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水】母亲的婚纱照(散文)

精品 【山水】母亲的婚纱照(散文)


作者:心境如水 布衣,346.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30发表时间:2013-10-04 14:52:05
摘要:母亲和大叔照了漂亮的婚纱照。由于对父亲的怀念和愧疚,我很难过。但回想了大叔二十年来对家的付出,我释然了,并打算把对父亲的怀念留在心底,把想对父亲尽而再也无法尽的孝心给大叔,他也是父亲啊。

咦,谁的婚纱照啊?看见老家的墙壁上新挂上的照片,我不由地凑近去看:婚纱照上原来是母亲和大叔,母亲穿着洁白的婚纱,大叔则西装革履,他们都是年逾花甲的人了,但温馨的婚纱照上,两人都脸色红润,精神矍铄。如果不凑近去看,会以为是对新婚夫妇呢!“什么时候照的?哪儿照的?”我急匆匆地发问。“前几天照相的到村里来照,我们去照的。好看吗?”,“好看。”是啊,确实好看。照片上的两人手挽着手,亲密地偎依着,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幸福的味道从照片上流淌而出,向四周弥散。可是,我的心里却怪怪的。“你爹的照片我也拿去放大了呢。”转头一看,是的,在婚纱照的旁边,父亲的遗像被放大了,挂在一边,却孤单而落寞。“为什么要挂在一起?”这句话马上拥到嗓子眼,我想大吼。转头一看,我把冲到喉咙口的话硬生生咽了回去,虽然咽得脖子生疼。母亲爱吃水晶葡萄,我就买了一大袋,送回老家给她吃。大叔打开袋子,拿出葡萄,没有急着放进自己嘴里尝味道,却很自然地递了一串到母亲手里,自己才重新拿起一串来吃。母亲坐在沙发上,笑嘻嘻地只顾和我说话,伸出手接过大叔递给的葡萄,边说话边吃起来。大叔对母亲的照顾,母亲的被照顾,那么的自然。是啊,习惯成自然嘛。
   看了母亲的婚纱照,我眼里含着泪,拼命地压抑自己的感情,转头装着看电视,往事却在心底翻江倒海。
   二十年前,父亲病逝。那一年,母亲才四十二岁。父亲去世后,因为我们姐弟都在外工作或者读书,母亲就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在家。每年该栽种的日子母亲无人商量,特别是该犁田耙地的时候,看着母亲小心翼翼地挨家挨户去求人的样子,我们就心痛。我们姐弟一放假就往家赶,帮母亲做农活。那时候,我们夫妻俩在村里的乡镇中学教书。放了学,常常赶回家给母亲做晚饭。做好了饭,站在老屋的后门旁,等从地里回来的母亲。在微寒的秋风中,或是凛冽的北风里,佝偻着身子挑着担子或是背着篮子,头发散乱着,孤零零地走在旷野的田埂上往家赶的母亲样子至今想起就让我心疼不已。
   我们都为了我们的学业或工作在外打拼,就算我们对母亲再好,可栽田种地的事我们不懂,无法给母亲什么帮助。我们对母亲再好,终究不能一天二十四小时陪在她的身边。就这样,大叔走进了我们的家。
   虽然大叔是我们主动帮助母亲找来的,但想起辛苦奔忙抚育我们的父亲,想起他的慈爱,他在村里的德高望重,让我们终究无法完全接受大叔。我们不叫他“爹”,因为我们觉得这一称呼他无权承受。这么多年来,我们礼节性的对待他,给他买穿的,买吃的,可始终感觉到我们彼此之间隐隐约约而又明明白白地存在的隔膜。
   随着弟妹们渐渐地完成学业,走上了工作岗位。家里的生活也一天天地好起来。常常听见村里人,或者亲戚朋友说:“你大叔好福气啊。唉,你爹太划不来了。”我的心里就阵阵酸楚,想起父亲,就揪心的疼。父亲英年早逝,为了抚养我们姐弟长大,供我们读书,他是吃够了苦,可没享到什么福。那时候,家里穷,爱抽烟的父亲虽然没抽9分钱一包的“金鱼”牌香烟或者是一角四分钱一包的“春耕牌”香烟,他抽的是二角三分钱一包的“天平”牌香烟。四角八分钱一包的软装“春城”牌香烟,他只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去买。两块钱一包的硬装“春城”牌香烟,是我参加工作后才给他买过。喝的酒也是从集市上打来的散装酒。如今,每当逢年过节,看着姊妹们给大叔买的好烟好酒,我就想起父亲,心里五味杂陈,说不出的痛。我们给大叔买皮鞋,买皮衣,看着大叔喜滋滋地换上新衣的样子,我就想起父亲穿得变形了的解放鞋,还好,参加工作第一个月的工资就给父亲买的皮衣还能至今让我聊以自慰。
   不知道是由于大叔和我们没有血缘关系,还是由于我们对父亲的怀念和愧疚,我们和大叔之间总隔着点距离。虽说我们给大叔买吃的穿的,但终究觉得是出于礼节而不是孝心,更不是出于感情。每年我们给父亲上坟,他就自己默默地到田地里干活去了。几姐妹回老家,我们常常让思念之情泛滥,肆无忌惮地回忆起父亲,回忆父亲和母亲,和我们之间的趣事,也谈起现在父亲不在的遗憾。这时候,大叔总是一言不发,闷头吃饭。
   前几年小妹带母亲去玉溪,去建水,前年三妹带母亲去北海,都没考虑带大叔同行。去年我带母亲去北京,爬长城,看故宫,到颐和园里坐船,到人民大会堂看毛主席。母亲玩得很高兴,但旅途中,她总是不时会遗憾地轻轻叹气。我知道原因,但我不想去问,也不想去弥补,即使我完全可以弥补。每当这时候,我们都借口让大叔看家,其实我们知道这不是真正的原因。而大叔呢?也从来没有怨言,一个人在家,看家护院,喂猪喂鸡,到田间地头干活。我们也没想过:这样的做法是否伤了他的心?
   父亲去世已经二十年了。二十年前,父亲再是千般无奈万般不舍,毕竟让母亲在子女待抚育的年纪里,承受了中年丧夫的巨痛。父亲去世后,是大叔陪着母亲一路走来,使这个家走出了困境,二十年沧桑的岁月里,他们的满头青丝已变成了白发。
   看看大叔,年近六旬的他脸上已经满是皱纹,昔日健壮挺直的脊背已略见弯曲。他当年走进这个家的时候,年近不惑之年,记得那时的他红光满面,身材挺拔。二十年的时光转瞬而逝,他已由壮年人变成了老年人了,母亲也变成了六十出头的老人了。不管他对这个家的贡献多还是少,但二十年来,他把他一生中年富力强而最有价值的时光奉献给了这个家。二十年来,是他给母亲出谋划策,栽田种地。是他在母亲生病时找药端水,做饭洗衣。二十年来,是他和母亲,为儿女的婚事操劳,让儿女们成了家,生儿育女。父亲去世时,小弟才有十岁,二十年来,是他陪着母亲把小弟抚养长大,并建了新房娶了媳妇。如今也是他开着农用车,陪着母亲,到临近的小集市上赶集坐生意。每当这个时候,母亲就坐在他的身旁,乐呵呵地盘算着赶集的收入;是他,拉着二胡,陪母亲去参加老年协会的活动。在大叔的二胡声里,母亲常常带着她的老年朋友,在老家的院子里尽兴地唱啊,跳啊,常常引得我们也加入她们的队伍。二十年来,大叔无欲无求,无怨无悔。正是有了大叔,才让我们姐弟放心地读书,工作。这二十年来,是大叔替已逝的父亲尽了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啊。
   “妈,过几天带你们去泡温泉去。”“我们?你大叔也去吗?”母亲迟疑地抬起头,小心翼翼地问。“是的,大叔也去。”看着母亲满是皱纹的脸上那如菊绽放的笑容,我毫不迟疑地回答。
   把对父亲的怀念留在心底,把想对父亲尽而再也无法尽的孝心给大叔吧,他也是父亲啊。
  

共 258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母亲的婚纱照】母亲的结婚照是跟大叔的,不是跟父亲的。大叔是我们的继父,我们孝敬她尊重他,但是想起辛苦奔忙抚育我们成长的父亲来,心底却翻江倒海。作品构思精巧,语言流畅。想到大叔的种种好处,想到有大叔相伴,母亲老年快乐的生活,我醒悟了,我的感情升华了。二十几年来,是大叔替早逝的父亲尽了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啊!把对父亲的怀念留在心底,把想对父亲尽而再也无法尽的孝心给大叔吧,他也是父亲啊。结尾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文章亲情涌动,笔法细腻。为老年人再婚家庭的和谐幸福提供了一个典型的范例: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一篇很值得品味的好文章,推荐赏读,问候心境。【山水神韵编辑:方因】【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1005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方因        2013-10-04 14:57:11
  心境,国庆节快乐!美文很具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有很多再婚家庭子女与继父母格格不入,弄的老人很尴尬。你们很明智,也很大度,值得大家学习!
2 楼        文友:春华秋实        2013-10-04 15:06:14
  散文构思可谓精巧,前抑后扬,父亲的记忆不易抹去,大叔的付出最终唤起儿女们的接纳。人性的温暖在文章中熠熠闪光,质朴无华、感情真挚,结尾很好升华了主题--接纳这个父亲!问好如水!
3 楼        文友:心境如水        2013-10-04 15:19:58
  感谢因姐的辛苦编辑。也谢谢社长的点评和鼓励,祝你们节日快乐。
4 楼        文友:吴兴华        2013-10-04 15:39:15
  为大叔也是父亲致敬!
喜欢文学,已在省、市报刊发表小小说,散文、诗歌
5 楼        文友:心境如水        2013-10-04 15:48:58
  谢谢,祝吴老师节日快乐。
6 楼        文友:执手今生        2013-10-04 15:51:15
  好令人感动的一篇文章!为母亲找到幸福而欣慰,为大叔的真情而生敬意,为子女的理解和孝心而鼓掌!
7 楼        文友:心境如水        2013-10-04 16:46:30
  谢谢执手今生文友的支持,祝节日快乐。
8 楼        文友:雪山清风        2013-10-04 19:59:45
  好一个 大叔也是爹------这些默默奉献的人 才是一个国家的脊梁 这些一辈子携手相伴的人 才有资格称为爱情----敬祝好人一生平安
9 楼        文友:铁笔浪人        2014-08-22 14:48:04
  文章所写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社会普遍性。老人们的再婚问题,一直受着儿女们意见的左右。此篇文章所写事情的结果,无疑是让读者感到很温馨的。
   按理说,这是大人们的事情,孩子们(在父母面前,儿女永远是孩子)无权参与。但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观念下,想让儿女们不加入自己的意见,几乎是不现实的。而老人们也认为应该得到儿女们的意见。于是乎,原来简单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也就复杂了。谁也没有办法。
   文中的大叔已经用自己的双手,在这个家庭尽到了男主人的责任。在能得到这个家庭其他成员感情认可的情况下,他就是合格的父亲和丈夫。好在,他用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自己朴素的想法。
   不过,这与这个家庭的其他成员的知书达理也不无关系。
   祝福天下好人长久!
最好把写作当做卡拉OK,要的是自信。经常练习,也就慢慢有感觉和乐趣了。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