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水】幸福万年长(散文)

精品 【山水】幸福万年长(散文)


作者:昭平阿志 举人,3589.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35发表时间:2014-02-20 09:56:23

传说古时候,静州(昭平)是一个山岭重叠、地势险要、民族纠纷频繁的险恶之地。隋文帝时期,虽然平定了判乱,但是由于多年的战争创伤,民族之间的隔阂更加深化了。大业二年(666年)隋皇朝便废静州,改称龙平县。当时的人们都认为“龙”是吉祥的万能的动物,皇帝是龙的化身,是天之骄子,故称为天子。改称龙平,就是显示皇帝代表天意平定这里的叛乱,镇压静州少数民族反抗的意思。尽管后面又改名为昭平,但“龙平”这个词一直存在,只不过现在变成了一个村的名称。因为那里的地势活像一条巨龙,所以沿用“龙平”美称。那就是昭平县昭平镇龙坪村。
   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生活的地方赋与美好的想象,龙坪村的人们也不例外。能冠以象征着人世间吉祥万能的“龙”之名,那该是多么大的福分呀。而若能在这片令龙都为之着迷的土地活上一百年,那又该是多么值得艳羡的事情。
   坎坷的人生之旅
   我一直很好奇,一个生活了将近一个世纪的老人家,经历过三个朝代的更替,目睹了一个个大时代的风云变幻,见证了那么多日出日落,花开花谢,她生命中该谱写过多少传奇?
   刚走近那栋两层的楼房,不用打听,我马上看到了我要找的那位老寿星。她刚好坐在大门旁边的北京椅上,正用一把大葵扇悠哉悠哉地扇着。她的身材瘦小,脸上尽管布满皱纹,依然可以看到年轻时的清秀。一双眼睛大而有神。虽然岁月染白了她的头发,但稀疏班白的头发中还透着缕缕青丝。她的神态安然,见到陌生的我一点也不吃惊,我反而吃惊了。我为她超俗淡定的气质所折服。说明来意后,眼明耳聪的她十分配合,向我娓娓道来。
   覃奶奶闺名覃秀清,这个名字伴随她老人家走过了将近一百年。她的娘家在昭平镇江口村岭脚小组。有两个哥哥和四个姐姐,她是最小的一个孩子。当时家里很穷,她妈妈生下她之后,根本没有奶水。只好喂她吃粥水。由于营养不够,她长得特别的矮小。所穿的衣服全都是捡姐姐的旧衣服。七岁时,本应上学,可家里连吃都吃不饱,哪里有能力送她读书?于是,她只好去放牛。稍大些,就帮家里做家务。十一、二岁时就帮家里种田。农闲时期,就去挖野菜,吃得最多的就是山马蹄。18岁时嫁给了昭平镇龙坪村的陆美朝。婚后,她勤勤恳恳,上孝敬公婆,下照顾丈夫孩子。她总共生养了五个孩子,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解放前的国民党时期,她的丈夫为了逃避征兵,好几年躲在外面。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她一个人做。在万恶的旧社会,尽管她像个陀螺不停的在地里转,她还是无法抚养五个孩子。有一次,她到邻居家借米,邻居非但不借,还恶语伤人,嘲笑她没有能力还米。家里揭不开锅,孩子怎么办?她没有法子,只好含泪将其中的一个儿子过继给别人。如今讲起往事,覃奶奶依然老泪纵横。
   “屋漏偏逢连夜雨”,丈夫逃了几年兵回家后,又因饥饿,全身水肿,撒手而去,留下几个未成年的孩子。这样一个沉重的打击对她而言,不亚于九级地震!当时,公婆已不跟她住。家里的所有的事都只能她一个人担当。面对不幸,面对困难,瘦小的她没有退缩,没有屈服。她用顽强的毅力奏响了生命的最强音!用瘦弱的双手为陆家擎起了一片蓝天!
   为了补贴家用,农闲之时,她就到码头去当挑脚。挑脚,一般都是年轻力壮的男子。而她,一个瘦弱的女子,怎能挑得动?刚开始,码头老板不相信她能挑担,担心她出事。在她的一再哀求下,码头老板终于同意了。第一次挑脚的苦与痛,如今还深深地烙在她的心里。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北风呼呼地吹。天麻麻亮亮她就起床了,匆匆生火煮了一大碗野菜汤,吃完后就急急忙忙奔向码头。在老板那里领了货物后,她就开始了艰辛的挑脚生涯。当时挑脚是从码头出发,最后挑到文竹的上泗丹竹。全程路途遥远,长达几十公里,途中山高林密,道路崎岖,毒蛇猛兽经常出没。如果天气不好,还会遭受雷电袭击。但为了那几文钱,她咬咬牙还是上路了。她的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担,扁担两头的绳子上挂着沉甸甸的货物。刚开始走的时候,她还健步如飞。走了二十多分钟后,她的脚步逐渐慢了下来。心跳加快,气喘嘘嘘。尽管是大冷天,她的头上已经冒汗。她不得不停下来歇一歇。本来她从小就劳动,也锻炼出了不少体力。但这些货物实在太重了,大大超过她的极限。为了生活,她不得不向她的极限挑战。走一走停一停,她硬是将货物挑到了山脚下。她把货物放下,向高山望去,不禁吸了一口冷气。山是那么的高,那么的陡,几乎看不到明显的山路。同行的挑脚早已不见踪影,真害怕会迷路呀。呼呼的北风一阵阵吹过,她感觉脸上像刀割一样疼。身上的衣服不知什么时候湿了又干了。此时肚子早已饿得呱呱叫。但一想到家里的孩子,她就平添了无穷的力量。她昂起头,重新挑起了货物。登山的时候,她把一条胳臂搭在扁担上,另一条胳臂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使身体保持平衡。这个方法是好心的老挑脚告诉她的。她沿着模糊的山路,缓慢地走着。每走七八步,就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然后再走七八步,再转过来。每转一次身,扁担换一次肩。如此循环,才能曲折向上登。不知过了多久,不知摔过多少跤,她跌跌撞撞终于把货物挑到了目的地。晚上回到家,她的全身酸痛,尤其是肩膀肿得老高老高,一碰就痛得龇牙咧嘴。休息了两天,坚强的她再次去挑脚。从此,挑脚成为习惯,她也不再痛。因为她已百炼成钢,拥有了钢铁般的意志。
   正是有着钢铁般的意志,才使得她在困难面前越战越勇。文革时期,老实善良的她被造反派诬陷为“地主女儿”,要拉她去批斗。面对强势,她没有低头。她义正词严,斥责“莫须有”的罪名。她说:“如果你们拿得出证据,一枪毙了我。如果没有证据,休想动我一根汗毛!”造反派们被她的正气镇住,灰溜溜地走了。
   四世同堂的幸福家庭
   覃奶奶现在跟大孙子一块住。她总共有两个孙子,六个曾孙。其中五个曾孙女,一个曾孙子。四个已经成年,在广东打工。还有两个读书。
   覃奶奶享受着天伦之乐,现在最高兴的事情就是盼着儿女、孙子、曾孙来看她。每次他们来,她都乐得合不拢嘴。
   儿孙们对她的孝顺是覃奶奶最为自豪的事情,邻里乡亲也都有耳闻。奶奶说到孙媳妇时,不停的絮叨着孙媳妇的孝顺:“孙媳妇对我很好,我想吃什么她就给我买什么。我特别喜欢吃鸡肝猪肝,每次家里杀鸡,她总是记得留鸡肝给我。或者到街上买猪肝回来煮粥给我吃。”
   我们都知道婆媳关系很难处,如何处理好婆媳关系一直是家庭的一大难题,更何况是隔了两代的孙媳妇。而她的孙媳妇却告诉我们,她和覃奶奶相处得很好,一直都平安无事,从来没有红过脸或者闹矛盾。当孙媳妇和孙子吵架的时候,覃奶奶从不会偏袒任何一方,谁有理就站在那边帮助调解。覃奶奶的平易近人使得婆孙媳两人的相处没有一点压力,正是因为全家人的互相理解与体谅,才营造了现在融洽和谐的家庭。
   长寿老人的养生之道
   望着覃奶奶神采奕奕、精神焕发的面容,我渴望挖掘出能活到一百岁的秘诀,难道是覃奶奶的生活习惯有别于常人,使她得享遐龄么?
   覃奶奶讲,她冬天的早上一般在8点左右起床,夏天6点半左右便早早起来。每天坚持午睡一个小时,晚上一般在8点半左右就寝。这种生活方式与现代人们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覃奶奶每日的娱乐活动非常简单,除了简单的劳动(如喂鸡)外,就走到小巷和邻居们拉家常,散散步,活动下四肢,聊聊天,舒心一下。
   饮食习惯上覃奶奶没有任何特别,和寻常百姓人家没有两样,都是有什么吃什么。因为自己家有地,吃的东西全是自家田里生产的,这种没有污染的绿色食品也许是她长寿的原因之一吧。她从不挑食,只是偏爱鸡肝猪肝。她每天的进餐时间都非常有规律,早餐主要是粥,中餐和晚餐都比较正常,和孙子、曾孙们一起食用,菜谱上以青菜居多,清淡为主,瓜类等,有时也吃些肉类。
   平和的心态是朝朝夕夕的积累下养成的,各种经历的层层积累使人们以后有淡然的心境去接受各种人是人非,周而复始的生活让人们在点点滴滴中感动和满足,生活的规律化已经让人远离竞争与压力,简单的劳作陶冶人的心智。覃奶奶正是因为这样的心态,才平静的看待人世间的变迁。她一辈子的性格都很温和,不和别人刻意争执,邻里关系和睦,深受传统礼教影响,对长辈孝顺,对小辈们宽容和爱护。覃奶奶说:“我现在很幸福,过去的痛苦的事已经忘记得差不多。对于目前日子很知足。”除了个人的修养造诣造就平和的心态外,现在正处于和平的年代,社会安定,经济飞速发展,儿孙们工作顺心、家庭幸福。和谐的家庭让覃奶奶没有忧愁,心满意足。
   离开覃奶奶家,我仿佛告别了一个世纪的沧桑,走出岁月的一个个轮回。我拾起内心的无限感慨,极目四望。生机勃勃的水稻浓绿中泛着淡黄,微风吹过,带来稻谷的阵阵清香,传递着即将丰收的喜悦。远处的山峰遥望着这个寂静的小村庄,安宁地倾听着平淡而又幸福的故事,一个又一个,连绵不断……
  

共 357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幸福万年长》一文,在静州悠远厚重的历史背景之上,讲述了一个经历过三个朝代的更替,承受过重重磨难的百岁老人覃奶奶的传奇故事。旧社会的贫苦艰难与坚强 ,现代社会的淡定宽容与幸福。文章运用朴实流畅的语言,脉络清晰的构思,平淡而感人的故事,揭示了幸福的真谛:年轻时的奋斗与付出,年老时的宽容与平和。让我们记住幸福的秘诀,一生幸福。问好作者,祝创作幸福。【山水神韵编辑:心境如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221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心境如水        2014-02-20 09:57:17
  问好作者,祝创作幸福。
2 楼        文友:潮仙        2014-02-21 10:09:15
  生机勃勃的水稻浓绿中泛着淡黄,微风吹过,带来稻谷的阵阵清香,传递着即将丰收的喜悦。远处的山峰遥望着这个寂静的小村庄,安宁地倾听着平淡而又幸福的故事,一个又一个,连绵不断……欣赏佳作。问好作者!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