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水】登仙殿顶(散文)

编辑推荐 【山水】登仙殿顶(散文)


作者:昭平阿志 举人,3589.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454发表时间:2014-02-26 10:11:03
摘要:回家路上,望着斜阳中高耸入云的仙殿顶,心想,登山不失为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既磨练意志,又能陶冶情操,催人奋发。

2月23日,早晨,太阳迟迟不露脸,天色显得阴森,还刮着寒风。
   9点40分,我们十一位县城的朋友来到黄姚镇古录村,沿着仙殿山东面山路上山。此时,远处林立的山峰和稀疏的村寨云雾缭绕,灰蒙蒙的一片。路上,同伴的手机传出《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的歌声:“高楼万丈平地起,盘龙卧虎高山顶。边区的太阳红又红,来了咱领袖毛泽东。……”。茂密的丛林飘荡着一曲又一曲优美的歌声。崎岖的山路不算陡峭,但因连日阴雨,路面有点滑。山坡长满松树、杉树、油茶树林,越往高处灌木丛满山遍野,处处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上山的小道有好几个分岔。第一个岔口没有路牌。要往左走。几处转弯均有适合休憩的平地,还可以饮用到清纯甘甜的山泉水。沿途小鸟为伴,鸣声上下,凉风嗖嗖,空气清爽。到第二个岔路有块凿有“仙殿”两字和箭头的路碑。当歌曲又唱起“边区的太阳红又红”时,说来也巧,阳光果真从云层露出,天空晴朗起来了。蓝天下远处山村的轮廓越来越清晰。第三个岔口,出现一条未铺砂石的林区小公路。“爬山王”拖拉机和摩托车可以行走。
   11点时分,阳光明媚,白云点缀着蓝天。远处林立的山峰和千村万寨分外妖娆。第四个岔口有块路碑。按路碑指引进入一个大峡谷。阳光下,峡谷美若仙境,令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小路镶嵌在悬崖峭壁上和片片林荫里。但闻水声哗哗,响彻山谷。鸟声不绝,赏心悦目。瞥眼深谷,悬崖千丈,谷底和对岸树木茂盛,扑朔迷离,令人胆战心惊。山风袭来,沁人心脾。展望峡谷,树木葱茏,满目青翠,大有“无限风光在险峰”之感。有同伴说,此峡谷建成游泳池、建电站多好。我说,要是五月到来,此地杜鹃花满山遍野是赏花的佳境。大约走了20多分钟,来到仙姑庙。据《县志》记载,仙殿顶是县内最高的山峰,海拔1223.4米。山坡东缓西陡,西坡的悬崖峭壁高万丈,有石英斑岩露出。东面山坡800米以下多松、杂木、至海拔1100米处有一狭长台地,有座古庙叫仙殿,山峰因此得名。庙前有口泉四季不竭。庙前草坪有七块平坦巨石,庙后顶峰高耸挺拔,岩石难以攀登。
   传说,七月初七中午,七仙姐妹下凡到此山,来到一块平地玩乐。累了,渴了,大姐点出七块平整的石头做凳,二姐点出一口清泉。一樵夫悄悄走来找水,看到美若天仙的七姑娘,以为是女妖,无奈口渴难忍,于是捧水来饮。泉水沁人心脾。樵夫灌满携带的葫芦水壶。傍晚,回到家,樵夫把水壶搁置角落。次年夏,找出那水壶,水还是满满的,喝一口,仍然甘甜爽口。于是,七月初七,七仙姐妹下凡的故事传开。后来,信男信女们用石块将清泉镶砌成井,并且建庙名曰仙姑庙,也叫仙殿。
   12点,来到仙姑庙。此时,已有游客先到。但见庙前地平开阔。正殿足有一间教室宽。宽敞的院落有附设的厨房、餐厅、仓库。水井在院落右侧。寺庙坐西向东,在山坡的平地。平地枯草满地,能容纳万人,有七块平坦的每块约十多平米宽的大石头。庙的四周灌木丛生。海拔1100米的平地,此时,凉风习习,空气格外清新,是难得的天然氧吧。据说,为了纪念七仙姐妹下凡。近年,附近村民踊跃捐款,扩建庙宇。每年七月初七,贺钟昭三县成千上万的民众,扶老携幼,上山参加隆重的祭祀活动。初六晚,好几百青年男女在山上搭棚住宿,默默等待七仙女下凡。第二天,信男信女带上一壶“七月七水”欢欢喜喜地下山。
   在仙姑庙,我们品尝甘纯的山泉水,又沿着庙后的山坡,继续往山巅走。进入一片杂树林,脚下是陡坡是石壁是荒草地。枯草黄黄的,柔软的,泥土有点湿润,有点滑。同伴多人滑到。距山巅几十米的草地有两棵高山松,翠绿,油绿,刚劲挺拔,似迎客松,像圣诞树。
   12点56分,终于登上了仙殿顶主峰。山巅是长形稍平的地带,背后即西坡是万丈悬崖峭壁。山巅长有不知名,略高于人,枝干坚韧挺拔的杂树。树下露出几块巨石。站立仙殿顶,蓝天白云举手可触及,远眺连绵起伏的群山,壮丽的景色尽收眼底,令人豪情奔放,宠辱偕忘。此时,我想起杜甫《望岳》中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才领会诗人登临泰山顶峰的决心、自信自励的意志和坚定豪迈的气慨。
   坐在石头上,环顾四周,比仙殿顶略高几十米与之相连,不到60米外的北面有一山峰,呈东西走向,活像一只头向西的大神龟。与神龟相连的东面有个稍矮的山峰。三座山峰呈品字形,一高一低,上接云天,大有“欲与天公试比高”之势。这些山峰披着一层枯黄的草。仙殿顶借助北峰屏障的挡风,才长出十多棵杂树。西面山下是北陀镇地界是郁郁葱葱的林区。北面山坡是走马乡地界也是林区。面对既壮美又奇妙的景观,人们都有说不完道不尽的喜悦。照了集体相,开始下山。14点16分,回到仙姑庙。此时,一群青年男女正玩得尽兴。休息片刻,下山。我们到达山下,已是傍晚17点。
   回家路上,望着斜阳中高耸入云的仙殿顶,心想,登山不失为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既磨练意志,又能陶冶情操,催人奋发。
  

共 195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登仙殿顶》通过2月23日, 9点40分,我们十一位县城的朋友来到黄姚镇古录村,沿着仙殿山东面山路上山。描写了一路上的山势和景色,很多让人想起毛主席,歌唱毛主席,显露了这一代人的文化素养来源和信仰,接着对此山的传说和仙姑庙的描写,进一步赞扬了我国地址风景文化深厚,表达了作者爱大好河山的思想,从中感悟与众不同:登山不失为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既磨练意志,又能陶冶情操,催人奋发。谢谢赐稿山水,祝创作愉快!【编辑:康玲】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潮仙        2014-02-27 09:55:40
  此时,一群青年男女正玩得尽兴。休息片刻,下山。我们到达山下,已是傍晚17点。回家路上,望着斜阳中高耸入云的仙殿顶,心想,登山不失为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既磨练意志,又能陶冶情操,催人奋发。欣赏佳作!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