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匕首与投枪

精品 匕首与投枪 ——元代散曲之讽谕功能刍议


作者:晋忻李 探花,20631.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751发表时间:2013-11-04 20:57:45

匕首与投枪 散曲这种勃兴于元代的新型诗歌形式,包括小令、带过曲与套曲,从其诞生之日起,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成为文人咏志抒怀得心应手的工具,而且为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生活提供了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从而成为足以同古典源远流长的诗与词分庭抗礼、别开生面的艺术奇葩。而其对社会、对人世间种种假、恶、丑的批判功能,尤显不同凡响、引人注目。
   中国的传统文学,尤其是诗、词、散文等主流艺术作品,一向就有讽谕功能在。而散曲,则更因其存在于特殊的生存空间,其讽谕批判功能更是达到了前无古人、登峰造极的地步。笔者在另一篇有关散曲的文章《长夜灯火》中说过,“正直的有良知的知识阶层,历来就应该是社会的先知先觉者,社会的良心,民族的脊梁,正义的呼唤者,长夜的灯火,亦即社会的希望所在。古往今来,一概如此。马致远和与他同时代的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元好问等时代精英们,以他们的不朽作品,直面现实,针砭时弊,为元代天际抹出几多亮色。”事实的确如此。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统——全国的王朝,它有力地推动了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也首次奠定了我国辽阔疆域的扎实基础,并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而且由于元王朝是由早期奴隶社会直接飞跃跨入封建社会的,封建传统观念的束缚相对松动,文化政策相对开放,宗教比较自由,人们的思想禁锢较少也就比较开放。而在另一方面,由于连年战争,天灾人祸,农村经济凋蔽;民族压廹空前沉重,统治者骄奢淫逸,吏治腐败,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民众迫切盼望能出现自己的代言人,表达自己的心声,反映自己的痛苦、愤怒与反抗。而元代的读书人,却也正因该朝近八十年未曾开放科举取士之制,生生斩断了仕阶层的进身阶梯。仕途既断,生计无着,众多才华横溢的读书人沦落风尘,有才难施,有志难伸,穷愁潦倒,甚或陷于奴隶境地而难以摆脫。勾栏瓦舍,便成了他们中许多人的安身立命之所在。“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不平则鸣,势在必然。——如此种种,造就了元代诗人代底层大众立言,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对浇薄世道人心的冷嘲热讽,造就了元曲的崛起与繁荣,自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
   在杂剧名家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等杂剧作品中,剧作家们无不以他们的如椽大笔对罪恶的专制社会作了迂回曲折的掲露与批判,如窦娥含冤负屈被斩前对苍天“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的血淚控泝与诅咒;在《汉宫秋》中,剧作家借汉元帝之口对那些在外邦威胁面前一个个“似箭穿着雁口,没个人敢咳嗽”的一帮尸位素餐的昏庸奸佞众臣的无情鞭挞与讽刺……而张养浩的[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结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结的醒目、给力,成为振聋发聩的非等闲之作。曾广泛流行于元末的无名氏小令[正宫·醉太平]:“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罚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愚贤。哀哉可怜!”酣畅淋漓地直斥其时腐朽透顶的“大元”政府的种种苛政,一针见血地指出“贼做官官做贼”的丑恶黑暗现实。尤其让人拍案叫绝的如睢景臣嘲笑统治者的[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套曲,形象鲜明,笔调诙谐,语言尖锐泼辣,讽刺意味之强,令人捧腹并折服。刘时中的[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前、后套,是元代江南灾民的一幅“流民图”,平实朴素,爱憎分明,批判深刻,遂获“曲中白居易”之评,确有一定的道理。那首无名氏的[正宫-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作品以极其夸张的艺术手法,尖锐泼辣,矛头所向直指大大小小的地主豪绅、贪官污吏。代穷苦老百姓发声,表现了劳动人民对剥削阶级唯利是图、损人利己、贪得无厌的无比愤慨和切齿痛恨。
   对世道无常、人世沧桑之痛的咏叹。
   这在元散曲中所占篇幅的比例相当大。众多曲家在他们的怀古咏史、感怀咏叹作品中,多有这种沧桑之叹。如马致远的[南吕·四块玉]咏史系列小令:《紫芝路》通过追忆王昭君出塞的故事;《浔阳江》借写白居易在浔阳江头送客时遇到琵琶女的故事;《马嵬坡》以唐明皇和杨贵妃的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咏叹;《凤凰坡》以弄玉、萧史一去不返的故事;还有《叹世》等,表现诗人对世事的慨叹。他认为:“两鬓皤,中年过,图甚区区苦张罗?”应把“人间宠辱都参破”,抒发曲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表达的是在黑暗封建统治下一个正直知识分子的心声,和对现实的抗争。还有他被誉之为“秋思之祖”代表作的[双调·夜行船]《秋思》套曲和[越琱·天浄沙]《秋思》小令,将其时徒有远大抱负却难以施展的寂寞与悲凉之情,展示得淋漓尽致。滕斌的一首[中吕·普天乐]如医家的解剖刀,剖析政治病灶:“依权豪,使威势,倚强压弱,乱作胡为。”对黑暗政治给予嘲讽与鞭挞;进而劝世:“我劝你,休窒闭。此等痴愚儿曹辈,利名场多少便宜?寻机得机,凭实得实,归去来兮!”从名利场上來否定现实,劝人避恶求善。叧如曾瑞的[般涉调·哨遍]《羊诉冤》,姚守中的[中吕·粉蝶儿]《牛诉寃》,刘时中的[双调·新水令]《代马诉冤》等,以游戏笔墨,嬉笑怒骂,以拟人化的写法,揭露世态的冷漠淡薄与人心的残忍悲劣,对劳苦农民和怀才不遇之士寄寓了深切的同情,无不具有针砭时弊的现实意义。无名氏的[中吕·朝天子]《志感(二首)》:“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的倒人夸荐。老天只恁忒心偏,贤和愚无分辨。折挫英雄,消磨良善,越聪明越运蹇。志高如鲁连,德过如闵骞,依本份只落的人轻贱。”(另一首略)展示诗人的愤世嫉俗情怀与不平之鸣。无名氏的[商调·梧叶儿]《嘲谎人》则纯是对吹牛撒谎者的辛辣嘲讽:“东村里鸡生凤,南庄上马变牛,六月里裹皮裘。瓦垄上宜栽树,阳沟里好驾舟。瓮来大肉馒头,俺家的茄子大如斗。”将说谎者的形、神披露得纤毫毕现。张可久的[中吕·卖花声]《怀古》:“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是读书人面对黑暗现实却无力回天的无可奈何的感叹。
   言为心声。纵览元代散曲,因其开在山野,植根于民间,活在底层,隶属于大众,兼具音乐中之音韵、声韵、节奏等综合之美;语言中之通俗、自然、幽默等特质之美;风格中之平民化、谐趣、独特性等别开生面之美……从内容到形式,可谓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也正因为散曲敢于独辟蹊径、离经叛道,勇越雷池,直抒胸臆,故在大量委婉幽雅或幽默风趣等作品之外,一旦诗人触及社会黑暗,抨击时弊、反映民间疾苦之时,则必然出现金刚怒目式的一面,曲短音促,铿锵有力,铮然有声,展示出散曲如近现代漫画式的投枪、匕首般的战斗精神与批判精神。从而也就成为那些处境窘迫而心犹不甘的读书人曲折干预社会、“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并以之表达个人社会存在的潜在形式之一。故有人说:“元曲是愤怒的艺术。”确有一定道理在。
   社会发展到今天,随着互联网等多种媒体的普及,人人都可以当评论家。面对纷纭复杂、瞬息万变的快节奏社会变化,面对任何社会都难以消声匿迹的种种不公与假恶丑,散曲这一艺术奇葩正可重新绽放绚丽多彩的耀眼光华。随着散曲近年来的飞跃发展,散曲已经并必将继续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而发挥其独特作用,硕果累累,大俗大雅,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美味佳肴,也日益成为文化人们抒情达意的最佳形式。散曲之日新月异,臻于完美,尤其发挥其所独具的投枪、匕首式的艺术特质和讽喻功能,理当出现更多振聋发聩之作,值得我们翘首以待。
   2013-11-2

共 314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所谓匕首、投枪,比喻以现实为中心,犀利深刻、击中要害的文章。作者以元代散曲为例,释其义,追溯其文化历史,解述其文化渊源及流传至今的发展过程与趋势,给人上了一堂丰富而深刻的剧作文化课,教人受益,学习了,推荐!【编辑:冰煌雪舞】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31105004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3-11-04 21:02:13
  文中对元代散曲剧作的例举与解读,给人上了一堂丰富生动的文化课,并让人想起那些触动人心的艺术作品,而站在文学作品的角度,始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其独特的喻讽功能,直击现实。佩服老师在剧作方面的丰富知识,学习了!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回复1 楼        文友:晋忻李        2013-11-04 21:04:23
  多谢先生辛苦编发与热情鼓励,衷心感谢!
2 楼        文友:江枫        2013-11-13 12:36:57
  洋洋洒洒,学习啦!
酷爱文学 挚诚交友
3 楼        文友:销愁隐者        2013-11-13 20:01:24
  很有分量的文学评论,隐者仰望了。
高中语文教师,大学本科毕业。文学爱好者。
回复3 楼        文友:晋忻李        2013-11-14 20:33:34
  久违了隐者,多谢!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