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米(散文)

精品 【江南】米(散文)


作者:香樟树 秀才,2120.6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28发表时间:2014-01-09 14:19:47

这几天,我脑海中一直出现一个画面:我拎着一袋米,施施然走到小区门口的垃圾车边,把米放在地上。其实之前,我根本就没把扔米当回事,米放坏了嘛,不能吃,当然要扔掉。关键是,当时小区门口坐了一大群老头老太太,我拎着米直奔垃圾车的时候,他们都盯着我看,好像我犯了什么大错一样。
   今天,我在马竹老师的博客里看到了一篇文章,里面写道“不挨饿,不饿死,以感恩之心对待每一粒粮食”、“对面前的每一粒粮食感激涕零。”虽然我从来没有以感恩之心对待每一粒粮食,但至少我对粮食一向是持珍惜的态度,因为我深知稼穑之艰辛。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小时候拾稻穗的事一直在我记忆里。田里的稻子收割了,总会有一些遗落,这里一根,那里一根,没有人在意。我会在休息的时间,去田里拾稻穗。拾稻穗是很寂寞的事,因为每块田里遗落的稻穗都是稀稀落落的,有时候很大一块田里捡不了几根,不可能几个人一起捡;拾稻穗又是很辛苦的活,因为每捡一次必须弯一次腰,也就是说你捡了多少根稻穗,基本上就要弯多少次腰。有一年,爸爸把我拾的稻穗单开来放,想看看我一季到底能拾多少斤稻子。拾稻穗告一段落,爸爸把我拾的稻穗统统抱出来,堆起来竟然有一个草头(稻捆)那么大,我心里一下子溢满了成就感。把谷子搓下来,过称一称,竟然有六七十斤。那一刻,我欣喜不已,不仅仅是我的劳动获得了回报,更主要的是,这些辛苦种出来的粮食没有被浪费掉。
   我从小就看着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看着他们白汗累成黑汗,只为了多收粮食。包括我自己,从六岁开始,就跟着爸爸妈妈下田劳动。那时候,我个子小,有些水田一脚踩下去,泥水漫上了大腿根。泥水仿佛有吸力似的,每走一步,都要挣扎一番,有时甚至会气力不支,跌倒在泥水中。记得第一次下田插秧,不到半个小时,刚开始的新鲜和兴奋,就被汗水和腰酸击退,我陷入了痛苦的泥淖中,想抽身上岸,去田埂上看蚂蚁摘野花。可是,妈妈早用秧苗在田角给我圈了一块,说不插完不准上岸。我生性温顺,自然不敢违抗妈妈的“懿旨”,再难受也忍着,有汗抬起衣袖擦一擦,腰酸站起身来捶一捶,咬牙插完妈妈的圈地,全身衣服已经面目全非,找不到一块干净的地方,包括我的脸,都沾满泥点,活像在泥里打过滚。我还记得,十二岁那年暑假,我头顶毒辣辣的太阳下田插秧,突然流起了鼻血,用水拍额头拍后颈窝,都不管用。后来,流出了血块,正在插秧的妈妈才去找来一些野葵花的叶子,揉碎,塞进我的鼻孔,然后让我仰躺在田埂上。那天的太阳好大啊,又白又亮,田里的水像一面大镜子,晃着我的眼,我像一条离了水的鱼,在田埂上都快要晒干了。可是等血止住了,我不得不又下田去插秧。我说这些,只是想说明,我所理解的种粮食的艰辛,决不是来自于课本上的“一粥一饭,当思稼穑之不易”的文字想象,而是我的切身体会。
   现在很多年轻人不知道米是怎么种出来的,即便知道的,也十之八九没有体会过其中的艰辛。一颗稻谷,从育种到播种,从长叶到移栽,从存活到分蘖,从含苞到抽穗,从扬花到灌浆,从洒籽到收割,从脱粒到成米,每一步都饱含着农民的汗水和殷切的希望。
   三月底四月初,清明还未到,乡亲们已经在料峭的春寒中把谷种浸到了池塘里,白天泡在水里,晚上提回家里,还要用稻草捂好。看看谷种泡涨了,晚上用热水浇袋催芽。第二天上午,去田里平整好苗床,撒上草木灰,下午再把已经发芽的谷种撒上去,盖上塑料薄膜。如果天气晴好,上午八九点钟就要下田揭开塑料薄膜,以免薄膜内温度过高,幼苗被灼伤,下午四五点钟再去盖上。如果刮风下雨,就要去扫塑料薄膜上的水,避免水把秧苗压死,还要把薄膜盖好,以防突然降温秧苗被冻死。偏偏春天雨水多风大,有时候一天要往苗床跑几回,赤脚下到田里,水里就像洒满了尖利的刺,扎到骨头缝里都冷。那时候,温度比现在低,“五一”插秧有时还穿着棉袄,因为穷,只能赤脚,腿红得像红萝卜,手肿得像馒头,手指都伸不直。有一回,爸爸耕田时淋了雨,冻感冒了,在家休息,我们兄妹几个插秧时实在冷得受不了,就偷偷地跑回家,结果被集体罚跪,在爸爸的床前跪了整整两个小时。跪完了,还得去接着插秧。比起插秧,我们更愿意罚跪,起码不冷。我们从来没有责怪过爸爸心狠,因为知道农时不等人,家里劳力少田又多,我们不帮忙,爸爸妈妈根本种不过来。秧苗插下去,离不开水,如果遇上天旱,那真是折磨人,人们起五更睡半夜地抢水,甚至为水大打出手,闹出人命。好不容易看着稻子抽穗扬花,如果来一场大风,收成会大打折扣。如果发一次厉害的虫害,有可能整块田十之七八的收成泡了汤。早稻成熟收割季节,正逢梅雨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最是可恶,可以连续下七八上十天雨,家里的木桌木床都长白霉了,更何况田里的稻子。收割了铺在田里没来得及捆的,长出了一片青色的秧苗;捆了来不及挑回去的,挨着地面的也钻出了秧苗;更有那没收割的,竟然站着也能发芽。天晴了,去泥水横流的田里拽着稻草使劲地扯,然后抱到田埂上铺开来晒。满身的泥水不说,还极容易扎伤脚。这种稻子粜出来的米不是整颗的,还发黄,吃起来也没有饭香味。可几乎每年都有这种米,而且只能自己吃。“双抢”是种水稻最累的时节,七月底八月初的酷暑,早上天蒙蒙亮起床下田劳动,中午三十七八度,水都晒得发烫,我们要到十二点多才回家,吃过午饭,两点多又出去。有时,眼看着天要下雨,连饭都顾不上吃,跑去田里抢收稻子。晚上收工,往往是蚊子成群,路都看不清。所以,谷脱粒时,我们是极珍惜的,哪怕一根谷穗没有脱干净,我们也要用指甲把它刮下来。因为,每一粒谷子里面都有我们的汗水。
   即使现在离开农村多年,在超市里见到小孩子抓取出售的大米玩耍,不小心洒在地上,我心里都会对家长起反感。
   我扔米是出于无奈。
   这米,是过年时单位发的。过了年,我拆开一袋,其他的放在储物柜里。过了一个多月,再去拆另一袋时,我发现米有点变质了。我仔细研究了包装袋上的说明,发现这米是油粘米,保质期短不说,还需要通风储存。放在储物柜里,外面还包一层塑料纸,不坏才怪呢!我赶紧把另外两袋拿出来,一袋是油粘米,另一袋不是。我把油粘米拆袋,然后分装在塑料桶和塑料盆里,放到阳台上通风。等两袋油粘米吃得差不多,暑假也到了。整个暑假,我根本就没在家吃几餐饭。等到九月份开学,我拆开最后一袋米,意外地发现米坏了,散发出一股浓重的霉味。我当然舍不得扔掉,还是把它分装在塑料桶和塑料盆里,放在阳台上通风。过了一个多月,等买的米吃完了,我才用它煮了一次饭,结果煮好的饭散发出一股霉味,吃得我想吐。因为担心吃了生病,我再没用这米煮过饭。前几天,清理厨房,觉得它很占地方,才决定扔了。
   我一直记得念初中时,一个夏天的中午,去一个同学家吃饭,饭竟然是馊的。说实话,从小到大,我在家里没吃过馊饭。那散发着馊味的饭,令我的胃难受,我推说不饿,只吃了几口菜。那时候没有冰箱,我们家也偶尔会有放馊了的饭,妈妈担心会吃坏家人的肚子,总是把馊饭摊在簸箕里,放在太阳底下晒,直到晒得干硬透明,然后再炒熟给我们当零食吃。
   我似乎也可以向妈妈学习,把坏掉的米煮成饭,然后晒干,炒熟。只是现在,炒熟了也未必会有人吃,何必浪费时间浪费煤气。
   这米,只能扔了,哪怕心有不舍,哪怕有人觉得我犯了大错!
  

共 294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我们从小就懂的道理。粮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大米,更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主食。作者从自己扔一袋变质的大米说起,并以自己在农村的所见所闻和小时候种稻谷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大米的来之不易。全文语言质朴,行文简洁流畅,对稻谷的播种、插秧、收割整个过程叙述非常详尽清楚,细节描写很到位,让读者对日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朋友们肃然起敬。欣赏,推荐阅读!【编辑:简希】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111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简希        2014-01-09 14:21:17
  问好香樟!生活气息很浓的文字,欣赏!祝创作愉快!
简希
回复1 楼        文友:香樟树        2014-01-10 12:53:27
  简希辛苦了!
2 楼        文友:简单爱好        2014-01-09 20:00:32
  问好作者,感谢赐稿江南,祝你在这里玩得开心和有更大的收获,期待你更多的精彩佳作!
回复2 楼        文友:香樟树        2014-01-10 12:54:52
  问好简单!
3 楼        文友:枯野秋然        2014-01-13 17:15:44
  又见香樟树。问好
回复3 楼        文友:香樟树        2014-02-23 20:09:48
  谢谢老师,一直没上来,所以没回复,见谅!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