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水】感恩的老兵(散文)

精品 【山水】感恩的老兵(散文) ——李美杰老人访问记


作者:昭平阿志 举人,3589.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16发表时间:2014-01-26 13:33:55
摘要:解放后,日子越来越好过。现在又建起了楼房,余下的岁月会变得更加甜美。这一切,都是在1949年以后获得的,那么他怎不感谢共产党,不感谢毛主席!

沿着坑坑凹凹的山村土路,汽车好不容易开进了昭平县文竹镇桂花村上圳屯。
   这是隐藏在群山中的小山村。几十间房屋依山而建,四周山上茂林修竹,一畦畦整齐的茶田,在骄阳下泛着翠绿。田垅里,稻穗已开始泛黄,看来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文竹镇人大副主席叶玲指着半山坡上一间新盖的三层楼房说:“那就是李美杰家的新屋。”楼房与周围低矮的土砖房相比,一支独秀,看来李美杰老人的儿孙们非常能干,老人的晚年一定很幸福。
   进到新居,老人的孙子告诉我,爷爷为方便剖竹篾编茶篓、编簸箕,仍住在老屋。我很惊讶,快百岁的老人,还能编竹器,于是去老屋拜访他。
   走到半路,一位老人从邻家走出,与我们一同走向老屋。老人看上去80多岁,我想,可能因李美杰老人年纪大,重听或思维不清晰,他孙子便请一位熟悉他的老人,协助我们访问。没料到走进老屋,孙子介绍,这就是他爷爷。
   李美杰生于1914年,按农村加闰年闰月的算法,已逾百岁。看到老人如此硬朗,我很是欣喜,立即给他送上县文联准备的水果、钙奶和100元慰问金。
   老人笑眯眯接过礼物,突然冒出一句:“感谢毛主席!”
   我一愣,旋即便明白了。解放时,老人35岁,毛主席逝世时,他62岁,他的盛年,都是在毛泽东时代度过的。那时有两句流行的口号:“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感谢毛主席。”这两句已经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里,遇到高兴的事时,就自然流露出来了。
   我是医生,随身带来体检器械。接下来,给老人检查身体。我问他得过什么病?他说,这一生除了受过一次伤,没得过什么病。现在老了,有点腰酸腿痛。看他的外表,虽然清癯,但精气神都很足。果然,他的血压是154/90毫米汞柱,心率不到80次/分,心律整齐,两肺呼吸音也很正常。对于一个百岁老人,这是很难得的。就是两耳重听,跟他要大声说话。老人的中气很足,说话大声而响亮。患有轻到中度的白内障。我看到屋内有他新编的1只茶篓,便问他干活还看得清楚吗?他说不仅干活看得清楚,他还能穿针。
   我疑惑地望着他的孙子。孙子爽快地说,可以当场表演。说着真就找来1枚缝衣针和1团细线。老人接过针线,先是坐在木沙发上穿,嫌光线不足,就蹲到门口穿。我让他坐着穿,他不肯。穿针不太顺利,线老是偏离针眼,有两次穿正了,但线头不够尖,一动又脱出去了。老人并不气馁,坚持了好几分钟,终于穿成功了,大家都禁不住给他鼓掌,他也像孩童般露出欢欣的笑容。
   扶他到沙发上坐好,我便和他聊天。他说,20多岁时被征兵,到八步镇训练了3个月,就开拔到桂林。到桂林不久,徒步行军到衡阳,然后坐闷罐子火车到了安徽,后来就和日本鬼打仗。我问他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和日本鬼打的仗?他都记不得了,只记得他那一排有30多人,日本鬼一堆一堆地冲上来,可凶啦。后来他腰受了伤,说着捞起衣服让我看,他右腰上果然有一块伤疤。伤后被送到长沙后方军医院治了2个月,治好后就复员了,从长沙坐车到桂林,从桂林坐船回昭平。
   安徽是桂系的地盘,桂系高级将领廖磊和李品仙先后兼任过安徽省主席。两人的部队都参加了1937年8月到11月的第二次淞沪会战,正面抗击过日寇,李品仙的部队还在津浦铁路线上和日寇打了一仗。李美杰被抓兵应在1936年,至迟在1937年初。长沙大火是1938年11月,他受伤住院应在长沙大火之前。照此推算,他当兵距今已有73年了,当兵的时间2年左右。
   “日本鬼那么凶,和日本鬼打仗你怕吗?”
   老人摇头说:“不怕。”
   是的,老人那时20多岁,正是热血青年,国恨家仇,哪里还有惧怕?抗战中,桂军和川军能吃苦能打仗是出了名的,这中间,老人也有一份功劳。
   “复员时你得了多少复员费啊?”
   “一文钱都没得,只发了两套军衣。”
   回到昭平,李美杰是一无所有,打短工、编竹器、学裁缝,几年间不知受了多少苦,直到30岁才娶上老婆,妻子18岁,整整比他小了一轮。
   “你大她十多岁,两人合得来吗?”我打趣地问。
   “合得来,我们一辈子都没红过脸。”
   “嗬嗬,真是相亲相爱啊!”
   老人自豪地说:“我是土命,她是木命,土生木,我和她相生,不相克。成亲以来,我和她没灾没病,生的两个仔、五个女,也顺顺溜溜长大成人,这就是土生木。”
   中医关于相生相克的五行理论是: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以及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命和木命,应该是相克的。可是这对夫妻,确实是和谐相生的。而如果按常理推论,有土才会生出木来,老人可能就是这么想的。
   于是,我们都承认老人说的有道理。我突然想起,怎么没见他老伴?他说,老伴上山采茶去了。我再一次惊讶,虽说老伴比他小12岁,毕竟也是83岁高龄的人了,居然还上山采茶!我对他孙子说,请你奶奶回来,也给她检查检查身体。
   两位高龄老人,身体如此健康,一定有什么奥秘。我开始询问他的生活习惯。
   他有什么吃什么。年轻时家里穷,粗糠、野菜、黄狗头〔1种野生蕨类的块根〕,都吃过。如今愿意多吃肉,年纪大了,吃瘦肉轧牙,喜欢吃肥的。年轻时抽点烟、喝点酒,近十几、二十年戒了。
   我问他还有什么生活习惯?
   他摇摇头。
   同行的一位镇干部告诉我,上次来老人家里时,老人躺在沙发上,把音响开得大大的,正听歌呢!
   “你喜欢听什么歌?”
   “刘三姐。”
   “喜欢看电视吗?”
   “合心意的就看。”
   “什么最合心意?”
   “打仗的。”
   呵,军人的气质到老了还没变呢!
   我又逗他:“你编竹筐、簸箕,肯定有私房钱。下边那幢新楼,花了8万元,你出了多少钱啊?”
   老人认真地想了想,说:“出了几十元。”
   老人的孙子轻声嘟哝:“谁还好意思要他老人家的钱!”
   大家都笑了。
   正说话间,老人的老伴从山上回来了,身上背着茶篓,右手拄一支竹杖,左手提着带上山还没吃的午饭,虽是鸡皮鹤发,身子略微佝偻,却是脸色红润,精神旺健。
   扶她和丈夫并排坐到木沙发上,我说:“你年事已高,怎么还上山采茶啊?”
   老太太说:“闲着也难受,上山做得多少算多少。”
   休息了一会,便给她检查身体。先测血压,高压达170毫米汞柱,低压却不高,还不到90毫米汞柱。收缩压之所以偏高,看来与她劳动一上午,在烈日下走山路赶回,休息时间太短有关。听诊心肺都没有异常。和她丈夫一样,也是一位健康的寿星。
   李美杰老人和老伴并排坐在一块,气定神闲。根据他的身体状况,活一百多岁没有问题。作为医生,我在思考他健康长寿的原因。
   是否有长寿基因?回答是否定的。老人10多岁时,父母就早早去世了。他的哥哥姐姐,也只活了60多岁。
   饮食习惯也没什么特殊。平日吃的是家常便饭,年轻时吃过粗糠,吃过野菜。上世纪六十年代三年困难时期,也曾浮肿过,是孝顺的儿子,去田垌抓黄鳝给他补充营养,才度过了难关。抽烟喝酒几十年,老了才戒去,也不喜饮茶。年纪大了还特别喜欢吃肥肉,一点也不怕胆固醇增高、血管硬化。
   环境。老人居住在青山绿水间,远离尘嚣,空气明净,负离子含量高,这对健康是大有益处的。
   婚姻美满,家庭和睦。在李美杰这块“土”上,种上了妻子这株“木”,木又繁盛地生出了2子5女7枝嫩芽。在那时,年轻夫妇抚养7个幼儿幼女,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但夫妻俩互相搀扶,相濡以沫,终于让儿女健康成长,夫妻俩也迎来了幸福的晚年。
   终生劳作。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又说,生命在于运动。李美杰勤奋一生,在接近百岁的高龄,还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劳动和运动,对于生命的价值同等重要。
   心态平和,懂得感恩。李美杰在与日寇作战时受了重伤,复员时没得到当时国民政府的抚恤,以至复员后生活困顿,直到30岁才结婚。谈到这事,他淡淡地一句话带过,没有什么不满怨愤之词。而对于解放后,共产党、毛主席带给自己的好处,却铭记在心。交谈中,李美杰说,在电视中,他看到“寻找抗战老兵”节目,心想,怎么没人来寻我呢?上边村子有1个和我一道去打日本鬼的老兵,前些时去世了。如果再不来,我不久也要走了。正想着,你们就来了。我说,你身体很好,再活十几、二十年没问题,以后政府会经常派人来看望你的。老人满脸欢喜,不断点头致谢。
   后面四点,我想也许就是李美杰老人健康长寿的原因。
   访问结束了,老俩口亲自送到门口,不停地挥手向我们致意。走到山坡下,回望李家那新建的楼房,耳边又回响起老人“感谢毛主席”的话音。是啊,老人年轻时受了好多好多苦。解放后,日子越来越好过。现在又建起了楼房,余下的岁月会变得更加甜美。这一切,都是在1949年以后获得的,那么他怎不感谢共产党,不感谢毛主席!
  

共 361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感恩的老兵》介绍了一个在炮火中成长起来的老人,面对着生活,乐观向上,不忘记和自己战斗过的战友,永远怀念毛主席,向往那种奋斗在枪林弹雨中的日子,怀着一颗老军人的传统,家庭和乐,子孙兴旺,心态平和,延年益寿。感恩社会,感恩毛主席。此篇文章,感人肺腑,同时也让人敬佩这位世纪老人,同时更加让人怀念,并且感恩幸福的来之不易。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敬佩革命先辈的英勇奋身的正义和勇敢的精神。谢谢赐稿山水,推荐共赏!【编辑:康玲】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127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潮仙        2014-01-27 08:57:30
  解放后,日子越来越好过。现在又建起了楼房,余下的岁月会变得更加甜美。这一切,都是在1949年以后获得的,那么他怎不感谢共产党,不感谢毛主席!欣赏佳作!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