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笔尖为暖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笔尖】流淌着的文字记忆 (随笔)

精品 【笔尖】流淌着的文字记忆 (随笔)


作者:云黛儿 布衣,489.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68发表时间:2013-11-03 16:12:16

最初喜欢文字因为一个人,她是我的老班。我的老班是那种小巧的、拥有南方古韵的女子,个儿不高却是六分秀气加四分灵气,说其话来柔柔的很是动听。面对我们这帮淘气的妖精们,偶尔生气也只是皱皱眉头数落几句,从没见过大发雷霆的样子,有时候会怀疑她是不是北方人。犯了错,也只是偶尔罚值日,偶尔写几篇检讨。同学们戏谑几个喜欢文字的人都是“检讨书”锤炼后的结果,以后可以总结经验传承下去。我们老班比较人情化,别班四项检查扣分是要罚钱的,我们写检讨,相较一下还是更愿意写检讨。上交时老师还是很通情达理的,没有过多“纠缠”,也导致后来有人蒙混过关。很多年后仍会想起班长那封诙谐的检讨,明白了检讨原来也不都是严肃的东西,现在想起仍忍不住笑出声来,“闲来无事,相互指点迷津,本来无过,错在没躲着老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之类,记不清具体内容,那种看过后情景却还是犹在眼前。她却未生气,只是大家分享了一番,难得的好脾气,同学私底下议论,谁家娶了她这般的女子定是经了多世的磨难,在佛祖面前叩了无数的头。这帮人是喜欢她的人所以喜欢她的课,还是喜欢她的课才喜欢她的人,已经弄不清楚了。
   从现文到文选,听她的课,看她的眼睛,随着她在文字中穿行。她要求我们写周记,我们戏称思想汇报。我们交周记就为了得到她的评语,她的字很飘逸还有丝秀气。每次她都会给我们写评语,或长或短,或风趣或伤感,似乎她快乐着我们的快乐,悲伤着我们的悲伤,我们也就随着她前行。转眼数年,毕业时竟写了整整的三大本,偶尔翻开,那时的点点滴滴,欢笑悲伤,记忆竟活灵活现起来。这是她之于我们的记忆财富,一个美丽的女子,一个好老师,不知道她现在可好。
   说起文字,脑海中就会随之涌现另个人,他是我的一位同学。他不常动笔,一动就会字字较真。学校文学社的小编遇见大多都会逃之夭夭,被抓的就慢慢忍受他语言的“摧残”。不过他写的诗还是很好的,如他的经历呈现在笔端,淡淡的愁,难得到最后都还能得出一条处世之道。他的工笔也是不错,有次学校比赛寻他做插图,他给我画了只小狐狸。形象逼真,好像真的看见一只慵懒的小狐狸埋着头在胸前假寐,还拿了名次。无事和他在一起瞎掰,天上地下的,他读的书我用一个不恰当的成语“群魔乱舞”,怎一个“乱”字了得,其他的不说,居然还有现在已经十分罕见的小人书。
   我们的书大多是从地摊上,旧书市淘来的,泛着黄色的书页,有的纸张比正版差许多,也不过丝毫不减文字的韵味。提起旧书市,我就觉得亲切,学生时身上没有几毛钱,买书的钱都是在伙食费中抠出来的,晚自习后肚子饿了,大多都是方便面充饥了事。等着到了周末,大家结伴去书市,三三两两地拉着手,前前后后地嬉笑,惹得周边的路人奇怪这帮孩子怎么了。旧书市在离市区不远的一条街的两旁,书大多都是商贩以公斤从书店或私人家收的旧书,摆在这里供大家挑选,还真是有不少在正经书店都寻不到的报刊杂志,关键这里的要比书店的便宜许多。偶尔还有一些稀奇的印章之类的,很是小巧,讨人喜欢。懂行的商贩会看你的眼睛知道这件东西对于你的价值,揣摩你的心思是真的想买还是问问,他会随时加价或减价。开始我们是讨不到便宜的,渐渐地大家也玩起了心理战术,明明想买仍支支吾吾地迷惑商贩,后来竟也捡了看似便宜的“便宜”。经过讨价还价,大家每次都收获不少。随后大家高高兴兴地结伴而归。回到学校,钻进教室,大家在一起她传我阅的,很是开心。偶尔遇到好的词句也会誊抄在本子上,现在提起就记得几首不错的小诗,《双桅船》,《致橡树》,有一首叫《说就是种距离》,大家尤为喜欢,学生时代大家读的大多还是关于爱情,历史,人物传记。《名人传》,《张爱玲文集》,《谁比谁傻》,《李清照与赵明诚》,《清朝秘史》,《戊戌喋血记》之类,这帮人比较另类,看的东西也另类。
   后来学校别系的大哥哥大姐姐毕业了,有的离家很远,很多东西带回很不方便,也会在校园摆个小摊。这样我们方便又实惠,他们还是很照顾我们这帮学弟学妹的,看出的价钱过得去就卖与我们了。钱不钱对于他们也不是很重要,大家各得其所,图个高兴。偶尔到了最后,剩个一本两本的,询问我们要不要,白送。有的书是专业的,大家实在没用的,就卖给学校后面的一家收破烂的。那时四毛钱一斤,对于我们学生来说也是笔不小的收入。那时寻到不少的名著,中国的,外国的,虽说现在书店里比比皆是,钱也不是难题,只是那种寻书的味道变了,总是少了些东西,大概是少了些那时的趣味吧。那时有时候得到一本小书丛都会高兴半天。
   离开校门,各种事纷纷扰扰,家庭的工作的很少有心情静下心来读书。偶尔有空,寥寥文字像自己写给自己的流水账,发发感伤诉诉牢骚。有点似“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旧事陈年,有空时数数过往,偶尔神经搭错了线还会按曲填两首小词,附庸风雅,自己玩得不亦乐乎。高兴时开着音乐,将自己埋在文字里。观不同人的世界,品不同人的人生。看着看着随着流泪,也曾看着看着笑,常常是莫名其妙,别人看来似乎有点歇斯底里的样子。读到好的文字一字传情,一韵悠长,渐渐将自己遗忘在这世界的某一个角落,无风无雨,欣欣然地入了另一个境地。
   抑郁的时候也读文字,在字里行间寻求这人间的一丝温暖,忘了自己的存在。渐渐融入其中渐渐迷离,好似活得真的不切实际来。对着窗发呆,看着远方的天空,不知道想起了什么,不晓得忘却了什么。喜欢关于景观、游记的散文,读它,我的狭小的世界也随之开阔起来。都说“读千卷书,行万里路”,面对现实,有时候只是向往而已。读书时想环游世界,现在想如果有生之年能行遍中国就是幸事。行一处,观不同的景观,感不同的文化氛围,参一方信仰,悟一种人生道理。
   来到这里,纯属偶然。因一友人,寻迹而来,友人归去我却迷失在这里。我是一个擅入者,不经意间闯入了一个“世外桃林”。我好夸张,打个比方吧,好似一个三世幻境。修炼,超脱,不知何人炼就几重,达了几重幻境。悲着悲,喜着喜,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感悟。望着云雾缭绕,吾茫茫然了。
   不知道何去何从,在一个三岔路口徘徊,都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终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有时候在想文字之于我们是什么,一种寄托?一种信仰?一种执着还是一种自我?人不同经历不同阅历不同,心中自然观点也会不同,文字之于我只是一种心情,随思随想,无拘无束,敢在关公面前耍大刀,鲁班面前弄大斧。与友人一个笑谈,我说哪天我把孔老夫子气活了,这是我的一大贡献。(狂妄只因不懂,狂妄因为胆怯,吾一个小女子,只是一只喜欢文字的小妖,各路前辈手下留情,俺还是很脆弱的,埋头案下思过中。)
   读文的时候有时全凭喜好,看到洋洋洒洒几万字的大家,如泰山般仰望,遇到如此的行家俺这只妖是会绕路而行的,避而远之,敬畏。每段文字之于每个人的意义是不同的,有的或许以此为生;有的就是闲来的一种消遣与自娱;有的欲寻知己如伯牙与子期;有的是说与一个人;有的是想警戒后人教育晚生;有的只是一种自我表达。与我只是这世上的有一人懂得就优哉游哉,乐得其所。大家乐于天命,岁月流年,苍苍白骨,一缕幽魂,不想百年后如何如何,只是安于自己的心。我要说的,我要写的,于己不与人。
   之于文字,我是自私的,好似与家无关,与国无关。当我赞叹别人的文字如何如何好时,俺的一友人就会教育我“不见得高明,至少没什么胸怀,汶川,雅安地震了你见到几篇文章。孟子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吾颇为默许地点点头,我戏谑说你说的是我吧,深省一番不免自责。当他再常言道“风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事事关心”等,我就“嗯嗯”表示赞同。而后又像被唐僧念过咒语的孙悟空仍然无拘无束,那刚刚滋长的正义和暗存的忧国忧民之情渐渐淡化,最后随风飘散了。小女子存于世哪有那样圣人般的胸襟与情怀,偶尔见过关心民生的女子,那样超脱的女子可惜不是我,我只是心血来潮“风花雪月”“无病呻吟”一二而已。文字中戏谑自己是只“妖”,简单正义的“妖”,可也是只不正常的“妖”。这做“妖”的人都是成魔没绝心,成佛没决心,做人还不安现状的人,“偶”不幸是其中的一个。于是在这个文字的世界茫茫然寻找着,追寻着,失望着,流泪着,淡然着,唏嘘这世上有几人安然自若,无欲无求。吾本敏感,七情六欲甚于常人。对那些超于俗世看透人生的人就更加顶礼膜拜,虔诚如教徒一般。佛家对看待事物有三层境界:一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层“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终是参不透佛理,参不透人生。还不如那个葫芦庙里的“糊涂僧”。
   之于文字,我是好奇的,总想看看那个底下藏着的世界,那个世界之于我也许遥远得不可触及,吾笔本笨拙,于是言不达意。喜欢,憎恶都不需要一个理由,它存在于它的存在。不因你的喜欢而滋长一分,不因你的憎恶而减少毫厘。指尖的触摸,感觉文字的流淌,一直流进你的眼睛,流进你的心里。
   文字,如这些社团的名字,笔尖为暖,指间微凉,逝水流年,天涯诗语等等,淡淡的世间的温情,写文字之人或藏匿,或洒脱,或正统,或独树一帜,言己言,铭己志,传己情,达己意。偶尔去看点评遇到行家真是一句见血,入木三分。吾本感性,所以喜欢诗意点,让人或是温暖或是感触的名字。其他的内涵就不得而知了。中国语言博大精深,歧义,双关,隐喻,象征。一篇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一个是非分明。或许有时候文字只是一种心情,说着这世上不许说的话,想着这世上不能实现的事,感概过往展望将来。
   一支笔,一张纸,要有点音乐,这世上就会变得如此简单。信手提笔三言两语写给自己,写与懂得的人。那种存于世的惶惶惑惑,就变得模糊起来了。人生不过如此,得到的失去的不再强求。“说与谁人听,谁人懂几分。句句皆会意,字字皆传情,不怕岁月久,只怕不相知。”
   深秋已到,冷暖自知,文字能解疑,文字能释惑,文字能点迷津,仍望诸位多增衣。闲来无事,碎碎念而已。差点忘了吾师的教诲:“有则言之,无则驻笔,不要像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想起此话,每每会偷笑谁家的婆娘让人总结如此精辟的一句。幸好,幸好,天高皇帝远,否则少不了要再次被“念”。还真是,有时候也真是想念被“念”的感觉。

共 411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流淌着的文字记忆,从学生时代小巧灵秀的老班、较真的同学“他”写起,写自己与文字结缘,以致爱好文字,喜好阅读,闯入江山,落户社团等,对文字的一往情深,自我、好奇、全凭喜好。文字中戏谑自己是只“妖”,简单正义的“妖”,可也是只不正常的“妖”。这做“妖”的人都是成魔没绝心,成佛没决心,做人还不安现状的人,“偶”不幸是其中的一个。“文字之于我们是什么,一种寄托?一种信仰?一种执着还是一种自我?人不同经历不同阅历不同,心中自然观点也会不同,文字之于我只是一种心情,随思随想,无拘无束……”作品洋洋洒洒,一路写来,酷爱文字、享受文字的情感自然流淌,我们许多喜好舞文弄墨的文朋诗友,其实跟作者都有同感,写出了许多文友的心声。作品语言精练朴实,在戏谑中阐述自己对文字的热爱,对文字的理解和看法,低调但观点鲜明,沉稳却不失锋芒,温馨中带有麻辣,十分精彩的随笔,推荐赏析,期待精彩继续!【编辑:航帐】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31107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云黛儿        2013-11-03 20:03:45
  感谢社长点评,多多指教,敬茶。
云淡风轻
2 楼        文友:云黛儿        2013-11-03 20:03:55
  感谢社长点评,多多指教,敬茶。
云淡风轻
3 楼        文友:秀尔        2013-11-06 14:10:58
  谢谢您的好文章!佩服!使我一下回到二十年前的学生时代,渴望书籍,抄写诗歌,背诵名言等等,幸福快乐的时光.
开心,快乐永远伴随我
回复3 楼        文友:云黛儿        2013-11-06 15:41:31
  问候文友秀尔。
4 楼        文友:疯妹        2014-01-12 09:33:49
  好文章,拜读了。
回复4 楼        文友:云黛儿        2014-01-12 16:15:15
  欢迎疯妹老师到访,敬茶,问好。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