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峥嵘岁月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峥嵘】《廊桥遗梦》评析(杂文随笔)

编辑推荐 【峥嵘】《廊桥遗梦》评析(杂文随笔)


作者:耕石 秀才,2811.6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624发表时间:2013-09-20 17:15:11
摘要:人到中年,夫妻生活难免起着波澜,因为每一个家庭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纷纭复杂的外界事物无不影响夫妻感情。如何防患于未然,使夫妻感情更亲密,生活更和谐,《廊桥遗梦》可能会告诉你些什么。


   《廊桥遗梦》的婚外恋——情爱、性爱和爱情
  
   人到中年,夫妻生活难免起着波澜,因为每一个家庭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纷纭复杂的外界事物无不影响夫妻感情,因此常听“红杏出墙”或“出轨”之说。究其原因不外乎“感情破裂”或“感情不和”。“感情”者,又以性不协调为重要因素,因此导致婚外恋。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上世纪末所著小说《廊桥遗梦》,给中年人的婚外恋提供了一个内涵深刻的社会伦理案例,通过对婚外恋情的探讨和对中年人心理情感的体现,细腻地揭示了中年人的伦理价值取向与情感平衡观念。本文将从婚外恋、性心理和爱情观的角度分篇评析。
   卡洛琳和迈克是姐弟俩,他们目前的婚姻生活很糟糕,都面临着家庭离异的困扰。正当他们不知何去何从时,突然接到了不幸的消息——母亲弗朗西斯卡去世了,两个人急急忙忙赶回了童年时生活的乡村。在收拾母亲的遗物时,他们发现了母亲给他们留下的一封长信和三本日记,深埋在她心底的一段感情秘密让姐弟俩震惊万分,不远千里找到了作家沃勒,想通过他把母亲的故事公诸于众。但是有一个条件,即他答应把他俩写进小说才把长信和日记交出来,否则一个字也不说。沃勒做了承诺,后经三次联系,并沿着日记中提供的路线做了大量的调查,成就了这部小说。
  
   那是1965年的一天,农夫理查德-约翰逊带着一对儿女卡洛琳和迈克,拖着自家得奖的小牛去了集市参加农业博览会,妻子弗朗西斯卡独自留在家中,她有了一周完全属于自己的时光。
   罗伯特-金凯是《华盛顿地理杂志》的摄影师,他终日驾着一辆旧车浪迹天涯,为了给杂志拍照,他来到了弗朗西斯卡所住的乡村。任务是拍摄爱荷华州麦迪逊县的遮篷桥——即“廊桥”。这种桥全县共有七座,他已经拍摄完六座,还有一座最偏远,他开着旧车上路了。沿路打听,最后来到了弗朗西斯卡孤单的白色房舍门前。那是下午近黄昏时分,天很热,太阳炽烈,他向她问路,孤独寂寞的弗朗西斯卡闲暇无事,主动愿意给他带路,于是他们相识了。在车上彼此都很拘谨,但二人都有异样的感觉。“(在车上)有个伴该多好!一个女人。”罗伯特-金凯经常这么想,“有孩子真好。”他对她这样说,而弗朗西斯卡伴着丈夫和一儿一女过着单调而清寂的乡村生活,缺乏激情,整日浑浑噩噩,两颗寂寞的心仿佛找到了依靠。
   到了桥边罗伯特-金凯见桥太美了,就想拍摄一组“旭日廊桥”,探查了拍摄点以后准备明天日出之前再来,弗朗西斯卡见他出了一身汗,就请他进屋喝杯冰茶。闲聊中,二人互相讲起了自己的过去、婚姻和家庭。原来弗朗西斯卡是意大利人,罗伯特-金凯因摄影到过她的家乡巴瑞,这拉近了他们的距离。罗伯特-金凯的生活散漫,对摄影很执着,没有人愿意同他浪迹天涯,与前妻离异,过着单身生活。弗朗西斯卡取得了“比较文学”学位,因向往美国随大兵理查德-约翰逊来到他的家乡,从此她被禁锢在封闭愚昧的乡村:
   “她大约五英尺六英寸高,四十岁上下,或者出头一些,脸很漂亮,还有一幅苗条、有活力的身材。不过他浪迹天涯,漂亮的女人到处都是,这样的外形固然宜人,但是真正重要的是从生活中来的理解力和激情,是能感人也能感动的细致的心灵。因此许多女人尽管外表很美,但他觉得她们并无吸引力,她们生活经历不够长,或者还不知生活艰辛,因此没有这种足以吸引他的气质。
   “可是弗朗西丝卡-约翰逊身上确实有足以吸引他的东西。她善解人意,这他看得出来,她也有激情,不过他还说不上这激情究竟导向何方,或者是否有任何方向。
   “后来,他告诉她他自己也莫名其妙,那时看着她脱靴子的时候是他记忆中最肉感的时刻。为什么,这不重要。这不是他对待生活的态度。‘分析破坏完整性。有些事物,有魔力的事物,就是得保持完整性。如果你把它一个部件一个部件分开来看,它就消失了。’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说的。”
   于是两颗孤独的心灵碰撞出情感的火花。罗伯特-金凯说不上很英俊,但他精明干练,动作敏捷,谈吐富于哲理,礼貌谦恭,甚至有些腼腆。特别是他会做饭,二人在厨房里共做晚餐、共进晚餐,在轻柔的音乐声中,使弗朗西斯卡产生了青春期的萌动。唯恐这一次邂逅就此结束,在罗伯特-金凯走了之后,她写了一个纸条,夜晚驾车钉在了桥头上:“当白蛾子张开翅膀时,如果你还想吃晚饭,今晚你事毕之后可以过来,什么时候都行。”
  
   两个人的爱情是在第二天发生的,作者作了巧妙安排:罗伯特-金凯这天要拍三座桥——除拍罗斯曼桥外,还要补拍小镇附近的两座桥——使弗朗西斯卡得以做他的“助手”,通过“制作照片”的全过程对弗朗西斯卡的心理活动作了深入的刻画,这是她从来未体验过的。她做的很好,金凯夸奖了她一句:“谢谢,你是一流的助手。”她脸微微红了一下:“天哪,他是怎么回事!他像从外星骑着彗星尾巴乘风而来落在她巷子口的什么生物。我为什么不能简单地说一句‘不谢?’她想。我在他面前有点迟钝,但是这不是由于他的所为,是我自己,不是他。我就是不习惯和他这样思想敏捷的人在一起。”他涉过小溪走到对岸,她带着蓝背包从桥上穿过去站在他背后,她“感到很快活,快活得奇怪,这里充满活力,他工作方式中有一种力量。他不是等待天然景色,而是轻柔地把它掌握过来,根据自己的想象加以塑造,让大自然来适应他心目中所见到的景象。”长久以来第一次,“她单是由于注视别人而两腿之间湿漉漉的。”
   工作完毕罗伯特-金凯想回旅店洗个澡,弗朗西斯卡殷切地对他说:“好吧,随便你。不过一条毛巾,一次淋浴,或者那水泵或者随便什么东西我总还可以提供的。”金凯回答说:“好吧,听你的,我要把这些器材装在‘哈里’——我的卡车,然后立刻就来。”于是弗朗西斯卡开着理查德的新福特驶出丛林,罗伯特-金凯尾随其后,二人来到了昨晚相聚的地方……再一次共进晚餐。在轻柔的舞曲音乐中,他们情不自禁地相拥共舞,最后一起走进了卧室……在这短暂的四天中,他们有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罗伯特要再次出发了,他要弗朗西斯卡和他一起走,然而弗朗西斯卡却不愿意为自己而使整个家庭陷入不完整的境地,同时她也不愿放弃对家庭的责任。她对他说:“(尽管我爱你,想要你)不过,求你别让我这么做,别让我放弃我的责任。我不能,不能因此而毕生为这件事所缠绕。如果现在我这样做了,这思想负担会使我变成另外一个人,不再是你所爱的那个女人。”于是二人都落下了眼泪,只好痛苦地分手了。
   罗伯特走后,弗朗西斯卡把这段爱情深深地埋在心底,从未对任何人说过。在1982年3月,弗朗西斯卡得知了罗伯特的死讯。1989年,弗朗西斯卡也去世了,她在遗嘱中要求子女们将她的骨灰撒在罗斯曼桥畔。卡洛琳和迈克都被母亲的感情故事和对家庭的责任心所感动,他们同情并理解自己的母亲。同时,他们也开始珍视各自目前的家庭,放弃了草率离婚的打算。
  
   《廊桥遗梦》的性心理——不容忽视的情爱、性爱
  
   《廊桥遗梦》中主人公罗伯特-金凯与弗朗西斯卡-约翰逊追求的是情爱、性爱与爱情的和谐统一,而理查德-约翰逊与弗朗西斯卡却陷入了一种缺乏情爱与性爱的残缺的婚姻生活之中。首先我们不妨先看看小说中的某些片段:
   “理查德对性生活的兴趣不太经常,大约两个月有一次,不过很快就结束了,是最简单的、不动感情。他似乎也不注意什么香水、剃汗毛之类的事,所以人很容易邋遢起来。她对于他更像一个生意合伙人而不是其他。她本人的一部分觉得这样挺好,但是她身上还有另一个人在骚动,这个人想要沐浴、洒香水……然后让人抱起来带走,让一种强大的力量层层剥光……”
   “几乎一切于罗伯特-金凯有关的事都开始使她觉得性感。像洗澡时喝一杯冷啤酒这样简单的事,她都觉得多么风雅。为什么她和理查德就不能这样生活?她知道部分的原因是长期习惯养成的惰性。所有的婚姻,所有的固定的关系都有可能陷入这种惰性。习惯使一切都可以预见,而这预见本身又带来安逸。”
   “可以预见是一回事,怕改变又是一回事。理查德就是怕改变,他们婚后生活的任何改变他都害怕。总的说来连谈都不愿谈,特别不愿谈性爱,性感这东西对他来说是危险的,在他的思想方法中是不体面的。”
   “为什么要树起这些围墙、篱笆来阻挠男女之间自然的关系?为什么缺少亲密的关系,为什么没有性爱?妇女杂志在谈论这些事。女人们开始不仅对自己生活中卧室里发生的事有所期待,而且对自己在更大范围的设计图中的地位也有所期待。像理查德这样的男人——她猜想大多数男人——受到这期待的威胁。从某种意义上讲,女人正在要求男人们既是诗人同时又是勇猛而热情的情人。女人看不出二者之间有什么矛盾,男人却认为是矛盾的。他们生活中的更衣室、男人的晚会、弹子房和男女分开的聚会,都定出一套男性的特点,这里面是容不下诗意或是任何含蓄细致的情调的。所以,如果性爱是一种细致的感情,本身是一种艺术形式,那么,在他们的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于是男女双方在巧妙地互相应付中继续过着同床异梦的生活。”……
   小说中的理查德,看到妻子戴上金色的耳环,说她像个“轻佻女子”;他对浴室里的妇女用品感到不舒服,用他的话来说“太风骚”。也许他正如小说中指出的那样,源于思想深处的大男子主义,导致了他对性爱的误解,结果是患了性功能障碍。他拒绝生活中女性因素的刺激,人为地压抑自己的性欲,同样也压抑着妻子的性欲,这无疑为弗朗西斯卡的婚外恋埋下了一条导火线。
  
   在现实生活中,像理查德这样的男人彼彼皆是。许多男士,尤其是那些事业心强的男士,回家面对妻儿仍保持着严肃的心态,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浪漫的生活情调会冲淡人的斗志。长此以往,性刺激和性欲减少,性爱流失,虽然夫妻仍有性生活,但纯粹是一种习惯的惰性或是一种本能,而不是爱。
   情爱,是一种包括个性、理想和情操的混合体,它更多地具有社会属性。情爱是爱情的心理方面,主要是指对异性的思想感情和男女之间的心理相容。
   性爱,是对自己喜欢的异性的一种倾慕与怜惜的性的欲望行为,是一种更多的属于自然属性的纯生理性的东西。性爱是人的一种生理本能,没有对异性的性欲,就不可能有对异性的爱情,也不可能有爱情的真、善、美。
   情爱、性爱与爱情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爱情是性爱与情爱的统一,情爱是爱情的灵魂,性爱是爱情的躯体,性爱又是情爱与爱情的生理基础。在人类恋爱、婚姻、家庭活动中,许多心理问题与性相关。
   理查德人已到中年,但他每两个月才过一次性生活。从性医学方面来推断,他可能有性功能障碍,从性心理方面来推断,他可能精神或身体受过什么刺激,或者说他们夫妻有性不和谐的因素存在。像理查德这样的男人,甚而对性爱反感,毫无疑问这只会给夫妻生活蒙上一层厚厚的阴影。性爱不是夫妻生活的全部,但却是夫妻爱情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理查德没有摆正性爱的位置,因而给弗朗西斯卡的婚外情创造了条件。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性亦然。性既可使婚姻幸福,家庭和谐,社会稳定,也可使家庭破裂。处理不好,婚姻不过剩下一种痛苦的回忆。反之亦然,女性的性冷淡或性反感加之疑心过重,也会造成这样的结果。
   我们不能断言理查德与弗朗西斯卡的结合是一种错误的婚姻或不理想的结合,他们毕竟组织了一个完整的家庭,而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千千万万这样的家庭。“爱情更新”是最好的解决办法,那需要很高的心理素质,不见得人人能够做到。的确,年轻的夫妻要注意这个更新,中年夫妇或老年夫妇也要注意这个更新,只有爱情不断更新,才能使夫妻生活充满活力与生机。
   当然,爱情的更新并不意味着“喜新厌旧”,要夫妻某方“今天凤凰,明天牡丹”,而是意味着爱情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升华,做到“锦上添花”,使夫妻感情逐步达到“水乳交融”的程度。精神生活要不断丰富,双方要共同营造和谐的气氛,增加互相吸引的性魅力与黏合力,防止爱情的淡化。让爱情之树常青,要把我们的家庭生活调节好,不能让岁月磨平我们的激情!
  
   《廊桥遗梦》的爱情观——情爱、性爱观的反思
  
   爱情,通常被认为是性爱与情爱的有机结合。只有性爱而缺少情爱的爱情,是低级的爱情或婚姻;只有情爱而没有性爱的恋爱,是精神恋爱,即“柏拉图式爱情”,也是不可取的。情爱要专一、持久且终身不渝,各自为被爱一方的最高利益、最大幸福着想,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也在所不悔;性爱要激烈、浪漫、和谐,双方达到最大的满足感。小说描写罗伯特和弗朗西斯卡的爱情正是从以上几方面下笔的。虽然他们两人才相遇四天,但是在他们各自分手后的22年中,一直互相思念着,爱恋着,最后双方都把骨灰洒在建立两人爱情的标志地——罗斯曼廊桥畔,以示精神上的结合。可见,他们互相爱得多深,多么专一,多么持久!正如小说所描绘的:当罗伯特在离开弗朗西斯卡时,说了那样的话:“……天哪,我们就是在相爱,天上人间爱能有多深就爱得多深。”当弗朗西斯卡67岁生日时,回忆22年前的情景,小说是这样描述的:“那时她爱他,超过她原以为可能的程度,现在她更加爱他了。为了他,她什么都愿意做,除了毁掉她的家庭,或者连同把他也毁掉。”

共 673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如作者所说,人到中年,夫妻生活难免起着波澜,因为每一个家庭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纷纭复杂的外界事物无不影响夫妻感情。如何防患于未然,使夫妻感情更亲密,生活更和谐,《廊桥遗梦》可能会告诉你些什么。作者通透的解析能力,让这部作品的亮点一一呈现,文章从《廊桥遗梦》的婚外恋——情爱、性爱和爱情,探讨了作者巧妙地编排和构思能力,再从《廊桥遗梦》的性心理——不容忽视的情爱、性爱,对其片段进行分析,将情爱、性爱给予深刻见底之说,最后到《廊桥遗梦》的爱情观——情爱、性爱观的反思,作者启示到,要建立高尚的、高质量的爱情,就必须提高情爱及性爱的质量。作者也提到作品的缺点,以及个人的见解,作者深厚的品评能力让我们深刻的认识一部作品,欣赏拜读了,问好耕老,欣赏推荐!【峥嵘社团编辑:於星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耕石        2013-09-20 18:43:28
  这是一部难得的小说和电影,它深沉含蓄,寓意深刻,值得我们写作学习。感谢星月社长精心审评,祝双节快乐!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