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人生>【绿野】第四章积极奋进的中年时代9

【绿野】第四章积极奋进的中年时代9

作品名称:人生      作者:夕阳无限      发布时间:2014-01-13 17:42:10      字数:3043

一次同学皆是缘,一场同事皆是份,人生所遇皆不凡,处处珍惜理当先。人有许多事情都是无法预料的,每走过一个地方和遇到的每一个人,分别后是否还能再见到,所经历的每一件事,这好像都是上天的安排。记得那是1997年暑假的一天,玉秋和丈夫到承包田去薅草。晚上回家时,儿媳妇告诉她说:“今天有个男人骑摩托来咱家,他说是你的一个叫灵芝的同学让他来给你送信,让你在二十七号早八点到农场的办事处集合,去农场参加同学聚会。并且一再嘱咐,让你必须去,很多在外地的同学都回来。”玉秋听了激动地说:“毕业三十年了,同学们都没有音信,更没过面了。这次见了面肯定都不认识了,我一定得去。”丈夫看玉秋要去参加同学聚会,就不让玉秋去薅草了,他边笑边说:“你在家养养吧,看你晒得那么黑,多让人笑话呀!好像我给你受了多少气似的。”玉秋这一夜翻来覆去睡不好觉,想着学生时代的许多往事:我们已经毕业好几十年了,下到农村来就和同学失去联系,同学们还没有忘记我,明天又要和同学见面了,想象着见面的情景,越想与兴奋,竟然一点睡意都没有。第二天玉秋洗洗衣服,坐下午的客车到了嫩江弟弟家。
第二天早晨玉秋来到办事处,服务员问他找谁,她说是到农场参加同学聚会的。服务员问是灵芝他们班的吧?玉秋点点头说是。她说:“你们同学有不少有能耐的,有个叫王毅的,在上海复旦大学毕业,现在是黑龙江道路桥梁任董事长兼总工程师,张顺也是常务场长了,他领王毅他们几个吃饭去了,你就在这坐着等着吧,他们一会就回来。”玉秋坐在那和她拉起了家常。他提到了玉秋的很多同学的去向和当时的职位以及工作等方面的问题。正说着门开了进来几个人,服务员介绍说:“他们几个都是你的同学,看看你们还认识吗?”玉秋看了这几个男同学,只认出了张顺,和王毅,其余的又端详了半天,直摇头还是没认出来。但他们还是认出了玉秋,玉秋不好意思,为了打破这尴尬的局面就胡乱说出几个人的名字,你别说玉秋还真说对了一个呢。后来还是张顺逐个作了介绍,大家互相亲切的握手问好。张顺说:“你们几个也够一车了,你们先坐车走,在车上聊吧。我还得在这等别人呢,下午还有到的,够一车走一车吧。”一路上,他们互相询问了各自现在的情形,又回忆了许多在校时的往事,不知不觉到了。下车时迎上来几个人,又互相辨认,竟然都认不出来。后来还是经过介绍才想起来的,学生时代的模样已经都面目皆非了。大家都老了,还有的已经是头发花白。当地的同学把我们领到招待所,坐在那边等边聊。 同学们陆陆续续的到了,每到一拨,辨认一次,好不热闹。晚饭时,已经到得差不多了。聚会组织者老班长玉书开始讲话:“同学们,今天是我们几个策划组织人盼望已久的同学聚会终于实现了。这是我们毕业三十年来第一次聚会,我们班的同学分布在全国各地,有上海的,北京的,廊坊的,哈尔滨的,江苏南京的,浙江的安徽的山东的,河南的辽宁的,吉林的,这次聚会是凡能通知到的都通知了,能来的也都来了。欢迎大家都回来看看我们曾经生活学习过的地方。这次聚会,我们不分职位高低,也没有贫富之分,本着平等的同学关系,谁也不许看不起谁,大家都一样。这次聚会我们安排七天的时间,除了工作特殊,特别忙的之外,都要坚持下来。今天是第一天,大家来报道。明天参观我们曾经学习过的母校,教育局,和几个当地同学的工作单位,中夹杂着拍照。第三天参观农场的几个景点,和我们曾经的游泳场和滑冰场---科洛河和我们中国自己建的新大桥。第四天和第五天我们到五大连池去旅游,回来到七星泡农场养鱼池参观和品尝鱼宴。第六天是自由活动,可以串串门,几个人聚聚。下午开总结会,散会。第七天返回自己家。这次聚会的会费原则上是每人交二百元钱,条件不允许的可以不交,条件好的可以多交不强行规定,一切出于自愿。现在大家聚在一起,各自介绍自己的情况,有的人上了大学,又当了董事长,有的人在场部修配厂当书记兼厂长,有财政局的,物资局的,人事局的,劳资的,当工人的,当农民的,有的人当了分场的场长,有的当了老师,校长,医生,妇女干事,警察,也有干体力劳动的。彭兰同学在菜地干活,她看到很多人都从菜地调出去,有了好工作,而自己还在菜地干活,长期的憋屈和压抑得了精神病,听说还杀了人,家弄得很惨,丈夫是烧锅炉的,儿子在上小学。”同学们听了也都很同情她,还说要去看她。大家还都认为玉秋到了农村也是最苦的,灵芝说:“玉秋,你在学校的时候娇滴滴的,什么活也不会干,到了农村,你是怎么熬过来的呀?”可是玉秋却说:“我还真不算苦,刚到农村是挨了些累,受过很多歧视,但也发挥了我的很多特长,到地里干活,休息时,团书记让我给社员们读报纸,让大家了解九大召开的盛况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婚后丈夫对我也很好,庄稼活儿一般很少让我干,不信你们看看我的手,干活的人手是这样的吗?”大家看了看玉秋的手说,玉秋还真没干多少活啊,你的命还真不错呢,农村人都是很苦。现在又当上了老师,还当上了教导主任,工作干的挺不错,以后的生活又有了保障。祝贺你呀!玉秋很感动地说:“谢谢大家对我的关注和关心,比起彭兰我的命是很好的了,当初我认为:我被农场抛弃了,到无人知道的偏僻角落,我是永远也没有出头之日了,心里确实很苦。到农村也经历了很多的艰难坎坷,无论是精神上的,身体上的,还是生活上的,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那时还真不知道能有今天。这也让我懂得了很多事。人生哪有一帆风顺的,苦辣酸甜都要尝。每个人也都要遭受打击,挫折,委屈......面对这些,我难过,伤心,痛苦不堪,但又能怎样呢?只有坚持再坚持。1978年改革开放了,我考上了老师,在学校上班。又进修了几年,得了中师毕业证,并且转为国家公办教师,挣着国家的工资。今天是我们毕业分别三十年,同学们聚到一起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同学们没有忘记我,又把我们召集来聚会,重温学生时代的美好时光,我特别的高兴,再一次谢谢同学们。并且预祝我们这次聚会玩的开心快乐。这次聚会能给我们留下永生的记忆。”同学们都各自介绍自己这三十年来的工作生活以及个人情况。同学们介绍完各自的情况,接下来就是自由聊天,谁愿意和谁聊都可以,就是让要好的同学多聊聊。班长和几个男生到玉秋在的桌旁坐下,和玉秋她们聊了起来,班长说他还知道玉秋父亲的名字呢,另外两个也说知道。还有几个同学开玩笑地说玉秋当时在校时还是校花呢,我们都喜欢你也都不太敢和你接近,把玉秋弄得实在是不好意思。他们又回忆了晚上打雪仗堆雪人,如何带玉秋的棉手闷子打了胜仗......然后同学们又唱起来跳起来。张顺和玉秋唱起了当年流行的《枪声震撼华蓥山》,虽然有些词记不太清,但也赢得了大家的共鸣,一起合唱了起来。同学们尽情的歌唱啊,舞蹈啊,也不管唱得好不好,跳的对不对,都无拘无束的沉浸在欢乐的氛围里。
  在以后的几天里,同学们又到五大连池玩了两天,又品尝了养鱼池的鱼宴,这鱼宴是玉秋从没见过更没吃过的,用鱼做了很多的菜,这次鱼宴花了三千元钱,都是王贵同学自己拿的。交会费同学们有拿一千元的,两千元的,五百元的,真是各尽所能啊。玉秋交二百元班长还不想收,玉秋还是硬交的。所到之处都拍了很多照片,每人又发了一本影集,这些照片真成了永久的留念。
  几天的聚会,内容丰富多彩,同学们都非常开心,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年前无忧无虑朝气逢勃的学生时代。我们所到之处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农场不是原来的农场,简直像个城市一样的干净漂亮,学校也不是以前的平房,变成了高楼大厦。玉秋坐在车上,望着窗外,心里一遍又一遍的呼喊:再见了同学们,再见了我的母校!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