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拿“礼物”说事

编辑推荐 拿“礼物”说事


作者:披着羊皮的小绵羊 布衣,250.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80发表时间:2013-10-19 21:12:27
摘要:不要玷污了“礼”字,让“礼物”回到正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里,有时候,在中国国家领导人到外国出访时的报道中会出现一句话:“XXX和XXX互赠了礼物。”乍一听,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不就是赠送礼物嘛。可是,细细想来,这似乎与当今社会“禁止各界各单位各人士接受馈赠礼物”的主题格格不入啊!
   礼物,不在轻重,而在心意,可以用来传递祝福,表达情感,正如“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人们通过送礼这种行为达到向对方传达自己的心意的目的,以增进友谊,传达爱意,这才是礼物所包含的情感价值。
   笔者还记得,在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春节,我送给父母的礼物是一台当时还没有流行的按摩器。那时候,也许我的思想毕竟新潮,偶尔会走在别人的前面去接受新鲜事物。平日里,按摩器总是在客厅放着,父母累了或者有空的时候就借助它来放松筋骨,舒缓压力,感觉用处还挺大的。每当亲戚和朋友到家里作客,看到这难得一见的新科技的东西,父母会说:“这是按摩器,我儿子给我们买的。”我从他们的表情中读懂了他们那满足,自豪以及喜悦的内心世界。按摩器也就花了我半个月的工资,不多。假如,我把买按摩器的钱给了父母,那意义又会是怎么样呢?我想:钱,花完了,在脑海里的记忆会很快消失,而礼物的作用依然在发挥。那个时候,我意识到:礼物,就是送给对方需要的东西;礼物,就是表示对对方的关心;礼物,就是让双方感情持久芳香的粘合剂;礼物,就是一种传达心意的绝好的方式……
   笔者有一种“陋习”——喜欢在亲人或者自己出院时给医生和护士送礼。送红包给医生,有贿赂的嫌疑,送东西给护士,有讨好的嫌疑。而国家和医疗系统的三令五申与政策规定:医务人员不得接受病人及其家属的礼物,为了不让他们与违反规定挂上钩,我通常是在办理完出院手续的时候给该科室的医生和护士送上水果,牛奶等等的礼物。可是,我觉得我这样做,一点也没有错,医生和护士那么悉心地治疗和护理,难道表示一下谢意都不行吗?
   前段时间,刚好是教师节,听说一些地方出台了“禁止教师接受礼物”的规定,我的心很纠结,感觉那是对教育工作者的一种侮辱!好像是很多教师接受了学生及其家长的礼物似的,好像是很多教师贪婪学生及其家长的礼物似的,这靠谱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大家可以去做一份调查,看看现在有多少学生是自发送礼物给老师的,看看有多少礼物是家长“生怕吃亏”而送给老师的,看看为什么学生给老师送礼物的意义变味了……
   笔者所经历的一些事情,说出来,也许大家都不相信呢!(一)以前,也许会有学生在零用钱里省出来一部分买礼物送给老师,现在倒好,有些学生居然举着“教师节给老师买礼物”的幌子把家长所给的钱用来去游戏机室打游戏,去网吧上网。(二)一个家长对于他的孩子长期坐在后面课室两排的事情很不满意,于是,他去学校找到了老师,至于座位的安排,老师给出的解释是他儿子身材高大,视力很好,理应坐在后面,以免影响身材不高的同学的视线。那个家长不干了,还在办公室当着很多老师的面大声地抛出了一句话:“教师节我送你一百元红包,你不要,退回来了,嫌少吧?对不?”(三)有一次,一个老师和他的一个学生的家长在一家餐馆吃饭,旁边的顾客刚好是那个家长的朋友,寒暄之后,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那个朋友说:“当老师真好!经常有家长请吃饭。”天啊!那个老师和那个家长可是十几年的老朋友了。那个老师因为这一件事情而闷闷不乐了好几天。
   话又说回来,现在,当礼物只是一种形式,当礼物里面掺进了贿赂上司的金钱,当礼物成为了人们的负担,它的定义已经或多或少变质了。在此,我不得不感慨:此“礼”非彼“礼”!那些玷污了“礼”的高尚含义的物品又怎么能够让它们与“礼”字有关联呢?
   “禁止各界各单位各人士接受馈赠礼物”的规定本来就是一种错误的说法,应该禁止的是那些所谓的“礼物”,而非真正的礼物。
   笔者所收的学生赠送的教师节礼物不算很多,也不算很少。我并没有提倡学生和家长给老师送礼的意思,不过,我希望用两篇小文补充一下我对礼物的理解。
   (一)保温杯
   上班的每一天,我都会用一个保温杯泡茶。
   三年就快过去了,保温杯的茶渍已经清洗不干净了,可是,我不舍得把它扔掉,用醋洗了一遍又一遍,因为我喜欢端着保温杯的那种感觉。
   保温杯是我曾经教过的一个女学生送的。散学典礼的那一天,那个女学生来到办公室,提着一袋东西。她对我说:“英语老师,我要走了。这个保温杯送给你,希望你喝茶的时候可以记起我。”我不解,追问之下,才知道她要回四川宜宾老家读书,因为她父母要她回老家照顾她年迈有病的爷爷奶奶(她的哥哥刚刚被成都的一间大学录取了)。说着说着,她的泪水如雨滴,红红的眼睛湿润了。待到她的情绪稍为稳定后,我们继续聊。在她的话语中,我听出了她的无奈和不舍。在一个温馨的班集体里度过了愉快的初中一年级,结识了不少的好朋友,因为家庭的需要而离开,她的内心肯定是无比的难受。她的英语成绩一直是班上的前五名,思维活跃,回答积极,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深得我的喜欢。聊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我们依依不舍地结束了谈话,挥挥手,哽噎着说声“再见”。
   在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她,QQ就成为了我们沟通的工具。交谈中,得知她过得很辛苦,既要顾着功课,也要做家务,更要照顾行动不便的爷爷奶奶。一个才十三岁的小姑娘,就挑起一副这样的重担,简直是难以想象。想想现在的贫穷的农村里面,剩下的基本上是老人和留守儿童,我的心很酸。作为教师,那些外来工子女的就学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我的心很痛。音频聊天里,她的倾诉让我感觉很不是滋味。可是,我知道她很懂事,很孝顺,我为她的所作所为感动,我为有着这样一个学生感到自豪。
   每当我拿起保温杯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她,每当我喝着保温杯里面的茶的时候,我的心总是热乎乎的。
   (二)一份珍贵的教师节礼物
   几年前的一个教师节的早上,因为当班主任的缘故,我很早就到了办公室,准备沏一杯清茶提提神儿就去检查学生的卫生清洁情况。茶刚刚沏好,还没有顾得上喝,那时候,一个学生进来了,她手里拿着一份包装精美的礼物,一边递给我,一边说:“HappyTeachers’Day!”,我连声道谢。我记得很清楚,那是两块陈年普洱茶砖,也许学生知道我喜欢喝茶吧。
   接下来,十几个学生都来祝贺我教师节快乐,而且都是人到礼到的,我的心甭提有多高兴了。在教师节这一天,我的心很矛盾,我总是希望收到学生的礼物,可是,毕竟他们是消费者,买礼物的钱肯定是父母的血汗钱,让他们破费了可不好。不过,礼轻情义重,我怎么好拒绝孩子们的心意呢?因此,收下礼物,那是必须的。
   可能,大家会觉得做教师的也有虚荣心,这点我自己起码不会否认,毕竟,老师也是人,不是神。为什么呢?因为,学生送你礼物,意味着他们喜欢你这个教师,他们觉得你这个教师值得他们尊重,这也许是教师是否成功的其中一种衡量标准吧。当然,我不会因为哪个学生送我礼物,我就会对他多加关照,我知道那是心意,而不是“贿赂”。
   我看着十几份礼物,我在想:呵呵!原来,还有这么多学生觉得我这个教师不赖啊!心里美滋滋的我正想去看看学生的清洁是否完成,是否达到要求,突然,一个女学生出现在我的办公桌前面。她脸红红的,低着头,站在那里,一声不吭。我问她:“你有事情吗?”她说:“没有事。”我说:“你肯定有事。有事就跟老师说。”她答:“真的没有事。”正当我纳闷的时候,那个女学生说出了几句话:“老师,我家里穷,不可以像其他的同学一样买礼物送给你,今天是教师节,我祝你身体健康,节日快乐!”说完后,那个女学生扭头就走。本来想说话的我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本来想起身的我却感觉身体乏力站不起来。
   模糊的双眼看着离去的背影,空白的脑袋只剩下一个“热”字。

共 314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人际交往中该不该送礼物?这是个不该讨论却不得不讨论的问题。“礼”出有因,送礼目的,这是非常关键的。现实里,不少“礼”与官员沾边、与职场牵涉,“礼”就变味了,有了特殊的含义和价值,而这“价值”往往对社会的良性发展是非常有害的。作者特别论述了师生之间的“礼物”,这有职场的恶浊情况出现,更多的是真情出现。既然是表达感情的“礼物”,那物品和价值就应该有讲究了。还“礼”以真情实意,还“礼”以没有相互利用,这是该文要告诉我们的。【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3-10-20 22:10:54
  文章所写的故事,值得我们思考,同样,作为职业者,更应该谨慎。
语文教师
2 楼        文友:六月竹子        2013-10-25 20:23:00
  您好!请您看飞笺及时回复我。或加我QQ1044221967
爱好文学发烧友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