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学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你说我说】被谁理解

编辑推荐 【你说我说】被谁理解


作者:蓦雪瑶 童生,752.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151发表时间:2009-03-15 09:58:13

最近几天的天气异常的清冷,阳春三月竟然没有脱离冬的气息,奇怪的是连身边的人和事也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冷清起来。想起了一些琐事。在外的日子,相当的不容易,特别是自己要做一件事情或者选择一个行业的时候,会遭受无数人的冷眼与讽刺,就连自己最亲最爱的人都不例外,从他们的角度来说,的确是为了我们好,怕我们上当受骗,而从我们的角度来说,他们的关心却成了一种阻碍我们前进的负担。
   父母是最伟大的,她们给了我们生命,扶养我们成长,教育我们处事为人,无论是从哪种方面说,我们都得感谢他们,纵然有代沟,也要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我们辛勤的父母,她们为我们呕心沥血,为我们起早摸黑。却从来不求回报,在她们眼里,我们就是她们自己,是她们生命的延续。
   我在家里排行第一,所以爸爸妈妈一有什么事情就让我做,有好的东西而是让弟弟妹妹先吃,小时候一直不明白,总是以为她们偏心,同样是她们的孩子,却偏袒弟妹,现在觉得其实不管怎么样,父母都有他的理由,而且是正确的,弟弟妹妹比我小,她们需要更多的关怀和爱,小时候,我有责怪过父母,也有妒忌过弟弟妹妹,但是现在想起来,真的很惭愧。年轻往往无知会多于理智,所以这也是情有可原的。在父母眼中,孩子无论怎么成熟,都是孩子,我只是希望自己以后做一个理性的成年人,不再做永远都长不大的孩子,起码在自己的眼中。
   父母很艰辛,他们的一生或许没有太多坎坷,平淡却也相当不容易,他们的一生也许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终归来说,他们也是为了改变,也是为了下一代能有更好的生活,社会给予每个人东西是无限的,但是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责怪父母,朋友失去了可以再找一个更好的,可是父母永远只有一个。我自己也是一样,拼搏在外,几年都没能跟父母见上一次面,虽然说电话里时常会问寒问暖,每个月会照常寄生活费回家,但是这些往往不是我们尽孝道的理由。父母最大心愿是我们出人头地,平平安安,当然我相信她们更希望子女在她们身边,一家人团团圆圆,我们自己也希望能跟亲人在一起,尝尝母亲做的家乡菜,与老爸一起谈谈家常,能定期跟家人出外旅游,能带着家人一起去看看他们一辈子也没见过的世界,但是能做到这样完美的又有多少人呢?
   有的人甚至还打骂父母,虐待父母,特别是少数小有出息的人,她们嫌父母平凡,有失她们的面子。这方面大有人在,也是自己之前的一位同事,在外拼搏了几年,在公司也当上了个小有名气的主管,父亲因为挂念儿子,从老家带来了些特色小吃千里迢迢赶来给儿子祝贺,谁知在宴会上,同事确向大伙介绍自己的父亲是自己的邻居。父亲并没有责怪他,而是觉得自己确实也有失儿子的面子,虽然打扮得不像是个农村人。当时我们都不知道这位儿子心里是怎么想的,也不知道这位父亲是怎么想的,如果在父母和面子之间,你们又会怎么做呢?如果在孩子和思念之间,作为父母的又会怎么做呢?总的来说,双方都有过失,作为父母,自己的家境不好,如果风尘仆仆的去祝贺儿子,这也会让孩子很为难,现实来说,也许因为一农村的父亲,儿子的形象会在公司大打折扣,现在这个社会太现实了,大部分人只看到虚伪的表面,而看不到真实的内涵,在这样众口难调的情况下,个人的能力是没办法去征服正义的。父亲几年没见到儿子,念子心切,是非常能让人理解的,但是作为孩子,怎么也不应该说父亲是自己的邻居,不说孝道,也应该替父亲想想他当时的感受,父亲能来一趟或许是他一辈子的心血,也或许父亲这一生就这一趟而已。人呐,往往只注重自己的感受,如果真能换位思考一下,便不会有那么多的遗憾。
   从另一方面来说,父母其实也是自私的,这只是针对一部分父母,他们会用自己的思想和观念来逼迫自己的孩子去做不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在农村,多数人都改变不了中国传统的封建观念,他们总是以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社会上,父母为长,让孩子听之任之,在婚姻上,以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为主观,理由是为了孩子好,其实如果能换位去想一下,要是自己的孩子在感情方面不忠于父母中意的人,就算两个人能在一起,就算衣食无忧,他还是不会快乐,反而会带来更大的思想压力和情绪波动,如果是自己的喜欢的人或事物,就算再苦雨凄风,他也会觉得是快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自由,而且都不希望被外界所束缚,更不希望别人来主宰自己的行动与思维。
   表哥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跟女朋友关系很好,风雨同舟也走过了三两年,可是当他把女朋友带回家时,家里人觉得两家相隔数千里,要在一起是不可能的,而且女方家里也没有什么要好的人际关系,如果是在我们村,就可以娶村长的女儿,因为表哥的爸爸是村支书,这应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而且在政府发放各种资金的时候还可以捞点小费,就是这种思想,表哥在外已经整整八年没有回过一次家,难道是表哥不想回家吗?难道他就不想生自己养自己的父母吗?这种封建残余的思想让他进退两难,作为父母,难道真要等到自己生命归天再让儿子回家苦苦遗憾吗?
   在中国,多数子女只要一成年就得赚钱帮父辈减轻负担,其实从她们的角度来说,很多人是不愿意的,但是不愿意也没有办法,毕竟家庭背景不得不让我们面对许多的现实和无奈,从根本上说,这一切难道真的是天造地就的吗?如果是,那么有一部分人的子女还是可以如愿以偿的读完大学,受完高等教育。通过自己的能力与学力去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家境贫寒,这是很正常的,因为财富始终分的是二八定律。我们是穷人的后辈,但是我们有权利去做富人的祖先,就社会发展速度而言,如果人的思想比不上社会的进步,理所当然人就会落后,落后就会被淘汰。
   父母跟我们生活的年代不同,自然观念也就不同,他们也是受封建制度的约束,但是观念和思想都来源于外界,来源于一个环境的好坏,所以当我们看懂一些事实而父母不懂的时候,我们只有去感化,从他们的角度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这做起来是有一定困难的,最关键的还是在于我们自己,就像目前自己处于创业阶段,而父亲却规定每个月要给家时寄多少钱,有时候想想,父母是有点不应该,这也能理解,因为他们不了解我们在做什么,他们也不知道我们这样下去是好是坏,是福还是祸,他们完全是处于关心。而面对现实社会,特别与日俱增的二十一世纪,如果比别人迟到一步,在结果上就会比别人落后几十倍。父母是不会理解的,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跟我们环境截然不同。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认同,对于鼓励我们的这些人,我们应该加倍感谢。还有一部分人,是我们成长中用另一种方式打气的,就是不断的挖苦我们,嘈笑我们的人,他们所对待我们的种种形为应该更值得我们感谢,有了这些,我们才会更坚强,更有毅力。亲朋好友不理解只是暂时的,总有一天,他们会认同我们,因为我们也有我们的理由,而且我们的理由是跟社会,跟个人,跟责任互补。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用爱心去对待周围的一切,我们会发现人生其实是别具特色。我们也始终相信感恩的人永远年轻,可是我们,你们,她们能被谁理解?

共 279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可怜天下父母心,哪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是来自不同时代的观念的冲突却总是让这份爱在传递的过程中显得那么脆弱,其实父母也很苦恼,他们也需要孩子的爱。相信亲情的力量最终能冲破观念上的束缚。【编辑:军天壮志】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军天壮志        2009-03-15 16:34:10
  想起了一句歌词“每次想更懂你,我们却更有距离”,是因为代沟还是因别的什么呢?
2 楼        文友:刘青松        2009-03-24 21:18:05
  呵呵,原来是老大。
   可爱天下子女心。
视诗歌为自己最单纯的理想,以自然、唯美、素朴为追求,抒写一己眼中之情感,游也轻松、居也从容,给天空一池明净,送文字一方生活。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