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把最美的诗,写在城乡大地上

精品 把最美的诗,写在城乡大地上


作者:李伟 秀才,1095.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18发表时间:2013-12-27 20:04:42

“城市就像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出规划者的追求和抱负。”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沙里宁说。
   无论是在飞机上鸟瞰重庆,还是乘坐轻轨穿越城市,抑或漫步在高楼大厦之间,人们都会轻易发觉重庆的与众不同。依托山水风貌、地理特色和人文景观,建设而成的这座城市,在引发人们赞美和惊叹的同时,也让我们对其凝聚智慧结晶、充满科技含量、突出了专业水准的城市设计师——重庆市规划局,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过去的一年,重庆市规划局以“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彰显城市特色、提高规划水平”为主线,深化城乡总体规划,加强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提升规划服务水平和效率,发挥规划对空间资源的管控引导作用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服务作用,在十八大开局之年,可谓成绩斐然,亮点纷呈。
  
   围绕“五区”战略优化城乡空间
   重庆“五大功能区战略”的出炉,标志着重庆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重庆市规划局与时俱进,行动迅速,第一时间组成专门机构,围绕“五区”空间落地,全力推进城乡总体规划深化和研究工作,做好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突出城乡特色和提高规划水平四大任务,形成一批成果。
   重庆市规划局围绕深化城乡总体规划,组织发动市发改委、市经信委等市级部门,以及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科研单位,开展13个分课题、50个子课题、113个基础课题研究,广泛借脑引智,并在方案中积极予以吸纳。并围绕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会同主城各区启动主城核心功能区规划研究、都市区西部经济圈发展战略研究,以及渝中区、渝北区、沙坪坝区等战略层面的规划研究,两江新区总部基地研究等,积极为各区科学发展出谋划策。还围绕规划管理实际,开展我市城乡规划法制建设研究、山地城乡规划标准体系研究,小城镇及乡村规划对策研究等。围绕事关城市长远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问题,超前开展主城区西向通道研究,静态交通管理对策研究等等,形成系列研究成果并积极转化为具体的规划策略。
   重庆市规划局还在总规深化方案中,增加了重庆“美丽山水城市”和“研发转化基地”的城市性质和职能;优化市域城镇体系,对大都市区空间组织模式和主城区城市功能进行了完善,重点强化国家中心城市职能;对全市人口和用地进行统筹安排,对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保障体系等提出优化思路。
   与此同时,按照五大功能区定位,深化全市城镇化布局研究,完善区县总体规划编制方法和局部修改机制,指导完成黔江、石柱等2个区县总规修编,以及长寿、酉阳等3个区县总规局部修改。指导开展江津、武隆等10个区县总规修编,以及铜梁、云阳等3个区县总规局部修改,推动差异化发展。指导区县制定“规划的规划”,推动远郊区县开展重要片区、地段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提高区县城控规覆盖率。完成远郊区县重点中心镇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组织做好市级农民新村规划试点和主城区农村集中居民点规划。出台集体土地上非农村村民住宅建设规划许可管理办法,初步构建起适宜乡村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技术策略和政策法规体系。
  
   服务民生在发展中着力完善城市功能
   “科学发展,富民兴渝”,重要目标就是服务民生。为了让工作具有更多的科学含量,更加有效和实用,重庆市规划局全面完成了主城九区分区规划及动态监测分析系统,并建立了以行政区为单元的规划平台,将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主城1200万城市人口、1188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5.5亿住宅总量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指标进行细分,以此为基础形成主城建设用地量和居住建筑量调控方案,通过实施总量控制和分步实施,合理调控城市开发建设。
   为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重庆市规划局完成主城区次支路网网络化规划、“十大片区”及新商业中心区等综合交通规划,从系统角度完善重点片区、重要节点交通体系和路网结构。建立重大基础设施预可研和重大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估制度,完成总规中未落地的10座过江桥梁控制性方案设计,开展黄花园隧道、鹅公岩大桥等设施改造方案预研究。系统研究静态交通布局问题,提出规划对策。完成主城区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布点规划、LNG加气站布点规划、两江新区绿色交通规划等一批专项规划。
   重庆市规划局心系民生,落实民生22条,将今年拟建的86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全部纳入控规予以落实,并建立新建成小区与配套学校同步覆盖、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报审、同步验收“四同步机制”。还开展主城区养老设施专项规划,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出台《重庆市主城区城市棚户区危旧房改扩建规划管理办法》。完成工业园区规划等专项评估。完成主城区总部基地规划、储备机构中小学用地等专项清理。高质量完成沙坪坝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改造、朝天门国际商贸城、江北嘴超高层项目规划服务,以及轨道交通环线、成渝客运专线等100余个滚动项目规划落地工作。
  
   美丽重庆在务实而科学规划中凸显特点
   建设美丽山水重庆,着力提升城市风貌品质,是重庆市规划建设者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对此重庆市规划局结合山水城市的特征,进行科学而务实的规划,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传承和保护城市历史文脉。修编完成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总体规划,开展城市演变及历史资源空间分布等4项专题研究。推动市政府办公厅出台《重庆市优秀近现代建筑规划保护指导意见》(渝办发〔2013〕78号)。做好事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项目选址、方案审查50余次。完成《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重庆市白鹤梁题刻保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修改论证。完成5个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审查及深化方案。指导推动綦江区郭扶镇申报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
   二是着力彰显山水城市空间形态特色。开展美丽山水城市规划,利用大山大水、中山中水、小山小水,采用“保、用、连、续”方式,规划建设生态网络、游憩服务、特色交通、文化资源等四大体系。分区分段完成“四山”管制规划专项评估,划定管制区范围,并开展生态移民、生态旅游、养老项目等规划研究,在继续严禁开发项目上山、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研究增添游憩功能、休闲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研究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三是完善适应地方特色的规划技术规范标准。建立具有山地特色的建筑规划管理方法、技术标准、指标核算体系和配套制度,形成《山地城市风貌技术导则》。完成《建筑色彩与材质》、《高层建筑外立面材质》等多项研究。继续深化完善山地城乡规划标准体系研究,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展国家规划标准和山地城乡规划标准相关工作。在市标委申报4项地方标准的立项,组织完成《重庆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的编制。
   四是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开展悦来生态城椭圆形广场片区详细城市设计,启动生态城绿色建筑、水资源、绿色能源3项专项规划。完成两江新区和渝中区TOD模式总体研究工作,在2013年度国际新城市主义年会上被评为会议设计大奖。继续推进渝中区步行、北部新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项目第二阶段工作。
  
   创新发展旨在提升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十八届三中全会,不但划定了我国十年深化改革的路线图,还对政府职能部门提出了要求,即“创新行政管理方式”、“行政管理现代化”等等。而记者在走访重庆市规划局过程中,对其创新规划管理体制机制,着力提升规划服务水平和效率的工作方法,深有感触。
   据介绍,为推动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管理体制。重庆市规划局积极落实市政府常务会精神,推动对主城区建立市局、分局、镇(街)所(站)的三级规划管理体制;对远郊区县建立市局、区县局、镇乡专人或派出机构的三级规划管理体制,推动万州、铜梁、巫溪、巫山和城口设立独立规划局,明确镇街(乡)的规划管理职能和配备专职人员,真正把规划管理延伸到基层一线。与此同时,重庆市规划局深入推进规划管理流程再造。广泛学习借鉴各发达地区规划管理先进经验,明晰了省级规划管理比肩广东、江苏,市级规划管理比肩天津、成都的发展思路。结合重庆实际,在局系统开展规划法制建设、规划编制体系、建设项目管理等10大专题研讨,做好从项目规划条件、到方案审查,到项目工程许可、到验收核实全过程设计。
   为规范和加强规划批后管理。制定了进一步推进主城区违法建筑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还完善对违法建筑的有效处置措施,加大对违法建设行为的惩罚力度。并着力加强主城规划执法力量建设,将发现、制止和处置违法建筑的职能职责和机构向镇街延伸,成立违法建筑举报中心,推动建立市、区、镇(街)乡、小区社区四级规划执法监察体系,完善违法建筑基层监管网。
   重庆市规划局对规划法制建设,更是十分重视。为此梳理了《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等相关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并就其中城乡规划公示办法等11个规范性文件进行修订完善,研究提出在新形势下需要优化完善的内容,着力解决规划建设用地外特殊项目的许可、查处违法建筑查处程序、违法建筑查处主体等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规划依法行政提供有力的法规支撑。
   重庆市规划局还建立了与社会各界的规划共编、共管、共用机制。具体措施为,建立与主城各区及管委会、市级重点土地储备公司、重点开发企业定期与不定期的工作联系制度,主动上门与主城各区党委、政府及管委会、远郊区县,以及部分市级重点土地储备公司对接规划工作近百次,专题研究解决数百项具体规划事宜,探索建立常态化的储备地拟出让地块预研究机制。还积极对接市编办、市财政局、市城乡建委、市国土房管局、市环保局等相关部门,研究理顺规划管理体制机制、规划编制与修改、土地出让、建设方案审批中的部门协作与信息共享,推动形成合力。
  
   智慧重庆在推进核心工作中得心体现
   何为智慧城市?重庆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对记者专门作了阐述:所谓“智慧城市”,目前比较公认的一种定义,即以“数字城市”为基础,依托物联网、云计算、传感设备等信息技术,融合更海量的时空信息,把人类的知识充分应用到信息化条件下的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和发展当中,形成智能化专题应用,并通过相互之间的优化组合,最终使城市具有智慧、变得智能,以实现人口、产业、空间、国土、环境、社会活动和公共服务等领域智能化管理为目标的全新城市形态。
   为了建设智慧重庆,重庆市规划局不但制定了《智慧重庆公共信息平台规划发展纲要》,使“智慧重庆时空信息云平台”获批国家试点;还积极做好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稳步推进两江新区智慧城市建设,启动“数字潼南”、“数字万州”、“数字綦江”建设,强化“数字永川”应用,使“数字长寿”二期项目顺利通过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验收,而“数字黔江”还被授予“全国数字城市建设示范区”称号。并成功承办中组部主办的全国“数字城市”市长培训班、2013年度“海峡两岸地理信息系统论坛”等活动。
   此外,重庆市规划局还按照国务院要求,牵头组织全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完成前期永川普查试点项目,编制全市普查工作方案并通过市政府常务会审议。协调调度各方面力量完善细化普查实施方案和技术指导细则,推动建立全市及各区县普查机构,落实经费人员,完成技术培训。以建设智慧重庆为契机,启动重庆市综合市情系统建设,初步构建起人口与经济、城镇建设等10大类数据体系,积极为各级各部门提供综合信息服务。
   与此同时,重庆市规划局整合规划管理信息、国土地籍信息等各类空间资源信息,建设规划管理数据一张图,并推动与相关部门的数据共建共享和动态更新。建设全局行政管理、行政审批一张网,建立覆盖规划管理全过程和全流程的在线监督、督办体系,大力提升规划管理决策水平。并编制完成《重庆市历史地图集》(第一卷)、《重庆立体地图》等专题地图,完成“一区(县)一图”编制工作。启动“每周一图”工程,累计推出《主城赶场地图》、《重庆火锅地图》、《重庆小面地图》等40余种便民地图。强化“爱尚重庆”地图网站建设,完善“重庆通”移动便民服务产品,开通“重庆微地图”微博,举办11场次地理文化沙龙。继续做好在机场、商圈、地图书店等赠阅地图工作,累计发放各类地图100余万份。
  
   形式多样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深入开展之际,重庆市规划局结合自身实际,使其工作特色独具,行之有效。
   据介绍,重庆市规划局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收集并归纳整理了1100余条意见建议,形成239页原始材料。全局各层级领导干部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好对照剖析材料、整改方案的落实工作。从改进政风、改进调研、厉行节约、提高效率等八个方面提出具体贯彻整改举措,出台首问首接、一次性告知、工作AB角制度、加强劳动纪律、行政效率监察、服务态度监察、行政审批执法监察等7项制度。
   为加强干部政治素质建设,重庆市规划局开展了撰写学习“十八大”心得体会文章等系列活动,举办“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杨艳萍先进事迹报告会等专题报告讲座。还着力规范决策程序,制定出台新的局党组会、局务会、局长办公会、局领导业务办公会等议事规则和全局性会议管理办法,突出强化内部有效沟通和规范化运行。并评估梳理2002年以来全局160项规定制度,提出沿用、新增、修订、废止计划和时序方案,提高行政效率。强化劳动纪律,实行挂牌上岗。完善日常经费报销、事业单位领导离任审计等10余项制度,还在做好经费预算,协调资金划拨,规范各项经费支出的同时,并在局网站对本年度预算和“三公经费”进行公开。
   重庆市规划局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以此突出工作实践和规划特色,并呈现出引人注目的几个特点:一是坚持将学习教育贯穿始终,强化理论武装;二是坚持内外结合贯穿始终,确保问题查准查透;三是坚持深刻剖析贯穿始终,追根溯源触及灵魂;四是坚持谈心交心贯穿始终,进一步沟通思想、形成共识;五是坚持整风精神贯穿始终,确保用好批评武器。
   如此扎实而深入的学习方法,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重庆市规划局落到了实处,取得了实效,收获了成果。
  
   面向明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013年,重庆市规划局工作有序,干部职工干劲十足,成效明显。面对新的一年及其未来,将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于工作始终,并高质量地去实施预定目标:即管控好全市空间资源,为市委、市政府当好参谋助手;为区县党委政府出谋划策,保障好重大项目落地;与市级部门协作沟通,为服务对象和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为经济建设、城乡发展和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提供更优质便捷的规划和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同时,体现直辖市规划管理水平,不断优化完善适应重庆实际的规划和测绘管理体制机制、规划体系、法规体系和技术体系,努力在行业内的各类管理和学术实践中取得更好成绩,特色做法在行业内有示范和推广价值;还将突出重庆特色,促进西部唯一的国家中心城市加快建设,促进美丽的山水重庆加快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加快建设,努力为城乡生产生活休憩功能完善尽责尽力,让全社会感受到一流规划带来的变化和成就。
  
  

共 610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通过作者流畅的文笔可以看出,重庆规划局为了城市新容貌做了诸多工作。首先确定了“五区”战略优化城乡空间的主题,逐一研究落实,在此基础上增加的增加了重庆“美丽山水城市”和“研发转化基地”让城市的空间更具完善。民生也是规划局重视的一项工程,城市功能的完善,提高了城市的交通顺畅,促进了商业的兴旺。对环境的“保、用、连、续”,凸显出重庆规划局的务实。一系列的管理制度的出台,让我们看到了重庆规划局为提升服务水平所做的具体实例,重庆市规划局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以此突出工作实践和规划特色。结尾对新一年的展望,让读者感受到重庆市规划局对未来的蓝图坚定的信心。又一次感受到作者有理有据的文采,对重庆规划局整体做了总结。即有对过去一年的记录,又有对未来的畅想。佳作,推荐共赏!【编辑:阳媚】【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12283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阳媚        2013-12-27 20:11:56
  每一次读到作者的文,心中都在重庆有这样的好领导感到高兴。假如,全国的政府官员能做到这样为民办事,我们的国家会更富强,党会更得民心。为友友即将发表的文章喝彩《为重庆规划局有力的作为喝彩!
回复1 楼        文友:李伟        2013-12-28 19:15:44
  获了精品 感谢阳媚高评 辛苦了
2 楼        文友:李伟        2013-12-28 00:49:37
  把最美的诗,写在阳媚的编辑和创作之路上。你的工作犹如文中的规划设计者,严谨、务实而又充满灵气和创意,但都才华横溢。前者是为了让人们生活得舒适,而阳媚却是让人精神更充实,追求的目的只有一个:传播美丽。夜深人静的时刻,读着你的高评,心如潮水......晚安!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