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晋商文化》读后感

  《晋商文化》读后感


作者:云台文经 举人,3727.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566发表时间:2013-10-06 22:17:34
摘要:有感于晋商没落原因

晋商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结,为什么红极一时最后又一度没落?为什么能兴盛五百年,打破“富不过三代”的神话,最终还是殒于非命?这些问题都在《晋商文化》中得到了解答。
   余秋雨先生说,这是因为晋商虽财富万金,却没有找到文化的一个支撑,只能效仿中国古代家族管理模式,最终还是缺乏文化内含、理念支撑所致。说的有道理,找不到自己的代言人,财富也只能成为臭钱。今天看了《晋商文化》,对晋商的成败部析,又多了许多的思考。晋商之所以能富甲一方,一是发展之初,与勤俭持家、忠信义当头分不开,以至于很多家族在祠堂里多设有扁担、箩筐,甚至于狗之类的东西,就是因为他们想让自己的子孙牢牢记住祖宗创业的艰辛,牢记勤俭持家的重要,严禁奢侈浪费摆阔等恶习。这是晋商兴盛几百年不衰的基础。二是发展中期依靠灵活的经营头脑,巧妙结交权贵,巴结官宦,做官场人的生意,做政府的生意,垄断经营,依靠权贵所致。这是晋商能迅速集累财富的根本原因。只以自身的“勤俭信义”,不可能持续兴旺发达。晋商在结交权贵,迅速发达的同时,也为自身覆灭埋下了祸根。清朝末年,晋商一度成为皇家的钱袋子,没钱就要,要的没商量。除了自身的奢侈消费外,对外战争的失利所造成的巨额赔款,晋商成了理所当然的冤大头。这是加速晋商覆灭的重要原因。三是晋商的家族管理方式是其覆灭的根本原因。在国外银行纷纷进驻中国,政府也在大力发展银行之际,晋商一次次失去了由票号向银行过度的大好时机,终于使自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为什么?各大晋商票号掌贵龟缩在晋地偏僻一隅,尽享人间春色美味佳肴,虽有祖上勤俭持家之家训,那也是离自己十分遥远的事了,奢侈之风、攀比之风甚嚣尘上,全然不顾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经理对“票号改银行”的呼声,至使机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失去。试想,一个偏僻小县城的土包子、暴发户,怎能引领全国各大城市的金融走向,不破产才怪。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晋商失败也是历史的必然。一个王朝的覆灭也就是几百年的光景,何况晋商。但是,可悲的是王朝覆灭是重复过去的故事,重复故事或者说重蹈历史覆辙是中国儒家文化根深蒂固、中国人思想受禁锢无法超越所致,那么晋商呢?纵观晋商覆灭的三点理由,也可以归结为受中国人常态思维影响的原因。本身文化水平不高,还不注重读书学习,有几个臭钱,除了奢侈,就是买官加爵。思想认识能好到哪儿去?自己不学习还不与文化结合,总以为自己很聪明,想不到还有自己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还有超出自己思想之外的事情存在,最后终逃脱不了失败的恶运。这就是不与文化结合的后果,这就是不重视文化的恶果。所以,余秋雨先生说,没有找到自己的发言人,真说到点儿上了。

共 108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由《晋商文化》联系其历史背景,解析晋商的没落原因,引用自然,有根有据,言之在理,欣赏!【编辑:冰煌雪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3-10-06 22:50:04
  由《晋商文化》来看晋商没落的原因,有一定的依据,欣赏朋友的文字,感谢来稿,期待精彩继续!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回复1 楼        文友:云台文经        2013-10-07 21:09:28
  久违了江山,刚一参与,竟忘记了怎样投稿,也不知道投到哪里去了,谁知竟与冰煌雪舞有缘,以后还请多多指教啊,先谢了。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