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江南】黄昏下的叹息(小说)

精品 【江南】黄昏下的叹息(小说)


作者:兰花悠悠香 进士,7946.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14发表时间:2013-10-09 16:55:57

[一]
  
   季节已经走进秋的渐深处,野外的落叶开始了飘零,风有了散漫的寒意。
   天,慢慢的傍黑了。厨房里的老丁头忙忙碌碌的做完了晚饭后,双手在围兜上擦了擦手,还没顾得上喘口气,儿子、儿媳先后进了门。
   剃着一头奔马样发型的儿子在进门后问:“晚饭做什么吃的了?”
   儿媳背着一只大大的坤包先自去了老丁头孙子的房间,大概在房间里呆了一会,出来后的儿媳摆动着一颗如同抖松了羽毛的,鸡头样的,又有点像方便面样的卷发,站在厨房的玄关处呆立了片刻,然后走进,在做了粗粗的浏览后启动猩红的嘴唇问“晚饭可以吃了吗?”
   “可以了,洗洗手,我们这就吃。”对儿媳,老丁头一向是客气有加的,更何况现在的儿媳身份比之从前又有了不同。
   晚饭老丁头做了清炒空心菜、青椒炒鸡蛋、冬瓜虾米黑木耳汤,两条红烧鲫鱼是中午烧了的。原以为儿子、儿媳中午会回来吃,等到11点30分,结果,两个人中午都没有回,于是,他单单烧了鱼,其他的菜就没有烧。
   他一个人的中饭原是可以简单对付了的,红烧鱼里的毛豆,还有前晚上多的几根红烧扁豆,对付着扒拉了几口饭,他这顿中饭就算解决了。
   “怎么又是这几个菜?你每天煮着不腻味,我们吃着也腻味了。”儿子背着手如同乾隆皇帝下江南般的皱起了眉头。
   “我是现学现做,会的不多,手艺不如你妈。再说,现在菜价高,我们还得还贷,将就吧。”老丁头的眼睛斜睨了儿子一眼,心里有话碍着儿媳的面儿没说。
   儿媳没有声音,而是以她的实际行动做出了表率,她不声不响的在饭桌前坐了下来,一口饭一口菜的扒拉着,一双筷子如同微型飞机在桌子上空不断的俯冲着,一小盘红烧鲫鱼就在她的面前,她的筷子在俯冲之后有条不紊的做着剔骨取肉的工作,吃得还算津津有味。
   儿子也坐了下来,把一双筷子在桌子上来了个立正起步后也开始吃饭,儿子的主攻方向是青椒炒鸡蛋,当然,鱼也是他的情有独钟。
   桌子上儿子儿媳两个人的吃饭水平算得上旗鼓相当。很快,一盘的鱼只剩下了两只光秃秃的鱼头和少许的鱼尾,一些细碎的骨头横七竖八的躺在酱红色的汁水里。而青椒炒鸡蛋这时候已经日落西山。老丁头的筷子在空心菜和这些残菜里伸缩着,最后,用一点冬瓜汤把饭泡了。
   儿媳的饭吃得快,感觉就像与饭对着干的样子,又好像在嘴巴的位置放上了漏斗,一阵稀里哗啦,晚饭结束,漏斗偃旗息鼓,儿媳再度回到孙子的房间里去了。
   望着已经随身关上了门的房间门,老丁头用筷子指着儿媳走进的方向问儿子“你们现在算是怎么回事?接下来到底准备怎么办?要我说要是准备和好的话,你主动一点。”
   “你还真是烦,我们的事情我们会自己解决,我们不急,你们急的什么急?你们还是专心做自己的事情。”儿子的口气颇不耐烦。
   “呵,你以为我和你妈操的是闲心哪?”老丁头的筷子在桌子上连着敲了几下,又“唉”的长叹一声。
   “我晚上出去有点事。”儿子一边咀嚼着最后一口饭菜一边站起身子往门口走去。
   “不会又是喝酒吧?”
   “怎么会?喝酒的话我还回家吃的什么饭?”儿子已经走到了门的位置,“卡啦”一下,门开了,儿子走了。
   老丁头收拾了狼藉的碗筷,在水池里弯下了腰洗着,大概十分钟后,儿媳从孙子的房间里走出,还是背着那只大坤包,出门前终于说了句“我走了。”那情景冷淡得如同对着西风下的落叶,老丁头摆摆手做了个微笑的表情,心里想问一句:今晚上回来住不?最终还是没问。他对自己说,这事急不得,得徐徐图之。
   儿子、儿媳的来了又走了像是一阵风,又像是一阵雨,剩下了一个人的老丁头解下身上的围兜在桌子边坐了下来。
   这时候,他又感觉有点头晕了,最近这头晕得厉害了,他估计自己的血压可能又是更上一层楼了,为此今天早晨去医院找老同事测了。
   老同事是留用的内科医生,擅长心血管毛病,为他仔仔细细地测了血压,听了心脏,最后问他是不是最近药没有按期吃?他回答吃了的。同事又开玩笑说是不是最近把长牌、斗地主当成了主修业务?
   他笑着摆手:“那是过去式咯,现在我已经有了再就业工程。”
   同事讶异地问:“怎么,带着个高血压的身家还去扒分?不要命了?”
   “哪里?我现在是火头军,买汏烧的主力军。”
   “吓,你们家什么时候出现东风压倒西风的情况了?我可记得你老婆烧得一口好菜还带着山东大葱味的。”
   “唉,一言难尽,恕我重任在身不多说了,我们有空聊。”
   从医院回来后,他根据建议把原先每日一次的口服药改成了早晚各一次。因为胃这段时间也在闹情绪,他把服药的时间也做了微调,干脆改成了饭后服药。
   这时,他站起身子走进了房间,从床头柜里拿出了丹参滴丸和一片安莱,用水咽下后又坐了大概半小时。
   也许是心理作用,感觉头没那么晕了。他的脚在拖鞋里划拉着,感觉右脚尖的位置挺不舒服的,低头一看,可不,三只脚趾穿越了黑色丝袜的顶端出来凉快上了。
   他戴上了眼镜,抬起了右脚把开了天窗的袜子脱了下来,然后双手横平竖直的拉了研究,看后,放下袜子又站起身子去了房间。
   一阵“吭哧吭哧”的拉抽屉的声音,最终,他的手里有了一根连接着白线的、细细的缝针。
   拿着缝针的他这一次关了厨房间的灯,走到了客厅里。客厅的灯亮了点,他挑了个采光相对好的位置,坐下了开始行动。
   年轻时候当过兵、拿过枪,后来又捏惯了口腔科医疗器械的一双大手,这时候显得很是笨拙,他开始粗针大线的在那只袜子上攻坚,由于采光角度的问题,再加上老眼昏花,他的手指好几次被刺到,他摇摇头暗骂自己笨,一个曾经的军人和牙科医生竟然还对付不了一只袜子!
   大概十分钟后,他终于大功告成,袜子开启的天窗被成功关闭,他放下还连接着的针线,又一次细细的检查了自己的丰功伟绩,最后在靠近袜子脚尖的位置把线头打了个结,最后用剪刀把线剪断了。
   袜子再一次穿到了脚上,他左看右看很是得意,得意到极点,他悄声自语:“嗯,还行,这不又是一只完整的袜子?”
   琐事完毕,老伴有电话打进,问他晚饭吃了没有?问他累不累?问他血压怎么样了?头还晕不?他苦笑着回答,与昨天一样。
   老夫妇言来语往了几回,最后老伴又问起儿子与儿媳,老丁头说,你我这辈子就是操心的命咯。
  
   [二]
  
   说起儿子儿媳,屈指算应该是十三四年的夫妻了。长久以来,小两口加上他们的儿子一家三口一直与老丁头老两口一起生活。属于标准的啃老族。
   每天的开门七件事加上孙子的一应成长事,凡涉及经济问题一直都由老两口买单,这好像已经形成不成文的默契。平时里,只要孙子一说学费或者学校交钱之事,儿子、儿媳总是会不约而同回答“找你爷爷奶奶去说。”好像这孙子就是老两口生下的小儿子。也正因为如此,小夫妻俩一直还相安无事。
   事情的改变得从去年的一件事情说起。
   一天,儿子阿明的朋友小虎打来电话,邀请阿明晚上喝酒,还说要介绍几个朋友给阿明认识。
   说起小虎,其实也是朋友的朋友介绍了认识的,认识近一年来,彼此算得上意趣相投。
   酒至半酣,大家说起了生意上的事情,大致意思,最近他们的手头正有一笔生意在进行中,有人说,这事要是成了的话不愁不发财。
   阿明这时候已经喝得不少了,一听这发财的话题心里便开始了跑马,他对坐在他右首的小虎道:“你的朋友真是有本事,听他们说做生意发财好像就是折个柳枝儿做个帽盖儿样简单。”
   小虎说“阿明,想发财还不容易?跟着我的这几个哥们还怕没财发?你只要够气魄,够胆量就中,老实说,要是跟上了这几个哥们,到时候只怕财要进门,你挡都挡不住。”
   “天方夜谭了不是?”阿明这时候虽然还没醉到神志不清的程度。
   “倒不是天方夜谭,发财也讲究机遇和有人提携。”
   小虎和阿明私底下两个人干了一杯酒后一通现身说法,又串掇:“要不试试?嘿嘿,就怕你不敢。”
   “吓,我男子汉大丈夫可不是吓大的,我就怕你们的这几个朋友看不上我。”
   “这个不消你担心,你等会儿看我的。”小虎在阿明的耳边说了这话后,便擎起杯子分别走到了几个人的身边,说是做工作去了。
   果然,时间不长,小虎回到阿明的身边告诉他事情已经有了眉目,小虎对阿明说:“为了表示你加入的诚意站起来,与大家干一杯,豪气一点。懂不?”
   心领神会的阿明果然茅塞顿开起来,只见他“嚯”的一声从座位上站起,睁着一双红红的醉眼举起了酒杯,“来,各位,今天能够认识各位是我阿明的运气,什么是朋友,酒杯一碰就是朋友,现在,为了表示我的诚意,我连喝两杯,在座的给我面子的话请各喝一杯。”
   酒酣耳热,阿明终于在小虎的鼎力相助下成功攻关,小虎的朋友答应了吸纳阿明为生意合伙人。据席间人的说法,所谓合伙也就是签上个字条。
   用席间一位大哥大的话说“今天阿明能够进入我们这个集体,也是我们大家的缘分,大家也不必要求阿明与我们一样出资了,这样吧,今天,我做大哥的提个建议,出于小虎的面子,以后我们与阿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大家说好不好?”
   在一片叫好声里,阿明连喝了三杯,最后,大哥大拿出了一张什么纸片,要阿明签了字,按了手印,这入伙的程序就算完事了。最后,大哥大拍着他的肩膀说:“阿明,你就等着发财好了。”
   这一场酒宴,在一片欢声里圆满收场,烂醉如泥的阿明这一个晚上做了无尽的发财梦。
   酒醒,发财梦随之烟消云散。
  
   [三]
  
   那次酒宴后大概一月,有陌生客打阿明电话,声言要他尽速还钱,如坠云端的阿明问:“我什么时候借你钱了?你大概当我傻B还是二百五了,做你的大头梦去!”
   一言不合双方在电话里大吵起来,过后不久,那个人带着三五个五大三粗的人找到了阿明的家。
   彼时,老丁头老两口与儿媳都在家,来人从黑色手包里拿出了一张签了阿明名字并且按下了手印的复印纸说:“喏,睁开眼睛看看,是不是我在讹诈你们,这是你写下的担保书,里边写了为XXX担保向我处贷款50万元人民币,并且写明了是以你丁阿明家的三室一厅房子为抵押物的。前不久,我们在双方当时议定的应该收回本息的时间里去找了贷款的那个人,结果,那个人不翼而飞了,好在你还在,现在我们只有找你要回属于我们的钱。”
   对于老丁头一家来说,这一飞来横祸不抵于晴天霹雳,儿子阿明在一刹那好像是傻了,而儿媳的反应在来人走了之后就变得歇斯底里起来。她哭着、闹着、骂着,她捶胸顿足说自己瞎了眼,嫁了这么个混账东西,她哭诉别人嫁了老公是跟着吃香的喝辣的,穿金戴银,她倒好,嫁个老公不但是穷得叮当响,还常常被骗,骗老婆。最后,她要老丁头老两口为她做主,为她主持正义。
   那真是一段无序的繁乱,一边是要债人声声紧逼的要钱,一边是儿媳吵着闹着要离婚。
   关键时刻,老丁头决定帮着儿子先按下人民内部矛盾,带着儿子去找始作俑者小虎。
   谁知道当父子二人想法设法找到小虎居住的地方一问,回说那个小虎只是这儿的租客,而且早在半个月前租期到期就走了人。
   这时候阿明才恍悟自己是钻进了别人精心设计的圈套里了。
   万般无奈之下,老丁头又带着儿子去找了相关部门咨询了,结果希望很是渺茫,对方说要是能够找到这几个人,最低限度能够说得出他们真实的名字和家庭住址,并且能够拿出充足的证据来,那么起码可以告他们欺骗罪。要是上面所诉查无可查的话,那么根据纸张上的签名和手印,加上内容,借贷人是可以追究阿明这个担保人的责任的,更何况里边的抵押物就是阿明家的房子。
   在焦头烂额又是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儿媳还是坚决的与儿子离了婚,站在换位思考的立场考虑,老丁头最后理解了儿媳的行径。最后,老两口为儿子争取到了孙子的抚养权,儿媳只是卷走了属于小两口的不多的一点积蓄。
   儿媳走后,面对着如山的一笔飞来的欠款,儿子在一个深夜也突然消声匿迹了。
   这一下,所有的重负一下子都成了老丁头老两口身上的大山。
   短短的两个月里,老丁头灰色的头发成了银白色的小雪山,老伴每日里以泪洗面,很快听力大幅度减退,视力急剧下降。
   即使如此,儿子欠下的莫名其妙的债务还得解决,债主三天两头上门讨债,用他们的话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儿子走了有老子,债是你们老丁家的人替人担保欠下的,白纸黑字签的是你儿子的名,我们不找你家找谁?你们要不还的话,我们上法庭也有理。现在我们就用自己的命压上你的孙子。”
   老两口的精神已经接近崩溃,老伴问怎么办?老丁头说,现在只有想办法还钱,难不成还拉上孙子赌命?

共 825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黄昏下的叹息》,读完此文,我的心中也充满了深深的叹息,为老丁头老两口的任劳任怨,也为了那没有担当的儿子。老丁头一家,正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儿子一家三口一直与老丁头老两口一起生活,是标准的啃老族。这还不算,天天梦着发横财的儿子被骗欠下巨额债务,为此,儿媳与儿子离婚,儿子离家出走,将孙子与债务全推给两位潺弱的老人。在老两口四处借贷、东拼西凑终于把钱还清之后,儿子回来了,而孙子上学陪读的重任又成了他们的“光荣使命”,二老过起了聚少离多的生活。孙子学校放七天长假,老丁头本想幸福地与老伴、孙子团聚,享受久违的天伦之乐,不料老伴又出了车祸进了医院,生死未卜。老丁头一家多舛的命运、接踵而至的遭遇,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那些不可预见的灾难,深刻感受到生活的无奈与艰辛,也深感“可怜天下父母心”。愿天下的儿女们能多一些责任与担当,不求让父母过上锦衣玉食的好日子,但至少要让他们安享晚年。小说在故事情节的铺设上自然流畅,条理分明,语言通俗易懂,人物对话与神态描写很精彩,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与可读性。好文,倾情推荐!【编辑:简希】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3102000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简希        2013-10-09 16:56:39
  问好兰花老师,很精彩的小说,拜读学习!祝创作愉快!
简希
回复1 楼        文友:兰花悠悠香        2013-10-09 17:05:41
  简希辛苦了。这篇小说本来是昨晚前写好的,结果我犯了个致命的错误,竟然莫名其妙的把全文都删除了,最后,我只好重写,那个懊恼呀。
2 楼        文友:简希        2013-10-09 17:11:46
  啊,那太辛苦了!抱抱!
简希
3 楼        文友:张朝阳        2013-10-09 21:53:13
  感谢作者投稿江南烟雨社团,问好,遥敬,欣赏拜读佳作,遥敬。期待下次赐稿江南烟雨社团,谢谢!祝你写作愉快!
爱好文学,与文学一起成长!
回复3 楼        文友:兰花悠悠香        2013-10-10 07:18:58
  谈不上佳作,练笔罢了。江南烟雨是我的家,我会常回家看看,并不遗余力码字。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