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妈妈,让我回家吧

编辑推荐 妈妈,让我回家吧


作者:北极之北 布衣,492.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14发表时间:2013-10-20 21:07:20


   写在文章前面的话
   所有在外打工的朋友,希望你们都可以来读读这篇文章!让我们一起来关注留守的孩子和老人-----北极之北
   农民工,这已经不是一个新名词,关心关注打工族,也不是什么热门话题。然而还有一个庞大的群体,可能还不被这个社会足够关注。那就是“留守族”!我想他们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我指的是留守在后方的老人和孩子们……
   其实对于漂泊的打工族而言,是痛苦而尴尬的。欠下一代太多的亲情,是缺席的爸爸妈妈。对上一代又何谈尽孝道?有过几次端烫送药?往往是老人卧病在床,才匆匆回赶,这又能说谁是谁非?只能说现实的残酷。爷爷奶奶和孙子被称作——留守族。他们之间有一种特殊的情结,与其说是爷爷奶奶在照顾孙儿,倒不如说是两代弱势人在互相温暖,依偎,彼此支撑行走。他们的爱,近乎溺爱,但那是真情和亲情的流露,那种情结,我们不得不为之动容。
   作为打工族,我们是年轻的一代,是家的支撑,应该多关心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作为孙儿或许你已经长大,可以飞翔,可以独立行走。但请别忘了,给曾经温暖过,牵引过你那双小手的爷爷奶奶多一些体贴……哪怕,一个问候的电话。
   <正文>-
   大山和菊芳回到了离开了八年之久的大梁村。夫妇俩一直在南方打工,这次向厂里请了假,匆匆忙忙地赶回来,主要是想把丢下了八年多的独生女儿接走。
   女儿叫乐乐,九岁,在村小学读三年极。夫妻俩离开女儿的时候,乐乐才十个月。奶奶快八十了,和乐乐相依为命。不过老太太看起来很康健,她一边种着大山一家四口的三亩七分地,一边照顾孙女。
   大山在外闯荡了这么多年,夫妇俩吃尽了没有文化的苦头。他们下决心一定要让女儿多读些书。在他们的印象中,老家的教师上完课还回去种地或者做生意,他们怕耽误了孩子。夫妻俩回来前合计过了,把老太太也一起接出去,然后把房子租到离市区更偏远一些的地方,那样租金会便宜些,房子还会大些。
   回家的第二天晚上,大山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老太太。老太太听完没有言语,眼里透露着迷茫。一旁的乐乐却撅起了小嘴:“不嘛!我不会跟你们走,我有奶奶,有同学和老师。”听了孩子的话,三个大人都默默不语,大山夫妇更是感到尴尬。是啊,他们有什么资格带走乐乐呀?
   这天夜里,一家三代,大小四个人各怀心事,都失眠了。最矛盾的是老太太:儿子儿媳也不容易,我如果去,只能拖累他们。听说外面上厕所都要钱!再说,这几间老屋要没了人看守,瓦片怕都要被人偷光。可是她更舍不得是她的孙女啊。祖孙俩相依相伴了八九年,这一走,唠话的都没有了。可是孩子毕竟是他们的呀,离开是早晚的事……老太太矛盾重重,一直到天亮也没有合过眼。
   第二天,老太太把儿子儿媳叫到了身边,对他们说:“乐乐你们带走吧,我老了,哪儿也不想去,就为你们守这几间老屋吧。”任凭大山夫妇如何劝说,她只是摇头,说习惯了这个山窝窝。其实更难过的是乐乐,哭着闹着说什么也不答应跟自己的父母走。最后奶奶生气了:“你不听爸爸妈妈的话,我就不要你了,哪有女儿不随爹妈的呢……你如果过不惯,就打电话回来,奶奶就去接你啊……”乐乐怕奶奶真不要她,不敢再闹了,她依偎在奶奶的怀里,伤心地抽泣着,奶奶抚摸着孙女的头发,眼里也浸满了泪水。
   乐乐是坐大巴车走的,她哭成了一个泪人儿。奶奶站在村东口,目送着大巴车渐渐远去,早已是老泪纵横。大巴车最后完全消失了,它带走了奶奶全部的希望和寄托,奶奶心里空荡荡的,她甚至觉得,这人活得好没意思。
   东莞的外企很多,是一个外来工密集的城市。乐乐还是头一次见到如此热闹的地方,但她对这个花花绿绿的世界似乎并没有什么兴趣,她想到的是奶奶每次带她赶集的情景:好多好多的山里人,卖着各种各样的山果子。她呢,就总是用胖乎乎的小手扯着奶奶的衣角,在集市上逛过来逛过去,她是多么怀念和奶奶在一起的那些日子啊。
   大山和菊芳对女儿有一种深深的歉疚,这一丢就是八年呐,虽说是亲骨肉,血脉相连,可是这八年与女儿是一片空白呀!她们特意带女儿去吃麦当劳,可是乐乐却对这些西洋味不感兴趣,她说她要吃奶奶烤的大红薯。
   大梁村的小学在村西边,乐乐没离开的时候,奶奶就常常坐在村西口的大槐树下,一直等孙女放学归来。现在奶奶就时常坐在村东口的大石磨上,一直望着孙女走出去的那条不知通向天涯何处的漫漫长路发呆……
   大山带乐乐走的时候,给奶奶装了一部电话。他想,老人那么大的年纪了,有个什么病痛,也好及时联络,第一时间知道。一般的情况,他们都是在周日的晚上给奶奶打电话回去,这几乎成了一条心照不宣的定律。所以周末的晚上就成了乐乐最盼望的日子,她就可以和奶奶唠话,就可以听到奶奶那慈爱的声音了。奶奶何尝不是呢,每到这一天,天还未擦黑,她就会等在电话机旁,盼着电话玲响起来。
   乐乐睡在爸爸妈妈隔壁的小房间里。他们发现女儿在半夜老爱说梦话,她嘴里不停地哼着:“奶奶……奶奶……”大山心里很不是滋味,巴嗒巴嗒地抽着闷烟;菊芳披衣默默地走到女儿床边,她看到乐乐眼角挂着泪滴,不觉心里发酸,眼泪就涌了出来。她轻轻地靠近女儿,搂着她睡,惊醒的乐乐却把脸转过去,把屁股转向了菊芳……
   大山在乐乐房间里装了一部电话,因为他们发现,乐乐唯有在给奶奶打电话的时候,脸上才会有属于她那个年代的灿烂笑容。
   老师在家访的时候对大山说:“乐乐这孩子挺聪明的,只是不爱说话,和同学不善交往,看来她的性格有些内向啊,还有,这孩子小小年纪,就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你们做家长的要多与孩子做些交流哟……”夫妻俩不知道说什么好,可是他们压根就和这孩子唠不上话呀……
   形只影单的奶奶过得又何尝快乐呢,乐乐几乎成了她生活的全部。虽然孙女淘气些,有时候也打她的屁股,可是一时半会看不见她,就要开始叫了:“乐乐!乐乐你在哪里呀!”可是现在,相处了八年多的孙女,说离开就离开了,老人一下感到时间变得漫无边际,她打发时间的唯一方式就是坐在村口的大石磨上,满怀希望地等待着,等待着,她深信不疑,孙女总会有一天会从那路口回来的,回来吃她烤的大红薯……
   大山夫妇发现女儿经常在半夜给奶奶打电话,他们没有捅破这个秘密。菊芳就悄悄地透过门缝看:乐乐把自己和电话藏在被窝里,声音很小,不过还是可以听到她不断传出的笑声。受女儿的感染,菊芳的脸上也荡着笑,她就这样一直在门口听着,分享着女儿的快乐。
   这是一天深夜。大山夫妇被一阵哭声惊醒了,原来是乐乐在哭。他们推开女儿的房间,只见乐乐哭成了一个泪人儿,大山有些生气了:“你这孩子,莫名其妙的哭个啥……吵醒了邻居看我不揍你!”菊芳搂着女儿瞪着大山:“你大吼大叫干什么,别吓着了孩子呀!”乐乐见爸爸生气了,不敢哭出来了,她躲在妈妈怀里,泣不成声。菊芳搂着女儿:“别怕,孩子,有妈妈在,有啥事给妈讲啊……”
   “奶奶她不接电话了,她一定是生病了,你们让我回去看看奶奶吧……”菊芳的泪涌了出来,她紧紧地搂着女儿,说不出是感动,还是辛酸。傻孩子,我知道你是太想奶奶了,只怪我们把你丢下的太久了,可是,我们是你的父母啊,这里也是你的家呀……大山的眼里也有泪花在闪烁,他默默地转身离开了房间。
   后来他们才知道,原来是老家吹大风,吹断的树枝挂断了电话线。不过通过这件事,让大山了解了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她想家,她想奶奶,她割舍不下那片哺育了她的土地。八年来,爸爸妈妈对乐乐而言,是一片空白,可以想象,她和奶奶之间的那种相互依偎,那份祖孙情结,又怎么可以用言语来形容呢……菊芳开始怀疑,他们的做法,是不是一种残忍……或许,一开始就是一个错。她把担心告诉了大山,大山却说:“孩子嘛,换个环境,慢慢就会适应的。”菊芳不再言语。
   时间就像小溪里的流水,缓慢而又不停息的流淌着。转眼就到了冬天,就快要过年了。看着大人们忙着办年货,乐乐的心早已飞回了川北的老家。她常常倚着靠北的那扇窗户,望着远方的路,远方的天空出神……她从老师那里得知:四川属于北方,那么奶奶也就一定在这座城市的北边喽。一直以为,女儿在欣赏城市的风景,爸爸妈妈哪里知道女儿的这些秘密呢。可是又有谁知道,远在北方山村的奶奶,面对那条通往山外的小路,也是望眼欲穿啊。
   这又是一天深夜。见女儿房间还亮着灯,菊芳以为乐乐又在给奶奶打电话,可是房间里好静,听不出一丝声音,门虚掩着,推开女儿的房门,却不见乐乐的影子……菊芳急了,叫醒了大山,把房间的大小角落都找遍了,哪里有孩子的身影啊……夫妻俩急得冒汗,这孩子,这么晚会到哪儿去呢……他们拨通了老师的电话,老师说乐乐没去她那儿。最后把电话打回了老家,可是一直没人接。他们似乎明白了什么,可是又什么也不明白,乐乐会去哪儿,奶奶又怎么样了……
   大山和菊芳沿着清冷的街道,叫着乐乐……乐乐……可是,他们只听到了自己的回音。她会去哪儿呢?菊芳忽然想起来了,前段时间乐乐问过她,她问如果要回家到哪儿去坐车呢?当然是车站啊,傻孩子。
   “大山,快!去车站!”
   夜很深,汽车站沉寂得就像一个停止了呼吸的人。只见一个小身影在寒气中瑟瑟发抖,是乐乐!这孩子,呆呆地站在那儿,正傻傻地望着一排排停靠整齐的大巴车!:“乐乐!你可把妈妈吓坏了!”俩人同时搂住了孩子,生怕一松手,她就会跑掉。“孩子,你这是怎么了,有什么事为什么不给妈妈讲呀……”菊芳泪如泉涌。
   原来是奶奶一直没接乐乐的电话,乐乐就想,奶奶这次一定是生病了,不然怎么会不接乐乐的电话呢……她多想有一双翅膀,飞回去看看奶奶呀!乐乐依稀还记得来时的那个车站,她想那个车站一定有回四川的大客车……
   其实奶奶这次是真的病了,她晕倒在村东口的那块大石磨旁,后来被乡亲送到了乡卫生院,乐乐打电话的时候,奶奶还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呢。
   “妈妈,我要回家!你让乐乐回去吧,让我回到奶奶身边去,你还有爸爸,奶奶她一个人好可怜呀……”面对女儿满脸泪水的央求,大山和菊芳也是泪眼朦胧啊。是啊,何止是大山和菊芳,像他们这一代人,算是在夹缝中生存下不能陪孩子成长,亲情何在……上不能侍奉父母,尽何孝道……
   几天后,大山和菊芳非常艰难地做出了一个决定:他们准备过几天就把乐乐送回四川老家去!这对乐乐而言,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喜讯,可是这个天真的女孩,她哪里能体会,爸爸妈妈做这一决定的时候,是多么的艰辛无奈和痛苦啊!
   当乐乐把这一好消息告诉奶奶的时候,奶奶的心情自是不必说,是啊,祖孙俩就快见面了,怎能不高兴呢!
   这几天,乐乐一直睡不着觉,其实就是失眠。有时候一迷糊,就梦见自己上了一辆大巴车,大巴车一直开呀,开呀,后来,就看见奶奶站在村东口的大石磨上,在不停地在向她使劲地挥手……挥手……

共 433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在文中描写了一对让人感动落泪的祖孙,一直被奶奶照顾长大的乐乐被在外地打工的父母接走后,乐乐与奶奶这一老一小便陷入了思念的痛苦之中,彼此的牵挂与惦念让她们日夜不安,特别是乐乐,几次夜里哭醒,甚至独自跑去车站,她对奶奶的思念打动了父母,也让他们开始思考如何对待留守的老人与幼子。非常现实的一篇小说为了生存与更好的生活,乡村中很多青壮年选择外出打工,当这些有着共同名字的庞大群体--农民工进城务工时,他们把老人和孩子留在了后方,生活问题可以解决,但是情感呢,这便是作者隐藏在文字深处深刻社会问题。【编辑:瞳若秋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瞳若秋水        2013-10-21 07:55:35
  懂事的小乐乐,有着浓浓的亲情与善良,也有着最原始的感恩情怀。
秋水横波远836239137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