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流年】三读汪曾祺(作品赏析)

精品 【流年】三读汪曾祺(作品赏析)


作者:风雨 秀才,1454.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180发表时间:2013-11-08 15:34:56
摘要:读着汪曾祺的文,不管是小说,还是散文,总有一种感慨:斯人已逝,文何可寻?


   【旧文今读《蔡德惠》】
  
   有时,读一篇文,见一句话,心会无由地颤动一下,脑际突然一片空白。很怪,却并不茫然,反而觉得与作者灵犀相通,犹痒处被挠般舒服。也许,这就是所谓见文的激动,与文的共鸣吧。
   这种感觉不常有,刻意去寻,得不到;不经意间,又涌上来。很有点“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味。王国维认为,这是做学问写文章干事业的最高境界,其实,它也是读书的最高境界了。
   一九四七年三月七日的《大公报》发表过汪曾祺的一篇短文,这篇文以人名为题,写与汪相识却早逝的西南联大校友蔡德惠。文很短,用词平淡,行文舒缓,全用白描,却两次使我的心“无由地颤动”,久久难宁。
   蔡德惠给作者留下印象让作者记住他的,是独自一人在井边洗衣:“只得记得一次,一个假日中,人多出去了,新校舍显得空空的,树木特别绿,他一个人在井边草地上洗衣服,一脸平静自然,样子非常的好。自此他成为我一个不能忘去的人。”读这段文,让人生出许多想象来,一个与校舍树木草地融为一体谦和安详沉静而又生动可及的年轻人跃然纸上。一直以为,说男子好,应该用儒雅俊逸、玉树临风、风流倜倘、貌若潘安之类的词。原来,真好,用不着雕琢修饰,就一个“好”字,足矣!最多,再如作者,表示一下“好”的程度,“非常的好”。看这句,感觉与作者完全一样,“他成为我一个不能忘却的人”了。
   一次,作者又到西南联大,遇雨而至蔡德惠工作的研究室,研究室“四壁都是植物标本,层层叠叠”,蔡德惠认真工作的态度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后,作者“偶然因为一件小事,想起这么一个沉默的谦和的人,那么庄严认真的工作,觉得人世甚不寂寞,大有意思。”从蔡德惠为人生的态度,想到“人世甚不寂寞”,进而觉得人世“大有意思”,过渡自然,了无痕迹。是啊,有一个读书人,红尘面前不惊不诧,与世无争,一心为学,醉心工作。面对这样的人这样的态度,能不生出些许感慨?这句话,是全篇唯一一处议论,也许,所谓的“文眼”,就在这里。
   汪曾祺的文,以前读过,小说《大淖纪事》、《受戒》,印象很深。读《蔡德惠》,更觉他文的好。他在《沈从文和他的〈边城〉》里评价沈从文时说:“他的语言是朴实的,朴实而有情致;流畅的,流畅而清晰。”“他很注意语言的节奏感,注意色彩,也注意声音。”也许,用这些话来评价汪曾祺的文,也很合适。
  
   【邂逅黄娥】
  
   汪曾祺在《杨慎在保山》里写道:“《永昌府志》曰‘杨用修久戍滇中,妇黄氏代寄一律曰:雁飞曾不到衡湘,锦字何由寄永昌。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相怜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文中的“妇黄氏”,即杨慎之妻黄娥。
   杨慎,明朝川人,字用修,别号升庵,是四川除“三苏”外才华最出众、成就最高、名气最大的古代文人,其家乡成都新都现有桂湖和升庵祠纪念他。黄娥,杨慎之妻,有才,能诗,与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并称蜀中四大才女。杨慎因“议大礼”,三十四左右发配永昌,七十一岁死在永昌,一直未能归蜀。而黄娥,则在四川用了几乎一生的光阴,等待夫君的归来。这首名为《寄外》的七律,也许只是黄娥独守空闺、思念丈夫的许多诗文中的一首。但可以肯定地说:这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诗一开始,写两地天远,锦书难托。古代交通闭塞,旅途劳困。所谓“天府之国”的成都周边,在中原人眼里已属僻荒之地,更别说“蛮夷”之地云南了。特殊的地理环境特殊的男权文化,使女子出行,阻碍重重,风险叠叠。正因为如此,黄娥便只能被动地守在家中等待丈夫,而不能主动前往永昌探视杨慎。与一般的闺怨诗不同,黄娥在感叹自己福薄命浅时,更关注的却是远在永昌的杨慎。“妾薄命”:自己在四川坐看春花秋月,独送夏虫冬雪,人渐消瘦;“君断肠”:夫君在南夷蛮荒之地,更有有家不能回,有国不能报的断肠之痛。最喜欢“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这一句,在一声声“盼归”的心语里,送走一年又一年;在一场场“苦雨”的愁绪里,度过一天又一天。等待,不知结果的等待,有切肤锥心蚀骨之痛,连黄娥自己也不敢相信这样的等待会有结果。结尾的反问里,既饱含着践“刀环约”的深情,又倾注着对无法捉摸的命运的无可奈何。何时?何时?这何时,其实,就是黄娥的一生。何止是她的一生,这何时,也是古代所有与夫分离的闺阁女子的生生世世。
   我惊异于黄娥的才华,在《寄外》里,将思念之情、盼夫之情、关切杨慎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但更让我惊异的是黄娥对爱情的忠贞不二。几十年独守空房,度日如年,却能坚守,却能始终如一,却能不离不弃。这,是多么珍贵的品质!在男子一统天下,女子处于从属地位的时代,有很多令人泣下的“闺怨”之情。黄娥,应该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和这些坚贞的女子比起来,所谓的“才子”们,就要逊色得多。这是为什么?也许与“烈女不事二夫”的礼教约束有关,也许与男人妻妾成群的生活环境有关,也许与男人女人的性格气质和对爱的理解不同有关……
   一直很偏见地认为,女子,写诗作文,最适合的就是“思”。而这“思”的对象,又无一例外地指向男人。黄娥的这首七律,似乎再次证明了这一点。男人们,可不能辜负这些女子的不尽思念哟。
   据说,在新都桂湖,有杨慎与黄娥塑像。为了暗合他们夫妻几十年天各一方的悲剧,两尊塑像隔湖而望。哎,塑者何其狠心:杨黄生而分离,死不同葬,到今天,依然被分于湖畔两侧,不能聚首。我幻想,有那么一尊雕塑:桂湖畔,杨慎黄娥,相依金秋,赏桂吟诗。在这雕塑里,黄娥的眼睛里应有才女的清澈明丽,更应该有与夫君想依的幸福迷朦:眼若秋水眉若波。她生时不能享家之温暖、爱之温馨、情之温柔,我们为什么就不能让她在我们的想象里享受一个女人应该享受到的一切呢?
  
   【重读《大淖记事》】
  
   《大淖记事》是很多年前读过的。读这篇小说时,题目里有一个不认识的字:淖。查了字典,才知道读nào。许多年过去了,这篇小说的情节一点也记不起,但这“淖”字却一直清清楚楚地记得,这字,是因为这篇小说才认识的。
   去年,很认真地读过辽宁出版社“大家散文”书系里的汪曾祺散文集《无事此静坐》,很喜欢汪曾祺文里的淡雅和随意。最近,重新翻出《汪曾祺小说选》,从后往前一篇一篇地看。自然,又遇到了《大淖记事》。
   读汪曾祺的小说,你得有耐性。他娓娓道来的淡言雅语,往往离故事的主题很远很远;风光风俗的描绘细腻细致,总是占据小说很大很大的篇幅。想要在他的文里寻找跌宕起伏的情节、鲜艳刺激的场景很困难;即使是非常尖锐的矛盾冲突、特别血腥的厮杀打斗,在他的笔下也很“斯文”,淡淡的如同凉白开。但细细回味,这淡淡的凉白开里,却有一股雨后山野弥漫的清香和初出崖缝泉水的甘醇。很多时候,真的有点分不清他写的究竟是散文,还是小说;竟然是在描绘故乡风土人情,还是在讲转承起合的故事。《大淖记事》也是如此,小说共六个部分,男主人公十一子在第二部分结束时才出场,而女主公巧云到第四部分才现身。百度百科介绍说:《大淖记事》“写小锡匠十一子同挑夫的女儿巧云的爱情故事,挺拔厮称的十一子和心灵手巧的巧云在劳动和日常生活中产生了感情,作品同时以散文的笔调,细腻的描写了大淖的风光、世俗和人情。”可见,这篇小说一半讲的是爱情故事,一半写的是大淖风光。
   《大淖记事》的世界是一个自然纯朴随情随性的世界。大淖的乡风纯朴真切,特别是男欢女爱,非常达观豁然,很少有所谓“道德”的规范与人文的影响:“这里的女人和男人好,还是恼,只有一个标准:情愿。”十一子与巧云的爱情来得很自然,一点也没有世俗的考量与计较。或许天底下的爱情都是一样的,总是相识,相熟,慢慢相知,相爱:“巧云家门前的柳阴是一个等待雇主的好地方。巧云织席,十一子化锡,正好做伴。”天长日久,渐渐地有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情愫。最喜欢“像一片薄薄的云,飘过来,飘过去,下不成雨。”这句,年轻人这种纯洁初恋的感觉,真就象薄薄的云一样,飘过去,飘过来,一忽儿西,一忽儿东,下不成雨,找不着北,但心底里却有一丝莫名的喜欢与希冀在。当这说不清楚道不明白的喜欢与希冀漫漫凝结成雨丝雨滴甚至姿肆成瓢泼大雨时,便有了浓烈的肉体冲动与真切的生命结合。
   《大淖记事》的世界是一个并不太平却也并非全无理性的世界。大淖的练阳观里水上保安队的刘号长“破”了巧云的身子。显然,这是巧云并不情愿却又没有办法的事情。经过这事,巧云突然有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感觉,心里那一丝对十一子莫名的喜欢一下子明确起来,那片“薄薄的云”终于演绎姿肆成瓢泼大雨。在这场完全融入自然的爱情之初,巧云敢爱敢做,她蒿子一点,撑向淖中央的沙洲,对十一子轻轻一声:“你来!”将她的万千般柔情蜜意展现得淋漓尽致。随着故事发展,十一子面对刘号长一伙扑面而来搂头盖脸的掍棒,却坚不松口,用死护卫与巧云的爱情,其忠贞与坚定,令人稀嘘感慨。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在那样一个年代,竟然还有一个“县政府”在锡匠们和平示威的压力下,还了十一子与巧云一个“公道”:“小锡匠养伤的药钱由保安队负担,刘号长驱逐出境。”看到这里,我们不由得长舒一口气,为十一子与巧云庆幸。
   读《大淖记事》,十一子与巧云,特别是巧云鲜活地浮现在眼前。或许,现在已经无法寻到这样的女子,但她却仿佛就在不远处的山间、林中,就在那片或许已经不存在的“大淖”东边,纯朴、洁净、自然地生活着。或许,现在已不存在十一子与巧云他们那样的爱情,但他们的爱情却一直盘旋在我的脑海里;虽然明知这种不受世俗羁绊、“道德”约束、“人文”控制的爱情,这种只要“情愿”就能在一起的乡风、民俗、环境只存在于汪曾祺的小说里,但一种莫名的希冀却深深地刻在心灵深处:细腻,温柔,甜蜜。人,或许都是这样,越是不可能的事情,越是希望它实现,越是没法实现,越是念想不断。这就如那片“薄薄的云”,虽然“飘过来,飘过去,下不成雨”,却一忽儿东,一忽儿西,让人找不着北,让人心里甜甜的,回味不尽。
   读着汪曾祺的文,不管是小说,还是散文,总有一种感慨:斯人已逝,文何可寻?或许,高度文明残酷竞争的现代社会已不可能产生汪曾祺似的人物,拜物无限为欲所困的生存生活已不可能存在这样自然性灵的文笔。这,或许便是汪曾祺和他的文的意义!
  

共 415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三读汪曾祺,作者从汪曾祺的三篇文中读出了汪曾祺看人行文的独特视角,其实也隐含着他做学问写文章干事业的最高境界。当然了,作者也在汪曾祺的文中读出了他的语言特色,行文特点。他的小说带着散文的笔调,用自己的淡言雅语营造出了一个纯朴随情随性的世界。作者恰切地引用汪曾祺的原文,有针对性地加以剖析,让读者在作者的引领下对文学大家汪曾祺的人与文有了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并且随着阅读身不由己与作者的情感产生着共鸣。在作者对汪曾祺的文与人的潜心品读中,融进了不尽钦佩、惋惜与感慨:斯人已逝,文何可寻?读罢此文,渴望尽快去拜读汪曾祺老先生那让人心里甜甜的,回味不尽的文字,因为如作者所言:“或许,高度文明残酷竞争的现代社会已不可能产生汪曾祺似的人物,拜物无限为欲所困的生存生活已不可能存在这样自然性灵的文笔。”很有意义的品读,引领我们走近名家,走进心灵宁静的港湾。推荐赏阅。【编辑:风逝】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3110900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逝        2013-11-08 17:06:06
  风雨老师对汪曾祺老先生的多次品读,读出了他为人为文的精髓。钦佩。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1 楼        文友:风雨        2013-11-08 18:18:48
  谢谢编辑的精心编审。“老师”一词,愧不能当。
2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3-11-09 20:18:04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