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墨香天涯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墨香】故乡情思腊八粥(散文)

精品 【墨香】故乡情思腊八粥(散文)


作者:荷月 童生,881.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900发表时间:2013-12-29 19:10:07
摘要:母亲说,喝了腊八粥,用粥堵着嘴,免得说出不吉利的话,因为腊八一过,就算开始过年了。人们,尤其是孩子们,天天数着算着离大年还有几天几天,这日子里温馨醇厚的意蕴,也就在人们的期盼里,随着八宝饭的甜香,在纯朴的乡民心里,在淳厚的乡风里,渐渐弥漫开来……

曈明昶色腊风醺,醇郁乡飔盈柴门。
   佛粥杯杯辞旧岁,八珍粒粒迎新春。
   经年饥馁今期尽,累月寒酸望不存。
   盛世欢歌图畅醉,舜尧风尚羡清淳。
   ——题记【《腊八》荷塘月色】
   老家的大年时间比较长,从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五花灯节后结束,前前后后持续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大年的整段光景里一幕一幕的美好,在童年的印记里留存至深,而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还是那艰涩年月里醇厚香甜的腊八粥。每每忆及,犹如畅饮一杯醇醇红醴,醉了纯纯童心,也醉了悠悠乡梦,暖暖乡思……
   腊月初八,在我的老家叫腊八节,这一天要煮腊八粥,就是用豌豆、豆子(黄豆)、红豆、绿豆、果子仁儿(花生)、胡秫(高粱)等各种五谷杂粮混合再加上红枣一起熬煮的八宝饭,有时为了增加一些甜度可以加点儿地瓜(红薯)进去,吃起来又香又甜。
   小时候,每到腊八这天,常会听到老辈人说起腊八节的来历和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事。据说,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度日,便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时牵牛走过一座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将腿摔断了。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朱元璋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朱元璋饿得够呛,忽然发现屋里有一鼠洞,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吃起来香甜可口。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又想起了这件事儿,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
   后来呢?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朱元璋,也为了记住挨饿的滋味,每年的腊月初八这天就煮八宝粥吃,渐渐地沿袭至今,形成了乡间年俗里的一个开场节日——腊八节。
   读小学时背古诗,读到南宋诗人陆游的“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一联,只是句子烂熟于心,却不理解诗句的意思,后来才得知,这诗句原来是说的关于腊八节腊八粥的另一个传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六年苦行,每日仅食一麻一米,最后于腊月初八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的这一天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从年岁大的老人的讲解中得知,解放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
   传说故事在小孩子心中总是神奇的,因此,在清晰地记下了这些美好的故事的同时,也记住了那年那月的腊八粥的诱人甜香。
   伯母煮的八宝饭我吃过,三婶熬的我也喝过,感觉都不如母亲做的好吃。母亲的手艺巧,精心挑选搭配的各种杂粮豆,经过充分的熬煮,再加上火候把握得恰到好处,盛在瓷碗里的八宝粥,各种胀鼓鼓的豆粒儿珠圆玉润,在黏糊糊的稠液中莹莹地透着亮光,煞是好看。“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袅袅地舞动着升散开来的热气里弥漫着甜丝丝、香喷喷的味道,不等入口,感觉已甜到了心里,在那钻进鼻腔的香味不断的诱惑之下,美美地吃上一口,细细咂一咂,慢慢品一品,那感觉,简直就是人间难得的美味!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可吃着母亲做的腊八粥心里却是暖的,不要说营养的全面,单是那入口难忘的滋味,就足够让人念想三生啦!
   现在城里人叫的商店里卖的碗粥或罐装的八宝粥,不知是不是源于我们的八宝饭,有时买来当便餐,比现熬煮省事多了,可吃起来甜腻腻的,总吃不出当年的香甜滋味。
   母亲说,喝了腊八粥,用粥堵着嘴,免得说出不吉利的话,因为腊八一过,就算开始过年了。人们,尤其是孩子们,天天数着算着离大年还有几天几天,这日子里温馨醇厚的意蕴,也就在人们的期盼里,随着八宝饭的甜香,在纯朴的乡民心里,在淳厚的乡风里,渐渐弥漫开来……
  

共 15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碗醇厚香甜的腊八粥,馨香在遥远而艰涩的日子里,每每忆及,犹如畅饮一杯醇醇红醴,醉了悠悠乡梦,暖暖乡思……”文章开篇点题,运用古典诗词及从各种有关腊八的来历和传说,从各个侧面烘托出这个节日的浓郁气氛和文化内涵,有声有色,色香味俱全。全文广征博引,古体诗词及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质感,同时又透出作者洞悉人生的学问和智慧。整篇作品,语言古朴、雅致,结构精炼、紧凑,层次分明,内容丰实而饱满,渗透着浓郁的古典气息。结尾境界拓宽,提升立意的同时照应主题,使得首尾呼应又韵味无穷,质感十足。一篇文质兼美的佳作。力荐赏析!【责任编辑:云逍遥】【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123012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云逍遥        2013-12-29 19:14:38
  欣赏荷月老师佳作,感受浓浓腊八情思……问好,诚祝东安。
回复1 楼        文友:荷月        2013-12-30 08:52:57
  谢谢逍遥,辛苦了。
2 楼        文友:潮仙        2013-12-30 08:38:06
  人们,尤其是孩子们,天天数着算着离大年还有几天几天,这日子里温馨醇厚的意蕴,也就在人们的期盼里,随着八宝饭的甜香,在纯朴的乡民心里,在淳厚的乡风里,渐渐弥漫开来……问好!
回复2 楼        文友:荷月        2013-12-30 08:53:59
  谢谢赏阅,祝好!
3 楼        文友:墨香天涯        2013-12-30 23:19:47
  祝贺荷月再摘一精,墨香有你更精彩!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