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学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执业手记】好运好运

精品 【执业手记】好运好运


作者:司药 探花,22016.3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702发表时间:2009-04-06 15:57:09

【执业手记】好运好运
   “你脑子是不是进水了,现在什么时候了,谁还搞什么‘小康’的东西!”镇长大李一把甩过村长小李递上的材料。
   “又有哪里不对,我们再拿回去改嘛,镇长你老人家别发火撒。”小李一时发懵,赶紧赔着笑脸请镇长息怒。镇长年纪跟小李相仿,但在村官们面前就是“老人家”了——可不是么,哪个村长关于村里大大小小的事儿不得经过镇长拍板认可。但,实在话讲,为了搞这个申报小康村的材料,小李确实已经费尽心思了,怎么还是不能驳得镇长的欢心呢?
   就拿沿村边公路建的那一排“门面墙”来讲,村民就差没跟小李玩命了。“你们这些败家子,就知道遭贱老百姓的血汗钱。”要占地,要花钱,盖的还只是一片墙,根本没有什么实际用途,难怪村民跟他们村干部们急。“哎,也不能那么讲嘛,走路走累了,在那片墙下面的阴凉处歇脚总可以嘛。”小李好声好气地劝暴怒的村民,心里却埋怨不已:现在的村民也真是无知,就晓得自己鼻子底下的那一点小利益,不晓得如果争取到“小康村”称号,政策上是可以享受很多优惠的,比如说,去银行贷款、到外面拉个投资什么的也有面子撒。唉,这些个农民,整个一个农民意识!
   这些年为了申报小康村,小李没少挨大李的批,甚至是骂,“你狗日的怎么就那么笨,别人搞的来,你怎么就搞不来?”
   “这个小康村,不是搞的来搞不来的事,是看不来的事。明明条件不行,还非要弄虚作假,这个怎么想都觉得不对头。”小李据理做着辩解,说出话的声音却比蚊子哼哼响不了多少。
   “好哇,好哇,我还没有发现,我面前站着一个真正的布尔什维克呢!”明明是一句表扬的话,但从大李嘴里“表扬”出来,小李觉得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竟无端地红了脸。
   “好哇,那你好生做你的布尔什维克吧,你那蔬菜大棚的贷款就当做你布尔什维克的启动资金吧。”大李气得朝他挥挥手,懒的再理会死不开窍的小李。
   “别啊,镇长,你是领导,比我们这些小人物看问题还是要透彻一些嘛。我听你的还不行嘛。”小李见镇长撵他,真着急了。村里的蔬菜大棚项目,来来回回已经论证过无数次了,最后关键问题就是贷款无处落实——信用社就是嫌小李的村不是小康村,怕贷款给他们到时候村里没有实力还款而打了水漂。
   “好嘛,好嘛,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小李村长痛下决心,好说歹说,总算村委会通过,又苦口婆心费了好多口舌,说通了村民,村边沿路的“门面墙”、水泥地的猪圈、贴着瓷砖的水冲式厕所……一项一项总算完了工。
   千辛万苦,汇成材料才是硬道理。这年头,干的好不如说的好,说的好不如写的好,这些道理,做了多年村长的小李还是知道的,所以,他专程到县里找来个笔杆子硬的记者,小心伺候了两天,才把这么个材料给搞出来,顺便,还写了一篇记者说是可以上省报的小李村脱贫致富的纪实报道。
   纪实?什么是“纪实”?当时,小李一时没有搞明白“纪实”是个什么东西,请问了记者才知道:纪实报道,就是按事实做宣传,可以增加小康村建设的可信度,提高小康村申报的成功率。小李村长这才满心欢喜,拍拍足有二十页的材料,这些年悬在他心头的心事才算放下。这不,材料刚整出来,小李不敢歇息片刻,就赶着给大李报喜,结果,材料大李才看了个头,就被差点摔在小李脸上。
   “现在什么时候了,啊?不晓得你一天到晚在忙什么,国家大事一点不懂,没有一点政治头脑,不,是没有一点政治嗅觉!”大李开训,小李诚惶诚恐地听着大李要说的“政治问题”。
   “最近中央的会议没有看吗,家宝总理的指示没有听吗?猪脑子!”大李继续训斥。
   “哦,最近不是一直在忙着搞‘小康工程’嘛,一天到晚要么泡在施工现场,要么周旋在闹哄哄的农民中,哪有时间看什么电视听什么新闻嘛。”小李一脸苦相。
   就在小李拿着材料来镇里的时候,还被村口的村民堵了两句呢:村长,这是去长脸哇,是不是等你长完了脸,我们就可以搬到猪圈、厕所里去住了,那儿可是比我家那两间到处漏风的老祖屋强多了。气得小李连看乡党一眼都懒的:申报小康村难道是为我自己吗!简直就是农民,农民意识。小李气哼哼地想着,脚下加紧地蹬着自行车。
   “‘两免一补’,你懂不懂?”大李喝了一口水,斜着眼睛问小李。
   “免什么?补什么?”小李被大李说得一时找不见了北。“快行行好,告诉我嘛,我一个农民,你是知道的,不懂什么政策,但‘免’呀‘补’地听起来总是好事嘛。”小李恬着脸凑向大李急着要知道他所说的“免”和“补”。
   “哎,这回还算你小子说到点子上了,当然是好政策了!中央决定,对贫困地区教育实行‘两免一补’。也就是说,以后贫困地区的娃娃上学,可以免交好些个钱,学校也会得到相应的补贴。”大李捡要紧的跟小李宣讲政策。
   “哦,那太好了嘛。你不知道,每年一到开学,我作难死了。好些村民不让娃娃上学,说是交不起学费,上面呢,又强行要求什么义务教育入学指标,说还要跟村委会考核挂钩,年底考核不称职,第一把手走人、让位。我还正不想干了呢,但既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嘛,这点觉悟,我小李还是有的嘛,于是,我们村干部就走了这家走那家地劝,劝村民们让娃娃上学。”小李一想起挨家挨户地劝村民送娃娃上学,心窝窝就怄了一团火。
   “行啊,我也想娃娃上学,多学点儿东西,免得以后像他老子一样受穷。那你村长行行好,直接把娃娃的学费给包了,也免得你费那么多口水了嘛。”村民不慌不忙地继续做着手头的活,把脸子甩给小李。
   农民,简直就是农民,你听听这叫啥话!好像我小李有金山银山用不完似的。岂不知,我们村政府已经将近有半年没有领到工资了,昨天婆娘还堵着门问我要两个娃娃的学费呢。每年开学,小李就屋里屋外地内外交困,头皮发炸,心窝发闷。
   “真的?!是不是马上就能执行!”小李兴奋地咧着嘴,觉得这是今天他听到的最好的消息。
   “你倒想的美,你以为是人就能享受这‘两免一补’?幼稚!政策明文规定,只有贫困地区的贫困村,才有资格享受。”大李进一步给小李把政策讲透。
  
   二
   “我说嘛,那就是太好了嘛,我们村本来就是贫困村,最有资格享受这个政策嘛!”小李简直高兴地想跳起来。
   “你贫困,谁证明?”大李不以为然地翻了一眼兴奋的小李。
   “这还用说嘛,在我们镇,就因为我们村条件最不好,年年不是发洪水遭涝,就是没有雨遭旱,所以,创了这么些年小康村也没创上嘛。哎,镇长,你老人家是最了解我们村的情况嘛。”小李觉得他们村的贫困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嘛,还要什么证明。
   “我的同志,你简直就是幼稚!”大李甩给小李一个白眼,“这世上的事,总是要有来龙去脉的,要有能说得通的道理的。说道理这年头靠什么,你以为就凭你两片嘴皮上下一碰,你想小康就小康,想贫困就贫困?简直幼稚,也不知你这些年村长你是怎么混的。”大李一口一个“幼稚”,说一句一个白眼,把小李搞得直楞在那里,张口结舌。
   “要用事实说话,你懂不懂?我们党是唯物主义政党,你懂不懂?”大李见小李傻相,没好气地又甩他一个白眼。“凡事都要摆事实,讲道理,就像那个什么……不相信眼泪一样,你懂不懂?”大李见自己的一串“你懂不懂”把小李搞得更“不懂”了,只好摇头,“唉,也不知道这些年,你们村党支部的‘三个代表’都学习到哪里去了,连这么基本的道理都不懂。”大李痛心疾首地摇头。
   “啊,你是说,这贫困村要想是贫困村,必须要有材料证明!”小李突然明白过来,惊呼。
   “对嘛,对嘛。总算我这次没有对牛弹琴。”大李看到自己的教育有了成果,总算露出一点笑脸。
   “可,可……”小李手里捧着那叠厚厚的申报小康村的材料,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我跟你讲,我们镇党委可是初步研究了的,这贫困村的名额也是有限的,你好自为之吧。”大李说完,拍拍小李的肩头,送客。
   一出镇大门,小李火急火燎地给记者打电话,要他那“纪实”先不要发了,赶紧到村里来,有十万火急的要事相商,然后,第一时间,他把村委会班子召集在一起,如此这般地把大李的话传给大家。
   “这他妈的还让人活不活,费了半天劲,才把小康的‘硬件’和材料整出来,结果还没派上用场呢,又要搞什么贫困!”支委老张一听,第一个跳起脚,破口骂娘。
   “就是,就是,我们背了那么多年贫困,没得一点好处,这说话就要‘小康’了,却又有了这样的政策,我看我们真是背时啊!”支委大老李皱着眉、摇着头,死活想不通。
   “大家不要忙着发牢骚撒,我看这个‘两免一补’是肯定对我们有好处的。现在我们要紧的是要赶紧想办法把我们村贫困的材料给整出来,报上去。大李可是说了,这次贫困是有名额的,我怕晚了不要到时我们又捞不着当这个‘贫困村’,真那样,我们这名符其实的贫困村才冤枉呢,大家说是不是?”小李压着心头也有的憋闷,耐心地劝着情绪激动的村委们。
   “话倒是,但理也是啊,我们本来就是贫困嘛,还要用做什么证明!”老张的话和小李最初的想法如出一辙,小李脑子里闪过大李骂他的“幼稚”,苦笑一下。
   “话是话,理是理,材料是材料,领导最后认的,还是材料。所以啊,这个材料至关重要。另外,要赶紧把村边的那墙拆了,猪圈、厕所统统拆!”小李咬着牙邦子,决定。
   “什么?你疯了吧。刚刚搞起来的东西,花了十大十几万,你一句话就给拆了!”老张听了小李的决定,急得被自己的口水呛着,咳得满面紫红。
   “可要申请贫困村,也得有个贫困的样子嘛。”小李苦着脸解释。
   “拆吧,拆吧,我是越来越看不懂现在这些个世道啰。”大老李说着拍拍屁股站起身就要走人。
   “我说老哥啊,你还真不要忙着走,还有最艰巨的任务给你呢。”小李连忙堵在门口截住大老李。
   “我看我们几个村委分头做工作吧:老张负责宣传这个‘两免一补’的政策,要尽可能让村民明白为什么我们又贫困了的原因;我负责找记者整材料,要有充分的理由让领导相信我们是真贫困;大老李你嘛,”小李看了一眼大老李,“你在村里威望高,你就负责向村民解释这‘拆’的意义。”
   大老李接到任务,嘴大张了半天,终于没说什么,摇着头,皱着眉,背着手,神色恍惚地走出门去。
  
   三
   “这应该不是个难事,材料嘛。”记者听了小李的话,轻松一笑。
   “我说嘛,到底是文化人,见识广,一点就明。”小李见记者这样说,心里才稍放松下来。
   两个人如此这般策划一番,材料连夜就搞定了。整整23页,分量足够,我看这次我们村的‘贫困村’是跑不脱了,小李看着材料,美滋滋地想。
   等小李拿了材料到镇里,才发现,情况很严重。
   镇里各个村的村长都来了,把镇长大李围了个水泄不通。
   “我跟你们说,那不行,肯定不行的。”大李面红耳赤地在不停地解释。
   “那怎么才行,你说嘛,我们马上去办!”村长们寸步紧逼。
   “你们是区里最有名气的小康村,申报贫困村,这个,这个,怎么说也说不过去嘛!”大李指着小康村的村长,直摇头。
   “谁说的,小康了就一定不能再贫困?钱用完了,不就贫困了吗?”小康村的村长自有他的道理。
   “这是中央政策,你们懂不懂?不是你家摆席,想几个碟子几个碗都行,你们懂不懂?”大李被村长们你一言我一语地逼得提高了声音。
   “那我们不管,我们就是想不通,为什么同样是中央政策,同为农村,还非要分不什么贫困不贫困,都照顾了学校,照顾了娃娃,不就行了嘛。”有的村长开始胡搅蛮缠,一副拿不到“政策”不罢休的架势。
   “就是,就是,那些个高官少吃两顿饭,少用一辆车,少往国外跑两次,不是娃娃们的学费就有了嘛。”你一言我一语,村长们的话题越扯越远。
   小李站在人群外,听到各家村长的言语来往,心里紧张起来。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大李,大李也看到了他,但目光只在他脸上停留了一秒。
   “好了,好了,大家不要吵了,我们也没有想到今天会有这么多个村长来申报这个贫困村。这样啊,容我们镇党委商量一下,尽快拿出个可行的办法来。”大李说完冲出重围,把镇党委几个人一同关在办公室里,火速拿“办法”。
   “我说,你们村都富了那么多年了,这回就让让我们嘛。”小李讪笑着与小康村的村长对烟。
   “扯淡,我们又不是跟你在争,我们这是在跟中央争呢。意见多了,上面重视了,就一个政策一个口径执行了嘛,反正都是学校的事、娃娃的事,还管他是不是贫困村。”小康村村长到底智谋多点,小李吐了一口烟雾,暗自想。
   正说着话,大李出来了,大家马上围上去。
   “坐下,不要像农民似地以为是在自家村头随便站着瞎扯,都找个位置,坐下,坐下。”大李手指着座位席,招呼大家坐下说话。见大家还不想就座只想拥在他跟前,大李一摆手,“好哇,什么时候你们坐好了,我们再说话。”
   “还把我们当学生娃娃耍呢。”村长们嘴上说笑着,各自找位置坐了。
   “经过镇党委的慎重考虑,”大李清了一下嗓子,环视了一下会场,说,“各村报的材料我们就先不看了,材料嘛,我们估计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问题,事后再看也来得及。”大李笑了一笑,接着说,“这样吧,既然大家都有迫切当‘贫困村’的要求,我看我们镇党委也是要秉公办事的。”
   “迫切?这个词有点怪怪的哇。”大李自嘲地笑着抓了抓头皮。“这个贫困村给哪个村,不给哪个村,确实很难定夺。”大李又抓了抓头皮,好像还在为难,“我看这样吧,为了公平,大家还是抓阄决定吧。”大李重重地做出决定,把身子正了正,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水,满面微笑地看着会场。
   “也好,也好,这样公平些。”会场几秒钟的惊愕沉默后,一致同意。
   “那好,我们现在就开始抓阄!”大李把一个大茶缸子拿出来,“这里面一共有今天在座的所有村的总数的阄,其中有七个是贫困村的阄,谁抓了,谁就是贫困村,就留下材料我们审,村长再回去做迎接上级检查的准备就是了。听懂了没有?”大李问。
   “懂了,懂了……”答应得稀稀拉拉、有的有气有的没气的。
   “我就说你们就是脱不了农民习气,回答的声音都乱七八糟的。”大李很不满意大家零乱的回答。“开始!”大李放定缸子。
   小李盯着那个缸子,突然有点尿急,他看有的村长已上台抓阄了,便赶紧起身来到卫生间。真的到了卫生间,小李倒也不尿急了,只是站在洗手间宽大的镜子面前,一边用流水冲着手,一边闭了眼睛,默念:好运,好运。

共 563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清晰的解剖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现象。指标,政策,从大跃进时代走进改革开放的新世纪,为什么会反复出现这样的事情,是骨子里头就摆脱不了的陋习还是国民的知识精神的底子太薄了。作者没有阐明对或错的道理,只是用手术刀清晰的揭破出来,摆在我们面前,血淋淋的社会现状。(推荐理由:一幅充实丰满的社会现状的白描,充分展现了作为有思想有知识的人的文章要承当的责任。)【编辑:割鹿侯】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90407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割鹿侯        2009-04-06 16:00:07
  我喜欢这样的文章,我一直觉得有思想有知识能够写文章的,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有些类似鲁迅的解剖,通过文章让大家知道事实的原本面貌,同时展现真善美,披露丑陋的东西。
文字荒原上的游侠http://blog.sina.com.cn/geluhou
2 楼        文友:木子生火        2009-04-06 16:16:34
  很欣赏作者严谨的写作态度.问好作者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乘胜前进!
3 楼        文友:南山竟然也有菊        2009-04-06 17:15:23
  私以为,对现实生活的高度细致关注和思索始终是司药作品的最显著的特点,也是我最欣赏的地方.这篇当然也不例外.问好.
真诚善良自信,我爱故我在!
4 楼        文友:绕指柔        2009-04-07 09:36:13
  药姐的文字总是这么深刻,有鲁迅的味道。呵呵!
最真的心书写最真的我!
5 楼        文友:绕指柔        2009-04-07 09:37:22
  呵呵!想不到我和割鹿侯的观点不谋而合。握下手!
最真的心书写最真的我!
6 楼        文友:司药        2009-04-07 13:25:14
  感谢割鹿侯的编辑,感谢各位的关注。我文字能力有限,却尽力关注和展示“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靠每一个公民。呵呵,唱下高腔~
细节细微处,自成词话。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