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年的回味(散文)

精品 【流年】年的回味(散文)


作者:鄱湖红妆 布衣,374.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17发表时间:2013-12-05 11:30:30

年的回味
   有些事,要当时找感觉,叫品味;有些事,要事后找感觉,叫回味。譬如,吃年夜饭,就要品味。热热闹闹过年,回味才更有意思。人生也好,一段历史也罢,回味才能剔除纷乱,捕猎纯真。
   烧了元宵纸,一个年算是过完了。依依离开家乡,静心回味,像听一首思乡曲。一离开就思念,是骨子里的情结。
  
   腊月二十四,小年。
   母亲唠叨,端起碗就舍不得放,要掸扬尘了。
   父亲是个缄默的人,搁下粥碗,披上大衣,钻进快被掏空的秆堆里,抽出一把压得金黄溜圆的禾秆,褪去杂乱的秆衣,又从中挑出一摞放在一边。父亲吐两口唾沫在掌心,用脚压着秆头,歪着脖子,搓起了绳子。看我好奇的样子,父亲才开口说:这种颜色的禾秆是已被压熟透了,有筋骨,有韧性,搓绳不断,除尘不乱。
   母亲早整装待发。长辫子藏进手巾包头里,戴一顶破草帽,穿一蓝大褂,着一双破棉鞋,就差没摇一把破扇!
   母亲有点等得不耐烦了,嘟囔,昨日有推自行车的上门卖鸡毛掸子,好看又柔软,三妹婶、细玉娘都买了,就你钻子头,非要捂禾秆……
   父亲一声不吭,要紧不慌地搓好长绳子,一手把剔好的禾秆固定在木棍上,一手用草绳一圈一圈勒紧。然后使劲抖落下秆掸子,扯了扯,感觉绑结实了,才递给母亲。
   接过掸子一试,哗啦一下就能扫一大片。母亲的脸舒展开了,边掸扬尘,边哼小曲:花掸子,只中看。金秆子,龙过江。龙绕梁,喜洋洋,卷积尘,穿新装。穿了新装运气旺……
   母亲哼唱之间,手起尘落,从厅堂到房间,角角落落,房檐瓦缝,一灰一尘一蛛网,清扫得干干净净。
   母亲取下包头手巾,使劲拍打着身上的灰尘,眼瞅着光洁一新的家,扬着嗓门喊:“腊梅婶,要扬尘掸子吗?”腊梅婶家没人会扎这禾秆掸子,每年都来我家要用过的掸子。
   童年时的小年,让我们惶恐不安。二十四不仅是除尘的日子,也是挨打的日子。大人们为了过个吉祥的大年,往往会狠狠地教训一顿自家的孩子,免得小孩子口无遮拦,说一二句不吉利的话,给大人心里留下一年的疙疙瘩瘩。虽说是童言无忌,童言有时是一种征兆。古有辨妖祥于谣,家运国运同出一理,这就是民俗。大人也不是真打,就像哼小曲掸扬尘一样的打,后来便成了一种仪式,我们不再躲了,掸掸扬尘感觉也很温馨。
   小年同样很神秘。天气寒冷,夜色深深。村里的狗都不叫了。母亲在烟囱边摆放着几个小碗,碗里装着酥糖、冻米糖、薯糕,还有冒着热气的红烧肉,煎得油黄的鲫鱼,虔诚地跪在灶塘草墩上,朝着俩灶口间帖的黄表纸,使劲磕头,叨念着:“好酒好菜,灶神爷只管享用哈,上天报平安,下凡保安康!”
   乡下的年在神秘憧憬中拉开帷幕!
   乡下神秘的年味只有乡下才能找得到。我居住的小城也过小年,但却没有这份虔诚,也少了许多神秘。小城大都是第二代、第三代的乡下人,不需要掸什么扬尘,更无须用鸡毛掸子去吓唬小孩。剩下的就只有吃酒,山珍海味比乡下丰富得多,鞭炮烟花也比乡下响得多。第二代的乡下人在灶台上供奉糕点,烟茶,也全没有请灶神的神秘感了。第三代的乡下人在酒店订年夜饭,灶神只好饿着肚子上天报告了。第四代乡下人又会是怎样过年?
  
   腊月三十,除夕。
   雪应景而来。碎碎的雪花漫天飞舞,带来的不是寒冷,是温暖,是温馨,是天对地的眷恋,是云层里无数个来赶年夜饭的小淘气散落的笑声。
   “赛毽子哟!”不知谁家妞喊了一句,顿时一呼百应。红红绿绿的花衣瞬间挤满祖厅门前的滩场。个个翘着嘴巴,神气活现掏出自个做的鸡毛毽子。
   大年三十,赛毽子,赛的是毽子上的鸡毛,赛的也是家底,勤劳殷实人家养出来的鸡又肥又嫩,鸡毛自然是油光水亮,懒惰贫苦人家养出来的就是鸡疙瘩,鸡毛干涩稀疏!
   除夕前一天,乡下人都会“高年鸡”,母亲说过年的鸡不能说杀,只可说高。那时候,我们家孩子多,又都在上学,家里生活捉襟见肘。母亲总不甘落后别人,收割稻谷后总会有很多散落在沟沟洼洼里的谷子,趁天蒙蒙亮,母亲就去捡拾,晒干放一谷篓里,每天喂两遍鸡,所以我家的年鸡总是长得又肥又嫩。
   鸡高后,要很仔细得挑选出尾巴上的弯弯毛,因为这部位的毛最鲜亮最柔软,镶嵌在铜钱上做毽子才有弹性。选拔好这些,才可以下水烫鸡褪毛。
   甑蒸饭是大年必做的活,而且能把甑蒸饭弄得又香又软的就数我母亲了。母亲一大早就会去邻里们家帮忙,自己家还是冷锅冷灶,等到一阵锣敲起,各家的男丁纷纷捧着早就准备好的“年福盆”去祖厅“款年”,“款年”是男人们的事。这时母亲开始发急了,大声吆喝我。毽子踢得再欢也得赶紧收进口袋,回家进厨房帮忙。
   木甑里年夜饭的五谷香和各种菜肴的鱼肉鲜混杂,才是实实在在的年味!
   小城的除夕,自然没有木甑蒸饭,无须准备“年福盆”,我使出浑身解数弄出十几道好菜,让丈夫满意,讨公婆高兴。高兴之余,换来我心安理得坐下看春晚。公婆拿着油桶让孙子看,说是看了油眼睛清亮,把大蒜头绑在门上,说是要精打细蒜,着实让人索然。远没有孩提时我们扎一条草龙,到家家户户去讨口彩更让人激奋。
   古人不见今时年,今年曾是古人留。年是我们每一个人心里一份纯净的情感元素,也是一代一代人的情感积累,这种积累是我们人生的财富,也是民族的财富!
   年的回味就是人生的回味,回味是真,回味是情,回味是咀嚼人生。

共 213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回味,似一杯淡淡的茶水。淡淡的茶水里,有安逸的快乐,有快乐的守候。品味,似一杯浓浓的咖啡,浓浓的咖啡里,甜里有苦,苦中有甜。作者写得真是好:当时找感觉,叫品味;事后找感觉,叫回味。而吃年饭,要的当然是品味。为什么是品味而不是回味?这就是当时找感觉的重点。吃饭吃饭,要的就是当时深品其中的感觉。小年、除夕,要的是一个回味。作者写到神秘乡下的小年、除夕,把读者带入到一种胜临其境般的场景中去。让读者一起跟着回味了一番年的感觉。简短而精巧的一篇散文,喜欢。问好作者。祝写作愉快!推荐阅读。【编辑:舒】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31207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        2013-12-05 11:32:02
  作者最后以年的回味就是人生的回味,其中含着一种深刻的愚意。
你所走的每一步,都是自己的万里路。
回复1 楼        文友:鄱湖红妆        2013-12-12 10:53:46
  辛苦了,谢谢!品书品茶品文,品才能找到感觉!
2 楼        文友:泪珠魚儿        2013-12-06 00:06:52
  回味也好,品味也罢,年还是照过,老祖宗留下的传统,必须延续下去。
   真的是怀念小时过年的氛围,那时虽穷,但人玩得很开心,很有年味,为今后留下很多回味的东西。不像现在,虽然有些习俗还保留,但已是偷工减料应付了事,小孩的时光多半是在电视电脑上耗掉。
回复2 楼        文友:鄱湖红妆        2013-12-12 10:54:56
  是的,现在什么都是匆匆而过,值得回味的东西很少!
3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3-12-07 23:09:56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