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读李清照《声声慢》

编辑推荐 读李清照《声声慢》


作者:豪哥 举人,3228.7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19发表时间:2014-03-01 20:46:52

读李清照《声声慢》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从前读李清照的《声声慢》时,一直以为词人描绘的是初春时节。
   理由是,“乍暖还寒时候”,解读为“欲暖仍寒的初春”,此一者。“雁过也”,春、秋两季都有雁过;“满地黄花堆积”,春、秋两季也都有黄花,难说是哪一季,此其二。“人比黄花瘦”(《醉花阴》)可知是菊花,因为前有“重阳又佳节”。虽然黄花在诗词中多指菊花,不过菊花也并不都是黄颜色的。
   直到新近研读“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一句,恍然大悟。其时词人已经颠沛流离到江南,仰望长空,飞过的鸿雁却是旧时相识——从北方沦陷的家乡飞来的。北雁南飞,当是萧萧秋日。
   诗词以含蓄、婉转为长,借景寓情才显得意味深长,言尽意不尽,欲说还休,令古今之人回味无穷方为佳作。
   实际上,“乍暖还寒时候”的确是解读此词的难点。一般而言,深秋应该“乍寒还暖”,而早春才是“乍暖还寒”。
   有人解读为,秋日早晨,朝阳初照而“乍暖”;但晓寒未消,秋风砭骨曰“还寒”。而这又与后句矛盾:既然是早晨,又何来“晚来风急”?于是又说,应该是“晓来风急”。岂非削足适履?
   我以为,“乍暖还寒时候”当指忽冷忽热、冷暖无常的秋季气候,白天日照乍暖,黄昏秋雨转寒。这次第,正应和了作者晚年的境遇和感受。
   读诗词须了解作者其人、其事、其境、其情,因为作者写的是自己的经历和心情,“替古人担忧”才能感同身受。(不同于影视剧演员,演的是别人。只需评论其演技,了解其姓名足矣,他们的个人私生活与观众无关。此题外话。)
   俗曰:“抬杠长学问。”

共 7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声声慢》是李词中较为凄苦感的词作之一,是晚期作品,语言凄苦婉转,开篇的十四字重叠,把凄苦之情抒发至极处,其意境之悲凉至今无人可敌过。是一篇国忧家愁之情的书愤。作者从个人的角度对李词原作进行了解读,从另一个角度让人们对李词《声声慢》有了一个较好的通俗认识。欣赏,推荐读者朋友赏读。【编辑:桐疏枝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桐疏枝寒        2014-03-01 20:48:36
  欣赏有个性的诗词解读。问候豪哥,遥祝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豪哥        2014-03-02 09:08:49
  谢谢疏桐雅评!
2 楼        文友:琴声悠扬        2014-03-02 17:20:32
  再一次熟读这首词,跟随作者品读作品的确切的意境,解读诗中的愁怨。感谢作者带来精彩独到的赏析,欢迎继续到作品赏析做客。
精神领域的宽广远比物质力量的强大更令人叹服
回复2 楼        文友:豪哥        2014-03-03 08:24:41
  诗词是用最少的词句表达最丰富的内容,我觉得,只有字字细琢才能领会其妙处。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