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爱扯进来——与司药合奏

精品 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爱扯进来——与司药合奏


作者:九曲山庄 秀才,1924.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82发表时间:2009-04-03 13:17:06

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爱扯进来——与司药合奏 昨晚,我向江山文学网投了一篇已在报刊发表的旧作《一位大学女讲师的换偶经历》,在发表后不久便被退稿。这本来是很正常的,因为退稿是文学网站管理的最基本动作,是不值一提的。但今天下午,一个文友给我发消息,说江山文学网梧桐社团的编辑司药为退我稿的事情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发在江山文学网,题目是《退稿始末——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我耐不住好奇,便去看看,由此引发了我的一些看法。
   司药的文章开宗明义:“《一个女大学讲师的换婚经历》,(我的文章标题是“换偶”)第一遍粗略看了一下,感觉不好——行文平淡,看不出作者明确的行文意图,感觉是为了叙述而叙述,文章整体更像是某些“生活”网站的主题贴。”,司药的以上评论,我没有异议。因为我在写生活类的短文时,基本采取白描的手法,没有过多地挖掘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总的说是比较随意。再者,我认为网络文学本来就是草根文学,是练笔提高的摇篮,对网络作品过多的苛求,就失去了文学网站的魅力。文学网站是一个文学爱好者的宽松舞台,只要没有原则性问题,行文流畅,不会影响“市容市貌”,应该也可以“粉墨登场”的。心情文字,爱好罢了。记得我的好友黑寡妇女士一篇文章中有这么几句话,大意是这样的:“一天的繁忙,一天的劳累,我们需要放松,需要安抚……这样的生活才有趣,才活得有滋有味,人与人之间,文章与文章之间,没必要搞得那么严肃,那么紧张,那么斤斤计较,轻轻松松地做人,轻轻松松地生活,轻轻松松地交流多好。”在这方面,我认为烟雨红尘文学网站是做得很不错的,虽然它也有不足之处,但烟雨创办六年多来,培养了不计其数的文学人才,这是不争的事实!我在烟雨编辑部呆过,对这点感触尤深。但我两年后重回烟雨看那些我审核过作品的作者文章时,我实感惊诧:当初的初学者,现在成为了一流的网络写手!六年来多少文学爱好者通过烟雨这个大舞台成长成熟起来了,这些都要归功于烟雨编辑的大度宽容、鼓励支持!试想一下,如果烟雨的编辑都用自己的水平来要求他们,不断地把他们的作品毙了,他们现在还有心情翱翔于网络文学这片广阔的天空吗?所以,我想“江山”要发展、要做大,应该学一学“烟雨”的长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文学网站本来就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作为网络编辑一定不要漠视在你们看来不成熟的作品和作者,因为他们今天是一棵草,明天就是一片绿!
   我的这篇散文,也在烟雨发过,点击率逼近50万人次。这说明“换偶”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大家的普遍关注。换偶俱乐部最早萌发于沿海发达城市,参与的人群是城市高知阶层,现在已蔓延至很多地方,连闭塞的小山城都有,参与的人员各行各业!不少著名的性学家、道德伦理学家也赞同这种现象,说如果夫妇自愿,它不失为人性的解放和进步!黑寡妇有一段调侃的文字,大意是这样的:“如果一个男人说,见到朝夕相处的妻子的胴体,他还能保持新婚的激情,那是最虚伪的!”
   我本人和司药们一样,是不能接受“换偶”这种生活方式的!我们所处的国度,毕竟是历经几千年诗书礼仪浸染的,我们有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换偶”是有悖于我们的传统文化的。但是,还有一个普遍的提法“存在就是合理”(黑格尔),面对如今的社会,我们有太多的无奈,情人、二奶、一夜情、卖淫嫖娼浮渣泛起,而很多道貌岸然人一边在做着为人不齿的勾当,一边又假作传统道德的卫道士。原云南省委书记刘方仁还拜倒在卖淫女的石榴裙下!一句话就是“既要做婊子,又要立贞节牌坊”!试问一下,现在只要有一点条件的男人,有多少不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著名性学家李银河女士曾大声疾呼“男人可以这样,女人也可以这样”,她还坦言,如果有合适的,她也想找一个。一句话,关于换偶现象,只是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它既不能代表人性的进步,也不能说是道德的沦丧。因为每个人都有支配自己身体的权利,只要他(她)愿意!我记得在烟雨,有位女读者点评时说到:“换偶”至少比嫖娼好!不知道,真的不知道!这世界,我们有太多的无奈和太多的看不懂!但有一条人们信仰的缺失、道德约束纸上谈兵,那是不争的事实!所以面对“换偶”现象,我们不是回避它,而是要敢于直面它。
   我的这篇文章诉说了一个女人的迷茫,没有露骨之处,通过平淡的文字揭示参与换偶女人内心的失落与迷茫!正如“江山”系统编辑邬海波引用我文章中的“我和先生开始不停搜寻猎物,为了保留家庭的最后底线和安全感,我们绝不与一对夫妇做两次。我不知道该怎么描述自己现在的状况,我每次做完之后都会感到空虚和无聊,但一段时间不做又感到特别渴望。”作为点评一样,提醒读者这篇文章的写作意图(此篇文章我下午发到“江山”首页散文杂文栏目,被系统编辑采用并推荐)。至于司药说的:“本文最实质的‘硬伤’在于,作者把“换婚”(应是换偶,下同)这件事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给读者,没有明确的立意:对“换婚”现象,是赞同还是反对或是抵制?还是仅为叙述而叙述?失去了明确立意的文章便是没有风骨的散落的文字,就是为迎合某种“口味”为叙述而叙述的故事。”,我认为她是没有理解我的写作意图。司药说我没有“深入挖掘”,有点与我的写作意图相左,大家知道,文章有时是需要“留白”的,我把这些“留白”,就是请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积极参与讨论,脱掉假面具,说说自己对“换偶”这种现象的真实看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百家争鸣”的效果!这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进步?难道婚姻真的是爱情的坟墓?难道这种方式真的能维护家庭的稳定?这些都是引人深思,发人深省的!“江山”太缺少这种观点对碰的争鸣文章,我只是想在这里作点尝试。
   有关司药洋洋洒洒的关于自己“爱情”、“性爱”、“道德”的阐述,那是题外话,与这篇文章的去留没有瓜葛。要看这些东西,不如直接捧起《情爱论》、《爱欲与文明》、《道德经》,抑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但我要说的是,文学网站应该允许不同的声音,不能因为自己的个人好恶和价值取向,决定文章的去留。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色戒》还在国内可以看到“完整版”呢。
   “江山梧桐社团”编辑对司药这篇有感而发文章的点评更让我“丈二金刚摸不着头”,什么“什么时候,人都需要信仰,都需要坚持,纯净的文学网站,也是如此。”你所说的“信仰”、“坚持”是自己的世界观,凭什么要大家和你保持“高度一致”,文学作品不是马列著作,承担信仰和世界观改造的重任。一个文学网站是否纯净,不是网站管理人员说纯净就纯净的,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评判的上帝也是读者。再说我的这篇文章只是叙述一种社会现象的叙事散文,应该不算“激情”抑或“色情”文章吧,而且我没有入骨的描写和什么不雅的文字,怎么会影响一个文学网站的纯净?如果这样的文章都有碍“江山”的观瞻,那你们办文学网站干啥,不如去办《人民日报》。

共 272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位大学女讲师的换偶经历》,意在针对当今社会男女婚姻危机以及因商品经济大汗激荡产生的情变现象,对男性女性心理的探究,这个导向是很好的,不过呢,在行文方面能够含蓄委婉一些也不错。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也许不大容易吸引得了读者耐得下性子来品味严肃或不太严肃的话题了。语言轻松诙谐是好的,雅俗共赏。【编辑:邬海波】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904043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艾梵        2009-04-03 13:39:46
  相对来说,各位的说法,我有所赞同,却不全赞同某一个人,包括邬老师的按在内。事实上,作者这篇文章比起《一》要好很多倍,诚如司药所说,《一》不是很容易看出写作意图,即所谓“为了叙述而叙述”的文章,这符合很多关乎婚姻性爱的杂志的胃口,读者观赏之后,全当走马观花般的游刃于内容中。对于一个文学网张来说,有很多观点存在,对文学的不同的看法,这是一个好事情,读者(编者)读后进行中肯的评价和说明,作者之后再行讨论,未尝不可。而《一》并无露骨一说,这点我是同意的。学生也看过类似《一》的文章和杂志,说实话,吸引人,却有一点,不知为何而写。措辞不当之处,各位老师海涵!
好久不见
2 楼        文友:邬海波        2009-04-03 14:14:41
  《一位大学女讲师的换偶经历》,意在针对当今社会男女婚姻危机以及因商品经济大汗激荡产生的情变现象,对男性女性心理的探究,这个导向是很好的,不过呢,在行文方面能够含蓄委婉一些也不错。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也许不大容易吸引得了读者耐得下性子来品味严肃或不太严肃的话题了。语言轻松诙谐是好的,雅俗共赏。【编辑:邬海波】
以真情打动读者,用灵魂感知世界。
3 楼        文友:邬海波        2009-04-03 14:16:46
  《一位大学女讲师的换偶经历》,意在针对当今社会男女婚姻危机以及因商品经济大汗激荡产生的情变现象,对男性女性心理的探究,这个导向是很好的,不过呢,在行文方面能够含蓄委婉一些也不错。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也许不大容易吸引得了读者耐得下性子来品味严肃或不太严肃的话题了。语言轻松诙谐是好的,雅俗共赏。【编辑:邬海波】
以真情打动读者,用灵魂感知世界。
4 楼        文友:九曲山庄        2009-04-03 14:18:03
  《一位大学女讲师的换偶经历》发在烟雨是推荐作品,发在原创力量文学联盟也是优秀作品,当然被梧桐用稿和退稿后,我重发到江山首页栏目,也是推荐作品。同是一篇作品,为何有不同的结果,这里,我把原创力量的编者按帖上来,是否对江山的社团编辑有点有益的启发呢?
   原创力量文学联盟的编者按:
   褦襶子【副主编】点评:
  
   没有什么奇怪的。这种现象是网络编辑素质局限的结果。如此前卫的主题,那些幼稚的孩儿们怎么看得懂。所以编辑不仅需要文化技能,还须要阅历。即使没有生活阅历,也得有文化阅历。可是目前网络编辑良莠不齐,索然无味的词藻堆砌,到成了好文章,真正发人深省的文字,到受了冷落。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杨柳岸生活网站长。网址:http://www.yla6.com QQ:455380115
5 楼        文友:冷寞同城        2009-04-03 14:21:26
  我很客观地说:
   1,要是《位大学女讲师的换偶经历》我来编辑的话,我会采取发表,文章在我看来不会到退稿的地步。
   2,就文章而言,确实没有什么可读性,文章是可以留给读者思索的空间,但此文在论述上没有说透,也就是说作者没有自己隐含的观点,作为读者思索的导向。
   3,这件事小,不必有这样动作,作者说的“清者自清”。
   4,先说这么多,想到什么后再说。
落花有魂,信了,你有了感伤;不信,你有了心痛
6 楼        文友:九曲山庄        2009-04-03 14:30:44
  褦襶子 【翰林博士】 评论于:2009-04-03
   我的那篇“孤独的雪”在某网站险些被退稿。编辑按语要我写文章要好好思考。我能说什么呢?中国特色!别在意,生活在这样的社会,就必须接受这样的现实。 [-> 回复评论]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杨柳岸生活网站长。网址:http://www.yla6.com QQ:455380115
7 楼        文友:谁言寸草        2009-04-03 19:40:06
  真是因祸得福啊,因为退了一篇稿(也发了),而又写就了一篇稿,而且此稿很吸引人眼球啊!
喜欢空想、幻想、梦想,就是不用实际行动去为理想而努力。
8 楼        文友:九曲山庄        2009-04-03 20:08:18
  呵呵,谁言寸草真幽默.如果司药不写那篇关于退稿始末的"精品"文章,我才懒得写这篇文章,什么事情都是有因才有果的.我一再强调"退稿"是网站的基本动作,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非得整出一篇文章来,我回应一下也是应该的,有来无往非礼也.你说呢?九曲这段时间很忙,但是如果我想写文章到这里,那是小菜一碟,还没有到"江郎才尽"的地步,不必要借退稿一事来激发灵感,如果阅读才100多人的文章,在江山算抢眼球的话,那这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呢?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杨柳岸生活网站长。网址:http://www.yla6.com QQ:455380115
9 楼        文友:艾梵        2009-04-03 21:14:08
  发表评论ID: 游客 发表时间:2009-04-03 13:53:15
   评论内容:
   如果一种现象关系到严重的立场问题,那时我们需要的是义正辞严的批判,这时的文章应该是枪是匕首。当一种现象一种观点虽然不为自己接受,但未必就威协到社会的稳定人类的进步,这时用匕首式的杂文肯定不合适,但说教式的文章也未必会让不同观点者信服。这时何妨用中立的态度来陈述这个问题,把问题抛给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引导大家在讨论争辩中形成正确的观点,才是上上策。
  
  
   此种观点,甚是赞同。
好久不见
10 楼        文友:月下笛声        2009-04-03 21:19:04
  作者朋友你好,你的那篇文章月下笛声至今还记得十分清楚。看罢此篇文章,对那篇文章有了更进一步的更解了,问好!
让文字融入生活!
共 15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