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荒原苍狼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荒原】书虫秋玉(小说)

编辑推荐 【荒原】书虫秋玉(小说)


作者:运河之子 举人,3115.4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54发表时间:2013-10-30 03:55:10

暑假的时候,回老家去探望病中的大姐。在自由市场买里东西时,我正埋头挑拣自己想要的东西时,乍闻一声“老师”的呼叫声把我喊愣了。在我抬起头来的时候,就见一位手里领着个小女孩的年轻妇女,两眼欣喜地看着我,眼神里没有任何怀疑地冲着我微笑。我心里思忖着,她肯定是在和我打招呼呢。我迟愣片刻,试探着问道:“你是?——”
   “老师不认识我啦?我就是天天追着您让您补课的那个秋玉呀!”
   “哦——你是秋玉!模样变了,我都快认不出来你了……现在好吗?”
   “凑合过吧,怎么不是一辈子!”从她两眼中闪烁出的无奈,仿佛又让我看到了十五年前那个小秋玉的影子……
   她叫章秋玉,十五年前,我在老家的一所中学教书时教过的一个小女孩。那段时间,她曾像一个挥抹不去的影子时时的萦绕在我的心头。事隔多年,如今能再次相逢,有关她的往事又重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已经上到了初三的秋玉,似乎第一桌的位子永远是给她准备的,个头比同龄的女孩要矮上半头还多。一张圆圆的脸蛋儿,忽闪着一双黑如点漆般的大眼睛,一颗米粒大小的黑痣活泼的嵌在她嘴角的左上方,只有你看过她上课时的神情,你就会理解天真无邪的含义了。
   在初三(2)班,只高过讲台一点点儿的章秋玉,算是个十分上进又格外要强的女孩儿,学习也非同寻常地刻苦。上课时,她听老师讲课时的神情十分专注,记下的课堂笔记清楚工整,很少有信笔涂鸦的痕迹。在一个有着四十多名学生的班集体里,她几乎总是第一个打开教室的门锁,又最后一个走出校门。学校的老师全都知道,初三年级有一个早来晚走勤奋刻苦的小女孩名叫章秋玉。
   秋玉人虽矮小,但志向远大。二十年前,农村孩子凡是学习成绩好的,全都奔着能转户口的中专走,很少有报考高中的。谁知,这个小女孩却偏偏迷上了高中,她的志愿是非读大学不可。
   那时候,我们县大约有四十多所中学。文革后,各个学校都兴办高中,没两年,这些如雨后春笋般的高中班便被砍伐殆尽了,全县只留下两所学校有继续开办高中的资格,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重点中学。我们这所中学地处偏远农村,从前那些有实力的老教师们都纷纷调回了城里,只留下些土生土长的老师们坚守,因而显得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每年,在一百多名初三毕业生中,能有机会考取高中的学生,多则两三名,少则一两名甚至根本就没有。也许就是因为有这考上一两名的希望吧,才让秋玉跟铁了心似的要挤进高中这根独木桥。
   升入初三后,老师们愈发喜欢这个通情达理刻苦上进的小女孩。凡是在课上没有听懂的地方,只要秋玉找到各科老师,每个老师都会耐心地再给她讲解,知道她明白了为止。有时,为一道习题跑偏了思路,老师们会一遍又一遍地给她分析讲解。老师们虽然在她的身上花费了多于其他学生更多的精力,但老师们都觉得,有这么个知上进又刻苦的学生值了。凡从事老师这个行业的人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于肯学上进的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和不自觉的偏爱。也是,自古爹娘爱好的,何况我们这些老师呢?
   第一年中考,秋玉考了546分(满分600分),距高中的录取分数线560分差了14分而名落孙山。由于当时的中专录取线一般要在高中录取线之上,秋玉就等于失去了升学的机会。
   着呢的暑假过后,秋玉背着书包再次踏进了校门(当时的政策允许复读),学校领导将她安排在我的班里插班复读。好在她给我的印象极好,于是,我很高兴地接收了她。
   在这一年里,秋玉的拼劲儿更足了,学习也更刻苦了。十几分的差距,对于她这个复读的学生来说,在六门功课上,在原来的基础上每门再多考两三分的事情,老师和她本人都认为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秋玉就像上足了发条的钟摆一样,每天总是黑蒙蒙的走进校门,直到繁星满天万家灯火时才回家。平日里,走着回家也不过是十几分钟的路程,可她居然带饭在学校里吃午饭,春夏秋三季吃凉的,冬天放在班里的火炉上热一热,为的是节省下些时间多看会儿书、多抠一道难题。
   一个冬天的夜晚,已经下了一个白天的大雪还没有停下来的迹象,教室的窗外仍在飘着纷扬的雪花,此时,地面上的积雪足有尺余厚了。
   夜里十点多钟,空旷寂寥的校园里静谧得能听到雪花落地的“沙沙”声。洗漱完毕,我正准备上床歇息时,只听宿舍门外传进来“笃笃”的敲门声和“老师、”的低低喊声,侧耳再听,我听出了这是秋玉的声音。
   打开门,秋玉和陪她同来的父亲披着一身雪花进了屋,手上拿着一张练习题的秋玉不知是冻的呢,还是深夜打搅老师休息不好意思,脸红红的埋在灯的暗影里。是她父亲告诉我,有一道化学难题秋玉怎么也解不出来,急得她抓耳挠腮泪水婆娑,非要到学校来找我问个明白不可,否则她就是不睡。做父亲的见闺女愁得这样,实在没辙,就陪着女儿冒雪深一脚浅一脚的来了……
   经过这一年的紧张复习,秋玉的基础知识更扎实了,解析难题的技巧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我们老师都十分看好她的第二次中考。
   中考成绩下来了,秋玉考了560分,在全校二百多名初三学生中,她排在了第三名。老师们估计,秋玉的这个成绩肯定能够上高中的线杠。谁知,这一年报考高中的学生较去年增加了不少,有不少成绩好的学生弃掉了转户口的中专而报考了高中,录取分数也便水涨船高了起来。最后,满怀希望的秋玉又以两分之差只能望洋兴叹了。
   秋玉蔫儿了,连续两年的勤奋苦读都化作了大大的泡影,让心理本来就比较脆弱的她感受到了什么叫“高处不胜寒”的悲怆和苍凉,骤然间,秋玉迅速地消瘦了下去……
   对于当时农村的孩子来说,过考学这道关卡实在是太难了,简直到了苛刻的程度。农村孩子要想走出脚下这片黄土地,他们要高出城里孩子很多的分数才有希望进入能够转户口学校读书。在经受两次沉重的打击之后,我们都以为秋玉会从此沉沦下去……
   又是暑假开学,当看到了秋玉哪熟悉的身影后,老师们说,不到黄河不死心,这个小书虫又来了。这一次,秋玉是以绝食为要挟,恳请父母再给她一次机会。父母见女儿这般痴心,才点头同意了她的请求,于是,秋玉为第三次中考再次走进了学校的大门。
   虽说个子没怎么长,但高于同班同学三岁的秋玉已经是快要十八岁的大姑娘了,为此,她的话比以前就更少了,除了整日的闷头忙于那六门功课之外,就连向老师请教问题也不像前两年那样紧追不舍刨根问底了。她不再坐第一桌的位子,而是躲在教室最后面的角落里,在不容易被人注意的地方干着自己的事情。
   第三年的中考,显然已是油尽灯枯的章秋玉完全没有了竞争的实力,最后以较大的录取分差被无情地淘汰了。三次失败,让心高命薄的小秋玉彻底的绝望了,也使这个热爱读书上进心极强的小姑娘不得不回到残酷的社会现实中来……在看到自己的第三次中考分数后,秋玉不说不笑,也不吃不喝,躺在炕上三天三夜没有出门……就在父母急得嘴起燎泡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她却翻身下炕,径直走了父母承包下的养猪场……
   从昏睡了三天三夜的炕上爬起来时,秋玉就对天发下了毒誓,今生今世,再也不看那些让她伤心痛苦的书了!
   ……再后来,秋玉出嫁了,给邻村一个外号叫癞三儿的小伙子做了媳妇,规规矩矩的过起了属于她自己的小日子。
  

共 287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似乎是半个人写实的小说,老师对学生的感情跃然纸上,一句“有这么个知上进又刻苦的学生值了”,是多少老师的安慰?加上乡土情怀的真情流露和历史背景的悲凉,没有华丽的词藻和夸张的慨叹,却让读者能在那片朴实的叙述中受到感染,一个孩子和一群老师的无奈,在渴望求学而心高命薄的秋玉身上化作了一声长叹。可以作为小说去读,也可作为散文欣赏。字里行间背后,是一颗素朴美好的心,轻轻地,温情地感受着生活中的点滴悲欢。推荐欣赏。【编辑:景心】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云起鸿飞        2013-10-30 09:54:24
  看运河兄的小小说,想起了我初中那会儿, 呵呵,完全不知道用功,要是再早些年出生也许我也有着秋玉一样的命运。
俗世里的耕耘者,文学里的筑梦者。
2 楼        文友:云起鸿飞        2013-10-30 09:56:18
  我们那会儿初中连续复读的现象不是很多见,高中复读八年的我们村还有这么个人,确实有股子执着劲儿。
俗世里的耕耘者,文学里的筑梦者。
回复2 楼        文友:运河之子        2013-10-30 11:03:06
  问候飞鸿!
3 楼        文友:铁血胡杨        2013-10-30 10:53:01
  有时候造化弄人,这或许就是人生的宿命。问候运河大哥。
铁血胡杨
回复3 楼        文友:运河之子        2013-10-30 11:03:27
  问候胡杨!
4 楼        文友:静心雪韵        2013-10-30 21:40:13
  狠无奈的故事,可怜的女孩儿,也是时代的悲剧,问好大哥,推荐去了!
珍惜当下,万事随缘。
回复4 楼        文友:运河之子        2013-10-31 07:47:40
  谢谢芊芊!辛苦!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