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散文家的步履

精品 散文家的步履 ——读作家曹洁女士散文集《素履》


作者:郭有生 秀才,1126.1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73发表时间:2014-01-03 22:24:57
摘要:重新认识读万卷书,走万里路。

早就听说作家曹洁女士,将出版一本散文集《素履》,因此一种期待心理,时时让我关注着这本书的印刷动态。为能尽早得到这本散文集,先睹为快,我多次和她联系。第一次在手机上联系她,她正在参加中国散文协会的年会,说书再过十多天就印好了;第二次联系,她却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参加由阿拉善文学艺术研究会、“宏魁苁蓉集团”主办,《延安文学》杂志社、延安市作家协会、榆林市作家协会协办的《素履》研讨会;又过了好几天,我按捺不住自己的欲望,又拨通了她的手机,她却仍然不在榆林,她在清涧举行一个捐书仪式。昨天,她忽然打来电话,说她早饭后给我送来,这真是一个好消息。
   书,终于捧在了手上。我细细地读了一遍,一个问题渐渐萦绕在我的心头。
   这是一本游记类散文,是休闲散文,也是绿色散文,文艺理论家韩健敏曾说:“散文是人类精神最普遍也最生动的载体,而构成散文生命现象的则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让我联想到一句最经典的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看来,对这句话,过去我们理解得是否太肤浅,没有真正认识到“万卷书”与“万里路”的深层文化联系、美学价值和社会意义?因为,作家曹洁女士的步履,在她的笔下,给了我们更丰富、更深刻的解答。
   “万卷书”是书,“万里路”也是书,是一本无字之书。如果说读“万卷书”是接受前贤的教诲,那么“万里路”这本书读出来的一定是自己的体验、感悟和创见,一定更富有个性,一定更深刻贴切。但自然这本书却最含蓄,也最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特点,如果没有大智慧、大才华,就不能真正读懂。“尊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这是解构自然的心理过程;“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是读懂自然的一个典范;苏东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则是对自然深刻的哲理解读。我们看《素履》一书,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如作者在《被上帝疼在心底的沙》一文中,一段“玄妙的幻觉里,我时而如沙,凝聚成干净的一粒,成为巴丹吉林的一分子;时而如水,温润成清澈的一滴,融入干净纯蓝的海子;时而如鱼,游弋成海底的一枚化石;时而如草,和着风声,葳蕤一曲生命绝响。“这是作者,对大自然文学化的阅读。那么另一段”一步一回首,走出巴丹吉林,心空旷而辽远。大自然的写意,不是人间凡夫俗子的大手笔可以挥洒的,任何人为创造,在自然大美的比衬下,唯有苍白。“这又是作者面对自然,就是捧起了一本智慧光芒四射的知性书籍的生动示范。我们阅读自然或人文景观,应当知性与感性统一,没有知性则易肤浅,没有感性则易苍白,知性让我们客观地把握世界,感性让我们主观地走近万物,只有二者有机融合在一起,我们才能在深邃和感动中变得厚重。
   “读万卷书”,往往是一种功利心态下的阅读,而“走万里路”却是一种平静、淡泊、逍遥的心境下对“千姿百态的风景”这本影像之书的解读。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澄怀观道”或“澄怀味象”。作者不止一次这样说,如“很幸运,我在感受天地大美之时,领略了另一个世界的安宁恬静,切实了身居凡世的虚妄漂浮,沉淀了纷扰琐碎的芜杂空洞。任意颠覆的沙途中,我渐渐远离了原来的世界,渐渐抽离了原来的自己,皈依原始性灵,将自己还原为大地的孩子,淳朴、清洁、柔韧。”又如“唯安宁之心,才能聆听到自然之声、黄天厚土之声、人类跋涉之声。”而游览了著名人文景观黄陵后,读者又说“远古苍茫,唯有澄澈之心方可洞彻,我尚未完全澄明自己,又如何窥得见幽深远古?”看来作者对美学概念“静观”,有深刻的领悟,真正实践了“万物静观皆自得”的美学观念。苏东坡说“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因“静”审美感觉才能敏感,审美目力才能深邃,审美胸怀才能博大。作者大作取名为“素履”,可谓意味深长。
   此词最早见于易经“履卦”,上云“初九:素履往,无咎。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这里的“素”,是心境无世俗挂碍的清澈宁静,是心灵纯洁美好的高尚清白,是心底本色无华的敦厚宽博。当然,以这样清纯坦白的步履走往社会,走往人生,走往未来,怎么会有过错呢?作者正是以这样的步履走向山水田园,胜景古迹,因此感受到了美,关注了美,亲近了美。《素履》的书名,不是和“如水”的笔名有共同的认识观念和价值取向吗?再看看封面设计,素雅的背景上,有一个高雅的女子,徜徉在田野间,她正驻足观赏着远处的风光。她的身姿步履,从容安详宁静;她左臂自然下垂,右臂轻轻举起,似乎扶着眼睛或者是帽檐,也是那么文雅娴静;她一头秀发,一袭长裙,高挑的身材,缓缓的步态,无处不流露出心静意闲的动人。画面也处处耐人寻味,背影给我们留下了审美空白;一个人前行,是深邃的“素履之往,独行愿也”的审美意象;远处老树丛林,把我们的思绪引向了悠悠岁月;牌坊石级而外的虚白,让我们产生无尽的想象。是的,我们虚静的心灵,会有无数的审美体验。
   读“万卷书”,是我们和读者的静态对话;而“走万里路”则往往是一个立体对话,对话者有山水景观,有民情风俗,有掌故传说,有诗文典籍,自然也有我们自己,这样的对话对我们更有启迪性,更能唤起我们的思维和想象,我们也更是有丰富的收获。这正表明了多种信息的同时空碰撞,会擦出新的思想火花。作者在黄陵看到轩辕庙院内青石上的那双大脚印,那这一方对话者告诉了我们素雀姑娘为黄帝制作人类第一双软木底麻布筒靴子的故事,而作者的联想又引出了另一个对话者甲骨文,它告诉我们“甲骨文中,‘女’字像一个敛手跪坐着的人形。唯有女人,才会如此虔诚地跪坐在大地之上,敛手、端庄、安详,这是女性的本源。”而在这样的“对话情景”下,读者也谈了自己的看法:“女人,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暖的字眼。她是母亲、是爱人、是亲人,是陪伴你成长的风,不只塑造你、雕琢你,也包容你、怜惜你、疼爱你,不管你在意或不在意,自始至终守护着你,不离不弃。”
   英国的物理学家、思想家戴维·伯姆认为,“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使所有对话者都能够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并因此能够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这是人与人的对话。而在近些年来,中学语文教学中,也讲究教师与文本、学生的多重对话,教师和学生以及文本放在了平等的位置上。那么在广义上来看,人与自然、社会、世界乃至宇宙,都在对话。我们看散文家曹洁女士的这篇散文,也不由得参与对话。是啊,“女”字在甲骨文中,真的就像一个两手交错的搭在腿上跪坐的女子,这样的体态语,有丰富的蕴藉,就像一首含蓄隽永的诗那样耐读,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安闲、文静、从容的女子,那种赞美蕴于其中,这一定是一个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产生的一个字。这个字中,蕴含着女性从容下的智慧,文静下的胸怀,安静下的仁慈。不是散文家笔调的精彩,精彩的对话,对话的深刻,就不会诱人参与对话。
   “万里路”也是对“万卷书”的印证、注解和阐释,因此我们会对“万卷书”有更深刻地理解和体悟。作者在《月亮睡在腾格里》一文中,作者有一段“临水月亮湖,你很难想象,腾格里沙漠腹地,居然会深藏这样一汪清澈碧绿的水,她的周边全是沙漠,甚至少有茂盛的草;你更难以想象,一泓清清泠泠的水宁静蜷缩,像依傍腾格里的女儿,也像依偎腾格里的恋人,水与沙漠融合得那么妥帖,就像水和岸,我依傍着你、轻叩着你、回环着你,我们一起醒来,一起睡着。”这一段,正表现了作者对陶冶性情的阴柔之美的深深感悟,作者在文章开头就阐述了在书本中可以看到的这种“杏花、春雨、江南”的阴柔之美。作者在《另一个深远的国度》中,写道:“桥山,一座形似桥梁的山。沮河水由西向东呈U形绕山而过,从山顶俯瞰,东边有河,西边有河,水流像从山底穿过,故名‘桥山’。”显然,这儿以眼前的景,注释了“桥山“一名的来源。在《贴近一条河的心脏》中,望着黄河“她一路蓬勃而来,漫长的旅途、漫长的等待、漫长的奔涌,只奔这一个归宿,只为这一瞬的喷涌和跌宕,一次又一次,从高崖跌落,投入地心,自天而降,九九归一”,这九九归一,作者面对着壶口瀑布,理解得更为贴切而透彻,“九”是终极,一切都归于“一”,但这终点又是新的起点,再向新的“九九”发展,就像那壶口瀑布,“投入地心”并没有停止,而是再开始新的征程。
   “万卷书”与“万里路”,如果说都是一种“阅读”的话,那么二者有投入与休憩、紧张与放松、封闭与开放、陈旧与鲜活、被动与主动的区别。外面的世界是心灵的阳光雨露,当我们的心灵处于某种困境时,我们就应当走出门去。自然或人文景观,给灵魂以悠闲自由,给精神以滋养启迪,给情绪以愉悦美感,给良心以感动震撼,给步履以智慧清醒。因此,“走万里路”是最好的精神营养,特别是自然。梁衡在《以自然为镜》一文中说,“清新纯净的绿意洗涤我的灵魂,连我的血液也染得青碧,驱赶了尘俗的纷扰,开悟了天人合一的真谛,求得心灵的超脱与睿智。”韩健敏也说,“大自然不仅能够使人感受生命的兴衰荣枯奇妙变换,还能使人直接从中吸取生命的锐气、坚韧与美丽。它浩浩不竭的生命之流注入人类心田,才会同构出人类精神世界多姿多彩的绚丽图景。”你看作者《爱你弱水三千》、《饮一杯西风醉》、《风吹不暖石头的耳朵》,哪一篇不会使你有这样的感触?难怪作者喜欢走向山水田园,难怪历代名家也喜欢亲近自然,“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走万里路”,不只是对“读万卷书”的一个补充,只是获得了人文地理、历史掌故和风俗民情,而是可以获得鲜活的感性认识、审美体验和丰富素材,同时能使我们的视野更开阔,美感更丰富,胸怀更博大,追求更高远。
   我们应当随着散文大家,走出书斋,走向美丽的高山大川、绿原深林……

共 388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给我们的信息和启迪是多方面的:第一,文章以曹洁的散文集《素履》作为解读对象,通过列举和总评的结合,让我们了解了这本书的内容来源和内容特点;第二,从作者解读曹洁该书内容的过程和作者的体会中,我们明白了“万卷书”与“万里路”的关系;第三,文章在解读的过程中,引述了不少名家的写作理论的表述,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证明了曹洁写作思路和方向的正确,而且丰富了文章的理论性,给读者以更为丰富的写作信息。文章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内容信息丰富。【编辑:春雨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104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4-01-04 00:14:54
  解读了作品,解读了作家的创作特色,解读了创作理论,能给文章爱好者以很好的启迪。
语文教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