》系列散文中的第二篇,期待继续精彩!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2 楼        文友:云帆沧海        2013-08-09 16:31:07
  很高兴又阅读到作者的系列散文篇章!期待佳作不断!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 楼        文友:云帆沧海        2013-08-09 16:31:54
  欣赏作者朴实无华的写文风格!正如编辑所言,“这篇散文语言自然舒展,质朴清爽,描写生动细腻,真实感人!祝创作快乐!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