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中秋明月怀思

编辑推荐 中秋明月怀思


作者:山水耕夫 举人,3247.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82发表时间:2013-12-16 13:15:21

今宵明月出东山,玉轮皎洁照寰宇,天地澄澈融一色,月华光映白沙堤。今天是壬辰年中秋,在丹桂飘香、金风送爽的秋天,在这岸树如烟,流水潺湲的小河边,徜徉在月亮柔和的光晕里,望远山空蒙,云烟渺渺;看近水波动,碧波荡漾;心中升起无限的遐想!
   明亮的月轮,清和的月光,总给人以逍遥灵动的感觉。在月光里徘徊,总使人有腾云飞天的欲望。在明辉的月色里,适合你做出各种各样的联想,始终使你如同置身在梦境里,仿佛你不是在地球上,而是挣脱了地球引力的羁绊,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处于无穷浩瀚的宇宙之中,在梦的境界里散步。所以,月亮总是那样充满神秘,充满幻想,给人以若即若离、如痴如醉、似有似无的思量和依恋;仿佛冷艳的美女,以她举世无双的气质、高傲矜持的容貌,使你着迷,使你缱怀;但她始终与你保持着距离,将她的美貌展示,将她的形象飘逸,也将你的心弦拔动。然而,你却不能过于的亲近和接近她,似乎永远也无法将你全部的热情向她倾诉,如同进入了天人相隔般幻觉的境界里,迷离飘渺,欲罢不能,欲弃不忍,使你产生彻骨的相思和梦臆,永久无法释怀,难以忘却。也正因为如此,月亮才会如此充满无穷的魅力,令世世代代的人们为之向往,用内心的激情和梦想,为她唱出发自心灵的赞歌!
   当你在月下独自踯躅,被溶溶的月色浸淫,让无边的思绪在月光里发散,你会觉得多么的超然和洒脱!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节的月亮,是一年中最圆的月华,总给人以圆满完美的印象。在赏月之余,使你生出思古之幽情,感叹历史之沧桑,领悟人间之真情。对于月亮的比拟,芸芸众生根据自己心中的意象和推揣,不知有多少形象的称谓;对于月亮的赞咏,古今中外可谓浩如烟海,不知有多少动人心弦的篇章。不管文人墨客、才子佳人,还是平凡的普罗大众,平民百姓,同样对于月亮有着无限缱恋的情怀!寄寓着无限的向往和挚爱!月亮清虚空灵的外在形象,被赋予玉盘、冰壶、玉镜、冰轮、凝霜等诸多形象生动的称号。月亮对于人类的繁衍生息密切相关,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产生了许许多多动人的传说:嫦娥奔月、吴刚斫桂、玉蟾捣药、望舒驾车等;与这些典故和传说联系在一起,便有了广寒宫、清虚宫、玉桂、玉蟾蜍、玉娇、素娥、桂魄等想象丰富的名字。从这些名字和称谓之中,可以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的多情和善良。一个充满爱心和想象力的民族,一个充满美好内心和道德灵魂的民族,一定具有超强的生命力,也必然以其自身源远流长的文化张力,推动自身永久的繁荣和发展,任何力量也难以阻挡。
   古往今来,文人骚客对于月亮的吟咏,更是精彩绝伦,读之如饮甘饴,不忍释手;咏之绕梁三日,不绝于耳:“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的诗句对于同庆中秋祈盼团圆的天涯游子,是一个多么熨贴的内心安慰和祝福,其中的款款深情,足以让天下有情人彼此遥相祈祷,共度良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以其“诗仙”的大气磅礴,用细腻平实的笔触,展现了委婉深切的思乡情怀,使人禁不住在反复吟哦之余,将一腔热泪尽情抛洒。“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作为有“诗圣”之誉的大诗人,自然不同凡响,落笔之处自有千钧力道,廖廖几个字,把无数游子的心情一揽无余,谁不思念故乡的明月?谁不爱故乡的山水?谁不恋故乡的亲人?只有故乡的明月,才是漂泊无定的游子永久的归依;只有故园的山水,才是羁旅天涯的游子最终的归宿!“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充满深情祝福的低吟浅唱,使人在秋思萦怀、愁绪纷扰的月明之夜,产生些许内心的慰藉和寄托;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面对明月,把酒相问,不知今夕是何年?无边的忧愁如排山倒海汹涌而来,怎不使人肝肠寸断!世间的一切都是浮云清风,唯有人间真情才值得永远珍惜。在中秋明月之夜,沐浴在月华澄澈的光影里,漫步在广袤的原野,读古人吟月之诗,吟哦风华千古的华章丽句,看明月清风在身边流布飘逸,一股浩然之气油然而生,心灵产生强大的共鸣,似乎在与古代的英杰进行灵魂的交流和内心的契合。文化本身就是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五千年中华文化所以有无限强大的影响力,就在于它内在的力量的不断渗透和张扬,而且从未间断,一脉相承,直到今天。也必将继续发扬光大,与日月同辉,与宇宙共存!
   月已朦胧,夜已深沉,雾气在地平线上静静地升腾。怀抱着对一轮明月的无比绻恋,我在无意识地漫步留连,如同牵扯着情人温馨的手,走过小河流水,走过断桥陡坡,走过蹊径烟堤,走在旷阔的原野之上;让明净如水的月华轻轻地抚慰着我,我的心也变得异常的宁静。我愿意与妩媚的月亮相处得更久,在秋夜的清风里,一直照进我的梦中。
  
   2013年9月30日

共 190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中秋之夜,作者没有去抒写思念之情,而是畅想月之文化。文章开篇,作者写月带给人的一个又一个相思之苦,写出了月在中国人情感上的地位;接着,从世界范围的角度讲述,指出了人们寄予月亮的众多称谓,写出了月亮在传说文化中的分量;最后,文章讲述了中国古代大诗人们对月亮的描写,从文学的角度解释了月亮的地位。一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了人们在文化中寄予月亮的情感,展示了丰富的月亮文化。【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3-12-16 23:13:32
  文章的层次条理很清晰,表现出的月亮文化很丰富。
语文教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