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安得广厦

精品 安得广厦


作者:司药 探花,22016.3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085发表时间:2009-03-10 22:50:31

安得广厦
   乍听到老总的决定,肖晓震惊到失语。
   公司目前有203套经济适用房需要火速摆平!这是老总今天亲自主持这次小范围会议的唯一主题,而且,特别强调,今天的会议以及今后所有与此事相关的事务和过程都不留任何文字性记录,并在相当时间段内,这件事仅限于他们三人知道内情并着手操作。
   刚坐下,听老总说是解决有关剩余经济适用房的事,肖晓心头一热,第一反应认为是老总又要搞什么慈善活动了。她知道,老总本人是本地慈善协会的理事,每年都会拿出一定的资金资助贫困人群。那么,今天他可能就是要与他们商定把剩余的这203套经济适用房,以什么方式资助给哪些低收入家庭。
   当初经济适用房认购现场,一个花絮就相当引人注目。二千户认购经济适用房的居民中,有三户经济极其困难而无力确认认购。他们几乎都是三代同堂,最少的一家也是七口人挤住在不足二十平米的房间里。那些上个世纪的土坏房子,阴冷潮湿且房子墙壁上大大小小、长长短短地有了裂缝,早已成了危房。这也是此次政府批准公司建房计划的重要原因,并在建房条件中,附加了一款:地皮政府可以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优惠批给公司,但公司必须要在计划建造的住宅小区里保证有至少二千套经济适用房。其实,公司早就看中了这块地皮,这些年想了很多收购办法,但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搁浅。恰逢政府“创建和谐社会”活动年,拟策划建一批经济适用房以解决城市中部分“低保”家庭的住房问题,而这次面向的住户主要是这个地皮上原有破产企业的低收入阶层的下岗职工。老总听到风声,火速运作,一举敲定了公司与政府这场双赢的建房计划。
   公告一出,社会反响相当热烈。认购现场更是人头攒动,认购积极。因为公告明确:七日内登记并交三万元首付款确认认购,否则,逾期视作自动放弃。场面相当火爆,大家好像觉得房子像不要钱似地抢着付款,生怕付晚了,房子被别人抢去。确实,1202元与1618元之间,每平方近400元的差价实在是诱人。过了这个村,恐怕就再难找这座庙了!可,七天时间,三万元,对那三户人家来说等于徒手登天。这几户人家,家庭状况都差不多,家里除了老人孩子就是做点零活的下岗职工,连日常生活都很难维持和保障,上哪儿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三万元?“能不能再缓缓?能不能少交点首付,容我们再去找钱来?”他们天天来售房部,天天都是同样的话,同样祈盼的目光,希望能看到公司“政策”有所松动。“不行,这个价格,公司已亏本建房了,再少,公司也得赔跨掉。”售房部收银小姐解释到最后也失去了耐心。实际上他们也知道,天天来,也是看不到希望的,定好的政策不可能为他们几户人家的特殊情况就开个“口子”。
   只是,他们仍然愿意天天来,仿佛那房子已属于他们,到时候他们一大家子就可以住进比原先已成危房的平房强百倍的楼房!“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可是我们那个年代实现共产主义的宏伟蓝图哪。”年长的户主怅然重重,他们的记忆还停留在六七十年代国家对共产主义理想的神往中。可……眼见着就要实现“共产主义”了,他们却被几万块钱死死卡住!经济适用房,他们连首付的三万元都拿不出,后面近十万元的房款,又如何解决?他们不敢多想,他们只知道如果错过这次机会,商品房那扶遥直上的价格他们更是做梦也不敢想了。三户人家仿佛走在绝路上,面对机遇,面对政府的资助,竟毫无办法,毫无希望。
   最显眼的是那个老爷子,花白稀疏的胡子、混浊的眼睛、裹一件破旧棉衣、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看不清颜色的布包,天天挤在交款队伍的第一个,天天都是同样的话:“闺女,你就先收了我这些吧,剩下的我再去找。”其实,老爷子自己也不知这些钱交出去后面近十万元的房款上哪儿去找,但,他还是坚持。他不坚持又有什么办法呢?现在的房子就要拆了,马上连危房也没得住了,一家老少,可怎么活啊?“别来了啊,大爷,再来一定要带够钱,你这二万三不行的,根本不够付首付,无法确认认购。”售房部收银小姐都认得老爷子了,好言相劝。老大爷就又忍不住地哀求,“闺女,你就行行好收下我的钱吧,好歹我也为厂子做了一辈子的贡献啊。”“不行,公司有政策,经济适用房必须一次性付清首付,一分也不能少。”收银小姐不为所动、就事论事,撇开老爷子招呼下一位交款者。已是限定交款日期的最后一日,被拒绝的老爷子望着交款窗口楞了半天,神色悲愤、绝望,嘴唇颤抖着还想说什么,终不知对谁说、再说什么,只能独自慢慢磨到墙角,挺大一个人,蹲在那里蜷了身体孩子似地哭得呜呜的。还是早春时节,气温还不够高,春风还不够暖和,裹一件破旧棉衣蹲在墙角哭在自己悲伤里的胡子花白的老爷子,显得格外刺眼。
   恰逢老总前来视察工作。听了老爷子的哭诉,马上拍板:先收下二万,零头留给老人一家生活用。剩余的款子,什么时候有什么时候来补交!有些事就是这么简单,关键人物、关键时刻的关键几句话!这件事当时在现场相当震动,大家都称老总是大善人。那么,今天的会议,应该离“助困”主题差不了多远。唉,二千套经济适用房相对社会上太多的低保家庭也只是车水杯薪,但不管怎样,有二千套总比没有强吧。肖晓售房部里时不时地会来一些有购房意向的人,他们来了一次又一次,把房子看了一遍又一遍,但到真正交房款时,又悄无声息地消失了。肖晓当然知道他们“消失”的原因:房子太贵了,他们还在心存侥幸等着房价下调,或有相对更经济一些的房子。“这些家伙,又没钱还一次次让我们领着他们看房,这不是瞎耽误功夫嘛。”每次以为房子就要销出去却又丢失了客户,售房部的小姑娘们就撅着嘴老大不高兴。肖晓从不参与也不鼓励他们的言论:小姑娘们卖房需要业绩,但购房者更有他们自己的实际情况。肖晓通过自己的经历更能体会到那些“消失”的购房人的心思。如果有钱,如果可能,谁不想早早地有套房子而结束长期居无定所的日子?肖晓什么时候想着那些人,再联想到自己的住房梦,都不由地在心里暗自叹一口气。
  
   二
   肖晓眼睛盯着老总,被自己所想象的“资助”这个词以及这个词背后的行动弄得目光柔柔的、心里暖暖的:她在等老总亮出具体的助贫意向。
   肖晓知道,此次他们这个住宅小区项目批下来相当艰难,难就难在这二千套经济适用房的审批手续上。前期花费了多少口舌暂且不说,仅上报的审核材料就像小山似地堆得老高才发改局、建设局、税务局……地一路手续办齐,工程才得以正式启动。经济适用房不比其它项目的建房政策,是政府专门为解决城市低收入保障人群的住房困难问题而设立的专项事务,由专门的审批、监管流程。就拿他们公司这次开发的这个住宅小区来说吧,就是因为积极配合政府解决企业破产下岗职工住房困难的问题,才最终与政府达成共识,被准予开发。公司还专门为这个特殊的小区起了“民心佳苑”这个暖洋洋的名儿,更使政府官员对公司赞赏有加,各种手续办理起来也就给了更多的“绿灯”。当然,此次建房所用的地皮也是收购这个企业的,这也是公司运作此项工程的核心——公司看中的就是这块交通便利、占地面积宽阔、商业利用价值极高的地皮。
   享受经济适用房住户的资质审核极其繁琐、严格:首先,必须是家庭状况的核准——一家年收入不超过6万元,住房面积人均不超过15平米,这是政府的明文规定,是硬条件。再则,所有住户的资料必须户户核查,及时公示,入住时还要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每一户的材料都是厚厚的一摞,个人、公司、政府部门纳印盖章,缺一不可。好不容易材料整齐了,可到了房子真正盖起来该交全款入住时,还是因为实在没钱或当初认购的住户已迁至异地等等原因而使这203套经济适用房成了无主房。如何处理这些房子?其实背地里公司内部的工作人员早已悄悄盯着并私下议论上了:如果公司能把这样的房子以这样的价格处理给内部工作人员就好了。现在谁要是拿到这样房价的房子,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简直就跟白捡的一样。而肖晓心里同样打着“小鼓”:拥有一套独立的房子安静地过自己一家人的小日子,这样的想法,一想,也就想了快十年了。
   肖晓和婆婆一家住在一起九年多,祖孙三代同住在一套六十多平米的二室一厅的房间里,生活起居很不方便。特别是女儿逐渐长大,对相对独立空间的需求也越来越突出。“妈妈,你说我们什么时候能有自己的房子?”女儿经常吊在肖晓脖子上撒着娇地问她。她又何尝不想早点有自己的空间呢?前些年,女儿小就跟她睡,老公常年在外,偶尔回来,只能在客厅加床,或睡沙发。夫妻两人好不容易见面却要分室而居,他们想亲热一下都得耐心等到全家人睡踏实后才敢小心从事。唉,这是什么日子,跟老婆亲热居然跟偷人一样狼狈。老公不能充分体验快感郁闷地抱了脑袋。唉,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有自己的房子!与丈夫偶尔的不快相比,肖晓更失意。
   跟公婆住在一起,逢年过节或遇到老人有个事他们的其它几个孩子回来,有意没意地总会说到扎肖晓心窝子的话。“多住几天吧,好不容易回来。”小姑子一家工作在异地,住得很远,也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回来。可每次回来都只能住宾馆,每次住不了几天就得匆忙离去。女儿一家离开时,婆婆总是泪眼婆娑地要他们一家再多呆几天。“算了吧,家里也没地儿住。”小姑子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尽管说话极其小心肖晓还是听出了这“小心”背后的埋怨,心窝子总会闪过闷疼。如果不是他们一家没钱买不起房子而一直跟老人挤在一起,小姑子又何尝不想跟自己的爸爸妈妈多住几日?尤其住宾馆就离家几步,与父母相见却不能亲密地住在一起,那感觉,换谁心里也别扭。
   肖晓当然明白他们的心思,但更有她自己的心思。这些年,白住老人的房子肯定是不好意思,所以平时买菜买面买油买米包括水电物业费,都是她交付。这些钱看起来碎碎的,但真细算起来,一年、几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如果只是自己一家三口,或平时只她和女儿两个人,就不用那么多了。唉,承担一家四口的生活,费用真不少呢。婆婆刚开始还跟她客气,说她自己买或付给肖晓生活费,可,老人的钱怎么好意思收呢?何况住着老人的房子。慢慢地也就成了习惯,这个家什么都得肖晓开支。原来肖晓工作、收入稳定,还没感觉到太多压力,可自从下岗一切变得不确定后,压力也就显现出来。至少,有相当一段时间了,肖晓银行卡上的数字再没有过增长。肖晓看着停滞不动的数字,想着几乎论月增长的房价,想着遥遥无期的买房梦,心里那个急啊……
   肖晓把自己的苦闷跟老公说起过。老公听了闷了头半天不响,最终来了一句:住人屋檐下,忍忍吧!然后重重叹出一口气,便不再言语。
   肖晓也知道老公的难。这些年他在外面跑业务,顺利的时候挣几个,不顺的时候又都赔进去,收入特别不稳定。挣回来交给她的几个钱,肖虹都是赶紧存起来,就为能有朝一日买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以前肖晓在国营大厂工作,工资收入还比较稳定,日子过得也还算从容,可自从厂子倒闭,她下岗、失业、再就业,过程中种种的“不稳定”让她过日子不得不算得“紧”一些,特别是刚下岗那两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坐吃山空的感觉搞得她几乎神经衰弱。
   唉,这些年企业破产一家接一家,到处都是下岗职工,到处都是急切求职的人,到处都是居无定所的漂泊者,想到自己下岗时的那个难,想着坐吃山空那种心里没着没落的焦虑,肖晓忍不住眼睛就湿了。
  
   三
   老总的话拉回了肖晓的思绪,“都多想想办法,看这203套房子怎么处理?”
   “处理?好不容易得来的便宜!”老总话音未落,马雨行就跳了起来。想当初,政府强制把房价定在每平方1202元,马雨行得知这个价格,也是立马跳了起来,“这样岂不是要我们连汤也没得喝!”他几乎不敢相信似地冲过去从老总手里亲自拿过文件,看了两眼便被烫了似地又把文件甩在桌子上,“政府也他妈的太强盗了!”他吼了句。
   老总看着马雨行,沉着脸摇了摇头,“你好歹也是部门经理了,能不能遇事表现得成人一点,做事沉稳一些?”其实事情远远没有像马雨行表现得那么夸张。建经济适用房,公司不是喝不上“汤”只是比普通的商品房利润要薄一些。但,有政府干预,二千套房子一次性认购卖出,薄利多销,这其中的盈利空间也是相当可观,况且政府对经济适用房有特殊补贴政策——一平方补贴公司一百块,这样,离当时商品房的差价也就不是很大了,而且公司拿到审批文件后,旧房拆迁、人员安置,各项工程进展时停时进、磨磨几几地加头连尾到楼盘落成,差不多有三年时间。而在这期间,商品房房价已凭空又涨了近一千元。再说,地皮由政府出面协调征用,比公司自己购置要便宜不说,最重要的,还省了搬迁中公司跟搬迁户间的“口舌”——哪家公司搬迁不遇到几个“钉子户”!所以,目前这203套无主经济适用房当然成了焦点。据肖晓所知,仅政府相关部门有意无意打招呼的就不下十户。马雨行当然更是一改当初的沮丧又兴奋起来,为这203套房子的处置上窜下跳地行动起来。
  

共 16966 字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责任编辑:寒鸦】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904072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梧桐烟花        2009-03-11 08:40:33
  现实就是这样,国情就是这样,地产相关制度就是这样,对老百姓来说,房子已成为奢侈品,所以政府才决心9万亿解决住房保障体系吧,但这些钱怎么筹集,怎么使用还是未知数.经济适用房也不过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性产品,现阶段某些城市的经济适用房已不再经济,甚至滞销,所以住房制度改革也是势在必行的了.小说全面展现了普通百姓对于房子的刚性需求和可望不可及的无奈.
吾生于齐,长于鲁,壮游长安;踽踽独行中,我行我素,笑靥如花。
2 楼        文友:涛鉴单        2009-03-11 15:49:55
  十年住房梦,多么让人酸痛的词,最后却以黑暗的方式获得,真让人憋了一口气。文章的故事很真实,一方面是老总表面的慈善,一方面是背后的黑暗。作者叙述笔法非常老套,用一步步的推进,演出了这社会的黑暗。
   立意:24分、写作指向:19分、谋篇布局:17分、叙事表达:18分、标点语法:8分。总计:86分(单培文)
3 楼        文友:小人鱼在天堂        2009-03-14 10:20:44
  看到最后,我替肖晓激动不已,我没有想到,肖晓居然以那样的形式得到了自己的房子,也许,这个出乎意料的结局,也只是作者的美好愿望,可是我还想为此而感谢老总,让如此善良的人得到了最好的结果。感谢作者!感谢作者的文章!不愧一篇现实主义的佳作!
河南省作协会员。西平县作协副主席、《西平文学》副主编。
4 楼        文友:小人鱼在天堂        2009-03-16 09:02:42
  说这篇小说是一朵现实主义文学的奇葩,对于小说本身来讲,这是当之无愧的,小说全面展示了女主人公肖晓十年住房梦的艰辛与磨难。以肖晓住房中的种种坎坷与无奈,小说重点对于她所在的公司如何处置那203套经济适用房的一系列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披露和展示。而在处置那203套经济适用房的进程中,种种黑暗,种种丑恶,随着女主人公肖晓的所见所闻,所悟所感,一一展现于作者笔下,令人读之摇头再摇头,痛心再痛心。读完后,长久地无语中,却分明感到一种难以抑制的心痛油然而上心头,像我等小老百姓,活得如此艰辛,到底是不是命该如此,还是种种不公平现象和幕后黑手操控的结果?我们小老百姓是不是也可以理直气壮地向政府向那些黑心房产商们呐喊一声,给我一间房住吧,我们就是蚂蚁,也得有一个蚂蚁窝吧!虽然这声音如此弱小,可是代表了民心民生啊。对于政府来讲出台了种种措施,比如经济适用房的问题,也许就是对小老百姓建立的一套温暖的民心工程,可是“经”是好的,只是歪嘴和尚念歪了——政府的用意和角度毫无疑问是好的,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司药的《安得广厦》恰好就把这些“歪嘴和尚”如何念歪一篇“好经”的经过详细地描述了出来,令人不得不感慨于作者的大爱有形在文中,且谈百姓住房梦!
   小说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人物也很清晰可数,但笔者以为小说比较成功同时也是最可贵的地方是人物形象个个鲜明生动,呼之欲出,令人读后哪怕时间隔了很久,那些人物犹自在脑海里栩栩如生,其音容笑貌经久不散,记忆犹新。小说人物形象其实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以肖晓、肖晓的朋友孙荣以及那个着墨不多但刻画很成功的“老爷子”为代表的老百姓阶层,也就是最底层的穷苦百姓艰辛的住房梦。第二类是以公司老总一面是善一面是恶的复杂人物形象出现的,作者对于老总的成功的刻画可以看得出,人性的复杂性在其身上可谓是一览无余。第三类是以马雨行为代表的唯利是图的“奸商”、“贪官”的反面形象为代表的刻画。
河南省作协会员。西平县作协副主席、《西平文学》副主编。
5 楼        文友:槐花乡人        2009-03-16 19:02:26
  如果故事只是小说的工具,把所赋予的精神呈现给读者产生了共鸣。那么,小说就属于成功了。小说对人物的心里把握适当,把人物内心的渴望与矛盾给写了出来,其他人物也给了主人公起到一定的衬托作用。
   评分:作品立意:25分、写作指向:18分、谋篇布局:30分、叙述表现:17分、标点语法:8分、合计:98分。
一个行走在梦中之人,喜欢从文字中寻找乐趣。
6 楼        文友:寒鸦        2009-03-17 22:38:08
  房子,是城市弱势群体的一个梦,一个一直仰望却总难以超越却逃避不了的梦。小说扣紧着这个主题来展开,小说的社会意义一下子深刻起来了。作者是写小说的一把好手,不光是这驾驭情节的手法,铺叙的语言和细腻的心理活动,都写得比较到位,而且涉及到的一些专业知识,也没纰漏。这点很值得肯定。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太过细腻的描写,往往都是作者的展示,而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就狭窄些了。
   评分:作品立意:26分、写作指向:18分、谋篇布局:28分、叙述表现:16分、标点语法:8分、合计:96分。
热爱生活,喜欢文字.
7 楼        文友:月儿常圆        2009-03-18 10:19:00
  小说抓住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关注的焦点,那就是住房问题,这就使得小说富有现实性。小说在围绕那203套经济适用房的分配,刻划出了公司老总的狡黠自私和贪婪,以及肖晓和那三户贫困人家为能有安居之所的心酸。这使得小说有着一定的份量。不过,我认为小说的结尾如果能改为老总把肖晓当替罪羊或开除了肖晓会好一些,揭露更深刻一点。也许作者是不忍心这样写的吧。
   立意:26分、小说指向:17分、谋篇布局:32分、叙事表现:17分、标点语法:8分。总计:100分。
痴情于文学,向文友学习 在纸媒及网络发表文章二百余万字
8 楼        文友:柳絮如棉        2009-03-18 18:03:08
  小说关注社会,关注民生,这本来就是一个不错的写作方向,再加上作者对事件的安排如此精心,对人物的刻画如此逼真,就再次提高小说的可读性。一篇现实主义小说,很具体将与买房卖房有关的故事叙述出来,同时也将两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描绘得生灵活现,肖晓与公司老总是两个有阶级和性格差别的人物,这样的人物,相信有许多的单位都有其影子,只是或淡或浓罢了。作品的主题是十分严肃且深刻的,它可以引导读者朝更深的一个层面窥探去。
   立意:26分;谋篇布局:35分;叙述表现力:16分;标点语法:9分;写作指向:16分;合计:102分
人生就是一场修炼!
9 楼        文友:李荣        2009-03-20 21:36:23
  小说立意深刻!人物刻画到位,作者对人物的心里把握适宜。内容紧扣题目,这是一篇很有些现实意义的作品,揭露了社会存在的问题。
   评分:作品立意:25分、写作指向:17分、谋篇布局:30分、叙述表现:18分、标点语法:8分、合计:98分
喜欢文学、音乐
10 楼        文友:卧品江        2009-03-30 17:14:19
  安得广厦,有深味。司药姐,越来越够味呀!心理描写出彩,结尾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让人感慨,让人深思。学习!
让历史记住你们吧,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