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在新疆(散文)

精品 【流年】在新疆(散文)


作者:石佛 进士,7145.9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512发表时间:2014-02-28 21:11:08

一、王蒙
   乌鲁木齐市当年的标志性建筑,昆仑宾馆——八楼。在一楼会议厅门口,我终于见到了我极其崇敬的作家——王蒙。
   王蒙的作品我读的不彻底,但我是读着他的作品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中的其中之一。因为品读偏爱他的作品,从而对作家本人充满了好奇甚至产生幻想;希望有一天能够见到他,当面聆听他的创作谈,还有自己创作的长篇小说希望他能给写个序言。一晃,时光流逝了三十年。有缘千里总能相会,有梦就有希望。
   结果,在“天山读书节”启动之际,与新疆人民结下深厚友谊的王蒙带着新作品集《你好,新疆》回到新疆,参加“金叶育才图书室”赠书仪式暨“王蒙书屋”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恰恰我是采风团的一员,该活动由《中国作家》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主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作家杂志社、中华文学基金会共同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政府主席努尔·白克力,自治区政协主席艾斯海提·克里木拜,自治区宣传部部长胡伟,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聂震宁,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潘凯雄,中华文学基金会秘书长李小慧,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局长米吉提·卡德尔以及来自北京、天津、安徽等地的作家出席仪式。
   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望着主席台的王蒙,他已从年富力强的中年人变成精神矍铄的一个慈祥的老人。
   王蒙曾在新疆工作生活16年,一直把新疆称作是自己的“第二故乡”,对这片土地充满深挚情感,创作了大量反映新疆人民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文学作品,《你好,新疆》是这些作品的集中展示,成为新疆各民族人民珍贵友谊的记录。王蒙是“育才图书室”工程的发起人之一,这次为新疆各地区和生产建设兵团60所中小学校捐建的“金叶育才图书室”中,均配有《你好,新疆》的汉文版和维文版,表达了作家对新疆人民的深情厚谊和对新疆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关怀与期望。
   王蒙创作那么多的作品,也是因为被各民族人民的朴实、善良、包容和幽默所打动,各民族人民的善良和友谊是无可怀疑的,希望这些作品能给他们一点鼓励、快乐和希望,唤起人民最本性的善良,能为一个时代留下“我的证词”。
   我的故乡在泊头,也可以说和王老师是同乡,同属沧州地区。王蒙,河北南皮人,1934年生于北京。上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1950年从事青年团区委工作。1953年创作发表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由此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后在京郊劳动改造。1962年调北京师范学院任教。1963年起赴新疆生活、1978年调北京市作协。后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文化部长、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副会长等职。多篇小说和报告文学获奖。作品被译成英、俄、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王蒙的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他也由初期的热情、纯真趋于后来的清醒、冷峻,而且乐观向上、激情充沛,并在创作中进行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创新,成为新时期文坛上最为丰硕、也最有活力的作家之一。
   我相信《青春万岁》中对于年轻人的真实性的刻画,他们有火热的激情,崇高的理想,那是一个时代的铬印。每每读起总是很感动。我读过他的《蝴蝶》、《青狐》等。
   《蝴蝶》是王蒙的一篇充满反思力量的佳作。小说的主人公张思远,是一个带着自审自责意识反思灵魂异化的独特的艺术形象,是一个真诚的少见的反思主体。张思远原是八路军的指导员,进城以后,由军管会副主任一直到市委书记,职位一天比一天高,生活一天比一天舒适,头脑中的阶级斗争的弦也一无比一天绷得紧,而与人民的距离却一天比一大远,这是一个由人民的公仆异化成了人民的老爷的过程。
   那些幻觉与实觉相混合,意识与潜意识相交织,内心独白如语言的河流,一泻千里。立体式的放射性结构以及像瀑布似的叙述,尤其《蝴蝶》中,对意识流的东方化改造与构建,情节与情结相结合的双线复式结构。“意识流”成份并不呈现为统一的不可分散的流。虽有潜意识表现却并非以潜意识为中心,虽然写了性,却不是泛性主义。
   小说中有完整的生活片段和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而我们需要做的是只是将这一切理顺,然后,就会获得一种完整的故事以及全新的感受。总之,这部中篇小说呈现这样一种特点,即心理结构与情节结构描写相结合,并且心理结构大于情节结构。王蒙的探索创新是对新时期文坛的重要贡献,因此,被评论称为“东方意识流”。
   王蒙老师机智、幽默、豁达;诚恳、奔放、智慧。若干年过去,他还是他;一个青春常在的作家,一位灵魂飞扬的诗人。他就是我的偶像!
   我知道他操守坚贞,洋溢温情,人挺随和,在重多粉丝的包围之中,纷纷要求他签字、合影留念,他从不拒绝:微笑中展露出老人的温情;我挤不过去,只好手举相机等待时机,终于拍了一张自己十分满意的照片。他心系故土,展扬真诚。
   童年的记忆和对故土的依恋,显然是一个作家的资源库存。当王蒙谈起故土,禁不住有些激动。“我的一生,有遭遇变故,有事业成败,有地位沉浮,有身体变化,除了这些变化的东西,我的心灵里,还与一些永久不变的东西。它就像电脑的最基本设置,不会被时尚化,集约化,号码化,这个最原始的东西,和故乡分不开,对故乡的忆念,就是我心灵里永远保留的回忆。文人虽也要面向未来,描绘梦想,跟随时代,但文人也要抵抗消亡,提醒你自己是这么走过来的。文学从某个层面来说,就是对生活的倚赖和维护,这在一个人心中,必然有着对故乡对童年的不断温习和回顾。保持这样的一种心态,可以成为写作的源泉,这牵动心灵,牵动灵魂的东西即是我和家乡的亲情,那是一种难解难分的感情。”
   他对新疆情有独钟,除了北京,乌鲁木齐是我最熟悉的城市。我至今记得一九六二年底初次到达乌鲁木齐时的情景。广播喇叭里放送着完全是别一样风情的维吾尔族歌曲。从火车南站下眺,一片白雪。乌鲁木齐是异域情调的歌声悠扬的城市,是洁白如银的雪城。就这一下,我永远也忘不了了
   在伊犁,一九六五年,在“左”了又“左”的令人窒息的山雨欲来的沉重空气下,我来到维吾尔族农民聚居的伊犁巴彦岱公社。语言不通,形影相吊,开始的时候,陪伴我的只有自己那个小小的行李卷和一对在梁上做巢的新婚的燕子。然而,维吾尔族的乡邻父老像迎接自己的子弟一样迎接了我。
   新疆的人啊。
   我们的边陲、我们的农村、我们的各族人民,竟蕴含着那样多的善良、正义感、智慧、才干和勇气,每个人心里竟燃着那样炽热的火焰,那些普通人竟是这样可爱、可亲、可敬,有时候亦复可惊、可笑、可叹。即使在我们的生活变得沉重的年月,生活仍然是那样强大、丰富了新疆的歌与诗。
   新疆是我的乐园,即使在苦难的岁月里也罢。新疆是我的亲人,即使人际关系受到了种种扭曲也罢。新疆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胜景之一,即使还没有好好发展起来也罢。新疆是一首最美丽最深情的歌,新疆是一幅最绚烂最悠长的画卷,新疆是一个充满激情和等待、幻想和野性、天真和活力的地方
   王蒙,新疆的朋友。
   我还是四十年前的王蒙,在聚餐会上吃着马肠子面肺子就酒的王蒙,谁家盖房子我都去帮工的王蒙,学会了“踩馕渣儿的就要倒霉”的王蒙。我没有在形形色色的荣誉中迷失方向,我依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作家,我没有玷污我的笔和自尊,对生活,对人们,对将来,都没有丧失我的爱。维吾尔人,我爱你们,向你们致谢!
   新疆,是一片广袤而神奇的土地。浩瀚无垠的戈壁滩,洁白如玉的冰川,一望无际的草原,景色迷人的喀纳斯湖,雄伟秀丽的天山山脉,勾勒出新疆的壮丽山川。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骄人成就。新疆的今天,到处回荡着改革开放、开拓前进的脚步声,处处焕发着生机盎然、日新月异的新气象。
   王蒙说,是新疆在最困难的时候给了他以快乐和安慰,在最匮乏的时候给了他以丰富和享受,在最软弱的时候给了他以粗犷和坚强,在最迷茫的时候给了他以永远的乐观和力量。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给予了他无穷的恩泽与滋养,他永远感谢新疆,永远想念新疆。
   由此,我们理解了王蒙对于新疆的情谊,理解了为什么他的笔下一再出现新疆生活的影子,也理解了为什么他的小说能带给我们那么多鲜活的生命气息,那么多的感动与思索。
  
   二、天池
   今天一早,我们乘大巴车离开乌鲁木齐市深入哈萨克族居住地采风,顺便游览天池。
   天池古称“瑶池”,地处天山博格达峰北侧,位于阜康市南偏东40余公里,距乌鲁木齐市110公里。“天池”一词来自乾隆48年(公元1783年)乌鲁木齐都统明亮的题《灵山天池统凿水渠碑记》。
   天池湖面海拔1910米,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最深处达105米,旺水时面积达4.9平方公里,总蓄水量1.6亿立方米。这是一座200余万年以前第四纪大冰川活动中形成的高山冰碛湖,其北岸的天然堤坝就是一条冰碛垅。
   天池四季,景色俱佳。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诗赋文,备极赞誉。天池风景区以天池为中心,融森林、草原、雪山、人文景观为一体,形成别具一格的风光特色。它北起石门,南到雪线,西达马牙山,东至大东沟,总面积达160平方公里。立足高处,举目远望,一片绿色的海浪,此起彼伏,那一泓碧波高悬半山,就像一只玉盏被岩山的巨手高高擎起。沿岸苍松翠柏,怪石嶙峋,含烟蓄罩;环山绿草如茵,羊群游移;更有千年冰峰,银装素裹,神峻异常,整个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走进她总让你遐想联翩。在马牙山顶,北望天池,满目锦绣;东看博格达,雪海三峰尽收眼底;西眺乌鲁木齐,庐舍田庄,历历在目。
   透过车窗,望着弯曲的山路,看到一排排苍老挺拔的柳树和榆树伫立公路一侧,就像驻守边疆的哨兵,注目敬礼,欢迎远方的客人似的在风中微笑。原来那就是左公柳。自治区文联的负责人告诉我们,当年左宗棠收复新疆时号令种下的。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
   游览了天池归来,入夜,我一个人翻开卢一萍送我的书籍,我想了解一下历史,自然,我们就想起了左宗棠。
   首先,他给我的感觉,左宗棠是一个孤独的人,之所以说他孤独,是因为他在腐朽没落的晚清时代看得太远,在大众中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他走得太快,常常环顾四周却发现空无一人;他想得太深,冥思苦想之至旁人难以企及。比如,左宗棠希望能够阻止国破家亡的悲剧发生,他要抗争。别人可不是这种心态。朝中的大臣七嘴八舌,争权夺利。左宗棠想,这国家也不是满族人的,是我们每个人的,是我中华民族的。无论民族的苦难是如何深重,国家的处境是如何困窘,他的心应当也只能属于这个国家和民族,因为,他的血管里流淌着这个民族的热血。
   一百多年以前的晚清,此时,国家民族面临前所未有之奇变,西方列强的洋枪洋炮在瞄准中国,大有亡国灭种之祸,迫在眉睫,而无能妒贤的小人们,却还在搞内耗,躲在密室里进行阴谋暗算。卖国贼李鸿章向慈禧太后奏曰:“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人烟稀少。乾隆年间平定新疆,倾全国之力,徒然收数千里旷地,增加千百万开支,实在得不偿失。依臣看,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收回伊犁,更是不如不收回为好。”
   陕甘总督左宗棠力排众议:“天山南北两路粮产丰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煤、铁、金、银、玉石藏量极为丰富。所谓千里荒漠,实为聚宝之盆。”左宗棠铮铮铁骨:“我朝定鼎燕都,蒙部环卫北方,百数十年无烽燧之警……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若新疆不固,则蒙部不安,匪特陕、甘、山西各边时虞侵轶,防不胜防,即直北关山,亦将无晏眠之日。而况今之与昔,事势攸殊。俄人拓境日广,由西向东万余里,与我北境相连,仅中段有蒙部为之遮阂。徙薪宜远,曲突宜先,尤不可不豫为绸缪者也。”
   在左宗棠看来,“若此时即拟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收复新疆,势在必行。胜固当战,败亦当战。倘若一枪不发,将万里腴疆拱手让给别人,岂不会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民族情感在左宗棠心里最为浓烈,最为深刻,当民族最危急的时刻到来之际,只有了一种选择,那就是为和平而战,为捍卫民族的光荣而战,直到最后胜利。左宗棠拍案而起,“中国有萧墙之忧,各国岂独无池鱼之类!”为此与曾国藩失和,他主张用战争换和平,用战争维护国家的统一。现在,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强硬主张,终于得到了两宫皇太后的首肯。在朝廷看来,危急关头更能显示忠臣良将的忠君爱国的热忱,考验出他们的赤胆忠心。

共 11159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以厚重的文笔记录下了新疆采风之行的所见所闻所感,有乌鲁木齐美丽的风土人情,有见到极其崇敬的作家——王蒙的欣喜,有游览天池归来对左宗棠英雄业绩的缅怀,有新疆朋友熊红久、卢一萍等厚重的情意。作者巧妙地将采风途中的自然美景与新疆厚重的历史融合一起,更有重情重义的作者鲁院同窗,给予作者一份份浓重真挚的朋友情意!文章笔力雄健,叙议结合,从四个方面书写着自己走进新疆的丰富经历和对新疆的认识,将新疆昔日的历史名人的不朽业绩与今日新疆的风土人情、朋友情谊巧妙交融,一起铸就了今日之新疆惹人心醉的魅力。力作,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301002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逝        2014-02-28 21:25:20
  在石佛老师的文中,不仅见识了新疆的风土人情,也进一步了解了历史名人左宗棠,还有名作家王蒙、熊红久、卢一萍等人的作品及写作风格。感谢石佛老师!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2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4-03-01 09:29:50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