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笔尖为暖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笔尖】时光碎片(散文)

精品 【笔尖】时光碎片(散文)


作者:素华 秀才,1114.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60发表时间:2014-02-07 22:43:54
摘要:坐在时光里翻阅时光的片段,岁月长成一条历史的河流。光阴里流荡着一首首欢畅的歌谣,仿若时光未老,那部老缝纫机的繁华历史还在续写昨天的故事;江南的雨具---蓑衣从历史的墙角发出轻轻的叹息,触动了心的情怀;一封封透着纸墨清香的信笺浸透着爱的芬芳。爱有多浓,历史的记忆就有多厚重。

坐在时光里翻阅时光的片段,岁月长成一条历史的河流。光阴里流荡着一首首欢畅的歌谣,仿若时光未老,那部老缝纫机的繁华历史还在续写昨天的故事;江南的雨具——蓑衣从历史的墙角发出轻轻的叹息,触动了心的情怀;一封封透着纸墨清香的信笺浸透着爱的芬芳。爱有多浓,历史的记忆就有多厚重。
   ——题记
  
   【老缝纫机】
   我的铺口摆着一架老缝衣机,而我们南方人习惯说成缝衣机。缝衣机有些年代了,缝衣机陈旧的让人一看就知道历史久远了。每一个来我这改裤脚边的顾客,闲着无事等我改裤脚边,总会问我这部缝衣机的历史。我总是不经意的说:“这缝衣机不是我的,我结婚没有缝衣机,这是我姑妈的。”顾客一听是我姑妈的,来了兴趣,会左看右看观摩一下缝衣机,问我什么牌子的。我告诉他们是友谊牌,要说缝衣机华南牌最为出名,友谊牌在当时也算名牌了。我姑妈八几年结婚,当时流行手表、单车、缝衣机三大件,我姑妈出嫁都有了,算是风风光光嫁出去的女人。这缝衣机跟随了姑妈几十年,也没少做贡献,家里缝缝补补少不了这缝衣机的功劳。如今姑妈五十多了,儿女大了,她在村里搞了个小商店,一天忙里忙外,渐渐冷落了这缝衣机,让这曾今忙活的缝衣机缩在屋子里睡大觉。
   也就是去年,我妹想到姑妈家缝衣机闲着,不如我们拿来修补衣服裤子,修改裤脚边搞点闲钱。妹说的,我也支持,于是我们租了一部三轮车到姑妈家里运输到我这儿。以前我经营早点生意,妹妹带孩子读书,每天过来接些修改裤脚边,修补衣服的生意,没做两个月,她在县城搞了一家成衣店,乡下的铺面还未到期,她只有把孩子全托给老师,他们夫妇每人守一店铺,这老缝衣机就变成我的了。我的早点生意日渐萧条,我慢慢学会帮顾客修改裤脚边,安拉链,缝碰裂的衣服裤子线路,改衣服裤子大小。每天可赚个二三十补贴家用,这老缝衣机功不可没。
   开始帮别人修改衣服裤子,我是生手,面对顾客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每一次心里怀着十二分的恐惧,装模作样的修改,深怕顾客不满而生气发牢骚。我老公姐看我一副害怕的模样,她自告奋勇的对我说:“有什么东西,我来帮你搞定。”一听老姐那么说,我放心了。我刚帮别人修改裤脚边这事情,老姐每天过来守着我,看到有人说要缝补衣服,她就说她最在行了,大言说她曾今在杭州制衣厂专门缝衣服的,这些缝缝补补的小事“莎莎社”(小意思)了。然而一次有个农村的中老年男人拿一条裤子给她换拉链,她竟然搞不好,我当时不在,结果事情未做好退给了那顾客,从此以后她再也不敢帮顾客缝补衣服了,也不到我铺口溜达了,心中有了怯意。我是驾着鸭子上架的人,只要顾客过来,我都会接货,除却巫山不是云,有时我胆气十足,无非为了那几个小钱。小民的人生许是这般无奈的了。
   一次一个中年男人拿着一条七品狼品牌的裤子,三尺多大裤头,叫我改小。要知道改裤头也是有学问的,你不仅仅只是改裤头,还得同时改裤腰围,这对我来说真的有些为难,再说还是一条价格不菲的裤子,改坏了可要赔钱的。我犹豫起来,那天我拿着那裤子转来转去,看过来看过去,最后说可以,需要十元手工费,还对顾客说这是一件比较繁琐需要时间的事,所以请他过几个钟头过来拿。顾客走了,我拿着那裤子冥思苦想了许久,最后下手把裤缝边和裤腰中间剪去了一部分,按照原来的模样缝好,用了差不多一个多钟,缝纫的我满头大汗,总算一颗石头落了地,顾客下午过来取之后,过了几天又拿来几条,我一看,三条,我的妈啊!还是硬着头皮帮顾客搞好了。
   要说这老缝衣机,也真的给我许多赚取生活的好处。这不,早点生意没了,我利用姑姑这部老缝衣机缝缝补补,给与我生活的来源,也真的该感谢我生活里出现了这部老缝衣机。
   不过话说回来,我缝补衣服,修改裤脚边也出现过问题。记得夏天酷暑热天,我帮一位中年女人修改两条男西裤裤脚边,一条裤脚边稍微车歪了线路,我一时心急用剪刀挑线头,挑出几个细细的小洞,中年女人不愿意了,横直要我赔她一条裤子。我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既然顾客比较难说话,我也认了,答应陪她一条基本一样的裤子。顾客告诉我她裤子八十元买来的,我是买过服装的人,一看就知道那裤子无非四十元左右的进价,要我赔八十元我绝对不会赔,但是我可以赔一条基本一样的裤子。我妹帮我进了一条四十五元的裤子赔给中年女人,当然包修改好裤脚边,那女人也没话可说了。修改坏了的裤子是32的码子,裤长修改到29,我老公瘦瘦的不能穿,我父亲弟弟都穿不了,甚好是夏天的薄料裤子,最后送给了父亲,夏天裤子短点无所谓麻。害得我那段时间郁郁寡欢,一直心情很郁闷。老姐听说了这件事,说以后不要接难说话的人活了,赔一条裤子划不来了。我不以为然,仍然我行我素,什么活都接,只要我做的来,哪有不做的道理。如果一次失败教训就退缩了,还可以靠缝补过日子么?像我这种人,我绝对不会退缩的。
   很多穿着高档的男女,拿着裤子过来修改裤脚边,总会很随意的说那裤子在网上购买的,三百多元,问我怎么样?面对很有档次的裤子,我也是沉稳的面对,帮他们修改好,给他们过目。有什么好怕的,只要用心,没有做不好的事情。
   这不,很多老顾客,我因为出外走亲戚,他们也会常常念着到我的铺口来修改裤脚边,这也说明我修改裤脚边水平不差了,不然他们不会回头的。卖面粉的老板娘每次购买裤子都到我这儿修改,某一次还悄悄对我说:“你修改的裤线路很直,看着舒服,你斜对面那女人修改的裤脚边实在难看,修改了一次我再也不敢去恭维了。”对于顾客的夸张,我从来不露痕迹,只是很淡然的面对。能得到顾客的认可,也算我的成长,只能铭记于心,希望赢得更多的顾客。
   从胆怯到稳重面对顾客,一路走过来,更多的是收获。非常感谢姑姑的老缝衣机,在我穷途末路时,给与我生存的希望。
   老缝衣机是有些年月了,时不时会出现故障,线路抛线,压脚不稳,甚至偶尔出现大故障,搞得我措手不及,把机器拆了细心检查,打油,绝对是很惨的问题。特别是接了活计,机器不能及时维修好,顾客的活不能做好,那个心里焦急,好像热锅上的蚂蚁,真不知如何是好。这样的事情遇到好几次,慢慢的我从网络上去查看缝衣机出现故障如何搞好,渐渐的我就不担心了。要想从缝衣机嘴巴里吐钱,保养缝衣机是每一个修改裤脚边人的必修课,时不时检查机器零件是否松动,是否积满了飞尘,空闲的时候扫扫针脚下面的飞尘,用缝衣机油润滑转动的机器零件。俗话说:一份耕耘一分收获。这话说的一点不错。
   老缝衣机让我有了许多实践的机会,比喻我不会做围兜,顾客拿来一些废弃的布料废物利用,我会找一围兜做样板,依葫芦画瓢做出式样款式顾客满意的作品,难道不是激发一个人的潜力吗?许多我不懂的东西,我可以学习揣摩,也会让顾客满意。即使从没有学习过缝纫的技术,这些小敲小闹难不倒我,令我更有信心去做好缝补这一手艺。如果若干年后想起这缝补的日子,这定是让我不能忘怀的美好记忆,因为我从懵懂到稍微技术娴熟,这是一件多么让人欣喜的美好事情啊!有多少经历如此动心,如此激奋人心?
   老缝衣机在大城市早已成为历史被放进历史的博物馆里,而我们的小县城还利用它谋求生计。或许很多人早已不懂得缝纫机是个什么东西了,替代的是大工厂里的电动车衣机,这古旧的老缝机早已被人们遗忘甚至遗失在历史的尘埃里。我有甚拥有一部老缝衣机,还为我服务,是该荣欣还是悲哀!站的立场不同,一定会有不同的见解。我是庆幸的,小民的快乐也许就是这么低,自力更生丰衣足食,自足常乐,不好么。
   老缝衣机很老了,很多零件都换了一次又一次,在没有其他谋求生计能力的时候,我会继续靠它赚钱,维持生活来源。在这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里,我学会了如何利用缝衣机赚钱,如何面对各色人群的需求,这也是人生的一道风景,让我的人生多了一道色彩。
   老缝衣机静立在我的面前,陪伴我每一个清晨和黄昏,它如同我的好伙计,每天与我亲密的接触,给与我生活的勇气和希望的曙光。
  
   【蓑衣情】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首诗让我回归到七八十年田园生活里,父辈爷爷那些时光的岁月里,江南人下雨的天气穿着蓑衣到田庄看庄稼长势,或者在水田里护犁赶牛“嗨嗨......”的情形。无论男女都披一件蓑衣,迎着风雨,种田插秧,看牛扯草,那是一副粗狂的水墨丹青,沿着风雨编制而成的山野田园的日月风景。
   蓑衣的历史随着时代的进步早已退隐进历史,替代的是轻巧适用的雨衣。蓑衣的历史从诗情画意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可以追溯到诗人墨客对蓑衣的钟情,那一份闲情江南美好的图画,刻画而出“桃花流水鳜鱼肥”钓鱼老翁娴静的喜悦。春风细雨,咋寒咋冷,有蓑衣丝丝暖流溢满全身,也不怕风雨峥嵘,悠闲的等着鳜鱼上钩,晚上温一杯小酒,何乐何不为。
   说起蓑衣的年代,它是物质缺乏的年代,每家每户都有几幅蓑衣斗篷,也是劳动力的必备之物。记得爷爷家有两件,用过一般挂在堂屋的壁板上,整齐的与斗篷挂在一起,等待主人刮风下雨的时候使用,以尽其职责和义务。蓑衣一件有七八斤左右,七八十年代也有了薄塑料纸,蓑衣主要的使用人是男劳动力,女人极少穿戴。一个笨重,二个价格不菲。一般的小雨带个斗篷,腰上围一张玲珑透明塑料纸就足够了。
   蓑衣的概念,我总以为会淡出我的记忆,甚至视野,但是不会磨灭头脑里那些凄风苦雨的剪影。它仿佛躲在历史的尘埃里叹息,曾经的繁华辉煌历史,忍辱负重的使命,背一身的风雨,依附在壁板上清寂和空虚。我曾看过我爷爷背着蓑衣下地干活的情形,肩膀和蓑衣的底部滴落着雨珠,在棕叶的流苏间晶莹发亮。蓑衣的使命与责任,常常被蓑衣雨淋过后的承重附以一种特殊的内涵,那是一种责任,男人顶天的使命。
   小时候十岁左右,一个小雨的春天,我望着挂在墙壁上等待主人的蓑衣,设想穿上蓑衣的感受,令我激动的取下穿上。在身体里立刻有了重量的份量,我带上斗笠,穿着直脚跟的蓑衣,十分的不相称,但是那一刻我觉的厚重蓑衣一下子身体有了温度,让我单薄冰凉的身子有了温暖触感,像一件贴身的小棉袄。我的记忆里我只穿了那一次蓑衣,再也不想穿笨重硕大的蓑衣。特别是淋一场雨之后,蓑衣满满浸透的雨滴更加沉重。我以为,蓑衣是男人的一个符号,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的象征,一副承载风雨,支撑家庭港湾的一副写意图。
   凡是穿过蓑衣的人,都会闻到蓑衣一股浓重的汗味,确切的说,一股男人的汗气味。与人说起蓑衣,六七十年代的女人也会说,小时候穿过蓑衣,有股汗味。北方人一般不穿蓑衣,只在古诗词里见过,有意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小时候课本里学过的诗词,记得老师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背诵才可以。
   蓑衣的源头在南方,烟雨菲菲的江南水乡,乌篷船上披一袭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手握长长的竹篙,江堤两岸烟柳迷雾,坠落水中,如丝如坠。蓑衣与景物相连,蕴育而出婉约唯美的意境。
   在田间地头,风雨淋漓的苍茫世界里,蓑衣与当家的男人风雨同舟,肌肤相依的互相偎依,踏遍人生的风风雨雨,从中积聚出来一份难舍难离的主仆之情,几十年风雨共同见证的岁月,涂写出一副江南独有水墨色彩,蕴育丰厚的丹青图案。蓑衣随着时代的步划,悄悄隐退进历史的潮流,被历史的尘埃所覆盖,可是那份蓑衣风雨里的温暖,男人历程里的坚强,无论历史如何覆盖,蓑衣情依然生根在许多人农人朴素的心田里。
   我喜欢父亲穿蓑衣的模样,一脸的冷峻,很有男子的严峻味道,加上父亲高大威武的形象,好似一副乡野农人闲散随意的写生,那也是很多年前的光景了。父亲曾穿着蓑衣穿越风雨的路程,蓑衣从一个季节到一个年轮,与父亲相依陪伴,见证了他风雨里的人生,丰腴了农庄大地,丰富了旷野风雨的寂静。
   我喜欢父亲披挂一身蓑衣从田野里回家,挽着裤腿,满身的湿气和雨水顺着蓑衣滴滴答答的滴落进家门,母亲接过父亲斗笠和湿湿的蓑衣,那种父亲田庄归来的王者气势,好像他是风雨凯旋而归的将军般。母亲端茶送水,一副小女人的殷勤。蓑衣裹挟是豪迈和男人的情怀,一家人的温饱,男人的豪气热情。
   父亲渐渐年老,他那一袭蓑衣也随着年月被丢进历史的尘埃里,那一角墙根依然挂着父亲陈旧积满尘埃的蓑衣,仿佛在轻轻叹息,也似乎在等待一场风雨里的重生,主人披着它去风雨兼程,去完成人生里的风雨历程,去演绎出一场生命的盛宴。
  
   【手写家信】
   记得小弟刚考上大学,那个黑色、酷热的七月,家里的经济特别的困境。母亲常年生病耗去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母亲就在那个灰色的七月里溘然而逝,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母亲是我们姐妹筹钱送走的。父亲因为母亲的过世、儿子刚刚考上学校,精神受到空前的打击,一时竟然没有了主心骨。儿子离家读书的时候,父亲希望儿子远在几千里以外能够写家信回家,不要以电话的形式问候、或者其他形式。在父亲的眼里,小弟成了他精神唯一可以籍慰、安静的人了。父亲在我们儿女的面前一下子苍老许多,小弟不敢正视父亲的眼睛。家里的境况,小弟心里非常明了,读书的钱也是姐姐们解囊资助的。父亲那时唯一的心愿,就是希望家里唯一跳出农门的儿子能够接到儿子远在千里之外的手写家信。在当时,我总认为父亲心里有着虚伪的私心,拿着儿子手写的书信,可以在村人们面前展示、荣耀一番。

共 649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缝纫机、蓑衣、手写家信这都是我们经历过的事情,读来尤感亲切。作者正是通过这一件件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搅动我们内心深处那根遗忘的神经,把我们的思绪又带到了从前。《老缝纫机》写了自己如何在老姐的鼓励下面对困难,能迎难而上,再加上做人做事都不含糊,从一个生手变成一个顾客信得过的行家里手,这其中不仅要有胆量,也要有一股肯学习的钻劲。《蓑衣情》写了作者一次穿蓑衣的体验,便对蓑衣有了不解的情怀,“蓑衣裹挟是豪迈和男人的情怀,一家人的温饱,男人的豪气热情。”是啊,历史就是这样走过来的。随着现代通信的高度发达,“手写家信”似乎已变得很遥远的事了,但那曾经带给我们的快乐是不可复制的。所以,“而小弟写给父亲的家信成了父亲弥足珍贵的宝贝,时不时拿来翻看、阅读,感受字里行间的每个字的情感,仿佛每个字都带有生命一般,欢悦、跳跃、温暖而又温馨。”无论科技怎样发达,文字的东西永远让人感到亲切。就像我现在还是喜欢用水笔和本子写日记一样。感谢赐稿笔尖,期待精彩继续。【编辑:疯妹】【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209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你猜        2014-02-07 22:57:01
  欣赏佳作,祝创作愉快。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回复1 楼        文友:素华        2014-02-08 21:36:31
  谢谢你猜,祝福春节快乐!
2 楼        文友:潮仙        2014-02-08 10:38:22
  随着时代的变化,电话、手机、电脑慢慢围剿这个社会时空,手写家信早已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了,一个在不经意间回想的过往旧事。而那些久远的家信故事总不会随着时光褪色、变味,那些家信经过时间的沉淀越发显得家信的温馨、珍贵,就是一个世纪也能感触到一份浓厚的亲情温度来。欣赏佳作,问好老师!
回复2 楼        文友:素华        2014-02-08 21:37:26
  谢谢祝福问候!春节好!
3 楼        文友:鲁小鱼        2014-02-08 11:05:27
  这两样都是我家里常有的,读来十分亲切!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4 楼        文友:素华        2014-02-08 21:37:49
  谢谢,问候祝福。
于无数劫中,所行甚勤苦。 如是众生,常而等心。
5 楼        文友:你猜        2014-02-09 11:15:35
  祝贺再摘一精。期待精彩继续。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6 楼        文友:朱法强        2014-02-09 21:30:14
  为素华喝彩,你常摘精,真让我眼热死啦。佳作,欣赏了。
啼笑世象皆有因缘,苦苦求索心灵中那一缕阳光。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