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灵】大峃镇和它的年景(散文)

精品 【心灵】大峃镇和它的年景(散文)


作者:阿钝 秀才,2468.8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52发表时间:2013-10-31 10:32:22
摘要:大峃镇是一个山城,并不大,步行把整个县城兜一圈,也就是一二个时辰的事。它象一个乖巧的孩子,安静地躺在母亲的怀抱里,四周连绵不绝的青山就是它的母亲。从温州乘汽车到文成,沿途有很多都是沿山公路,一边的沟坎很深,还要钻许多个的山洞,车子开不快。头几次在这种山路上坐车,心里是很不安心的,特别是坐夜车,不但路不好,而且有的地方显得很阴森,象是书中所写的“强人出没的所在”。后来乘坐的次数多了,心里也就坦然了。因为地方狭窄,所以城里没有很宽阔的马路,有一条省道也是我们去的那一年刚刚拓宽的。新近开发的房屋几乎都是把山挖了后才能建成。有不少民居也都依山而筑,推开后窗就是山皮,不过屋前的院子大多很可爱,果树和花木种得很多。


   文成的县城叫大峃镇。这个“峃”字是个很生僻的字,一般的字典里查不到,在电脑上用五笔也打不出来。问了住地旁边的一些本地人,他们说这个峃字与学习的“学”字是相同的意思,这个无从考证。我怀疑文成人大概有喜欢用这种生僻的字的爱好,因为据我所知道的,文成的地名中除了这个峃字以外,百丈漈的“漈”字也是一个极生僻的字,不知另外的还有没有。
   大峃镇是一个山城,并不大,步行把整个县城兜一圈,也就是一二个时辰的事。它象一个乖巧的孩子,安静地躺在母亲的怀抱里,四周连绵不绝的青山就是它的母亲。从温州乘汽车到文成,沿途有很多都是沿山公路,一边的沟坎很深,还要钻许多个的山洞,车子开不快。头几次在这种山路上坐车,心里是很不安心的,特别是坐夜车,不但路不好,而且有的地方显得很阴森,象是书中所写的“强人出没的所在”。后来乘坐的次数多了,心里也就坦然了。因为地方狭窄,所以城里没有很宽阔的马路,有一条省道也是我们去的那一年刚刚拓宽的。新近开发的房屋几乎都是把山挖了后才能建成。有不少民居也都依山而筑,推开后窗就是山皮,不过屋前的院子大多很可爱,果树和花木种得很多。
   我们住的那个地方叫朝阳新村。这是一个很好的新村,村里的房屋都还很新,墙面都干干净净,村里的路上也很少飞来飞去的垃圾和尘土。路边都有绿化带,多植桂花,到了秋天里,金桂满枝,整个村子都抹了淡雅的桂花香。朝北的一面靠着小山坡,与瓦窑坪只隔了一条小土路。我们建造的自来水厂就是在瓦窑坪上。瓦窑坪这个名字我觉得很好听,好象既带着一点诗意,同时又含了一层江湖的意味在里面,至于以前这里有没有一个烧瓦的土窑,不甚清楚。西面的坡地上有几棵很大的梧桐,桐花盛开的时候很好看,紫云一片。夏日里晚风吹过时,梧桐叶沙沙地响。倘若天气晴朗,在每月新月斜映的时候,可以看到“缺月挂疏桐”的千古妙景。但月圆的日子,却要等到“漏断人初静”时,才能见得纱桐笼月的风姿绰影,若非有心,一般都等不住的。也有养鸡的人家,因为在每天清晨,都能听到大公鸡“喔喔”的报晓声。
   出了朝阳新村的路口,沿着凤溪河,有两个方向,往右步行约一支烟的工夫,就到了凤垟村。凤垟村的这个“垟”字也是一个比较生僻的字,村里的人说它与“墙”字相通。凤垟村的村尾有一个石雕厂,用彩色的滑石雕出各种各样的山水和花鸟图,拼起来看很象,用镜框裱装后,比一般的画还要美。大峃镇上几乎没有象样的工厂,这石雕厂勉强算它一个吧。凤垟村前面的凤溪河边有很多乌桕树,村口的石桥边还有一株大枫树,夏天的时候,村里的老人都聚在树荫下看电视,听渔鼓词。渔鼓词是温州的一种地方戏,演的人端坐在一张案前,案上搁一面海碗大的小鼓,一边敲一边唱。我们路过时也去听过几次,一个字都听不懂。
   在朝阳路口往左拐,是栖霞路,前半段是凤溪河的河堤。凤溪河的河面上有两座石桥,东面的一座与周村街相通,桥头有一个凉亭和一棵大榕树。那个凉亭我从来不去的,从旁边经过时都避得远一点,因为很脏,里面一天到晚都坐满一群病殃殃的老人,吐了一地黄花花的浓痰。桥的对面是华侨新村,村口沿河的路边上种了一排很密的玉兰树。华侨新村这个地方我不喜欢,不但没有高大的梧桐和清晨的鸡鸣,最要紧的是这村里有几地痞,曾经到我们的工地里来讲过条件,后来工地里就只好将土方以高于市场较高的价格包给他们了。另外,这里的房屋看上去也有些阴晦,不象朝阳新村那么亮堂。
   周村街整条街是一个菜市场,两边的菜摊子一溜儿地摆到头,有很多都是把菜直接装在长篮或簸箕里卖,在这里卖菜的都是自销的菜农。我们镇上在真真的农贸市场没有建起来以前,老街上的菜摊大多也是这个样的。周村街右侧的小弄里有一个正规的市场,那里主要卖水产肉类,菜摊子也有,但都是贩子。肉摊上有一个较为奇怪的现象,就是猪蹄比牛蹄要大,我们总是搞不懂文成人为什么要把猪养得那么大,而牛却很小就被杀掉了。
   与周村街顶头相连的是栖云路,这路名大概是为了与栖霞路相配。顺着这条路往回走,可以从另一个途径回到朝阳新村去,中途有几条仅容过人的线弄。快到朝阳新村时的一块高地上,有一个用旧式青砖和方块石筑成的院落,从外面看很象个古城堡,实际是一家饲料厂的旧址。石头垒成的院墙外有几棵很象梧桐又不是梧桐的树,五月间开出满树白花来的时候,能发出一股很奇怪的气味,这种气味的感觉很难表述得清楚,总之不是香味。
   栖霞路一直要到与建设路相交为止。在周村街到建设路这一段路上,有两家店铺,是我们经常去光顾的。
   一家是草药铺,在路边用篷布支了一个简易的棚子,底下的门板上摆满了草药。我们不买草药,只买兰花。兰花是铺子里的老头子上山采药时一同采来的,卖五块钱一斤。其实兰花本身就是一味草药,据那采药的老头说,用兰花的根炖猪脚尖,可以治疗夜间吊脚筋,但我们没有试验过,因为象我们这样的打工的人,可能是因为年纪还轻,也可能是因为平时在工地中里里外,上上下下活动得多,脚筋倒从来没有吊起来过,所以对于兰花的这种功效并不十分关心。我们是买花草,好多次要回家的时候,总是挑一些有花蕾的带回来,但始终种不好,每每开过一次花以后就再不开第二次------兰花是很难种的,里头有很深的学问!
   另一家是“一朵香馄饨店”,这家馄饨店除出卖馄饨而外,也卖水饺,馄饨和水饺的馅都是用香菇和肉作成的,味道很有特色,据说是从福建一个地方传过来的,尤其是那水饺,样子做得很精巧,活象一只小小的香袋,收口处一鳞一鳞的折纹真一般女人的针线活还要细致。店里桌凳也与别处不同,都是白坯的杉木板直接刷本色的清漆,也许是桐油,所以缕缕的木纹清晰可辩。三面白墙上张贴的是一朵香馄饨和水饺的专门的作法,表述得很详细,他们居然不怕顾客学会了后不来光顾。老板是个五十来岁的汉子,很亲和,见了人总是笑,我们去吃馄饨或水饺的时候,倘若偶尔碰上小篮子里的香菜质地不太好,他就显得很过意不去的样子,仿佛做了什么对不住的事似的。
   栖霞路向右的拐角上有一处联合售票点,可以买到温州火车站的车票。从这里走到建设路的南端,再拐两个弯,就到了文成客运中心,往返与温州的汽车是在这里坐的,到杭州和上海也有几趟车。晚上,在车站门口总停着几辆出租车,专跑温州的------出租车在大峃镇范围内几乎没有一点生意。去温州的车资也不贵,四个人拼一车的话,每人只要三十元钱。我们回家总是在晚上,吃过中饭时在联合售票处买好了夜间的火车票,晚饭后便乘了出租车去赶火车,不必匆忙。
   建设路是大峃镇上最标志性的一条商业街,路面比栖云、栖霞要宽得多,路边的行道树是法国梧桐,很有些年份了。杭州的文一路两旁种的也是这种法国梧桐。两边商店的门面也较有气派,有大面的玻璃橱窗。这一路的店铺种类有银行、建材场、五金杂货店、电气店、水果铺子、菜馆、钻石行、鞋服专卖店、床上用品、大药房、美容院、台球房……宾馆也有几家,但都算不上真真的宾馆。我们在的时候,大峃镇称得上宾馆的有两家,一家是伯温路上的阳光假日大酒店,房子比较高,顶上又有很大的霓虹广告,夜空下很醒目;另一家是文成国际大酒店,在城东路,相距阳光大酒店不远。文成宾馆的整体造型给人看了很舒服,有点欧洲建筑的风格。
   在建设路中段有一家电影院,除了放电影外,也搞一些小型的文艺演出。影院的候影厅已经变成一家手机店了。大峃镇地方不大,可手机店着实不少,有那么多人买么?电影院里的这一家,我倒去买过一台,因为那一次,我原先用的那一台被人偷走了。这台手机我现在还在用,已经用了好几个年头了。影院门口有一小片略为空旷的场地,停车,有时也有小摊贩。沿人行道边总是坐着一排擦皮鞋的女人。我原先对于在街头雇人擦皮鞋是有一些看法的,以为这首先反映出一个人很懒,连自己的鞋也不愿擦,其次是觉得这样子对擦鞋的人是不敬,好象役使了他们。后来慢慢想通了,知道这也是一门谋生的职业,既然是职业,那么就得有人来照顾生意,对谋生的人不理不睬,那倒是一种冷默,因此也去擦过几回。但大多数时候还是自己擦。
   县政府在电影院过去不远,座落在相同的一侧,门口一点余地也没有,但正对着县府大门是一条最繁华的县前街。这里几乎是文成的“曼哈顿”,两边的房屋全是新建的,不高,但外型很亮丽,临街店家多数都是服饰精品店,里面装璜很考究,让人不敢贸然进入。知名品牌有好多,一般人买不起。县府斜对面的侨联大厦倒有二十多层,在当时是大峃镇上最高的房子,如鹤立鸡群,但看过去总觉得它有点孤独的样子。再朝前,一直到县前街的顶头上,移动大楼和电信大楼隔河相望,还有中国银行,那里看起来还有一点点意思。
   过了县前街后的建设路渐渐冷落了,记得有一家新华书店,我在那里买过一本周作人的散文集。再往前一些路程,路稍稍向右偏了一个弯,不久就汇入伯温路去了。就在这偏弯的地方,有两棵很大很大的青枫树,这两棵青枫的主杆,怕至少要三个人合抱才能围得过来,两树的树冠纠缠在一起,遮天蔽日,枫叶繁盛的时节,这地方是没有天空的。树的高枝上长满了一种寄附的植物,身子如龙鳞般地紧裹住杆身,长出来的叶子又极似凤尾。当地人说这是一种好药材,早年时常有人爬上树去采摘换钱,曾经摔死过人,后来就没有人再去采了。这么大的枫树,我还是第一回看到,长在枫树上的那种龙鳞凤尾的药材,我也是第一回看到。
   电影院的斜对面,往东有一条小街叫二新街,街上多卖牛仔衣和运动服。二新街上有一家小吃店我记得很清楚,那是一家专卖猪头骨的店。猪头劈成两半,剥去肥肉和皮,加很多酱料,放在大锅子里炖得稀烂,卖二十元钱一爿。味道不错,吃的人很多,但头骨上肉很少,因为耳朵和舌头都不在里面。与二新街相交的那一条叫大峃街,光听路名,仿佛这里才是城区的主要街道,其实不是。这条街不宽,但很长,沿街都买些女人的东西。往南,离二新街不远有一家名叫“1+1”的超市,好象是全镇最大的一家。往北,过了县前街就没有市面了。
   伯温路沿着一条大河,从朝阳新村出来,走栖霞路对面的一条狭长而曲折的小弄,到伯温路最近,走二新街和县前街也行。但伯温路上没有很特别吸引人的东西,都是生活小区。第一次去伯温路是到邮局去寄信的。大峃镇的邮局是我见过的最好的邮局,里面有书买,仿制的古书,我曾花八十元钱,买了一套《三言二拍》的线装本。那里的《红楼梦》不但是线装,而且还是绢本。那套《三言二拍》的装订很精致,纸质也很好,带着一点淡淡的黄色,对于这书的出版渠道,我们不怎么讲究。
   沿着伯温路的那条河是一道风景,河堤上的白玉兰和紫玉兰在春天里开花的时候,只能用疯狂来形容。两边的石堤用花岗岩砌得平平整整,还有许多石雕,浮雕、沉雕、镂雕、线刻都有,表现的都是象三星高照,龙凤呈祥这样一些吉祥的传说,也有一些当地的典故。文成是有名的石雕之乡,名气甚至大过与它相邻的青田,居说文成有好多石雕好手现在都在欧洲,特别是意大利和西班牙从事雕刻。河边的步道上,钓鱼的人很多,河里有花斑的鲤鱼,大的有一斤多重。后来我知道凤溪河最后也是汇到这条大河里来的。
   河对面的一座小山岗上有一镇塔,七层,我们特意爬上去看过,但很扫兴,那地方又脏又乱,琉璃瓦有好多都破碎了,塔的粉墙上也涂满一些污秽的字画,不说也罢。不过,站在这山岗上可以看到大峃镇的全景,俯看那条大河时,心中会生出一种别样的感情来。
   大峃镇留给我的最大的印象是散漫和闲淡,随便什么时候,在大街上都不会见着一个行色匆匆的人,他们总是那样悠悠然,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街头巷尾也多有棋摊牌局,男女参与。文成的女子大多模样娇好,面相好,身材更好,曲线都很玲珑。
   阳历十二月的时候,离过年还有好些时间,大峃镇人的阳台上和门口的晾衣竿上,便已早早地挂起了过年的货色,挂得满满的。酱肉、酱鸭子、火腿、腌鱼、熏鸡、香肠,有几户人家甚至还有腌过或酱过的牛蛙。我们的东家也是这样。问他们为何做得这么早?又做得这么多?回答说:他们远在国外的亲人只有在过年时才回来一趟,有时却几年不归,他们一个个远渡重洋,万里迢迢,不知道在那边都吃些什么东西,回来了,就让他们尽情地吃,回去时,要是能够带,但尽量地带去。事情倒也确实如此,文成县本是一个侨乡,县里外出的居民遍布五湖四海,不,不止五湖四海,应该是遍布五大洲,四大洋,他们有的经商,有的打工,有的读书,而留在家中的亲人,在春夏秋冬一个轮回中所怀着的那一份思念,在过年那一段极短暂的相聚中,不太善于用言语来表达,于是便只好借助于这些传统而美味的年货了。这样看来,这一竿子一竿子的年货里,寄托着的不正是浓浓的乡情和浓浓的亲情么!
   旧历年底的大峃镇简直就象浸在火红的海洋里,家家户户的门框上都贴上了红底金字的春联,没有一扇门会被遗漏。春联在文具店里有得卖,很现成,内容都很传统,反正都是对新年的盼望和祝愿。朝阳新村有一排房屋上的春联是手写的,字写得很好,标准的柳体,一整排屋子十户人家,十副对联出自一人之手,而且在每一副都加了横批。我们家乡以前也都贴春联,可现在没有人贴了,不知是嫌麻烦还是没有人写,我家还每年在中门上贴一对,我自己写,只八个字,左边是“岁岁平安”,右边是“年年有余”!字不好,但认得出。
   除了春联还有红灯笼,这家伙比春联便壮观,阳台上,廊檐下,花坛里,能挂的地方都挂上了。那一日我们到建设路上去,那满街密密的灯笼仿佛一夜之间就挂满了整条街道,着实令我们感叹不已,所有店铺的门口都挂起来了,从一端向另一端看过去,如两支火龙绵延而去,真是好看极了。到别的街道上看,也是一样的情景。大峃镇的年景几乎就是春联和红灯笼的世界。
   文成这地方工业不发达,外来的人很少,大峃镇上很可能就只有我们几个,看着这样红红火火的年景,让我们的心里很有些伤情感怀起来——唉!别人的腊肉香了,春联贴了,红灯挂了,那么,我们也该回家过年了。
  

共 559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总觉得在我眼前铺陈开的这幅关于大峃镇的画卷该有百米长,从朝阳新村出发,沿着凤溪河,往右步行,一路逶迤.....看见草药铺,看见混沌店,看见法国梧桐,看见差皮鞋养家糊口的女人,看见飘着墨香的书店,看见了玉兰花在河堤上盛开着,暗香涌动......也看见了大峃镇人的年,看见了大红的春联,看见了大红灯笼高高挂,那飘着蜡香的年味呀,在我的鼻翼间此番萦绕!哈哈,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大餐,我先品尝啦!谢谢您的文字让我的唇齿留香!让我的眼睛应接不暇!通篇运笔老练,行文流畅!推荐更多的人阅读!【编辑:满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1101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满月        2013-10-31 10:33:58
  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大餐,我先品尝啦!谢谢!
我的字很轻,落笔似雪落的声音,空灵,以柔情翩跹,翩跹!
2 楼        文友:满月        2013-10-31 10:34:31
  感谢赐稿心灵,期待更多佳作!
我的字很轻,落笔似雪落的声音,空灵,以柔情翩跹,翩跹!
3 楼        文友:满月        2013-10-31 10:35:14
  学习了,佳作共赏!
我的字很轻,落笔似雪落的声音,空灵,以柔情翩跹,翩跹!
4 楼        文友:汾阳王裔        2013-10-31 11:38:02
  一字不漏看完,呆在座上,心中只是奇怪,这样的文字,作者是如何写出来的!想想自己,距离不是一点,便惭愧!不说好了,因为好字份量显然不够!
回复4 楼        文友:阿钝        2013-11-01 08:51:10
  你就帮我吹吧,接着吹,,吹得口干了,我给你倒茶,好茶。
5 楼        文友:雨春        2013-11-01 15:59:17
  恭喜你佳成精!心灵因你而更精彩!祝你创作愉快,精彩纷呈!
走别人踩过的路肯定是一条非原创的路,所以地铁成了现代城市的毕由之路!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