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山水】李敖:一个真正的大丈夫(杂文)

精品 【山水】李敖:一个真正的大丈夫(杂文)


作者:曹娅 秀才,1509.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91发表时间:2013-09-16 12:38:37

李敖是文坛近五十年来一颗尤为引人侧目的明星,是一个最受争议的“异端”,其人其文风格自成一家,有人骂他是流氓,是痞子,有人夸他是勇士,是大家,他自诩是顽童、是战士、是善霸、是文化基督山、是社会罗宾汉,又是侠骨柔情的大作家大思想家兼大坐牢家。李敖之文被誉为百年来中国人写白话文之翘楚,而其更自我标榜为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他的文章字字珠玑,尖酸辛辣,嬉笑怒骂,酣畅淋漓,不但激情昂扬而且硝烟味也很浓,极具杀伤力与战斗力。他写作一开始就高屋建瓴,向别人不敢触碰的地方探溯,从揭发国民党的黑暗开始,反极权、反暴政、争自由、争民主、争历史争相与世间真理,他出版了一百多本书,可是国民党查禁了九十六本。这种连“吉尼斯世界记录”都不可思议的纪录,正是李敖坚忍不拔的精神的写照。西方传媒更称其为“中国近代最杰出的评论家”。对于李敖,他的思想观点我也并非完全赞同,甚至对他自诩为白话文前三名也不以为然,但勿庸置疑的是,他是我为数不多的欣赏并崇敬的作家中的一个,以下是我对他的综合论述与评价。
  
   【第一流人的境界】
   李敖新近出了一本书《笑傲五十年——第一流人的境界》,在书中简述了自己笑傲台湾五十年的文坛江湖事,对诸多恩怨与人事作了深入的剖析与评判,并对自己的人生与思想境界做了一定的概括与评价。在书中作者表达了对第一流人的看法并有暗指自己为第一流人的意味。他在题辞中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井底之蛙不知天多大,‘岛国’之民不知陆多深。反讽的是,朝菌、螅蛄、井蛙、岛民却自以为知道,而自以为了不起。其实,在高明光大的标准下,他们非但不是二流货、三流货,甚至是不入流的。让不入流的人认识什么是境界,什么是第一流人的境界,是李敖的大功德,李敖自己急流勇进,逆流而上,带你随波直逐第一流。”
   李敖是这样论述第一流人的。
   第一流的人举世无双,可惜的是,他的生命同凡夫俗子一样,也并不比他们长。他没有时间可以像凡夫俗子一样的浪费,他要以并不长的生命,完成许许多多第一流的事。
   所以,他不能过凡夫俗子的生活,不能在人生的许多事情上,做凡夫俗子的反应。为了完成第一流的事,他必须放弃或减少凡夫俗子的快乐、郊游、娱乐、爱恨、争执、答辩与澄清。
   林肯说他没工夫答辩,生命用来扯这些,他将无暇做重要的事。
   第一流人会忍辱、会含屈、会受谤、会遭非常之变,不动于色,会“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因为他志趣高迈,“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第一流的人认定人生短得不够扯鸡毛蒜皮,他必须忍住不为小事所缠。他有很快分辨出什么是“无关的事项”的能力,然后立刻砍掉它。
   第一流人过的生活,一定不是常人的生活,一定是非常人所能堪的生活,一定是常人不肯过、也不能过的生活。
   诚然我肯定他对于第一流人的这些界定,第一流人一定是非常人,与世俗中人一定是大不一样的,他是世间现象中的一个“异端”,是世人眼中的一个“怪人”或“畸人”。
   不过我认为第一流人的境界应该有更高更深的界定,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这个人的心灵思想境界,即人生修为与思想修为达到什么样的境界?
   我认为真正第一流的人,第一流的人生境界,是安静,从容,淡定,通达的人,他们宠辱不惊,淡看一切,面对天大的冤屈与误解,面对强烈的挞伐攻击时,也能波澜不惊,含笑不语,忍天下难忍之事,笑天下可笑之人;他们耐得寂寞,喜爱孤独,与外面聒噪的世界保持必要对峙,在出世与入世中找到一种完美融合的生活状态。第一流人的胸襟宽广如海,灵魂超越世俗,无论荣耀还是耻辱成功还是失败辉煌还是落魄他都不失大师风度,而在痛苦与磨难中更见人性的光辉,人格的力量,其人格其思想的光芒必影响并带动世人走向完满。第一流的人尽管历尽人世沧桑洞穿人性阴暗,但都能一一包容化解,一切的伤害与打击在他眼里若同等闲,他平静地面对枪林弹雨,轻蔑地笑对命运的捉弄,对于霸权强势他不妥协,不合作,始终坚持自己的节气,又同情弱者,怜悯世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拯救苍生普渡灵魂为己任。
   “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瓦亦自破碎,岂但我血流?我终不嗔渠,此瓦不自由……”胡适对于不了解而攻击他的那些青年人不嗔不怪,显现一个大师的风范。岳飞蒙受不白之冤,在“莫须有”的罪名下,在面对杀头时,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辩,只是泰然自若从容赴死。耶稣被门徒出卖后,临死前还向上帝祷告,请神饶恕那些叛徒,因为他们是愚昧无知的。
   宽博的心胸,顽强的精神,丰满的人格,伟大的灵魂共同构建了一个精神上大写的人,即第一流的人!
   李敖的优点很多,比如富有正义感与侠义心肠,扶弱锄强,乐于助人,不曲阿奉承,溜须拍马,做人耿直勇敢,做事认真执着,面对困难与压力更是迎难而上,面对霸权强势也无惧无畏等,一生为追求正义与真理,民主与自由而作不屈不挠的斗争,以血肉之躯与黑暗势力抗争,用一支仗义之笔拯救无数冤屈的灵魂,无处不显示出一个战士英雄的气魄。但他性格太好斗,太聒噪,人性有强大的一面,却也显露出虚弱的一面。李敖在评论他人文中常出言不逊,语言极尽刻薄与挖苦之能,面对别人的攻击与诽谤,误解与辱骂时,更是风度全失,非予以痛击不可,甚至进行人身攻击,尽管真理多数站在李敖的一边,但他却非要争辩,澄清,还不时自我吹捧一下,语言既尖酸刻薄,行为亦张牙舞爪,人生修为离第一流人的境界是尚有距离的。他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又与那些攻击他的人有何异处?其实与那些庸俗小人争辩不休,反而是降低了自己的身分与人格,真正的强者是不怕别人攻击辱骂的,更不屑与别人争个长短是非,因为他会把珍贵的时间放在其他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上面。
   真正的第一流人是即使天下人误解我,又怎样?自己做人做事但求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别人怎么说,淡淡一笑,或者无须理会,随他去吧。
   余秋雨曾在写苏东坡一文中说过“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
   我认为这样的成熟方是人生第一流境界。而李敖的光辉尽管明亮未免失之刺眼,音响更谈不上圆润不腻耳,李敖做到了没有对政党强权仰其鼻息,特立独行做自己,但终究还是始终被尘世中的争斗纷扰纠缠,失却了一份大气与平常心。李敖,你与苏东坡相比,又如何呢?
  
   【大人格与小人格】
   李敖提出“人格的两层面”:第一层面是“管仲的层面”即大人格;第二层面是“匹夫匹妇的层面”,即小人格。“管仲的层面”是大人物的层面、是特立独行的层面、是大无畏的层面、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层面;“匹夫匹妇的层面”是小市民的层面,是随波逐流的层面,是依附权威的层面,是“庸德之行,庸言之谨”的层面。在小人格标准的泛滥下,胸怀“大人格”标准的英雄豪杰,都会长期遭到舆论、谣言、群众、世俗的打击。所以“父子责善”的贤人匡章,全国说他不孝;“弟死不葬”的志士张良,社会说他不仁;周公旦被诬不利孺子;直不疑被诬与嫂通奸;马援被诬贪污;袁崇焕被诬反叛;张自忠被骂汉奸,蒙羞六七载;岳飞不得昭雪,沉冤二十年……多少大丈夫,在“小人格”标准下,都变成了“人格有问题”的下三烂。
   李敖发表《大人格与小人格》后,很多人在海内外的杂志上展开对他的人格的评论,多有攻击嘲讽之意,其实李敖的人格比他们高出太多太多了,石秀曾骂人说:“你这给奴才做奴才的奴才”,这种奴才的新生代,他们只懂摇尾巴,又懂什么叫人格?
   三十二年来,在台湾岛上,要发挥打击力又要独来独往,不给中央盖正字标记的,也不屑于被中央盖正字标记的,李敖是惟一一个人。除了他之外,不论哪一派,凡是如今有知名度的、有见报率的、有点头露点脸的,都是跟官方同一标准的,都是趋炎附势的、都是希旨承风的、都是持同为恶的、都是曲学阿世的、都是与中央同一呼吸同一脉搏的。
   李敖就像德国的艾德诺,印度的甘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尾声时,英美联军进入德国,想找一个有知名度的强者而又不与纳粹合作过的,找来找去只找到一个艾德诺。虽然他名誉被破坏,财产被没收,自由无缘,家庭破碎,但他是大丈夫、是男子汉,九死无悔,孤军奋战,直到国土的重光。英雄甘地一生追求真理、自由、民主、理想,不畏坐牢和牺牲,对无法信任的政府公然表现出“不合作主义”精神,在国大党是小党的时候他加入,在国大党一党独大的时候又退出,人格远远高于阿附、苟同、入党的人。李敖自比艾德诺,自比甘地,认为评价一个人的人格要从大轨迹着手,大人物是“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的人。真正大人格的人是具备“绝不投靠在强梁的一方,绝不向社会降格取媚,绝不在乎被斗臭斗倒、被下地狱、被栽诬,为大目标大方向勇往直前,虽千万人,吾往矣”等大德,而非一般小人格的中国式好人可比的,在小的行为上,这些人小心翼翼,他们在某种意义上,可能是好好先生、好丈夫、好老师、好兄弟、好公务员,甚至是爱国者,但以大的行为大的轨迹来看,他们就不及格。
   李敖不仅批判国民党,他的威力半径,把一切人间的错误与不义,都统统加以扫荡,因此他得罪的,不止国民党,他树敌之多,史所罕见,但他毫不在乎,他绝不怕得罪人,绝不做烂好人,不做没是非的乡愿。他一直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独行其是,无惧小人们争言其非。为了真理与信念,他绝不怕孤立。
   他好扶弱抑强,主持正义,虽霹雳手段,却菩萨心肠。他在穷困时候,一顿顿饿饭帮助老师;他在富有时候,一把把钞票支援难友;他在坐牢时候,一篇篇文章抢救奇冤异惨的死魂灵。不管李敖的人生境界是否达到第一流,他是否已经具备大人格,他应该无愧于一个男子汉大丈夫的称号,他至少是个有人格的文人,有勇气的战士,是世人心中值得景仰的一位评论家、思想家,在世俗社会中李敖树起了一座做人的丰碑,令人永远仰望与尊崇!
  
   【李敖思想概论】
   李敖从一出道开始,就一路反国民党伪政府,一路神气活现地笑傲台湾整整五十年,他是“红色恐怖”的缺席者、“白色恐怖”的反抗者、“绿色恐怖”的讽刺者,他不是共产党,不是国民党,不是民进党,他独来独往,又独当一面。他是草莽英雄,也是民间思想家。
   别人说:“文章辜负苍生多”,李敖却说:“苍生辜负文章多”。在他眼里,苍生太笨,像他这样扶醉汉式的助人,多少年下来,成效也不足自喜,只堪自嘲。李敖著文与鲁迅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是为了开启民智,一个是为了医治心病。李敖在《上帝管两头,我管中间》一文中表明了自己所负的使命与责任。他一生的计划是想整理有史以来所有的人类的观念与行为,作出结论。经过这样一番大清算后,以启迪民智,让他们活得清楚、清醒。他说上帝的任务从最初造人类开场,到最后审判落幕,管的只是两头,而最后审判时人类的愚昧已经大功告成、无可挽回,而他做的,却是一种期中结账,他管的是中间,在人类历史走到五千年的时候大声疾呼,要清清场,检讨一下上半场的一切,所以上帝最后可以审判他,但在最后没有到之前,他要检讨一切,包括上帝先生在内。
   这是一件人类历史上伟大而浩瀚的工程。这是个人穷毕生精力也很难完成的,但李敖却有这个志向,有这个信心,不能不叫人敬佩。到目前为止,李敖虽然不能说完成这项工程,但至少已经建立了一套他自己的思想体系,这些思想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是人类未来的希望之一,我这里对他的思想进行一番梳理,以期变得清晰有条理,方便人们阅读理解,并能从中意识觉醒头脑清醒一些,也算我对这项伟大的工程尽一分力吧。
   李敖是五四精神这一代人的接承者,是自由主义在台湾的延续,是近代中国继鲁迅、胡适之后又一大思想家。李敖作为台湾自由主义“不可多得的一条游魂”,是以反专制、反威权为特色的台湾自由主义谱系中的重要一员。传统的自由主义争取自由、民主、科学和个性解放,寻求民族振兴,体现了对文化文明发展的终极关怀,李敖就是这样一个传统中个性鲜明的接棒者。
   李敖的思想形成与胡适密不可分,胡适对李敖的影响是全面而举足轻重的。“李敖一生行吟在胡适足音乡处:没有胡适‘有心栽花’于先,哪有李敖‘归来开放’于后?虽则如此,来自胡适的强烈影响焦虑,又长使李敖急欲摆脱‘中国的良心’,而企思有所超越。”
   李敖的思想发展经过了对胡适思想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表现出崇拜——理性评判的阶段性发展态势。李敖前期处处以胡适的人格力量和为人处事方式警策自己。这个影响中有李敖对自由主义道路的选择,对怀疑批判精神的确立,对好唱反调的乌鸦的自诩,对白话文写作的自觉等等,而从1958年起,李敖意识中的胡适情结开始出现了裂缝,出现了对胡适的怀疑、质疑甚至否定的一面,他决定不再蛰伏在胡适的卵翼下,而独树一帜。《老年人和棒子》一文正表达了他对偶像的反叛之情。自此,李敖便以特立独行的姿态激烈地反传统,引领了新一代自由主义者的思考理路。直到1962年胡适病故,李敖才又转向对胡适的深层思考,并出版了两部研究胡适思想的著作。

共 776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李敖:一个真正的大丈夫】此篇文章作者写的是文坛受人瞩目、受人非议、灼手可热的人物--李敖先生。文章分四个方面全位解读了心目中的李敖。文章的可贵之处,在于并非一味的追捧,而是用睿智理性的文笔,指出先生受人敬重,富有正义感、狭义心肠和扶弱锄强,乐于助人等人格魅力外,还发表了有见地的认识,先生不畏权势,却纠缠于庸俗之争少了一份从容等等。文章充满理性、丰实、有理有据的解读,把一个虽不完美,却是大丈夫的男人形象丰满纸上,给人启迪,引人深思。好文推荐!问好曹娅!【山水神韵编辑:春华秋实】【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917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华秋实        2013-09-16 12:42:57
  文章的可贵之处在于并非一味追捧,用理性的思维解读了并非完美,却是一个真正大丈夫的李敖先生。欣赏问好曹娅,祝福中秋快乐!感谢赐稿山水!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