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堇瑟】漫谈小说与创作(随笔)

编辑推荐 【堇瑟】漫谈小说与创作(随笔)


作者:洛漾熙 举人,3921.0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05发表时间:2014-01-13 22:42:03
摘要:小说,作为一种创作形式且历久不衰,它的存在自然有独特的优势。通俗一点来说,小说其实就是采用有文字的方式来进行讲故事。我相信每一个好的作者都是一个说书人。

小说,作为一种创作形式且历久不衰,它的存在自然有独特的优势。通俗一点来说,小说其实就是采用有文字的方式来进行讲故事。我相信每一个好的作者都是一个说书人。
   既然明确了小说是写故事,那自然也能够知道,材料的收集来自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创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时候,如何把握两者之间的平衡,自然就显得重要。
   读书时,我们从看图写话到学写记叙文,不外乎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等的要素,只要具备了这几个要素,就能够懂得了写作的窍门。小说,可以看作是记叙文的扩充版,不同的可能是从体裁到书面语的表达方式上有所区别。
   当着手开始写小说的时候,需要收集很多的资料,小说的语言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隐秘与暗喻,这些是记叙文所没有的,记叙文只是简单地记叙一件事情,表达出一个主旨就可以。但是小说并不能,至少,在情节上需要有紧凑的承接,而且在人物设计方面能够尽量贴近生活,让读者看了之后,感觉这个人物是活灵活现的,具有灵魂。
   深度的挖掘对於小说来说,是一种具有推进意义的方式。就如考古学家对于古墓的挖掘一样,从遗留下来的文化去验证一些曾经在历史上所发生的故事。小说虽然与考古不同,但身处的环境、周遭的氛围、城市的文化、人文的气息等等都形成一张巨大的网,使得每一篇小说都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可能经历过一些变革的人们,会深深体会到小说从中散发的共鸣感。好的小说,共鸣是很重要的,作者能否在一本百万字的长篇小说里打动到读者,是主观而成功的关键。
   刚过去的一年,金宇澄的《繁花》出版了,这一本以地道方言来写的长篇小说,瞬间夺取了众人的眼球,也取得了多个奖项。也许众人都想不到,这本具有地域意义的小说,必须使用上海话去阅读。当然也会有人问,用方言来作书面语表达,会不会难于理解与阅读?这个问题作者早就考虑过,但只要尝试去阅读,慢慢地体会其中的韵味。好的书籍总需要反复阅读,细细咀嚼才能品出其中的味道。
   假如作者能够代入角色去叙述,自然能够有更多的感触,亦自然更为真实。真实作为小说的要素之一,如何巧妙地做到高于生活,但又不会乏善可陈,固然有它的巧妙之处。小说作为文学体裁来说,它的特点相对较为鲜明。或者很多人都认为,中规中矩地写一部小说会得到更多的共鸣。但与之存在的条条框框会不会成为一种束缚呢,姑且值得商榷。
   汪曾祺曾经提出过“信马由缰,为文无法”的散漫式结构,就是小说散文化倾向的一种表现。散文与小说本来是两种不一样的体裁,若是能够糅合在一起,效果亦自然能够擦出不同的火花。从传统上的文学创作来说,这种提法或者是一种创新与解放,社会文化的多元因素往往是促使各种不同的题材与写作方式的出现。正是在这些各种因素的促使之下,使得小说亦出现多元化的趋向。虽然小说所面向的读者人群不一样,纵观起来,不过是一个个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也因这些静默而跃然于纸上的交流,在薄薄的纸张上,有着沉默而思考的共鸣感。
   有些读者会反映某些小说难读,难以理解作者为何要写成这个样子。晦涩,黑暗,残忍这些词语总是会围绕在某部作品里头,好像是一个标签,逐个粘贴上去一样。当经历浓缩成某个人的私密事的时候,而小说正是把这些私密事逐渐摊平在每个人物身上,从他们的口中,眼中去看周遭所遭遇所发生的事情,顺理成章地把某些文化展示出来。例如市井文化,怎样把琐碎的小事把它变成小说的情节,这是很考究的,写得太多琐碎,没有所谓的重点似乎不能吸引到读者,从而影响阅读感,相反,如果把出场的人物虚化一点,貌似又不能够凸显出该主要人物的性格。当然,如果详略得当,能够把握住场景与人物行为的描写,自然相得益彰。
   写小说,环境描写是显得相当重要,环境描写除了有渲染气氛的作用以外,在情节的承接上能够起到伏笔的作用。总认为,人物性格的饱满塑造与环境的表现有相互承接的作用。举个例子,如鲁迅的那篇《药》开篇就让读者陷入了一股深暗的氛围,如果氛围塑造得不够成功,即使情节的构造如何成功,都无法吸引读者往下阅读。美国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说:“对我来说,最佳的效果是读者在阅读我的小说时因心脏病发作而死去。”或者有人会反驳我,写恐怖小说才需要这种惊悚和悬疑的环境描写吧。其实不然,作为一篇或者一部小说,假如忽略了环境所表达或描写的部分,除了情节的构造会显得不完整之外,人物的饱满也不能够籍着引申出更多的鲜明的性格特点。
   创作是漫长的,当你肯去尝试写一篇小说的时候,开头总是困难的,可能你会无从下笔,或者根本不知道要怎么写,即使脑海里曾无数次想像的情节与情景,却不懂得如何写一些句子来告诉别人自己心里的故事。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不妨试试开头的第一自然段去描绘一下窗外的风景,姑且不把它当成一个小说来创作。张爱玲的《金锁记》第一段是这样写的:“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你看,是不是就有意境出来了?不过是几个句子,已经替下文渲染和铺垫好气氛了。随即可以开始想像,如何把主角代入,就好像自己入镜一样,把在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当作是发生在自己身上,这样写出来的人物除了活灵活现亦具有一定的熟悉感。
   无论是写什么,散文或是小说甚至是其他,氛围就像主观因素,只有好的环境描写,才能促进读者阅读下去的欲望。氛围等同于作品的基调,它的存在决定了作品的特点,先撇开鲜明与否,就好像一个大的构造框架,其后从里面不断填充一些内容进去。暂且不管它是否饱满,只需要不断地填充,等到一定程度上,再把不需要的内容抽离出来。去除其糟粕,再次考究作品的风格与最初建立的基调是否相符。可能有人会问,如果是剑走偏锋怎么办?或者本来设想的结局与作品最后的结局不一致怎么办。我觉得,无论是作品或者人生,它都是一个独立体,既然是独立体,为何一定要按部就班地按照设想中去发展它的结局?人生,其实是有很多惊喜的,按部就班,中规中矩并不是不好,只是感觉有些许的拘谨,好像见到陌生人一样。若是如何,又何必呢?倒不如放任自由,随它发展,发展到一定程度了,它就停下来了。
   再说人物的性格塑造,人物作为小说里最主要的核心,它的塑造是否饱满往往顺理成章地反映当下的某些人物的性格优劣。如何在塑造小说人物性格之中体现出一种比较符合当下但又具有一定的内涵,例如人文气息诸如此类的。城市的文化环境一直以来都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周围的人,小说所需要的,是把这些环境逐渐缩小,集中体现在笔下的人物身上。小说与影像看似毫无关联,但实质又是能够在相互相承之中,找到异曲同工之妙。电影上的所谓特效影像往往会直接影响观众的情绪,从而在感官上刺激达到一定的共鸣。而小说应该好像一部好的电影,如何在薄薄的纸张上上演多场吸引读者的电影,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除了具有吸引读者的故事情节外,能否让他们在作品之中找到除却共鸣之外的更多作品所表现的主题性。深度挖掘各种社会的问题,使得小说作品提升到一定的层次。
   电影院中所播放的电影尽管有完整的影像,而小说则无。但反之,小说比它更富有想像性,字行里间能够在读者的眼前出现一幅景象,而且每读一次,眼前所出现的虚构影像都不尽相同,这也算是一个进步的表现。尽管我们都了解,文学作品的创作都高于生活,能够把细碎的事情糅合成一篇好的作品,当然需要花费很多的心思。
   深度,是一篇小说最核心亦是最能体现作者如何运用细腻或是犀利的文笔来表达出自己内心最深的诉求问题。尽管每部作品的表现手法不一样,但有些实质性的内涵它由始至终都是贯穿整部文学作品。可能对於不同的读者群来说,他们的理解会有所差别,对於不同年龄层的读者来说,一部文学作品我们除了要认真去学习作者的表现手法和写作特点之外,要从不同的层面去看作品内所表现的社会问题。可能这些问题就在我们生活之中,只是我们习惯于忽视,甚至乎熟视无睹,如何把这些好的作品逐渐去从最表浅的层面挖掘到最深的层面上去理解与思考整部作品的内涵与主旨,这需要时间的沉淀。
   随着年龄的增长,当思考问题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时候,作品亦逐渐糅合成熟的味道。可能当你回过头去看回以前的作品,你会诧异昔日的自己原是有如此的情怀,而当下却没有。马家辉说:“信仰是容不得作假的,你要相信那一套,然后为之付出。”写作,是无聊而且枯燥的,当你不知道自己最适合写什么类型与题材的作品的时候,你总得慢慢地去尝试,然后在适当的时刻,把不适合自己的用减法把它减除了,既然它的存在自己都不能驾驭了,为何不肯舍弃。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也。
   最适合自己的,也许是最擅长的,但必须明白,擅长的并不一定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诉求。因为除了在作品里,作者的眼光应该要放长远一点。即使主题相同的作品,在尽有可能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展示的时候,尽管选择具有新鲜感一点的。可能会引起反效果,但若是你真正的内心诉求,又何惧这种反效果呢?

共 364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主要分两部分论述了小说和文学创作,分析了小说的基本要素,谈到了一些写作技巧,同时也提出了小说散文化等看法。这些提法无论对于小说创作还是文学鉴赏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于文学创作,素来有“有章可循”的说法,可“文无定法”推陈出新的技法使用也俯拾皆是,而文学也正是在沿袭前人经验的前提下大胆地创新才使得整个人类的文学史精彩纷呈,欣欣向荣。小说,这种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文学式样,在题材、语言、结构、背景铺陈、环境描写、人物的塑造等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改变,也正在发生着一些改变。与此相类似,散文、诗歌、电影艺术也随之而动,以不同的形式让文学艺术的园圉百花斗艳、百鸟争鸣,丰富着人们精神生活。美文拜读了,倾情推荐!【编辑:陈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陈戈        2014-01-13 22:48:55
  感谢赐稿江南,问好作者,期待更多佳作!
2 楼        文友:陈戈        2014-01-13 22:49:09
  这篇杂文以小说和创作为题,谈论了小说创作必不可缺的要素和重要的技法,尽管没能面面俱到,可对文学创作者仍然具有这一定的指导意义。
3 楼        文友:简希        2014-01-13 23:13:57
  偶像,欢迎归来!好久不见你大作了,想念中!
简希
4 楼        文友:天堂向左        2014-01-13 23:32:50
  一部好的小说应该在乎情理之中却又出乎意料之外……
湖南网络作家协会会员,起点中文网,番茄小说网,七猫小说网,17k小说网签约作家苏贯贯。
5 楼        文友:芈蜜        2014-01-14 01:49:29
  熙童鞋。我来看看
6 楼        文友:你猜        2014-01-14 17:58:36
  欣赏,拜读佳作,祝新的一年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7 楼        文友:翠柳含烟        2014-01-15 11:33:04
  的确如此,作者写文的风格不能只瞄准你擅长的体裁,眼光要放得长远些。遥祝一切安好!
8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4-01-15 18:49:13
  非常实用,值得学习的一篇文章,欣赏了,祝创作愉快!
哪里天涯
9 楼        文友:禹鼎侯        2014-01-15 21:06:16
  亲爱的妞,很不错,打榜了。
禹鼎侯
回复9 楼        文友:洛漾熙        2014-01-16 13:10:57
  亲爱的侯,么么哒。我想你了哇。
10 楼        文友:水为佩        2014-12-13 21:27:06
  大家手笔!这是我现在的水平所不能达到的,看到你悠然自在的生活写作,我也想自己快点变得更成熟。。。
在人生的庄园,以笔为犁,如牛勤耕,让梦想,开!花!结!果!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