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笔尖为暖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家】家国满情怀 胡笳十八拍(赏析)

编辑推荐 【家】家国满情怀 胡笳十八拍(赏析) ——五大社团联合征文


作者:川河老僧 探花,13027.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245发表时间:2013-10-29 09:28:15

【家】家国满情怀  胡笳十八拍(赏析) 汉时有两个与蛮荒大漠结缘的女人,一个是“丰容靓饰,光明汉宫”的美女王昭君,另一个是容貌清丽、通晓诗词、熟谙音律的蔡文姬。
   王昭君以汉国公主的身份远嫁“蛮夷之地”,朝廷赐锦赏金,笙歌鼓乐,皇帝出长安十里送行,从此汉胡双方维持了半个多世纪“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的太平生活。王昭君这个南匈奴的“阏氏”(yanzhi皇后),虽然再未踏进故土半步,但历史却给了她青史标名的美誉。有人还把王昭君与西汉名将霍去病相提并论。
   二百年后,蔡文姬入胡,但她与王昭君大不相同。她是在“白骨蔽平原”、“抱子弃草间”、“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的战乱戮杀中,以灾民身份遭胡骑所掳,被匈奴左贤王纳为妃子,生了两个儿子,在胡地生活了十二年后,因汉胡和好,方才归汉回到故里的。
   无独有偶,《胡笳十八拍》与《汉宫秋月》(描写王昭君怀国思乡)一样,以同样的方式描写了蔡文姬的生世命运,其乐曲手法展现了另一种悲怆缠绵的韵道;也同样与《汉宫秋月》一样,位居中国十大古典名曲之列。
   一首名传千古的曲子背后,总有一个或几个或优美、或凄绝、或激越、或愤世嫉俗的感人故事作支撑,于是延逸跌宕,于是经年不衰。《胡笳十八拍》即是其中一例。
   《胡笳十八拍》在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上,带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即后人所说的以己口叙己身——蔡文姬描写蔡文姬;情感真挚,内蕴深切,人物凸显,呼之欲出。
   蔡文姬,单名琰,东汉杰出的女诗人和书法家。其父蔡邕,是文学大家,也是书法大家,精于天文数理,妙解曲词音律,是汉末名满京华的文坛领袖,一代枭雄曹操少时经常出入蔡府,以蔡邕为师。蔡文姬生在这样的家庭,有这样的父亲,加之其自幼聪颖,又耳濡目染,博学才辩、善诗赋长音律就是很自然的事了。《蔡琰别传》里载有这样一则故事:“文姬少聪慧秀异,年六岁,邕夜鼓琴,弦绝。琰曰:‘第一弦’;邕故断弦问之,琰曰:‘第四弦’”。
   蔡文姬在胡地生活了十二年。十二年里,曹操取得北征、东进等胜利,踌躇满志,挟天子以令诸侯。二零八年,曹操感蔡邕师恩以及他向为景仰的才女美女蔡文姬,遣派使臣携重金前往匈奴赎迎蔡文姬归汉,并安排屯田都尉董祀与时年三十五岁的蔡文姬结婚。蔡文姬十六岁时嫁给当时世族出身的大学子卫仲道,可夫妻恩爱不到一年,卫仲道咯血身亡,卫家嫌她克死了丈夫又无生育,她便毅然回到娘家,接着父亲蔡邕因受董卓牵连死于狱中。董祀是蔡文姬的第三个丈夫,开始夫妻不很和谐。蔡文姬饱经离乱忧伤,时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华,又生得仪表堂堂,通书史,谙音律,自视甚高。婚后第二年,董祀犯罪当死,蔡文姬不顾前隙,寒冷天气,蓬首跣足去向曹操求情,曹操原谅了董祀的罪过,又赐给她头巾和鞋袜。曹操惜才爱学,问起蔡邕原来收藏的古书典籍,蔡文姬说,父亲留有四千余卷,因我遭难,没能保存下来,现在能记得出来的只有四百多篇。曹操想指派十个书吏听蔡文姬背诵记录,蔡文姬说,按照礼制男女之间不能亲口传授,还是给我纸笔我自己凭记忆书写吧,用楷书还是草书尊您指示。董祀念妻子蔡文姬恩德,重新审视自我,夫妻双双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于风景秀丽、林木繁茂的山麓,并生有一儿一女。若干年以后,曹操狩猎经过,还前去探视。
   之后,命运多舛的蔡文姬,在邺城铜雀台,以亲身体验作《悲愤诗》(附文后)五言和骚体(句中用“兮”字)各一篇。《悲愤诗》语言浑朴,逼真传神,闻其声如见其人,形象鲜明,感人肺腑,深刻揭露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胡兵暴残的罪恶,以及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被奴役被侮辱的悲惨生活,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和世事警醒力。这在此前的诗歌中是罕见的。五言诗亦为中国诗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长篇叙事诗,艺术价值极高。
   《胡笳十八拍》是一首由十八支歌曲构成的声乐套曲。曲名中“胡笳”,是指胡地的一种吹奏乐器,音色哀怨;“十八拍”即十八个乐章;“拍”在突厥语中是“首”的意思,指乐段间的休止或停顿。歌词是一篇长达一千二百九十七字的骚体叙事诗,传为蔡文姬所作,但学术界多有争议,认为诗歌内容与蔡文姬的两篇《悲愤诗》大体相同,但生平却有若干抵触,不能排除托名蔡文姬的可能性。
   不论怎么说,《胡笳十八拍》是中国古典曲目中的经典,字字血句句泪,曲曲悲声声惨,无不令人断肠愤怨!
   听《胡笳十八拍》古琴曲,品赏《胡笳十八拍》曲词或《悲愤诗》,最是一种大享受(音乐艺术的)和大激动(感人肺腑的、催人泪下的)……这首乐曲应该就是蔡文姬自己弹唱的,她的心声化作琴声正在指间流淌……
   第一拍:“乱离”(大动乱的时代背景)。军阀持政,农民起义,外族入侵,烽火遍野,天下大乱,百姓流亡。征士“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蔡文姬在这种境遇中被胡骑掳掠。
   第二拍至第十一拍:被掳、思乡。“云山万重兮归路遇,疾风千里兮扬尘沙”,“人多暴猛兮如狂蛇,控弦被甲兮为骄奢”,“胡风浩浩”、“冰霜凛凛”、“原野萧条”、逐水草而迁徙,“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羯膻为味兮枉遏我情”。异域殊俗的生活与她格格不入。作为汉人,她成了胡人的俘虏;作为女人,被迫嫁给了胡人。在精神上,她经受着双重的屈辱,“志意乖兮节义亏”!“无日无夜兮不念我故土”,“故乡隔兮音尘绝,哭无声兮气将咽”,“我非贪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得埋骨兮长已矣。”这成了支持她活下去的精神力量。“忽遇汉使兮称近诏,遣千金兮赎妾身。”这消息喜上心头又转瞬即逝:自己的生还之日,即是与两个儿子诀别之时。
   第十二拍:矛盾心理。“喜得生还兮逢圣君,嗟别兮会无因。十有二拍兮哀乐均,去住两情兮难具陈。”
   第十三拍:别情离痛。“抚抱胡儿兮泪下沾衣”,“一步一远兮足难移,魂销影绝兮恩爱移”,“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梦中执手兮一喜一悲,觉后痛吾心兮无休歇时”。车辚辚,马潇潇,十二年点点滴滴化泪满面,柔肠寸断。返回故地,屈辱的生活结束了,思念亲子的痛苦则刚刚开始。“胡与汉兮异域殊风,天与地隔兮子西母东。苦我怨气兮浩于长空,六合虽广兮受之应不容。”此时感情如狂潮般涌动,曲终声尽;可是耳际音响不绝,蔡文姬怨苦向天的悲剧还在内心交织轰鸣,一个时代的不幸是举国民众的不幸,我们不禁为之痛心疾首!念人生无常,叹人性情何以堪!私欲,权利,伤及人心何止一世数载?它是世世代代的,永无绝期的!
   查资料得知,唐代琴家黄庭兰以擅弹《胡笳十八拍》著称,同代李颀诗言:“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客归。”明人陆时雍说:“东京风格颓下,蔡文姬才气英英。读《胡笳吟》(即《胡笳十八拍》),可令惊蓬坐振,沙砾自飞,直是激烈人怀抱(在读者心中激起强烈共鸣)。”现存曲谱,最早见于一千四百二十五年刊行的《神奇秘谱》。可唱的琴歌初见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一千六百一十一年)孙丕显所刻的《琴适》,也就是现在最流行的谱本。这首曲子(诗)通过富于特色的艺术表现,成功地塑造了蔡文姬这一悲剧性艺术形象,“真情穷切,自然成文”,激昂酸楚,回肠跌宕,堪为该曲内容的概括。
  
   附:东汉蔡文姬《悲愤诗》
   (一)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
   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
   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失意几微间,辄言弊降虏。
   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岂敢惜性命,不堪其詈骂。
   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
   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
   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
   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
   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
   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
   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
   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
   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
   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观者皆嘘唏,行路亦呜咽。
   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
   念我出腹子,胸臆为摧败。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
   城廓为山林,庭宇生荆艾。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
   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
   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
   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励。
   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二)
   嗟薄祜兮遭世患。宗族殄兮门户单。
   身执略兮入西关。历险阻兮之羗蛮。
   山谷眇兮路漫漫。眷东顾兮但悲叹。
   冥当寝兮不能安。饥当食兮不能餐。
   常流涕兮眦不干。薄志节兮念死难。
   虽茍活兮无形颜。惟彼方兮远阳精。
   阴气凝兮雪夏零。沙漠壅兮尘冥冥。
   有草木兮春不荣。人似兽兮食臭腥。
   言兜离兮状窈停。岁聿暮兮时迈征。
   夜悠长兮禁门扃。不能寝兮起屏营。
   登胡殿兮临广庭。玄云合兮翳月星。
   北风厉兮肃泠泠。胡笳动兮边马鸣。
   孤雁归兮声嘤嘤。乐人兴兮弹琴筝。
   音相和兮悲且清。心吐思兮胸愤盈。
   欲舒气兮恐彼惊。含哀咽兮涕沾颈。
   家既迎兮当归宁。临长路兮捐所生。
   儿呼母兮啼失声。我掩耳兮不忍听。
   追持我兮走茕茕。顿复起兮毁颜形。
   还顾之兮破人情。心怛绝兮死复生。
  

共 402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胡笳十八拍》是一首由十八支歌曲构成的声乐套曲,是中国十大古典名曲。作者以专业的视角,赏析歌曲音韵,从第一拍到第十八拍,层层推进,细细赏析。同时,也从文人的角度,指出作品在主人公塑造上的成功,以及情感真挚,内蕴深切,人物凸显,呼之欲出等特点。汉时有两个与蛮荒大漠结缘的女人,一个是“丰容靓饰,光明汉宫”的美女王昭君,另一个是容貌清丽、通晓诗词、熟谙音律的蔡文姬。她们在不同的时空里演绎着几尽相同的故事,尽管这根本就不是应让一个女子承担的责任,国仇家恨,对于一个女子柔弱的双肩来说毕竟太过沉重。家国满情怀。这篇作品,把家与国有机融合、紧密联系的一篇精品佳作,站位高,形式活,诗意浓,真性情。迷醉推荐,祝作者写作愉快! 【编辑:迷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夜雨寄白        2013-10-29 12:51:04
  呵呵,大气!静听、静听,听得比我还多!
回复1 楼        文友:川河老僧        2013-10-29 14:43:58
  夜雨寄白来读十分高兴
   多赐教,您的体会一定很精彩
   谢谢,问好
2 楼        文友:川河老僧        2013-10-29 14:41:44
  迷醉编辑辛苦了,问好
   古曲多有故事,而且十分经典
   欣赏古曲不能不读曲子背后的东西,往往这会占去许多时间,但是不如此又绝难听明白其中所蕴含的思想题旨
   音乐赏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非入心不能解其意,我在努力用简单的语汇释解不简单的艺术——音乐,因为它与文学是那样的息息相关和不可分离。我喜欢古曲
   谢谢,致安
读写文字 见贤思齐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