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天涯】轻歌情韵“沙家浜”(散文)

编辑推荐 【天涯】轻歌情韵“沙家浜”(散文)


作者:是默 秀才,1153.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087发表时间:2013-10-09 21:43:57

【天涯】轻歌情韵“沙家浜”(散文) 高歌一曲“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遥想着当年“江抗”的革命经典史诗,一种铿锵高昂的激情在心底涌动、燃烧,淡淡的情愫瞬时洇洇地浸入心坎,常熟——沙家浜的名字在岁月中升腾,在历史长河中名闻遐迩。
   沙家浜因同名京剧而家喻户晓,也因常熟历史文化名城而蜚声中外。江南水乡田园风光的阳澄湖畔,秀丽明媚,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芦苇葱郁,绿野遍布,绿色的幔帘后,深藏一段红色的记忆。1928 年4月,这里就建立了地下党组织。抗日战争时期,已成为苏常太抗日游击根据地。1939年5月,叶飞率领新四军六团以“江抗”名义东进江南,在阳澄湖畔与沙家浜抗日武装胜利会师,依靠当地人民群众的支持,利用阳澄湖地区万亩芦苇荡作为天然屏障,开展艰苦卓绝的抗日武装斗争,开辟了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1939年9月,“江抗”奉命西移,在沙家浜留下了以刘飞、夏光为首的36位伤病员,以芦苇荡绿色帐蔓为掩护,依靠地方党组织和无数“阿庆嫂”、“沙奶奶”式的沙家浜人民群众,与日伪匪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军民鱼水情深的赞歌。
   景区主要有五个区组成:芦苇荡风景区、沿湖休闲度假区、历史文化游览区、集镇旅游购物区、运动休闲度假区。此景区以红色经典为内涵,江南水乡田园风光为特色,并融自然生态、水乡民俗风情于一体,并历经多次改造,去年荣获国家五A景区,旅游、休闲、探访红色遗迹、领略芦荡风情,再现了“水市千家聚,商渔自结邻”与“万顷碧波水连天”的盛景。沙家浜是国家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其纪念馆陈列了400多幅沙家浜革命斗争历史照片和60件革命文物以及 200多幅常熟市“双拥”成果照片。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占地面积1000多亩,其中芦苇荡面积占 50%,景区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江南的乡村风貌,建筑旁水而构,宽阔的水面,芦叶碧绿,一种水乡恬静让人神宁气静。篱笆、荷塘、小溪,“春来茶馆” 熟悉的名字让人想了京剧《沙家浜》“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 ……”; 郭建光、阿庆嫂等形象大型主雕屹立于广场中央,栩栩如生地反映了军民鱼水情深。同时,18根柱雕形态各异,象征着新四军伤病员,有块面的造型强烈的肌理效果,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新四军的革命精神。两组锻铜浮雕,雕刻细腻,构图逼真,再次演绎了军民鱼水的深情。
   红石村的建筑集中了江南水乡的特色,再现了抗战时期的江水乡小村风貌,村内设有中国板刻书籍展览馆、偶像馆、节俗馆、衣俗馆、喜俗馆、鱼米馆和娱俗馆,展现了沙家浜的民俗风情。现代京剧《沙家浜》中的“春来茶馆”就在此景区。英雄的伟绩,人文的丰硕,茶馆的热闹,都在橹声欸乃的涟漪里荡开一圈圈碎银般的光晕,挥洒在晃漾着的舟楫上。水榭,木楼,石驳,垂柳,苇秸透着经过岁月沧桑度劫后澹然的大气和慈祥,在烟蔼云影里散发出古典的意象,郭建光、阿庆嫂、沙奶奶的形象浑重而幽远。缕缕说不完道不尽的情愫,无时无刻使你流连沉醉,悠然忘返。
   透过现象翻黄历,沙家浜是古老的。如果以“贸易之所曰市,市之至大者曰镇”的说法,那沙家浜的前身横泾早在宋时就是常熟县六市五镇之一。到清代中期,更是有“市舶麟次,烟火万家,景物繁昌几近郡县”的繁盛。世象更迭,沙家浜这个舞台的抽象才被接生在唐市镇和芦荡乡(横泾)这片红色热土上,成为实实在在的地名。艺术和现实的完美结合成就了沙家浜这个响当当的品牌。“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优渥的水乡美景不但养育了饔飧而食的水乡人,更滋润了水乡的文化。邑人杨彝殁了,但他和三吴名士创立“应社”的凤基园还在;在此避乱隐居的昆山顾炎武讲学的亭林书院依然书香袅袅,铮铮铁骨山高水长,晖映日月。历史总是不忍心匆忙地把文化一笔抹过。被时光遮盖住的常常是那些岁月的沉渣。和钱谦益绛云楼比肩的汲古阁没了,但作为模范先生的藏书家刻书家毛晋的风范昭泽后人,众多的孤本佳椠承垒起水乡的厚重、风骚,不啻于水乡的心脏。随着心脏一起律动的是那位铁肩担道义的革命家扬帆的侠肝和豪情,历冤狱而傲然屹立,阳澄湖水的灵秀触摸着文化的积蕴使历史的瞬间化为永恒。
   “万顷碧波水连天”,阳澄湖的水吸纳了几千年的灵气,沾染着母性的关爱和慈祥,孕育着这方红色沃土,也孕育着湖内大大小小的生灵。桂鱼、甲鱼、白鱼、鳗鱼、清水虾、大闸蟹为“湖中六宝”。但是最诱人的,还是被称为“蟹中之王”的阳澄湖清水大闸蟹。青背,白肚,金爪,黄毛,横行公子在澄净的清水里滋养得蟹黄、脂腴、肉白、鲜嫩。“九月团脐十月尖”形象地道出了蟹在九十月间的特征,更是点出了九月食雌蟹,十月食雄蟹的窍门。至于清蒸、水煮、酒炝、油炸、面泥、红烧,那就得随你的口舌之便咯。世界茶馆在中国,茶馆文化在江南。水乡的人,劳作之余,孵在茶馆里,泡上一壶酽酽浓浓的香茶,听苏州评弹,看杂耍魔术,评世态万象,交易,会客,约访,评理,这里的茶馆更多扮演了江南老娘舅的角色,见证着街头巷尾咀嚼的民风民俗,代表了乡村里的舆论权威,是不折不扣约定俗成的民间“法律”或口头“公告”地,别有一番风味。
   沙家浜,每天都要接待着浩荡的宾客。摇曳顾盼的苇秆,娇嗔腼腆,在轻风里,跟你簌簌地打着招呼,间或还有水鸟和野鸭扑愣愣地钻出来找你嬉戏,给你出其不意的惊喜;柔媚的吴侬软语,亲切,和糯;稼樯新禾的古镇,浩瀚苍茫的苇荡,变幻迷离的碧水,眼前的一切,都在涤荡你的胸襟,使你豁然开朗;宾至如归的心安,一扫你旅途的疲惫。
   春日里,芦苇迷宫里,纵横交错、茂密、幽深、辽阔,泛舟漫步在芦苇丛,鸟儿婉鸣,微风习习,芦香阵阵。岸边,原生态的农庄小茅屋站在自然的景色里,是那样地惬意和谐。竹林嬉戏在自然中,隐湖桥、涵芬阁、问渔亭点缀着今日的沙家浜。如今的沙家浜,已经是度假休闲的地方了,在湖边垂柳婆娑,绿荫蔽日,湖面波光鳞鳞,一片恬静。湖水在风的鼓动下湖浪热情澎湃,远处隐约的山体浮动在眼前,黛青的山影在沉浮,给人予无限的遐想。春光明媚下的芦苇仿佛在叙说,别问路是七彩还是悲凄,别问世界坦途与冷暖,当安歇在静谧的丛林,寂静与安详就相拥,一个静静的世界,默默承受着静默,坚韧在漫漫长夜中凝集,信念便会在土壤中酝酿,坚韧在漫漫长夜中凝集,希望在不捻的渴望中植根,那是芦苇再生的意志。飘动的芦花在风韵里思冥,飘逸的思絮沿着林径走向幻宫,看那下弦月冉冉升起,上弦月悄然下坠,斑斓的纯黑飘过尘埃的世界,时光转回百年飞旋奇异的花园,羞涩,是天青色。完美,是梦的渴望。风花雪月,心事万千,风沙虚掩了缠绵的缠绵。迷失的眼帘,梦一样地游荡人间。永恒的的梦,像船一样地搁浅。再生,像天际的画面一样自然,像微风一样地恬静。春读懂了生存的苦难,聆懂了渴望的歌声。春燕在芦梢耳语,幽静的树林在静听,春的的歌声穿过黑夜,飞过群山,越过江河,轻轻地向。
   冬日里,芦苇荡的芦苇枯了。枯萎是植物生命的晚景,枯萎意味着衰败与死亡,枯黄的生命里恰恰蕴涵着一种境界,一种精神,一种酝酿,那就是重生的起点。生命没有永恒,生命只有延续,生命只能循环。但是,每个生命都有特定的精神,精神是不灭的火种,烧不尽,吹又生。枯竖的芦苇,不卑不亢,威风群立,任冬酷寒,重生的意念在土壤暗暗植根。风锤不倒,雨淋不屈,霜降痛忍,雪飘冰冻。是重生的意志,灌溉了枯萎的经脉。是永恒的精神,输入了枯黄的芦叶。是顽强的斗志,在土壤植倍。芦苇枯了,迎风轻柔地飘了,飘柔的音符是那千古的绝唱,吟唱那晚景的生命变奏。待等明春到来时,萌发的新绿会高涨地喧哗,新的生命之音会雄浑升腾。春天来了,芦苇放歌了,悦耳的歌声是历尽苦难、艰辛、的穿越。翠绿的繁华是意志的绿环,是进行过殊死的搏斗。茂密的芦海,是那绝唱的诗歌。
   沙家浜沉思在岁月的年轮里,红色的歌谣在不经意间已经拉得很长、很长,但沙家浜人民依然继承着革命传统,撷着热闹卯足了只争朝夕的劲头,焕发出生机勃发的昂扬,把水乡血脉里固有的元气渐渐唤醒,拨动岁月的琴弦,恣意的喷薄奔涌,带着年轮的韵曲滚过四季。光华漫过苦涩的心田,依然流淌着记忆的涓涓溪流,让春风的翅膀借于春的身躯,把我们带回你的怀抱。沙家浜,你身着春色斑斓,唱着冬的离歌,挥动翅膀猛骤春风,扫尽遗留的枯芦,皆于春风温暖来萌发,孕育一片崭新的生命。
   倚窗而座,在“春来茶馆”品茗赏戏,看着京剧《沙家浜》片断重温那个年代,在湖绿的碧波上,芦苇的绿丛中,阡陌苇香里传诵着红色的故事。一个静静的世界,默默承受着静默,坚韧在漫漫长夜中凝集,信念便会在土壤中酝酿,希望在不捻的渴望中植根。 站在苇茏绵延的芦荡边,我们默默祈祷与吟唱,祝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共 351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轻歌情韵“沙家浜”》是一篇融情与景的游记散文。笔者从一首歌曲自然的引出了“江抗”圣地常熟的沙家浜。自然的写到京剧沙家浜进而概述了这里的历史又水到渠成的谈到这里的景点。写景点比较细致的描写了这里喜人的景色,分春日和冬日进行了细致的介绍。特别是写芦苇留给读者较深的印象。文章以描写为主,夹叙夹议,娓娓道来这处游览胜地,让读者如身临其境之感。馨儿第一次读是默老师的散文佳作,感觉老师笔力非凡,向您学习了,但是我感觉段落有些大了。私自分开几处,如果老师觉得不合适,我们另行修正。推荐欣赏!【友情编辑:馨语馨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潮仙        2013-10-10 07:14:39
  一个静静的世界,默默承受着静默,坚韧在漫漫长夜中凝集,信念便会在土壤中酝酿,希望在不捻的渴望中植根。 站在苇茏绵延的芦荡边,我们默默祈祷与吟唱,祝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欣赏老师佳作。问好!
回复1 楼        文友:是默        2013-10-10 07:43:40
  感谢潮仙主编点评,本文粗糙,还需指点。问好,遥握!
2 楼        文友:是默        2013-10-10 07:46:20
  馨儿有心,帮分段很好,感谢致安好!
习文、练笔。
3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3-10-10 11:50:27
  站在苇茏绵延的芦荡边,想着沙家浜的故事,感受一片岁月的温馨。问好?
热爱文学的人永远年轻,热爱文学的人永远是奔放的,激情的、灵气的、智慧的、执着的,永远是生活的探索者……
回复3 楼        文友:是默        2013-10-10 15:17:27
  感谢沁香留评,问好!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