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墨香天涯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墨香】我的“大公”(散文)

精品 【墨香】我的“大公”(散文)


作者:墨香天涯 童生,756.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647发表时间:2013-10-10 16:32:35
摘要:找呀找,唤呀唤,每个人找一圈儿都会来我家集拢汇报一下讯息。挨了母亲打骂的我和小弟,早吓得待在床上连大气也不敢喘。晚上八点……,九点……,十点……,十一点……,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家里的气氛随着时间的过去而越来越压抑和紧张,瘫在床上的爷爷极有头脑,指挥着大家有条不紊地搜索着,终于最后把目标锁定在了我们玩迷藏的稻垛,原来稻垛之间有夹缝,小孩正好可以沿缝钻入,“大公”好不容易地侧身挤入夹缝,一看,哦,乖乖,妹妹在里面睡得正香呢!“大公”把妹妹抱出,背着回家。一家人自是欢天喜地,尤其是母亲,竟然喜极而泣。当时的我因为年龄还小,不明白母亲抱着妹妹为什么直流眼泪,现在才理解当年母亲那种亲骨肉失而复得的心情。

(一)
   “大公”,是我对大舅公的简称,他叫陈永海,是我奶奶的大弟。记忆中黑里发红的皮肤,全身透着一丝因阳光长期暴晒后的油亮。在我印象中,他一直像一头勤恳的老黄牛,浑身总有着使不完的劲。地里的农活,像锄田、犁地、种田、插秧、挑稻、播种、拔秧等等样样会,样样精。最让我敬佩的是他的神力,三、四百斤的担子,一挑就起。他的饭量自也是惊人,每次来给我家帮工,奶奶总会嘱咐我们多做些饭,因为他一顿吃三、四海碗是最起码的。
   大舅婆死得早,听说是死于肺结核。那时,谁要是得了这个病,就像得了癌症,等于判了死刑。大舅婆对“大公”很好,这都是“大公”后来自己说的。自大舅婆死后,“大公”再没找过女人。他说今生最后的任务就是送“老娘”上山,也就是送我的外太婆上山,后来外太婆活到八十四岁。
   (二)
   那时,还是公社生产队。父亲是木匠,每年外出打工,年底都会去队里交一大笔钱,以维持我们的口粮,奶奶在小城的一家针织厂上班,吃的是“供销粮”,爷爷那时瘫痪在床,家里全靠父母照顾。母亲三个小孩,我是老大,还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母亲整天忙着农活,带妹妹、弟弟的工作自是成了我的任务。
   记得有一回,母亲在队里打谷,把我们三个小孩带到了打谷场上,叫我带着弟妹跟别的小孩玩。那时我五岁,妹妹四岁,弟弟三岁,我们玩迷藏,玩家家,玩打仗,倒也玩得快活。待母亲收工时,天已发黑,母亲想把我们仨小孩带回家弄饭吃,却突然发现不见了妹妹。母亲都急哭了,找遍了全村楞是没有,队上平时关系较好的都帮着一起找,找遍了河沿、机埠,草篷、砖垛,也没有,母亲哭着吼着,用铁耙把打谷边的河沿捞了个遍,还是没有。一会,“大公”一家闻讯也赶来了,那时只要一家有事,亲戚邻居都会自发自愿地赶来帮忙。
   找呀找,唤呀唤,每个人找一圈儿都会来我家集拢汇报一下讯息。挨了母亲打骂的我和小弟,早吓得待在床上连大气也不敢喘。晚上八点……,九点……,十点……,十一点……,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家里的气氛随着时间的过去而越来越压抑和紧张,瘫在床上的爷爷极有头脑,指挥着大家有条不紊地搜索着,终于最后把目标锁定在了我们玩迷藏的稻垛,原来稻垛之间有夹缝,小孩正好可以沿缝钻入,“大公”好不容易地侧身挤入夹缝,一看,哦,乖乖,妹妹在里面睡得正香呢!“大公”把妹妹抱出,背着回家。一家人自是欢天喜地,尤其是母亲,竟然喜极而泣。当时的我因为年龄还小,不明白母亲抱着妹妹为什么直流眼泪,现在才理解当年母亲那种亲骨肉失而复得的心情。
   (三)
   那年,“找妹”事件刚落音,又有一件事接踵而至。一日小弟在小便时直哭,我去叫来爷爷,一看,原来是弟弟小便一滴一滴地小解不出来了,又一看他小肚皮鼓鼓的。这可急坏了爷爷,他立马叫我去叫“大公”,一会“大公”等几个亲戚来了,爷爷虽然瘫痪,却极有见识,赶紧从亲戚那儿凑了些钱,让“大公”背着弟弟向镇卫生院送。我村离镇有4里多路,“大公”是一路小跑,硬是把弟弟背到了医院。经初步诊断,是膀胱结石。那年月,镇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有限,这种大手术自是不会。事情紧急,于是由几个亲戚出面,动用了大队部的抽水船作运输船,立马送县城医院急诊手术。那时虽然河道纵横,四通八达,却也有个别河段是水草丰满,抽水船极不易通过。于是“大公”带上铁耙铁锨等农具,一路开道护送,终于顺利及时送至县医院。那时,通讯还极不发达,联系主要靠手摇电话与电报,在县城做木工的父亲终于接到消息赶来了。那时,父亲虽说是一个乡下的小木匠,但因为是老高中,看得懂图纸,又肯吃苦,在做过活的几家工厂人缘极好,人家也肯帮忙。终于联系上了县城最好的医生给弟弟开刀手术,取出了一粒小豆粒般的结石,使弟弟安全渡过了难关。
   (四)
   由于我们老家靠近海边,海塘外有大片的沙地。虽说那时是大集体生产队,但每家都有几块沙地作为自留地,地上的出产是归家庭自己所有的,种红薯、小麦、大豆、棉花、蔬菜及各种瓜果等,所以,即使是最困难的时期,我们基本是没挨过饿。但也因之苦坏了母亲,因为自留地上的活每家必须在生产队工作之余自己去打理的,所以母亲会在生产队收工之后去打理一番,有时一忙就顾不上中饭,晚上又会很晚才回来,回家时总会带回来一大堆自留地里的蔬菜瓜果。有时太晚或逢天气恶劣的时候,我们三个就会哭着去找“大公”,“大公”总会二话不说拿起铳杠(一种两头包铁的农具)、箩筐或粪桶就走,回来总会是满满的一担。由于我们去找“大公”帮忙总是在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天气,所以总会免不了时不时地让“大公”淋个落汤鸡。
   由于常常帮母亲干些自留地上的农活,加上抓鱼摸虾,抓黄鳝,捉泥鳅,抓海蟹,我在十一、二岁早已练得是铜筋铁骨,上百斤的东西也已是手起脚落举重若轻。我们海边是种棉花的,等棉花全部采收完毕后,把棉花杆全部拔起,在沙地上的太阳下晒干,这花杆可是过年做年糕、粽子的最好燃料。由于天气变坏,那天“大公”借了生产队的水泥船帮我们收花杆。因为隔着一条海塘,船只能停在海塘边,母亲把花杆捆绑成捆,弟弟跟妹妹两个抬一捆,而我是用铳杠像练刺杀似的一边刺上一捆,挑着过海塘,“大公”也是用的铳杠。我挑着两捆,过海塘时脸憋得红红的,“呼哧呼哧”地喘着气,而“大公”是一边三捆,挑着六捆过海塘。我挑了七、八趟,再也挑不动了。那时,西北风呼呼的,吹得船直摇晃,神勇的“大公”硬是把这些花杆挑上了船,再逆着风把船摇到了我家的河埠头,把花杆全部挑入了柴房。像这样的力气活,“大公”总会隔个十天半月地来帮我家干一次。
   (五)
   最让我难忘的是,我还向“大公”讨过一回钱。在那个一分钱掰作两半用的年月,我和弟弟有一次去镇上,因为我记挂着那快集齐的《三国演义》的连环画,去了镇书店,固然连环画已到货了,看着那绘画精美,情节生动的连环画,我声音都颤了,叫营业员快点拿给我,可是我一下又萎了,我口袋里集的零花钱不够,还差两分钱,我只好恋恋不舍地很不情愿地把书还给了营业员。可总是心有不甘,我来到了充作露天集市的街上,眼睛乌溜溜地瞄着大人脚底下的地面,希望能从大人的脚缝里幸运地捡到我那需要的两分钱。可是真不够幸运,我和弟弟来回地在集市上溜达了三圈,还是没捡到一分钱。村里的熟人是碰到过几个,可我是一个小屁孩,谁会给你两分钱呀,再说,我也从没为钱的事讨要过呀。正在我快泄气的时候,远处“大公”背着筐兜来逛集市了,一丝欣喜掠过我的心头,可是我也从来没向“大公”要过钱呀。“大公”在人流里挤挤挨挨地向我这边而来了,看他讨价还价拿起放下欲买又止的情形,看着他空空的筐兜,我只怯怯地叫了声:“大公。”“大公”热情地回应着,问着我家里的长长短短。以我的脾气和惯例,每次去请“大公”,都是一次性地叫声“大公”,就立马会进入正题,决不会再叫第二声,这次情况特殊,我又怯怯地叫了声:“大公……”“大公”有点疑惑地看着我。我还是没有鼓起向“大公”开口要钱的勇气。“大公”一边对我“嗯”着,一边对我说:“早点回家。”我一看急了,“‘大公’,你能给我两分钱吗?”话一出口,我脸红了,我生怕遭到“大公”的责骂,嫌“小孩子乱花钱”。心正忐忑间,只见“大公”掏出钱包——说是钱包其实没包,只见“大公”一层一层打开包扎着的手帕,打开了起码有十几层,展开后又露出了里面一个精美绣花的手帕包。哦,这里面的一块手帕想必就是大舅婆当年送给“大公”的定情信物。只见“大公”又小心地打开了四、五层,终于露出了里面破旧却又折叠整齐的块票、角票及几个一分、二分、五分的硬币。“大公”掂了下二分的硬币,又放下,然后又拿起一枚五分的硬币,可又放下了。我想“大公”是不肯了。呵呵,“大公”逛了半天的集市,筐兜还是空的,他是不舍得花钱呀,哪会轻易拿钱让我们小孩乱花呢?我正后悔着准备羞愧而回,哪知“大公”拿起了一张绿色的二毛角票给我。我疑惑着不敢用手去接,“喏,拿着等会儿再去买点小吃。”哦,事出突然,我和弟弟竟一时不知所措,在推让中,我终于情绪复杂地接过了钱,去书店买了心爱的连环画,还去镇上最有名的饮食店与弟弟叫了一碗馄饨外加两根油条。这个待遇这在当时可是相当的高呀。因为我们三个小孩辛苦割草一年,买了肉猪,母亲也才让我们三个在镇上每人吃一碗馄饨,所以这次经历在我的一生中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可我又一直瞒到现在,因为我怕母亲、奶奶骂我不长进。
   (六)
   说到“大公”,不得不说一下我的奶奶,尽管这是一件很惨痛的伤心事。那天是我外太婆84岁的生日,奶奶赶去喝她的生日酒,回来时看奶奶喜滋滋、红润润的脸庞,不用说肯定是喝得很开心了。那时,衣服也大多是手工做的针线活,奶奶总会在空闲时来上几针,这是一件给外太婆的夏季凉衫,所以奶奶做得特别用心,有时连走路也在做。那时我们老家大多住的是二层砖木楼房,木楼梯木地板,由于高兴,回来奶奶就给了我和弟弟一人一把糖果,我和弟弟自顾自地在楼窗口的木地板上玩着陆军棋,也没太注意奶奶的举动。或许是奶奶酒有点喝多的原因,又或许是手上正缝着的凉衫裹住了奶奶的脚,只见奶奶在楼梯口大叫一声便一头倒栽了下去。这可吓坏了我和弟弟,慌乱中我俩奔下楼梯,我扶着奶奶,奶奶此时已不会说话,头上一大滩鲜血,可手上还紧紧拽着那件凉衫,手边的地上还有一把小衣剪。我一边用毛巾为奶奶擦着伤口,一边让弟弟去找来妹妹,并让他们各自奔着去找“大公”等几个主要亲戚,不大一会,“大公”摇着水泥船来到了我家的河埠头,我们手忙脚乱地往船上搬上了竹椅、竹躺椅。“大公”把奶奶背到了船上,这时母亲也从田间地头赶了回来,忙乱中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换洗衣服,也凑了一些钱,“大公”风风火火地把船摇向了镇卫生院。此时,外太婆闻讯也蹒跚着小脚赶来了,泪水迷蒙地嘶叫着:“阿四……阿四……”(阿四是奶奶的小名,她排行第四)。
   我无助地坐在船上,望着外太婆在河埠头风中支起的白发,听着外太婆苍老而嘶哑的“阿四……阿四……”的叫唤声,我一颗心揪得又紧又疼……
   到了镇卫生院,马上投入了急诊抢救,盐水、吊瓶、氧气全副用上——那时碰到急诊病人,一切手续都可以免办,那种救死扶伤的精神是现在的医院所没法比的。可是镇医院哪里治得了这种伤呀,于是,医院跟病人家属商量,说送县医院。我的结拜大哥,他当时已有二十多岁,镇上熟悉的人也多,马上不知从哪里弄了两桶柴油,这个柴油这在当时可以说是金贵的,方圆几十里根本没加油站,好说歹说让区政府的跑艇送我奶奶去了县医院,我在跑艇上跟“大公”轮流拿着吊瓶,看着奶奶紧闭的双眼,心揪得更紧了……
   终于到了县城,父亲也早接到电话蹬着三轮车等在县城的船埠头,奶奶厂里的人也来了。我看到了父亲就像看到了救星,一颗心稍放宽了一些,因为在我的记忆中,只要有了父亲,一切事情总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父亲安慰着我们,他先把奶奶用三轮车送到了县医院,我和“大公”等几个亲戚小跑着去县医院,其中又有5里多路程。一路上“大公”闷声不响地“哼哧”着低头急走,从大公跟几个亲戚的神情中,我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那年我十五岁,一般的事情几乎都已难不倒我,可那刻我真的很无助。
   因为奶奶送达时已很晚,当天已过了家属探看时间。那时候,医院的陪护有严格的规定,一个病人只能有一个家属相陪,其他的人员要到黄昏时段才有一小时的探望时间。好在奶奶在县城有一个三姐,我叫她三外婆,我和“大公”等几个亲戚都去了她家暂时耽搁,但苦于房子很小,挤挤挨挨,几乎连转身的地方都没有。一夜无睡,我迷迷糊糊地早乱了方寸,从亲戚们零碎的谈吐中,我越来越感到了事情的严重与可怕,话语中传来的,几乎都是奶奶的坏消息。我无计可施,唯有跟着“大公”亦步亦趋,他似乎成了我的希望,成了我生命中的救命稻草。好不容易盼到了黄昏来临,我们早早地吃了饭,切切地等在那医院的铁栏门口,时间在此时变得缓慢而漫长,大门口几乎都是焦急地伸头张望的病人家属,在他们的渲染下,气氛变得更加地紧张与难耐……
   左盼右等,总算医院的大门开了,我和“大公”等几个亲戚急步快跑地往病房赶,到了病房,只见父亲耷拉着脑袋双眼血红地坐在抢救室的门口。父亲大致地跟我们说了奶奶的情况,我们沉默了……
   此时正从抢救室里传来电击奶奶心脏的声音——奶奶的呼吸曾短暂停止过几次,都是靠电击与人工呼吸才又抢救过来的。乘着护士没留意,我从门缝里往里溜了几眼,只见奶奶双目紧闭,脸白得吓人,旁边看不懂的仪器“嘀嘀”地跳闪着时有时无的脉动,两三个医生正在给奶奶做着电击与胸腹部挤压,时不时会传来一声凄厉的叫声。医生又找父亲谈话了,谈话后,父亲大致跟大家说了下情况,说奶奶可能熬不过今晚了。“大公”懵了,父亲懵了,我懵了,亲戚们懵了,我还看到了“大公”眼眶里混浊的泪水……

共 807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亲情是一杯醇香的美酒,窖藏的年代愈久远,那香浓的味道就愈醇厚,而“我”的“大公”留在“我”童年记忆里的一个个让“我”永生难以忘怀的故事,正像一杯杯浓香醇厚的美酒,每一次不经意地咂摸着,慢慢地品一品,那滋味,总让人在充满感激的情愫里有着无穷的回味——“大公”是“我”的大舅公,是奶奶的大弟,是一个勤劳善良,朴实本分,有着神勇之力,让童年的我佩服、敬仰的人。他珍视爱情,大舅婆过世后他不再续娶;他孝悌为本,生养死葬一个人坚持送“老娘”“上山”;他重视亲情,为姐姐一家忙里忙外任劳任怨;他勤俭节约,送钱给我买书很大方自己却节衣缩食艰难度日。他不辞劳苦帮着从稻垛缝里找回妹妹;他不顾疲劳在抽水船前面耙水草开道帮着把弟弟及时顺利地送到县医院;他无怨无悔用铳杠帮我们家把棉花杆挑到船上再运回家;他不顾自己生活的拮据却大方地给我钱让我买心爱的绘图书;他跑前跑后尽心尽力地帮着抢救奶奶并忙里忙外出力又出钱帮着料理奶奶的丧事……这一桩桩、一件件,都那么清晰、那么深刻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童年时代的故事虽已远去,但“大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留在记忆里的却依然那么美好,那又浓又醇的亲情,如今回味,也依然那么醉人!★看得出,本文作者也是一个重亲情的人,一个至情至性的人。细腻的笔触,朴实的语言,将自己童年时代与“大公”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娓娓道来,把一个珍视爱情、重视亲情、孝顺善良、勤恳节俭的朴朴实实的庄稼汉子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形象丰满,故事感人至深,让人在品读回味之间,无不唏嘘感叹这实实在在的人生里所满溢着的那份浓浓的情味!★本文在方方面面的处理安排上不乏独到之处,通篇看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首先,在结构上,作者的谋篇布局,不是采用传统的总分式,先把主观感受强加给读者,而是采用七彩连珠式的结构,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地娓娓道来,把人物的性格特点和高贵品质在朴朴实实的讲述中一点点一点点地展示给读者,让人物形象在读者的眼中一点点一点点且自自然然地丰满起来,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慢慢地了解人物,接受人物。这样安排,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暗蕴奇崛,不难看出,作者所精心打造的一个个关于主人公的感人故事,无一不是一颗颗熠熠生辉的彩珠,而整篇作品,正是这一颗颗不可或缺的彩珠,在文章主线的连缀之下构成了文章独特的珠串式的结构,给读者以新奇之感。★其次,在语言上,作者不是借助华丽的词藻来哗众取宠,而是通篇运用朴实的语言,运用让读者读来感到亲切、感到自然的话语来讲故事,作者跟读者之间,就像熟稔的邻里或朋友坐在一起拉家常,那种亲切感是深入人心的,而这样听来的故事无疑也是易于接受的。★再次,在人物表现手法上,多种描写手法并用,作品运用得很出彩。★一方面,无论是主人公的性格还是精神品质,作者都没有过多的说教或定义似的强加给人物,而是让人物自己,通过他的行为,通过他在每一个故事中具体的行动来自自然然地展示出来。例如,在寻找妹妹的故事中,“‘大公’好不容易地侧身挤入夹缝,哦,乖乖!妹妹正在里面睡得正香呢,‘大公’把妹妹抱出,背着回家……”;在弟弟生病送医院救治的过程中,“我村离镇有4里多路,‘大公’是一路小跑,硬是把弟弟背到了医院。经初步诊断,是膀胱结石……”须“立马送县城医院急诊手术。那时虽然河道纵横,四通八达,却也有个别河段是水草丰满,抽水船极不易通过。于是‘大公’带上铁耙铁锨等农具,一路开道护送,终于顺利及时送至县医院……”这样的故事中,作者没有给人物设置什么语言,而几乎全部都是人物自己的动作,像“侧身”、“挤”、“抱”、“背”、“带上”、“开道护送”等,但就是这一连串跑前跑后不停地忙活的动作,却恰到好处地把人物内心那种急人所急、想人所想的情感和眷顾亲情的品质很好地表现了出来。★另一方面,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也是作品的一大可取之处。在“我”唯一的一次怀着忐忑心理“羞羞答答”地向“大公”讨钱买那快要集齐的《三国演义》连环画时,“只见‘大公’掏出钱包——说是钱包其实没包儿,一层一层打开包扎着的手帕,打开了起码有十几层,展开后又露出了里面一个精美绣花的手帕包。哦,这里面的一块手帕想必就是大舅婆当年送给‘大公’的定情信物。又打开了四、五层,终于露出了里面破旧却又折叠整齐的块票、角票和几个一分、二分、五分的硬币。‘大公’掂了下二分的硬币,又放下,然后又拿起一枚五分的硬币,可又放下了,我想‘大公’是不肯了。呵呵,‘大公’逛了半天的集市,筐兜还是空的,他是不舍得花钱呀,哪会轻易拿钱让我们小孩乱花呢?我正后悔着准备羞愧而回,哪知‘大公’拿起了一张绿色的二毛角票给我……”这段描写非常精彩,而精彩之处,正是作者匠心独运地用上了人物自身动作的细节描写。本来,“我”讨钱买书,“大公”掏一张两毛的角票给我,一句话,一个动作也可以交代清楚这一情节的,可是那样简单处理,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思想品质方面显然就大打了折扣。试想,“在那个一分钱掰作两半用的年月”,“大公”那么大方地掏钱显然不合常理,而反反复复犹犹豫豫地打开了所谓的钱包“一层”“又一层”,拿起硬币“掂”了又“掂”最后还放下,这样的动作,才符合“大公”在当时那样的情境之下那种欲给不舍、不给又不忍的内心复杂的情感。这一番“钱包”和动作上的精细化处理,恰到好处地把人物那种勤劳、节俭、重情重义的善良本性充分完美地展示了出来。如此刻画入微的处理,如此精心地安排这一情节,足见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功力之非凡。★文中的“我”不是主角,而是作者特意安排的一个线索人物,“大公”的所有感人故事都是“我”耳闻目睹和切身感受到的。在对作为儿童的“我”这个“大公”的善良品行见证人进行描写时,作者成功地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等多种描写手法,较好地表现了特定情境之下真实的儿童心理。★如在买心爱的《三国演义》绘图书的过程中,“我”“看着那绘画精美、情节生动的连环画,声音都颤了,叫营业员快点拿给我,可是我一下又萎了,我口袋里集的零花钱不够,还差两分钱,我只好恋恋不舍地很不情愿地把书还给了营业员。”这里,声音上一个“颤”字将儿童那种对心爱的东西渴望已久而且马上就能到手时的难以遏制的兴奋和激动心理,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出来;神情上一个“蔫”字,则又把眼看就要到手的东西却又无法得到时那种失望并由此泄气失去精神头的心理表现得淋漓极致;而“恋恋不舍”“很不情愿”地递还图书的表现,再次把儿童急于得到心爱的东西却又无法得到、拿在手里却又不得不还给人家、内心痒痒的那种心理,较好地表现了出来。在集市上,因零花钱不够买不来图书而无计可施时,“我”“眼睛乌溜溜地瞄着大人脚底下的地面,希望能从大人的脚缝里幸运地捡到我那需要的两分钱。可是真不够幸运,我和弟弟来回地在集市上溜达了三圈,还是没捡到一分钱。”“眼睛乌溜溜地瞄”这一神情,又一次表现了儿童为了得到心爱的图书而想方设法想要通过“碰运气”“捡”到两分硬币来凑够买书的钱时那种焦急的心理。当看到“大公”出现在眼前时,“我”感到买图书有了希望,却“看他讨价还价拿起放下欲买又止的情形,看着他空空的筐兜,只怯怯地叫了声:‘大公。’……又怯怯地叫了声:‘大公……’。”这一反常态的两声“大公”,看似风平浪静,却把一个“从来没有向任何人要过零花钱”的懂事的孩子心中那种希望与失望参半、想放弃却又难以放手、想开口而又羞于启齿的复杂微妙的心理巧妙地表现了出来。从这多种手法得心应手的自如运用中,不难看出,作者笔法之老到,确实令人叹服。★另外,在表现主题方面,看得出,作者是想要通过一系列有关“大公”的亲情故事,来表现人物身上所透露出来的那种人性中至真至善至美的品性,那种质朴的、本真的善良本性。不难发现,在文章所写到的一个又一个有“大公”在场的亲情故事,这种善良本性是时时事事处处都能看得到的:因为善,大舅婆过世后“大公”不再续娶;因为善,生养死葬“大公”一个人坚持送“老娘”“上山”;因为善,为姐姐一家“大公”忙里忙外任劳任怨;因为善,自己生活再苦经济上再拮据“大公”也送钱给我买书;因为善,“大公”不辞劳苦帮着从稻垛缝里找回妹妹;因为善,“大公”不顾疲劳在抽水船前面耙水草开道帮着把弟弟及时顺利地送到县医院;还是因为善,“大公”无怨无悔用铳杠帮我们家把棉花杆挑到船上再运回家;更是因为善,“大公”跑前跑后帮着抢救奶奶且出力又出钱地帮着料理奶奶的丧事……这珍视爱情、奉养孝顺、重视亲情、勤劳节俭的诸多表现,无一不是“大公”善良之本性使然,可以说,“大公”的一生是善良的一生,这也是“大公”令儿时的“我”敬佩敬仰、印象深刻的真正原因。通过亲情故事表现善良本性这一主题,无疑,作品成功地完成了作者的这一使命。★而且,表现“大公”的善,作者也不是通过压低配角来抬高主角、把人物刻意拔高这种一般化的对比手法,而是把他放到了一个大的、乡风民风普遍淳朴良善的环境当中,这样环境下的这种性格品质,才不显得突兀,才更显得真真实实、可感可信。如在寻找妹妹的故事中作者说“队上平时关系较好的都帮着一起找,……那时只要一家有事,亲戚邻居都会自发自愿地赶来帮忙。”又如,为救治奶奶众亲戚帮着凑钱,奶奶出院回家时路人帮着抬掉了链子的三轮车等等,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才是人物在共性特征之上个性特征自然形成的最肥沃的土壤。★平平淡淡最是真,朴朴质质情益浓。平实的故事,质朴的人生,善良的本性,浓郁的亲情。作品轻轻松松、自自然然地体现了这一切,无疑,作为一篇叙事散文,作者精心打造的这一力作是成功的。★诚然,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大公”这一可亲可敬、可信可感的丰满人物形象是值得肯定的,但也不可否认,作品还存在着些微的不足之处。如在弟弟因膀胱结石送县医院救治的故事中对父亲的交代以及如何联系医生为弟弟做开刀手术的描写显得多余,不利于充分表现作为文章要赞颂的对象的“大公”,有点喧宾夺主的味道;又如,在叙述“大公”帮着送奶奶去医院救治并忙里忙外帮着料理奶奶的丧事这一事件中,奶奶生病的原因、医院如何抢救的过程、父亲如何用三轮带奶奶回家等情节,可只做简单交代,一笔带过即可,而文中这些地方交代得过细,不仅掩盖了“大公”的光辉,也似有浪费笔墨之嫌。当然,瑕不掩瑜,从洋洋洒洒的整篇作品来看,这只是白璧微瑕,或许,这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美吧。一点拙见而已。★感谢作者为我们提供的这一餐精美的精神食粮!【责任编辑:荷月】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10112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荷月        2013-10-10 16:47:01
  “大公”是作者笔下一个塑造得很丰满的人物,也是作者生活中留着记忆深处的一位至亲至敬的亲人,更是一个“善”的化身。作者用生花妙笔把一个这样的人物送到我们面前,让我们感受到,善良无处不在,善良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体会。
豪放书心志,婉约写情怀。涵墨百世韵,沉香千年才。
2 楼        文友:大风歌        2013-10-10 17:11:58
  大公是善和美的化身,作者塑造人物丰满,可亲可敬,情景交融。好文章。顶
3 楼        文友:翠妍欲滴        2013-10-10 17:53:33
  自然之笔,丝丝怀念深深扎根,逝去的岁月,真实的画面,再次触动每个人柔软的神经,朴实之中显真情!
4 楼        文友:暗香幽兰        2013-10-10 18:38:43
  大公善良的一生,作者真挚的情感,都被责编荷月娓娓道来了,好文,好字。。。
5 楼        文友:云逍遥        2013-10-10 18:50:44
  真情的文字,生动、饱满的人物形象,美文好按,相得益彰!云逍遥来学习了!
6 楼        文友:云中月        2013-10-10 19:08:31
  全文读来亲切感人,写作手法独具一格,“大公”形象就如一未羽小鸟逐渐长大、丰满、美丽。善,蕴藏在平实而生动的语句中。情,体现在细小的言行中。自然,真切,语言艺术与人文感官容为一体,和谐中透视人性之美,可见作者功力之深厚。精妙散文,力顶!
7 楼        文友:温柔的眼睛        2013-10-10 19:38:38
  喧宾夺主呀
不图成名,只图在文学的天地里有一个自己!
8 楼        文友:南国树        2013-10-10 22:06:55
  编者按太长,读起来费时费劲。
高中语文教师,已在县、市、省、国家级报刊上发表散文、故亊二十余篇,县楹联、作协会员,衡阳《文学天地》特约通讯员。
9 楼        文友:张瑞良        2013-10-11 08:32:35
  这样长的评语太拖沓了应该言简意赅,切中要害。
10 楼        文友:一米月光        2013-10-12 08:42:26
  自然、流畅、真实、感人的文字!拜读!
共 20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